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5年我国政府宣布向社会全面开放互联网服务以来,网络技术开始显示其对社会多层面的影响和冲击,其影响大到.com公司的一夜崛起和电子政府建设,小到市井流传的悲欢离合的情感故事。然而,在众多的叙述中,有一类故事特别引起我的注意。故事的主体是普通的社会成员,作为个体,他们在复杂的社会权力体系中并不享有特别优势,但是,借助于互联网技术,他们使自己的观点和行为为社会中的多数人所知晓,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与权力体系的对话。如1998年的公司职员王洪和恒升笔记本事件,2000年的分子生物学博士方舟子和“基因皇后”陈晓宁事件,2002年的证券研究者呙中校和他与深圳市长的对话。在这些故事中,让我特别感兴趣的是,网络使个体可能被压抑被埋没的表达愿望得到释放,并且在现实层面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影响。但是,我却很难判断,这样的故事在广阔的网络传播背景上到底占据什么样的地位。他们的影响仅仅是经传统媒体的放大镜观照而获得的效果,还是体现了网络传播改变现实经验的一般趋势?他们是不足为训的偶然事件,还是在偶然中渗透着必然的因子?回顾传播技术发展的历史,我们看到。每一次技术的进步不仅在具体的物质层面带来变革,而且也在社会文化层面产生深远的响应。克兰兹伯格(Melvin Kranzberg)曾下定语:“技术既无好坏,亦非中立。”我更相信,技术本身积聚着能量,它给社会带来新鲜的经验,并且和社会中的诸多其他因素一起,在推动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和既往的大众传播技术相比,网络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于其互动参与。这种技术的可能性如今正在现实中被实践,而实践必将对社会产生作用,也对现有的社会规范体系提出挑战。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这种作用的机制以及它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或许我们可以稍微从容去应对。
这是一个庞大的课题,但是很有意义,因此,我乐意尽自己的力量去了解它,去研究它。或许以我的能力和现有的条件,尚不能澄清现实过程背后的机制,不可能昭示出事物的发展趋向和长远影响,但我希望能以自己的努力,帮助人们对网络上的公众表达有一个更清楚更全面的认识,并且能为以后的研究稍微清理路上的羁绊和障碍。
陈红梅
200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