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女人成大事必备的九种资质
12911000000020

第20章 资质五:心思缜密而又切合实际(3)

“邓小平先生,我父亲也是76岁了,如果我对他说那是一个衰退的年龄,他会给我一巴掌呢!”

两个人都笑了起来。访问在融洽而轻松的气氛里展开,他们像久别的朋友一样无拘无束地促膝谈心,探讨着中国和国际上的大事。法拉奇非常巧妙而又不失时机地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对毛泽东和周恩来的评价,对文化大革命的看法,对斯大林、赫鲁晓夫的看法,毛主席纪念堂是否要拆掉,中国对越南和柬埔寨的态度,中苏关系以及当前的国际形势等等。

这些问题现在听起来有的已经变成了旧闻,但在当时,邓小平所谈的每一个问题,都会成为一条轰动世界的“号外”新闻,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

法拉奇和邓小平同志的两次谈话一共4个小时,接触到20几个相当尖锐的问题。邓小平同志的坦率和老练给法拉奇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法拉奇不愧是一位能和杰出政治家纵论天下大事的能手,不愧是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政治访问专家。

成大事女人必具:

做事灵活机智要有“盛气”,才能镇住对方。

7.印度“土匪女王”——普兰·德维

一个弱小的女人竞是令人闻之风云变色的土匪头子。他命运多舛,身影俏丽,一呼百应,为了将来又激流勇退,显示了女人的智勇与缜密心思,一时间成了印度家喻户晓的明星。

一个年轻俏丽的女子,头扎鲜红的三角巾,身穿草绿色“戎装”,脚蹬软靴,精神抖擞地把一支乌黑锃亮的步枪捧交给印度中央邦的首席部长阿尔让·辛格。

她的头,被悬赏15万卢比。其实,她是个出身微贱受尽摧残的农家姑娘。是环境和压迫才使她走上反抗之路。

她走下特别观礼台,挥舞双臂向在场的两万名观众致意。接着,她从腰间解下佩刀,神态端庄地把它交给一位瘦小的警官。她身边站着她的“丈夫”——一位与她同样装束、满头长发、虎彪彪的壮汉。

这个芳龄20岁刚出头、嘴角常挂微笑、举止谈吐酷似印度传奇电影中巾帼英雄的女子,就是曾称霸一方、为非作歹、令人胆寒的土匪首领。她曾率领群匪,幽灵般活跃在北方邦和中央邦交界处的昌巴尔山谷,凭借当地的复杂地形,神出鬼没,杀人越货,使警察顾此失彼,疲于奔命,使周围村镇的百姓闻风丧胆,惶恐不安。

当孩子们吵闹不休时,大人只说声她来了,小孩就会吓得面色如土,缩作一团。她的头曾被张榜悬赏15万卢比。而今,她体面地投降了。转瞬之间,她从杀人不眨眼的女魔变成了全印度家喻户晓的新闻明星——土匪女王——普兰·德维。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普兰·德维的大名占据着各家报纸头版的显要位置。这位昔日女匪的各种活动和生活的大幅彩照更被众多的杂志竞相刊登。善于投机的商人也忙不迭大做起“普兰香水”、“普兰唇膏”一类广告。

普兰·德维出生在朱木拿河岸边的一个小村庄,家境贫寒,兄弟姐妹甚多。普兰容貌秀丽,生性机智聪明。

15岁那年,普兰被一伙土匪轮奸。突如其来的横祸严重摧残了这个天真无邪的少女的身心。普兰哭天抢地,痛不欲生。一向逆来顺受的父亲强咽苦果,不敢声张,只是赶紧为失身的女儿找了一户殷实人家。

亭亭玉立的少女就这样嫁给了一个年近半百的老农。不曾想,一波未乎,一波又起。结婚才两天,得知其不幸经历的丈夫便把她轰出家门。对于一个印度农村姑娘来说,再也没有比被丈夫赶回娘家更大的耻辱了。

一时间,她成了人们讥讽嘲弄、鄙视疏远的众矢之的。她实在无法忍受这一切,就和一个表弟结伴出走,过着一段自己一生中唯一平静安然的日子。

当一伙土匪洗劫她客居的姑妈家所在的村庄时,普兰刚满16岁,但已经出落成一个姿容俊秀的大姑娘了。两个浑身泥垢的土匪头子同时向她射出狡黠贪婪的目光,脏手肆无忌惮地在姑娘身上摸来摸去。

突然,其中一个猛地揪住普兰的鼻子,拔出明晃晃的匕首,欲毁她的面容,另一个家伙居心叵测地劝阻了他。

在土匪们的软硬相逼下,普兰以确保表弟和姑妈全家生命和财产安全为条件,同意做土匪头子维克拉姆和吉贾尔共同占有的“压寨夫人”。

普兰入伙后,很快就“才华”横溢,大显身手,两位“丈夫”对她更是刮目相看。

为了博得她的青睐,土匪头子维克拉姆和吉贾尔终于由口角升级到动武。

最后,维克拉姆干掉了情敌和对手,成了美貌姑娘的惟一“丈夫”。后来,维克拉姆死于非命,他的喽罗便服服帖帖地转而效忠于女主人。

此时,普兰的胆大心细、刚毅果断、手腕手辣已令众匪“心悦诚服”。

普兰执掌大权之后,又独具慧眼地从同伙中选拔了一个最死心塌地、最肯卖命的彪形大汉——曼·辛格做自己的“压寨丈夫”。

于是,土匪团伙中最为年轻的一个女子开始指挥这群亡命之徒干了整整4年烧杀抢掠的罪恶勾当。

为寇期间,土匪女王始终严格遵循自定的“原则”,其中之一是决不伤害马兰种姓(音译,意为船工)的人,因为她自己出身于这一种姓。但她对属于泰库尔种姓(音译)的人却恨之入骨,正是这一种姓出身的人毁了她的童贞。

在贝哈米村,昔兰和她的同伙一次就极其残忍地杀害了数名泰库尔种姓的人。

然而在警方的不断围剿下,普兰压力重重,她的头脑告诉她,投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警察局方面在屡次清剿均不得手的情况下,及时改变策略,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接近普兰一伙。经过一番旷日持久的“友好谈判”,土匪女王终于同意自愿下山向政府投降,但提出了27项要求。其一是要求当局保证不处她绞刑,其二则是保证给她的弟弟找一个工作。

土匪向政府集体投降的仪式举行得格外隆重,盛况空前。土匪女王始而在万人注目之下虔诚地在神像面前躬身行礼,继之俯身用一只手轻轻抚摸首席部长阿尔让·辛格的鞋,然后毕恭毕敬地给部长的脖子挂上一只艳丽的大花环……鼓声喧天,人海沸腾,欢呼声在会场上空久久回荡……

在收容降匪的格瓦利奥尔监狱,普兰坚决拒绝把自己羁押在女监。警方在慎重研究之后破例把她留在男监,与她的伙伴们关在一起。普兰及其同伙入监伊始,一向冷清的格瓦利奥尔监狱便成了门庭若市的所在。数十名记者、众多的亲朋密友乃至著名的剧作家和电影导演纷至沓来,成了探监造访的常客。不久前,美国好莱坞一位电影名星,千里迢迢专程拜访了普兰。事后,该女演员以“激动和自豪的心情”向外界宣布:她已与普兰结拜为“姐妹”。普兰非常爽快地同意由自己的结义姐妹在银幕上“再现印度土匪女王的风姿”。

“不公正社会的牺牲品”、“自豪的复仇女性”、“敢于向世界挑战的女强人”……这仅仅是众多描写土匪女王的专访、特写、纪实、评论文章的作者赋予普兰的几个头衔。民众的反应更是强烈。据报道,(有数不清的人)在中央邦政府举行的受降仪式上,为普兰从容大度的举止感到得热泪盈眶;还有不少人对普兰的“远见卓识”赞不绝口;更有人在四处奔走呼号,要求政府宽恕她因为年轻而犯的过错……

如今,当轰动一时的惊人消息所引起的强烈反响和激昂情绪渐渐平息下来后,善良的人们开始了理智而冷静的思索。

的确,普兰的童年很苦,可怕的厄运驱使她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然而,这一切能成为歌颂双手沾满平民百姓鲜血的女魔王的理由吗?

人们似乎忽然醒悟到,无论是土匪集体向政府投降的隆重仪式,还是随之而至的对普兰“功绩”的大肆渲染,或是变格瓦利奥尔监狱为政府的宣传“沙龙”(投降的土匪在其中过着舒适自在的生活,每日忙着接待络绎不绝的本国和外国的来客,回答各种提问),不仅没能取得预期的社会效果,却适得其反,于无形之中给社会带来了巨大损失。

那些单纯幼稚、缺乏分析鉴别能力的年轻人,完全可能把普兰走过的邪恶之路当成以抢劫杀人来谋求荣誉的捷径。

人们并不是杞人忧天。据报道,前不久在印度北方邦距坎普尔不远的地方的的确确又杀出一个名叫库苏玛·纳茵的女土匪。她打扮得与普兰一模一样。额头上系一块红色三角巾,穿一身草绿色衣裤,率领自己拉起的队伍四处打家劫舍,搅得当地鸡犬不宁。

不过,法律的卫道士——警察们仍然坚持认为:普兰一伙体面的投降有利于感化和影响那些尚在为非做歹的匪徒改过自新。何况,长期生活在高度紧张疲劳、无固定住处和充满血腥的环境中并非惬意。

如果执法当局恩威并施,在严厉打击的同时给土匪们网开一面,相信他们是会放下屠刀的。作为这一观点的佐证,最近已有消息说,出没在昌巴尔山谷的另一伙土匪的头子拉梅斯·西卡瓦尔,在完成了75起重大犯罪案之后,有意效法普兰向中央邦政府集体投降。

成大事女人必具:

谋略不是男人的专利,女人一定要善用谋略。

8.宋霭龄周密筹划促成“中美合作”

世人都知蒋宋联姻是因蒋介石要借宋氏家族的势力,其实宋蔼玲的目的也绝非普通,正是在她的周密筹划和极力支持下,这桩婚姻才得以促成。

1922年12月初,宋子文主持了在上海莫里哀路孙中山寓所举办的一场社区基督教晚会,特请孙中山参加。因与孙中山的特殊关系,蒋介石也参加了这个晚会。当时在场的宋美龄,芳龄23岁,正是风姿绰约、青春荡漾之时,又是宋家最受宠爱的小女儿,一下就成了晚会的焦点。

蒋介石一见钟情,为其外在的美貌和高雅的气质所“倾倒”。他立下一个誓言:要不惜一切把宋美龄搞到手。

一晃5年过去了,蒋介石的地位已今非昔比。北伐后,蒋介石成为统帅千军万马、号令天下的总司令,且扬名海外。宋美龄自幼生长美国,英语水平极高,她偶尔从英美一些报刊上读到外电对蒋这位“最年轻的革命领袖”的评论,吃惊地对他刮目相看。尤其能打动芳心的是美国《时代》周刊竟以蒋介石作为封面人物。

如果说宋美龄以前对蒋介石不屑一顾,但此时此刻的情景却令自幼就有着崇拜英雄天性的宋美龄隐隐有些心动。

蒋介石不失时机,征尘未洗就前往宋公馆求婚,宋家没有当即答复。“4·12”事变后,蒋介石再次正式求婚。

宋老太太见蒋介石死不甘心,为避开蒋介石的软磨硬泡,索性到日本“养病”去了。

蒋介石此时信心坚定,不达目的决不罢休。9月16日,他带上张群东渡到日本长崎。老太太没想到蒋介石会穷追不舍,居然跑到国外来纠缠,气急败坏,立即乘飞机横穿日本飞往镰仓。蒋介石岂能甘心,即来之,则追之,终于带着与结发妻子的离婚证明书跪拜在老太太面前。老蒋不愧是个厚黑大师。

为了配合蒋介石,尽快促成“好”事,宋蔼龄多次充当“媒婆”的角色,出谋划策,想了一个生米煮熟饭的歪点子:宋蔼龄于9月28日在上海宋公馆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蒋总司令将与我的三妹结婚。”第二天,美国《纽约时报》便作了报道,还配发了蒋宋合影的照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为了追求宋美龄,堂堂的总司令如此锲而不舍,宋老太太见事实已经无法改变,心里早已软了下来,不过她还是要考考这个未来的女婿是否有诚意,问蒋介石“是否愿意成为一个基督教徒”?蒋介石略作考虑后回答说:“我要试一试,要学习《圣经》,并且尽力去做。”

当即,宋老太太把丈夫宋耀如临终前嘱托交与未来的三女婿的《圣经》双手交给了蒋介石。

对蒋宋联姻最权威的,最为一针见血的评价,莫过于《大公报》的创始人胡霖的评述:“蒋介石的婚姻是一次精心预谋的政治行动。他希望通过成为孙夫人(宋庆龄)和宋子文的妹夫来赢得他们的支持。此外,如果宋美龄成为他的妻子,他便在与西方人打交道时有了‘嘴巴和耳朵’。”

显然,人们不难看出,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有着十分明显的个人目的。宋家大少爷宋子文是当时宋家的中流砥柱。宋耀如留下的富足的产业并没有在他手中衰败。《大英百科全书》称他“享有世界上最大的富翁的名声”。

从根本上说,宋子文当初并不喜欢蒋介石,最终经不住宋霭龄的劝说和宋美龄的认可,便接受了蒋介石。

蒋介石最感激的还是大姨子宋霭龄。一方面宋霭龄与宋美龄感情最深,为他们的这桩婚姻立了头功,另一方面,宋霭龄也是学问颇深的人,曾给孙中山当过秘书。

宋霭龄一手策划的蒋宋联姻,又无形中使蒋、孔两大家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孔祥熙是孔子第57代裔孙,早年丧失了结发妻子。1914年与宋霭龄再婚。世间流传着一种说法称宋氏三姐妹各有所爱:宋霭龄爱财,宋庆龄爱国,宋美龄爱权,这种说法很有道理。

成大事女人必具:

精于筹划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