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
13057400000049

第49章 我革命的成分中只有爱

1966年,仁爱传教修女会开始在世界各地开办各种大大小小的中心。如果以前姆姆和修女们只是在印度奔波的话,那么现在,她们的足迹开始遍及全世界,她们真的成了奔跑的修女。

不仅如此,她们还是积极的实干家和伟大的组织者。从地震现场和风灾、水灾现场,到瘟疫流行区、战争难民营,甚至战争的前沿地带。从麻风病人、艾滋病人,到战争伤残者,以及孤寂绝望的人群。从亚洲到非洲,再到美洲、欧洲,哪里有苦难,她们就出现在哪里。

也就是说,哪里有人在呼喊“我渴”,她们就把上帝的爱带到哪里。在她们看来,她们在世的使命,便是用自己的生命展示上帝对这个世界的爱,以及上帝对人类持续不断的怜悯。而且对她们而言,不管是谁在呼喊“我渴”,其实都是那同一个声音在呼喊“我渴”。

德兰姆姆说:“使人类幸福的方法有很多,减少人口,发展科技,这都是可以的。但如果人们对十字架上呼喊‘我渴’的声音不予理睬,那么,任何方法都不会真正有效,甚至有可能适得其反。”

她始终相信:上帝给予这个世界的恩惠,其实足够所有的人幸福地享用。但人们的奢侈和浪费,导致穷人失去了这份权利。这种浪费既包括物质上的挥霍,也包括精神上的不负责任。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仁爱传教修女会在世界各地建立分会的情况吧。

1966年,在孟买成立儿童之家,在亚格拉成立麻风病疗养院。此外,修女们开始前往号称印度教圣地的贝那勒斯从事仁爱服务工作。

1967年12月,在斯里兰卡的科伦坡建起一个贫民之家。这是仁爱传教修女会在赤道上开办的第一个为穷人服务的处所。

接着,姆姆又在教皇的特别要求下,亲自飞往罗马,在罗马贫民区成立了一个会院。

那是1968年的8月,一封来自教皇保罗六世的私人信函被送到了加尔各答仁爱传教会的总部,信封里除了有两张机票外,还有一张超过10000美金的支票,以及一份对罗马教区恶劣状况的简述。几个星期后,德兰姆姆和一个名叫费德莉克的修女来到了罗马。罗马贫民区的问题与别处不同,这里的家庭大多来自意大利南部,他们希望能在罗马找到高薪的工作。但事实上,大多数丈夫的薪水仅够支付房租。因此,那些有幼儿需要照顾的母亲就不得不出去工作。针对这种状况,姆姆除了在这里建立一个医疗中心外,还建了一个幼儿园。

1968年的9月,非洲的第一个贫民中心在坦桑尼亚和乞力马扎罗山附近的塔波拉建立。同月,姆姆又在澳大利亚的波克建立了一个会院。

1969年,一个世界性的协会,即“德兰国际合作者协会”正式成立。

这个组织的工作目的,就是使世界上的每个人,都能注意到穷人的困苦与需要,然后以德兰姆姆的精神,去真实地关爱和给予。他们在会章中写道:“时至今日,当耶稣来到自己的地方,甚至归属他的人也不认得他。他来到穷人瘦弱的身躯里,可以肯定,他也来到几乎被财富淹没的富人身上,来到他们孤独的心里,如果没有人爱他们的话。”

1970年4月,一部分修女前往加拿大,在温尼伯兴建修院与贫民中心。另有五个修女则在德兰姆姆的带领下,前往澳大利亚的墨尔本。

同年7月,修女们奔赴约旦,开始在信仰伊斯兰教的穷人中开展工作。她们在那里照顾身体残障的人,以及被遗弃的儿童。为了照顾加沙地带的难民,她们每日往返于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为减轻难民的痛苦付出了极大的努力。那里的穆斯林尊敬地称她们为“朝圣客”,因为她们身穿白色长袍,就像麦加朝圣者一样。

1970年12月8日,这是一个特别值得纪念的日子,一所位于伦敦的初学院正式成立。这是仁爱传教会在加尔各答之外创办的第一所初学院。

自从仁爱传教修女会成为直属教宗的国际性修会以来,许多追慕德兰姆姆的年轻女孩们,从世界各地来到加尔各答。但加尔各答修道院无法容纳那么多的追慕者,于是姆姆在伦敦开设了这样一所初学院,用来安置和培育那些对基督充满虔敬渴望的女孩们。

到了1971年,就连在富裕的美国,甚至是纽约的布朗克斯,也有了仁爱传教修女会的会院。修女们在黑恶势力无孔不入的街区设立日间照顾所,收留精神病患者,帮助那些贫穷、患病以及担惊受怕的人们,并前往监狱探视那些被家人放弃的重犯。

几年后,医生出身的安德瑞雅修女接任布朗克斯分所的主管工作。这天,她在街上发现了一个双腿生疮的人。她马上意识到这个人必须立即入院治疗,于是她打电话叫了救护车。但来的并不是救护车,而是警车——长期以来,救护车都视这个臭名昭著的地区为禁地。警察一下车就向那人咆哮,就像对待妓女和醉鬼一样。那人撒腿便跑,一下子就没了踪影。安德瑞雅修女很生气,她对警察说:“长官,这个人是我的耶稣,而你刚才说的,就是对耶稣说的。”警察惊骇极了,这样的话他从未听过。他立即跟修女道歉,又花了一个多小时,把那个病人找了回来,并发誓以后再也不这样对待任何人了。

1972年,仁爱传教修女会在孟加拉首都达卡建立起一个小型修道院和一个贫民中心。

就在前一年,即1971的3月,原来的东巴基斯坦宣告独立,取名“孟加拉国”。因为支持东巴基斯坦,印度与西巴基斯坦之间的矛盾演变成了一场可怕的战争。战争导致难民人数激增,没过多久,就在印度边境的难民营里爆发了可怕的霍乱。德兰姆姆立即前往政府有关部门请求支持,但加尔各答政府在当时的情形下,只求自保——采取一切办法阻止难民进入。于是,姆姆只好带领一批修女奔赴难民营。每个修女都知道自己可能被传染,但她们必须去。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霍乱终于被控制。

1975年,修士们在越南开设了第一家收容中心。

1976年,仁爱传教修女会的第一个默观分会在纽约成立,其修女被称为默观修女,或圣言修女。

默观修女的主要职责是祈祷。因此,在一天中,她们除了用两个小时服侍穷人外,其他的时间,她们都用在祷告上,包括为修会的修女和修士们代祷。默观分会之所以建在美国,而不是喜马拉雅山或其他宁静的地方,是因为姆姆认为:在世间的大城市中,尤其是像伦敦纽约这种诸事变动迅速的大城市里,人们更需要静默与沉思,更需要在自身中找到一间“密室”。因为上帝只在人心灵静默的时候开始言说。

1979年,修会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第一所分会。从这一年开始,就连以前严禁传教士进入的埃塞俄比亚、南也门、尼加拉瓜、古巴和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也开始批准仁爱传教修女会在那里开设收容中心。

从1980年开始,仁爱传教修女会的所有收容之家开始向吸毒者、娼妓和受虐待的妇女开放。

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仁爱传教修女会在印度以外的收容中心分别扩展到了黎巴嫩、西德、墨西哥、巴西、秘鲁、肯尼亚、比利时、新几内亚,以及菲律宾、海地、阿根廷等国。修女们在那里开办医疗中心、药物派发站,以及收容中心、贫民学校等。她们自己住在破旧的房子里,吃着简单的饭菜,却为当地被疾病折磨的孩子们提供营养丰富的膳食。

1985年,第一所艾滋病医院在纽约建立。

1988年,为拯救因核意外而受到辐射伤害的人们,德兰姆姆亲自前往莫斯科,向前苏联政府提出申请,促使一所位于切尔诺贝利附近的救济中心以最快的速度建立。

这期间,德兰姆姆的心中一直埋藏着一个强烈的渴望,那就是,为她家乡的穷人做点事情。但社会制度的差异,导致她的这一愿望始终无法实现——姆姆的家乡那时属于社会主义国家,而梵蒂冈与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建立外交关系,所以,她的申请很难得到批准。

一直到1991年,姆姆才被允许在她的家乡阿尔巴尼亚建立会院。接到这一批准,姆姆真是欣喜若狂。她亲自赶往那里——60多年了,她是第一次回家。然后她花四个月的时间,为那里的穷人建起了一所拥有五间房子的收容中心。

从1977年开始,修女们开始登陆我国的台湾和香港,并在那里开办为穷人服务的处所。

到1997年德兰姆姆逝世时,仁爱传教修女会已在世界各地开办了600多所会院,分布在127个国家,共有修女修士7000多人,其中修女4500人,分别来自111个国家,有很大一部分修女来自印度的中产阶级,有的甚至是出生于婆罗门阶层的贵族小姐。

而在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每一个会院里,都有一尊美丽的圣母像被供奉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在这个以德兰姆姆为领袖的女性修会里,玛丽亚象征圣洁、纯粹、贞洁、顺服与神圣的母性,是德兰姆姆和所有修女的典范,也是她们热切祈祷的对象。姆姆认为,敬礼圣母是女性通往基督的心灵之道。当有人就女性担任重要圣职的问题来采访她时,她便以耶稣之母玛丽亚来回答。她说:“玛丽亚可以是最好的司铎,然而她自称是——也一直是——主的侍女。”

仅从上面的叙述看起来,德兰姆姆的仁爱事业似乎开展得一帆风顺,仿佛未曾遭遇过任何的阻拦。但事实并非如此。

1980年,德兰姆姆带着几个修女来到埃塞俄比亚,她打算在这个国家开设一间专为穷人服务的医院。但自大的总督竟对这个美妙的想法大惑不解,他盛气凌人地对姆姆说:“你们难道不知道我们正在搞革命吗?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嘛!”姆姆笑了,她平静而从容地回答道:“我也是个革命家,但我革命的成分中只有爱。”

在印度的山区西姆拉,姆姆遭到了来自大自然的猛烈抵抗。西姆拉的冬天非常寒冷,而修女们长期生活在湿热地区,根本无法抵御西姆拉的高寒,最后只好全盘退出。

在斯里兰卡,十几年来从未有过一个传教士获得过入境签证,但仁爱传教修女会的修女们却出乎意料地受到了热烈欢迎。可是这种友好并没有持续下去,不久,她们就被驱逐出境。

同样的遭遇还发生在越南和北爱尔兰,当然也发生在柏林的十架山,一些流氓追逐着这些身穿白色长袍的年轻女孩,凶狠地喊:“滚,滚回印度去!”

而在以色列占领区的那普鲁斯,五个修女在那里照顾来自巴勒斯坦难民营的孩子和老人。在那种极端危险和艰困的环境里,她们还要饱受来自各方的威胁,在刚开始的时候,甚至巴勒斯坦人也向他们投掷过石块。

但是,这些大大小小的挫折并不能阻挡修女们奔忙的脚步。德兰姆姆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是没有贫穷和不公的。”只要还有人伸着孱弱的手,渴求着爱与同情,那么,她们奔忙的脚步就不会停止。在修女们看来:这世界只有一个,那就是上帝的国度。而上帝在人间的国度,也就是他在天上的国度。因此对她们而言,这个世界并不存在所谓物质和精神的分割,她们只为那一个世界——上帝的国度而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