书城宗教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12739600000048

第48章 佛教与中国民俗(2)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信仰小乘佛教,他们的新年俗称为“泼水节”。泼水是表示送旧迎新,洗去一年的污垢,祝福人们平安,共期消灾祛病,年成丰收,幸福快乐。这个傣族的盛大节日也与小乘佛教传统节日有关。据小乘佛教上座部的传说,公历四月十五日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诞辰,也是他的成道日和涅槃日。傣族人民按照傣历的岁时,以公历四月中旬的三至五天作为过新年的大节日。届时傣族德宏地区的人要走村串寨,泼水三天。泼水节这天,人们纷纷沐浴更衣,青年们更是梳妆打扮一番,兴高采烈地带上采集来的红花绿叶拥入佛寺。在寺院里,他们用树枝和野花做成花塔,又在寺院围墙四周用沙土堆成宝塔,高三四尺,塔顶插上缠着彩纸的竹枝,每户要堆上几个,据说这是为家中死去的人祈祷。然后大家围塔而坐,聆听和尚诵经。根据佛教“佛生时龙喷香雨浴佛身”的传说,中午时分,姑娘们各挑一担澄碧的浸泡着香花的清水,倒进木头做的龙身里,再从龙口流出来溅到佛像身上,为佛洗尘(“浴佛”)。这时人们纷纷用洗过佛像的水洗双眼,祈求保佑。接着老人们用手或树枝洒水,彼此洗尘,互相祝福。年轻人也为老人洒水,表示致贺。然后便是男女青年走上街头,提着水桶,端着脸盆,互相追逐嬉戏,你泼我洒,边泼边歌边舞,越泼越高兴,越泼越激烈,泼水声、欢笑声、鼓声、锣声响成一片,达到泼水节的高潮。泼水节给傣族人民带来了欢快和鼓舞。

§§§第二节轮回和成佛观念与民间风俗

佛教学说在民间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因果报应、轮回转生、修行成佛的一套说教。这些观念对人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冲击,并逐渐形成了信仰民俗:笃信灵魂不灭、崇信佛和菩萨,相信鬼神的存在等,由此又形成了对佛、菩萨的崇奉膜拜,对鬼神的敬仰畏惧,以及对死者举行的一套丧仪。

一、庙神膜拜

佛教信仰的最突出、最充分的表现就是庙神膜拜。我国许多地区,无论是在都市和乡村,还是在山区和平原,都建有佛寺。历史上西安、洛阳、开封、大同、太原、北京、南京、镇江、苏州、杭州等地都曾佛寺林立,盛极一时。如梁武帝时,仅在京都建康(今南京)就有佛寺500余所,即使是在穷乡僻壤也建有各种小型的庙宇禅寺乃至规模宏大的佛寺建筑群(如五台山)。人们以烧香拜佛、供奉果品、布施斋僧、修建寺庙、塑像造塔、刻印佛经、许愿还愿、广作法事等方式来表达对佛、菩萨的景仰崇拜。偶像崇拜蔚然成风。从而造成一些人的信仰心态,把人生的理想和价值取向引向超越现实生活的轨道。

二、丧俗的神秘化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灵魂观念,即以为人类自身是双重构造,人死后肉体与灵魂分开,而灵魂是不灭的。人死后的灵魂叫做“鬼”,叫做“鬼灵”。鬼灵有两种:正常死亡或死者有后代的为善灵,非正常死亡者(“横死”)或死者无后代的为恶灵。佛教传入中国后,这种灵魂说更和因果报应、轮回转生观念相综合,以致人们认为人死后的灵魂,可因生前的善恶或升天为菩萨,或重新投生为人,或转生为牛、羊、猪、狗,甚至成为饿鬼,堕入地狱。在这种轮回转世观念的支配下,对死者的后事处理也有种种不同的做法,增添了丧俗的烦琐、落后,乃至神秘色彩。例如人死之日,请僧人念经。有的甚至举行水陆****(又称水陆道场或水陆斋仪),为一切水陆生物供养斋食,诵经礼忏,凡四十九日,以追荐亡灵。前面第五章讲到水陆****,介绍了它的规模仪式和沿革,提到宋以后朝野为了超度战争中的死难者而举行的大规模的水陆****。也如前面提到过的宋代苏东坡居士就曾为亡妻王氏设水陆道场,以示追悼,祈求超度。这种习俗在民间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第三节佛教某些制度和佛事与民间习俗

佛教的一整套制度和重要的佛事活动,也多少给民间习俗带来一定的影响,如火葬、放生、素食和饮茶就是一些明显的实例。

一、火葬

我国的火葬即火化这一习俗并不始源于佛教,它是古已有之的葬俗。在我国的西北、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一直盛行纵火焚尸的习俗。如先秦时代,“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熏上,谓之‘登遐’,然后成为孝子”(《墨子·节葬下》)。仪渠国即今之甘肃庆阳及泾川一带。当时仪渠人就是实行焚尸火葬的。佛教制度规定出家僧人死后都要火葬。一般僧人在火化后,将骨灰用瓦罐装好埋葬在寺院里面或周围,一些高僧大德死后还要筑龛或建塔(舍利塔)埋葬骨灰。有的寺院不但火葬自己的教徒,还替一般人办理火葬,甚至有的还以此谋利。佛教葬俗对于火葬广泛地流行于民间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宋、辽、金、元时代,实行火葬非常普遍,边区和中原地区火葬已成民风。只是明清时代,由于封建统治者悬为厉禁,才渐趋衰落,但火葬也并未绝迹,尤其是由于佛教的影响,青海的土族、藏族就一直沿袭火葬的习俗。现在我们也提倡火葬,火葬又成为普遍的习俗了。

二、放生

佛教讲“大悲为首”,规定“五戒”的头一条就是“不杀生”,同时还提倡“放生”。佛教要求佛门弟子要以慈悲心常行放生,说释放生物可以得长命的果报。据基本上反映魏晋时代思想的《列子》中的《说符篇》载:“邯郸之民,以正月之旦献鸠于简子,……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可见民间放生习俗也是比较早的。南朝梁时荆州有放生亭。隋代天台宗实际创始人智更是大力提倡放生,对江浙一带的民俗影响很大。当时浙江天台山麓就有多处大规模的放生池。后来唐肃宗还下诏全国都设放生池,当时建立的放生池有81所之多,畜养鱼介,禁止捕捉。颜鲁公撰天下放生池碑,谓:“环地为池,周天布泽,动植依仁,飞潜受护。”宋天禧中王钦若上奏以杭州西湖为祝圣放生池。宋代天台宗著名学者知礼还提倡在佛诞辰日举行放生会。有的寺庙建有放生池,人们来烧香拜佛时,也往往带着自养或临时购买的鱼鸟等动物来放生,以积“功德”。这种放生的习俗一直延续到近代。

三、素食

我国古代原有每逢吉祥喜庆的日子要饮酒食肉,服丧期只吃蔬菜瓜果的风气。蔬食也称素食。但那时还没有绝对不准吃肉饮酒的说法。印度佛教徒托钵乞食,对食物的荤素自然也没有选择的余地。佛教传入中国之初,我国佛教徒对食品也没有严格规定。佛教律书《十诵律》有这样说法:“我听噉三种净肉,何等三?不见、不闻、不疑。”也就是说,对于自己没亲眼看见、没有亲耳听到和没有怀疑是杀生的三种净肉,佛教徒都可食用。后来,南朝的虔诚佛教信徒梁武帝萧衍大力提倡僧徒禁止肉食。他根据《涅槃经·四相品》等大乘经文,撰写文章,反复地、多方面地阐述断禁食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强调说:“众生所以不可杀生,凡一众生,具八万户虫,经亦说有八十亿万户虫,若断一众生命,即是断八万户虫命。”(《广弘明集》卷26《与周舍论断肉敕》)他认为食肉就是杀生,是违背“不杀生”戒条的。他还提出,对于饮酒食肉的僧人要加以严惩:“唯最老旧者,最多门徒者,此二种人最宜先问。何以故?治一无行小僧,不足以改革物心。治如是一大僧,足以惊动视听。”(同上书,《断酒肉文》)强调处置喝酒吃肉的大和尚,以收禁断酒肉的成效。由于萧衍的大力提倡,就改变了我国汉代以来僧人食三净肉的习惯,对后来僧侣的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僧人常年素餐,还有美味的素席,这样素肴的创造又对民间饮食习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的人每月初一和十五素食,也有的老年人平常就爱好素食,素食风尚持久不衰。以豆制品为主的美肴佳馔、别有风味的多种素食,也丰富了我国人民的食品结构,提高了民族的物质文化水平。

四、饮茶

长期以来我国民间就有饮茶的习惯,佛教更是大力提倡饮茶。寺院种茶和饮茶风气,又进一步促进民间饮茶习俗的普及。

坐禅是佛教僧徒宗教修持生活的重要环节。坐禅要求静坐敛心,集中思维,专注一境,以达到身心“轻安”、观照“明净”的状态。静坐必须双****盘而坐,端身正念,头正背直,不得散心动摇、倾斜委倚,更不能昏沉做梦、卧床睡眠。特别是坐禅时间要长达三个月之久,长时间的静坐,势必产生疲劳困倦,这就需要清心提神。而且佛教还有过午不食的规定,午后也需要补充饮料。佛教还规定不得饮酒刺激神经,不得食用荤腥食品。这样,具有兴奋大脑、消除疲乏功效的茶叶,就成为有助于坐禅、补充过午不食,而又完全符合教义戒规的最理想的饮料。

我国佛教僧人最初是吸取民间将茶叶掺和香料、果料一同饮用的方法,将茶叶和橘、桂、姜等香料一同煮成饮料,叫做“茶苏”。唐代禅宗盛行,禅寺非常讲究饮茶。茶叶也不再和香料混合同煮饮用,而是单独煮饮。寺院专设“茶堂”,是禅僧讨论佛理、招待施主宾客、品尝名茶的地方。法堂西北角设置“茶鼓”,击鼓以召集众僧饮茶。禅僧坐禅时,每焚完一炷香,就要饮茶,以提神益思。寺院有“茶头”,专事烧水煮茶,献茶待客。有的寺院门前还有“施茶僧”,为游人惠施茶水。佛教寺院的茶,称为“寺院茶”。寺院茶又分若干名目,如供奉佛、菩萨、祖师的叫“奠茶”,按照受戒年限先后饮茶叫“戒腊茶”,众僧饮茶叫“普茶”,等等。禅僧早起洗脸盥漱后,先饮茶再礼佛,饭后又先饮茶再作佛事。有的禅僧一天要吃四五十碗茶。饮茶成为禅僧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成为禅僧的普遍习惯和特殊嗜好。

佛教寺院提倡饮茶,也重视种植茶树,采制茶叶。许多寺院都建有茶园,种植和制作名茶。如碧螺春(碧萝春)茶,产于江苏洞庭山碧萝峰,沸汤清澈鲜绿,原名为“水月茶”,就是洞庭山水月院山僧首先制作的。乌龙茶的始祖福建武夷山的“武夷岩茶”,在宋元以来以武夷寺僧制作的最佳。明代僧人制作的“大方茶”,是安徽南部“屯绿茶”的前身。现在我国的许多名茶,最初都产于寺院。相传,具有特殊保味功能的紫砂陶壶,也是明代江苏南部宜兴金沙寺的一位老僧创制的。唐代陆羽,嗜茶且精于茶道,后世视为“茶神”。所著《茶经》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陆氏虽不是佛教徒,但他出身于寺庙,一生的行迹也没有脱离过寺庙。《茶经》是他遍游各地名山古刹,亲自采茶、制茶、品茶,并广泛吸取僧人的有关经验,加以总结的成果。

佛教寺院的饮茶习惯,对民间饮茶风俗产生重大影响。唐代封演在《封氏闻见记》卷6《饮茶》中说:“(唐)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餐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寺僧饮茶风气,蔓延而成为北方民间的普遍风俗。宋代著名的浙江余杭径山寺,经常举行由僧人、施主、香客共同参加的茶宴,进行品尝、鉴评各种茶叶质量的“斗茶”活动,还发明了把幼嫩芽茶碾成粉末,用开水冲泡的“点茶法”,也就是冲泡茶叶的方法。这对于民间饮茶习惯的进一步普及有着重大的作用。随着佛教从中国传入朝鲜半岛,茶叶也带到当地寺院,并在民间形成和流行饮茶的风俗。我国茶叶在汉代时就传入日本。后来在南宋时,浙江余杭径山寺当时号称“东南第一禅院”,盛行以“茶宴”接待进香的客人。“茶宴”有一套烹点茶具、品饮方法和礼仪程序。日本来华留学僧人在归国时就将径山“茶宴”方法带了回去,并与日本的乡土民情结合,演化为今日的“茶道”。(此据《日本茶道源于浙江余杭径山》补说,载《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