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易经一日一解
12927200000051

第51章 第五十卦 鼎·选贤与能

【原文】

《鼎》①:元吉,亨。

《彖》曰:鼎,象也。以木巽火,亨饪也。圣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养圣贤。巽而耳目聪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元亨。

《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②。

【注释】

①鼎:古代用来烹饪食物的器具。本卦的卦象是巽下离上,巽为风,也是木,离为火。所以可以理解成风助火势,也可以理解成木生火,总之可以烧熟鼎中的食物。②正位:摆正位置。凝命:完成使命。

【译文】

鼎卦:大吉大利,亨通。《彖》说,鼎,是一种形象。是把木头放到火中,这样就可以烹饪了。圣人烹饪可以祭祀上帝,而美好的宴席可以供养圣贤的人。巽为顺而在下,离为明而在上,就像人的耳聪目明;柔顺地前进而向上发展;五爻得中位而与二爻的阳刚相应,所以大为顺利。《象》说,木头上面有火,就构成了鼎卦。君子看到这个卦象,就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完成自己的使命。

【心解】

鼎器,是古代烹饪的器具。由于古代国家大祭都要用鼎,因此它又是政治与权力的象征。古代的国君,用鼎来煮牲肉,祭祀上天与祖先;也用鼎来烹饪,招待自己的大臣。为了得到上天的护佑与贤能之士的支持,古代任何一个王朝新创,都首先要铸鼎。

“鼎”的意义是非常丰富的,虽然古人更看重它神圣的象征意义,实际上它的最大价值是喻指“养贤”。“鼎”形中正含有“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意思。因为神灵的保佑终究是“玄之又玄”的东西,任何新创事物的巩固与发展,都有赖于贤能之士的多方努力,因为知识是创业之源,人才是创业之本。

古代有见识的君王一向重视“选贤与能”,实际上就是广纳贤才,知人善任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人的能力再大,也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所以,你必须把一部分任务交给其他人来做。如果不懂得“选贤与能”的诀窍,依赖了无才无德的人,你的计划可能会因为缺少必要的支持而失败。

【爻辞解析】

初六,鼎颠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象》曰:“鼎颠趾”,未悖也。“利出否”,以从贵也。

此句的意思为,把鼎的脚翻过来,可以倒出里面的不洁之物。为了要儿子,得到一个妾。没有坏处。《象》说,“把鼎的脚翻过来”,没有违背什么原则。“可以倒出里面的不洁之物”,是为了放进好的东西。想烹饪食物之前,要先把鼎翻过来,把里面的不洁之物倒出,将器具清洗干净。要开创新的事业,就要调整脑筋,摒除此前的旧观念——只有除旧才能布新。或者说,新事物要基于一个全新的基础。

九二,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象》曰:“鼎有实”,慎所之也。“我仇有疾”,终无尤也。

此句的意思为,鼎里面有东西,与我有矛盾的人有病,非我不行,这是吉利的。《象》说,“鼎里面有东西”,所行应当慎重;“与我有矛盾的人有病”,终究没有什么担心的。要成就大的事业,就要有真才实学,“鼎里面有东西”。当事业小有成就之时,一般会有人妒忌,但是只要行事谨慎,终究不会有什么伤害。

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终吉。《象》曰:“鼎耳革”,失其义也。

此句的意思为,鼎的耳朵脱落了,操作受到了限制,里面煮的野鸟肉不能食用,倒上水,才会减轻损失。最终是吉利的。《象》说,“鼎的耳朵脱落了”,无法用正常的操作规则。鼎中的东西太满,或者其他原因,都有可能会造成鼎耳脱落。在创新事业中也是如此,即使没有失误,也不能保证不遇挫折。所以不论是否有意外发生,不论发生的意外是什么,只要耐心地推进事业,紧张局面就会消失,结局就会吉祥。

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象》曰:“覆公餗”,信如何也。

此句的意思为,鼎的腿折断了,把公的食物倾倒了,弄得湿漉漉的一大片,凶险。《象》说,“把公的食物倾倒了”,如何才能让人相信呢?如果身居高位却基础不巩固,虽有才华却自不量力,或者是其他原因,如措施不力、用人不当等等,都有可能使事业蒙受较大的挫折。就如鼎的腿折断了,把公的食物倾倒了,以致前功尽弃。如此不能尽职尽责的人,当然是不能让人相信的。

六五,鼎黄耳,金铉,利贞。《象》曰:“鼎黄耳”,中以为实也。

此句的意思为,鼎是用黄铜做的耳朵,用黄铜做的吊环,这会因正确而得到好处。《象》说,“鼎是用黄铜做的耳朵”,居中而且充实。真正居于尊位的贤者,刚直中正而又行事柔顺得体。如此依正道而前进,做事讲究原则而又留有余地,当然会在生活中应付自如,使事业不断上升。

上九,鼎玉铉,大吉,无不利。《象》曰:玉铉在上,刚柔节也。

此句的意思为,鼎是用美玉做的吊环,大吉大利,没有不利的。《象》说,美玉做的吊环在鼎上面,刚与柔相互配合。美玉向来为中国人所崇拜,古代君子常常“以玉比德”:它质地坚硬而色泽温润,恰恰是国人所推崇的刚柔相济的优秀品质的象征。这卦的上爻相当于鼎的最上部,也就是鼎耳阳爻居于阴位,有刚柔相济之象,所以爻辞说是“鼎是用美玉做的吊环”,这是在象征贤者柔中带刚的重要。

【鼎卦例析】

赵括是战国时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他从小读了好多兵书,别人就以为他是一个将才,但是他父亲却不认为自己的儿子精通兵法。他甚至说:“我的儿子要是将来不做赵国的将军,那倒是赵国的福气;万一不幸让他当上赵国的将军,那么他一定是一个败军之将。因为他从没有上过战场,只会‘纸上谈兵’,一旦真的领兵打仗,一定会出问题。”

秦昭王四十六年,秦王派大将王龁攻打赵国的上党。赵国大将廉颇奉赵王之命率兵二十万救援上党,他采取固守政策,坚守长平。和秦军相持了四个多月,秦军没能攻下长平。

于是,秦王采用宰相范雎的离间计,到赵国去散布谣言说:“秦兵所惧怕的,只是赵括一个人。廉颇是个无能之辈,再过些日子,他就要投降了。”赵王听信了谣言,便派赵括去代替廉颇领兵。赵王召来赵括,对他说:“你能击败秦军为国争光吗?”赵括大言不惭地说:“要是碰上秦国名将白起,我还得考虑一下对付的办法。现在是王龁领兵,我一定把它打得落花流水。”

赵括在接掌廉颇的兵权之后,立即改变固守的战略,不久就被秦军围困。这时秦军悄悄地改派白起为主将,而以王龁为副将。结果,白起大败赵括,赵军四十万人马被俘后全部被活埋,而赵括也在突围时中箭身亡。赵国在这场战争中损失了国家的有生力量,国家的元气大伤。从此以后,赵国用了好长时间才恢复到战前的国力。

养贤、选贤、用贤对于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方面稍有差错,就会造成重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