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20世纪几次重大金融危机的简要回顾
1.1929—1933年的金融危机
1929年10月28日,即历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一”,这天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股票价格平均下降50点,引发了美国证券市场的大崩溃,并迅速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揭开了20世纪首次重大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序幕。这此危机一直持续到1933年,其间出现了大批银行倒闭风潮,而且引发了国际性的连锁反应和整个货币金融领域的严重混乱;同时造成西方金本位货币制度的崩溃,各国货币纷纷贬值,国际信用体系遭到极大破坏。
2.1974—1975年的金融危机
1973年底,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在危机前夕的1973年10月,美国已发生圣地亚哥国民银行因贷款无法收回而倒闭的事件。在各国先后陷入经济危机后,银行倒闭、停业接连发生。震动较大的是1974年5月、6月联邦德国最大的私人银行之一的赫斯塔特银行和美国第20大银行富兰克林国民银行因经营远期外汇投机蒙受损失,被迫倒闭。在这次事件冲击下,西方外汇市场收缩,国际资金紧张。由于受影响而倒闭的还有以(色列)英银行、开曼群岛的几家银行以及意大利的几家银行,突出的是意大利辛杜那集团的破产,从而导致意大利股票,特别是安布鲁西亚银行股票猛跌。这此银行风潮因牵连而受损失的还有美国摩根银行等十几家欧美银行。此后,除法国、日本外,在美国、联邦德国、瑞士、英国、意大利等许多资本主义国家都发生许多银行破产或严重亏损事件。据不完全统计,这场金融危机波及的大大小小银行、金融公司有一百多家。美国不少有名的大银行,如花旗银行和大通银行,都被列入美国“问题银行”名单,引起国际金融界的震惊。
3.1987年的西欧金融危机
1987年10月19日,纽约证券交易所道·琼斯股票指数一天内下跌了508.32点,跌幅为22.62%,5000亿美元的股票市值顷刻间化为乌有。与此同时,全球股市遭遇到毁灭性打击;伦敦《金融时报》近百种股票平均指数一天暴跌249.6点,损失达500亿英磅;东京、巴黎、法兰克福股票市场的股指跌幅分别为14.9%、10%、7.6%;香港联合交易所内的股指下跌了420.81点。这次股市崩盘迅速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太平洋地区,并对西方的黄金市场和外汇市场造成了严重冲击,各国银行的债务危机愈演愈烈,许多银行相继倒闭,仅美国就有100多家银行倒闭。
4.1992年的欧洲货币危机
1989-1991年,统一后的德国政府为振兴东部经济,解决失业问题,加大货币投放,通胀压力随之增大。德国政府从1991年起不断提高贴现率。到1992年6月贴现率达到8.75%,利率水平的提高使德国马克币值不断升高,马克在欧洲货币单位中的比重也相应提高,从而导致外汇市场上英镑、里拉、法朗等货币被抛售,马克成为“抢手货”,引发了欧洲货币危机。
5.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
危机从1997年7月泰国金融当局宣布泰铢实行浮动汇率后,泰国铢、菲律宾比索、马来西亚林吉特、印尼盾、甚至连新加坡元等货币一路下滑,与美元的比价纷纷创出近年来的最低点。与此同时,在该地区的外资纷纷抽逃,本国资本跟进外逃,从曼谷到新加坡、到雅加达,从马里拉到香港、到台北,股市一泻千里,股民惶恐不安,众多的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关门歇业。由泰国货币危机荡出“金融涟漪”迅速发展成席卷几乎整个地区的“金融风潮”。整个国际金融领域第一次强烈感受到来自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强大“冲击波”。
(二)对20世纪几次重大金融危机的简要分析
对金融危机前后经济、金融运行的现实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发现历次危机发生前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1.经济持续多年高增长
以危机前的东南亚各国为例,泰国、韩国和菲律宾三国国民经济在1997年以前,已连续15年保持6%-8%的增长,其中1990-1995年,泰国GDP的平均增长率高达9.04%。同样的情况也在日本发生,经历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后,日本经济结束了长达10年之久的高速增长,转为低速增长。即便如此,在90年代发生危机前的15年间,日本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仍保持在4%左右。其中,1987-1990年日本GDP实际增长率分别高达4.9%、6.0%、4.5%和5.1%,远远超过预期,这些情况在其历史上都是极为少见的。在墨西哥,80年代末至1994年危机前,由于付诸实施一系列改革取得成果,墨西哥同样经历了较长的经济繁荣期,包括经济持续高增长、通胀率稳步下降、财政赤字消失等等。研究这些国家的情况可以发现,正是在这些国家经济和金融持续繁荣之下,使得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不断累。
2.外部资金大量流入
经济的持续高增长以及相应的政策因素吸引了外部资金的大量流入。然而,外部资金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一国经济发展融资、进一步推动经济继续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使这些国家更容易受到反向资本流动的影响,尤其是在外部资金以流动性极强的短期债务和热钱为主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危机前的泰国,为吸引外资推动经济增长,也为了实现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宏伟计划,迅速实施了一系列吸引外资和推进金融自由化的措施,鼓励从国外以低成本借入美元,导致资金大量流入。1991-1996年,泰国等亚洲主要资本输入国年平均资本流入390亿美元,其中1996年达到770亿美元,1997年上半年仍有310亿,而到下半年已经变成资本流出540亿美元。墨西哥以及拉美其他国家在80年代和90年代两次危机前,都经历了大量外资流入的情形。90年代危机前外部资金流入的主要方式则是私人资本净流入,1990-1993年墨西哥每年私人资本净流入由58亿美元剧增到302亿美元,累积达到720亿美元,而其中有一半以证券投资的形式出现,此外,还有222亿美元的银行借款和162亿美元的国外直接投资。
3.国内信贷快速增长
在外部资金大量流入的情况下,各国又维持固定且相对较高的汇率,导致国内流动性明显增多,推动银行信贷快速增长。1981-1997年的十七年间,韩国、泰国和印尼等东南亚各国国内信贷的实际平均增长率分别高达13%、17%和25%,特别是自由化措施使外币银行贷款的获得变得非常容易。90年代的墨西哥实行了利率自由化的改革,利润空间的收缩使银行走上以草率扩张来降低成本之路,银行贷款以每年20%-30%的高速增长,1990-1994年墨西哥银行信贷投放量分别高达265亿、299亿、266亿、135亿和349亿美元。为控制信贷而推行的高利率政策幷未实现初衷,反而促生了更多的美元借贷,幷加速了资金流入。泡沫时期,日本金融资产收益大幅上升,促使企业大举从银行贷款幷投资金融资产,1985-1990年间,法人企业共筹集的405万亿日元中,有185万亿来自金融机构贷款,而各类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比率也较1975年上升了一倍以上,银行对个人的住房贷款增长更快,仅1986年增速最高达58%,幷在1987-1990年之间的短短四年内就翻了一番。
4.普遍的过度投资
在外部资金大量流入和信贷快速增长的推动下,同时也是在对经济持续增长的乐观预期下,危机前各国普遍出现过度投资的现象,不但进一步吸引了外部资金的流入,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快速增长的对金融资产等虚拟经济的投资迅速推高了资产价格。1986-1995年,韩国、泰国以及印尼等国的投资占GDP平均比例分别高达33.9%、36.3%和32.6%,1996年更是达到40%以上,导致电子、汽车等一些关键工业部门以及房地产出现生产能力过剩。1990年之前的日本,由于金融和土地资产收益率的上升,社会兴起投资股票和土地热,企业和个人大举借贷投资金融资产和土地。据统计,1984-1985年日本法人企业的金融资产与负债之比从58%迅速上升至95%的高位,企业所筹资金中的64%投资于金融资产,而金融机构本身也大量进行股票投资,其持有全日本股票的比例曾一度高达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