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成语故事(贞)
12932800000010

第10章 K

开诚布公

[释义]开诚:敞开思想,表示诚意:布公:公正无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形容待人诚恳,坦白无私。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评》

[同义]推心置腹

[反义]勾心斗角

[例句]为了搞好工作,大家应该坐下来开诚布公地交换意见,商量办法。

[故事]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深得刘备的信任,刘备临终时将自己的儿子和整个国家都托付给他。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诸葛亮尽心尽力地为蜀国操劳,当时有人劝他进爵称王,他严词拒绝,并称自己受先帝重恩,无以为报,怎么能再给自己加官进爵呢?

诸葛亮待人处事公正合理,不徇私情,有一次,他带兵攻打魏国,参军马谡立下军令状要求去守重镇街亭,诸葛亮批准了马谡的请求。没想到马谡刚愎自用,不听副将王平的劝告,结果丢失了街亭,给蜀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诸葛亮只得挥泪斩了爱将马谡,马谡死前毫无怨言。当行刑武士提着马谡的头来回复诸葛亮时,诸葛亮恸哭失声。一旁的蒋琬便问他为何如此,他回答说: “先帝临终前对我说: ‘马谡这人说话言过其实,不可重用!’我没有听从先帝的嘱托才造成这样的损失,实在是太糊涂了。”

诸葛亮用马谡的例子来教育官兵,然后把他的头与尸体缝合好,殓入上等棺木,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还亲自写了祭文来悼念他。诸葛亮又去抚恤马谡的家属,使他们以后能过上好日子。一切都安排妥当后,他就上书刘禅,请求降职,以惩罚自己错用马谡的罪过。还特地下令,让下属指出他的缺点和错误。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死军中,不久后,蜀国就投降了魏国。

诸葛亮一生处处以真诚、坦率、无私的言行待人处事。陈寿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赞美他“开诚心,布公道”,后来这句话就演变成了成语“开诚布公”。

克己奉公

[释义]克己:约束自己;奉公:奉行公事。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为公。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祭遵传》

[同义]廉洁奉公奉公守法

[反义]假公济私损公肥私

[例句]我们要学习欧阳海同志克己奉公,助人为乐的高贵品质。

[故事]东汉初期,颍阳县有一个叫祭遵的人。此人家财万贯,十分富有,但他却并没有任意挥霍,相反的,他希望自己能干出点事业来,所以节俭度日,不使自己沉谜在荣华富贵之中。

后来,祭遵离开了家,投奔了刘秀。通过观察,刘秀认为祭遵忠实可靠,还有几分才能,就封他做了军市令,负责管理军营纪律。在任职期间,祭遵严格执法,不徇币厶情,士兵们对他非常敬佩,军营的纪律也越来越好,刘秀也对他很满意。

有一次,刘秀的一个贴身侍卫犯了罪,祭遵亲自查明了真相,依法将这名侍卫判处了死刑。刘秀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生气,他认为祭遵胆子也太大了,竟敢处死自己身边得力的侍卫,简直是没把自己放在眼里,就要处置祭遵。这时有一个叫陈副的大臣劝谏刘秀说: “祭遵严格按照军法办事,不徇私惰,而且言行一致,连您的侍卫犯了罪都敢处置。只有这样的人号令三军才有威信啊。”刘秀听了,立刻醒悟过来,连连称赞陈副提醒得及时,不仅没有处罚祭遵还封他为刺奸将军。

祭遵做官的时候,廉洁自律,克尽职守,处事公正严谨,深得光武帝刘秀的器重。他的官职也屡次升迁,由刺奸将军升至征虏将军,封颍阳侯,刘秀又赏赐给他许多财物。但祭遵仍保持着他俭朴的作风,把皇帝奖赏的东西都拿出来分给手下人,自己却过着俭朴的生活。

在他临死前安排后事的时候,他仍然嘱咐家人,千万不要铺张浪费,只要用牛车把棺市拉到洛阳简单地下葬就可以了。

《后汉书》中评价祭遵: “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高度赞扬了他能严格约束自己,一心一意为公的精神。

空中楼阁

[释义]建在半空中的亭台耧阁。比喻不现实的理论、脱离实际的计划或虚构的事物。

[出处]清·李渔《闹情偶寄·结构第一》

[同义]海市蜃耧镜花水月

[例句]他所设计的方案,简直就是空中楼阁,毫无价值,所以被推翻了。

[故事]从前,在一个村子里有一个财主,他十分富有,却生性愚钝,尽做些傻事,经常被村里人戏弄嘲笑。

有一天,这个财主接到了一封邀请函,内容是邻村的财主建了一座楼,为了庆祝竣工,请他去赴宴。他一听到吃就忘乎所以,高高兴兴地去了。

到了邻村,他看到一幢三层高的楼房,高大壮丽,宽敞明亮,他心里十分羡慕,就想: “他家有钱,能盖得起这么高大的房屋,我也不比他穷,难道我就不能盖一幢吗?”

回家之后,他马上派人找来附近几个很有名气的工匠,问道: “你们知道邻村那幢三层耧是谁造的吗?”工匠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是我们造的。”这个财主一听,乐得直蹦,连连说道:“太好了,太好了,那你们现在就动手,也给我造一幢三层楼,和那幢一模一样的。”

工匠们按照他的吩咐,立刻忙碌起来,他们先挖土,再打地基,地基打好后,就一砖一瓦地砌了起来,财主在心里偷着乐,他想:等我的三层楼盖好了,也让别的财主来见识见识,他们一定会非常眼红的。接着又想到,过几天就可以搬进去住了,住在又宽敞又舒适的房间里感觉多美妙啊!

几天后,财主想房子该盖好了吧!就来到了工地,他见楼还没盖起来,就问工匠们: “你们在干什么呀?”工匠们回答:

“按你的吩咐,我们在盖一幢三层楼房啊!”财主听了很生气,说道: “错了,你们弄错了,我要你们盖第三层的屋子,下面那两层我不要。”工匠们一听,先是一愣,然后哄堂大笑,对他说:“只要最上面那层,我们可不会,你还是自己造吧。”

旷日持久

[释义]旷日:历时长久,荒废时日。指荒废时间,拖得很久。

[出处]汉·刘向《战国策·赵策四》

[反义]速战速决

[例句]旷日持久的巴以冲突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故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扩张领土,争夺利益,磨擦不断,战争时有发生。有一次燕国要去攻打赵国,就派名将荣濆作统率。莆渍英勇善战,又很有谋略,而且熟知用兵之法,再加上他身经百战,很有经验,所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赵惠文王得到这个消息后,心里很害怕,马上召集众臣来商议对策。大臣们也都议论纷纷,宰相赵胜建议说: “齐国有位名将叫田单,此人足智多谋,作战英勇,曾经战胜过燕军,我们可以割三座城池给齐国,以此为条件,请求齐王派田单来统率军队与燕军作战,大王您看如何。”昏庸的赵惠文王总是认为自己国内没有能统领兵马打败燕军的人才,一直都很担心燕军会打进自己国都,把他杀死,所以听了赵胜的建议,以为自己国家有救了,非常高兴。

赵国将军赵奢却不同意赵胜的观点。他向赵惠文王禀报说:“难道我们赵国这么多将领中就没有一个人能带兵打仗吗?况且,我们的仗还没有打,就得先割让三座城池给齐国,这不是得不偿失吗?再说,田单是齐国人,他怎么能真心帮助我们赵国呢?如果他才能不高,那一定打不过燕国,损失的还是我们赵国。如果他机智有谋略,他又怎么能为了赵国的利益去认真对付燕国呢?依我之见,他一定会把赵军拖到战场上,荒废时间,如此下去,我们赵国要消耗多少人力、物力!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啊!希望大王仔细考虑其中的利害得失啊!”

可惜赵惠文王根本就听不进去,仍然用三座城池请来了齐将田单。结果也正如赵奢所料,田单使赵国打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让赵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