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放弃你的希望
旨奇峰/文
在马来西亚的一个国际心理学会议上,我认识了一个朋友,他向我大力推荐他所创立的积极心理治疗理论。
他讲了他所做过的一个试验:将两只大白鼠丢入一个装了水的器皿中,它们会拼命地挣扎求生,一般维持的时间是8分钟左右。然后,他在同样的器皿中放入另外两只大白鼠,在它们挣扎了5分钟左右的时候,放入一个可以让它们爬出器皿的跳板,这两只大白鼠得以活下来。若干天后,再将这对大难不死的大白鼠放入同样的器皿,结果真的令人吃惊:两只大白鼠竟然可以坚持24分钟,3倍于一般情况下能够坚持的时间。
这位心理学家总结说:前面的两只大白鼠,因为没有逃生的经验,它们只能凭自己本来的体力来挣扎求生;而有过逃生经验的大白鼠却多了一种精神的力量,它们相信在某一个时候,一个跳板会救它们出去,这使得它们能够坚持更长的时间。这种精神力量,就是积极的心态,或者说是内心对一个好的结果存有希望。
当时我心里想到那两只大白鼠,总觉得不是滋味,就略带反感地对那位心理学家说,有希望又怎么样,那两只大白鼠最后还不是死了。出乎我的意料,这时,他告诉我:不。它们没有死,在第24分钟时,我看它们实在不行了,就把它们捞上来了。
我问:你为什么那样做?
他说:因为有积极心态的大白鼠更有价值,更值得活下去。我们人类应该尊重一切希望,哪怕是大白鼠内心的希望。
希望就是力量。在很多情形下,希望的力量可能比知识的力量更强大,因为只有在有希望的背景下,知识才能被更好地利用。一个人,即使他一无所有,只要他有希望,他就可能拥有一切,而一个人即使拥有一切,却不拥有希望,那就可能丧失他已经拥有的一切。
而且,希望所调动的,也许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的精力和体力。也许,冥冥中真的有天意在关照人间,天意会更欣赏那些内心总是充满希望的人,会觉得这样的人不仅应该活下去,还应该活得很好。
所以,当下一个节日来临,到了该祝福我们的至爱亲朋的时候,我对他们的祝福可能是:祝你们永远都有很多很多的美好希望。
人生的隧道
[新加坡]尤今/文
记得非常非常清楚,那一天早上,在印度的新德里,旭日透过了薄薄的窗帘,在旅舍的桌面上铺陈出一片金黄的温柔。桌上搁着一张大大圆圆好像锣鼓一样的印度煎饼,我一边慢慢地以手撕食,一边闲闲地翻阅新德里当天的报纸。正当我双眸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地浏览着大大小小的标题时,一则不算醒目但感觉上惊心动魄的新闻忽然紧紧地攫住了我的目光。
新闻的内容是:有一名印度人,抵受不了极端贫穷的折磨,躺在火车轨道旁边,将一条手臂僵直地搁在轨道上,让呼啸而来的火车硬生生地将他的手臂碾断,借此增加日后行乞的“价码”。
读毕,冷汗涔涔而下。
为了饱腹而进行残酷至极的自我戕害,世间还有比这更为悲惨的事吗?这样一种“苟且图存”的方式,是多么的无奈、多么的不堪啊!
最近,我看到新加坡接二连三地有人跳地铁轨道自杀,唏嘘慨叹之余,不禁回想起多年前在印度旅行时读及的那则新闻,两相比较之下,蓦然发现:在轨道上自断手臂者,不管有多少值得非议的地方,我们还是不得不同意,他那种“好死不如赖活”的心态,的确显示了他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坚强”。
自杀者往往有一千零一个结束生命的“好”理由,而每一个自杀者都坚信自己已经走上了“不得不死”的绝路,就在这种自以为“转圜无路”的盲点上,他亲手撕毁了到“地球村”来旅行的那张价值连城的“单程票子”。然而,一切的一切,并未如他所料地画上句号,反之,他在阳间留下了一大笔永远无法偿还的“感情债”,不论他上天还是入地,这一笔“债务”都会沉沉地压在他背上,让他难以超生。
过去,在一所中学教书时,我曾经碰上两宗学生自杀的惨事。年轻的生命无声陨灭固然叫人扼腕叹息,然而,更令人心碎的,是学生父母整颗心被撕裂而鲜血直淌的痛苦。看到一点一点含辛茹苦地拉扯大的孩子在转瞬间灰飞烟灭,那种锥心蚀骨的痛,是终身难释的。
我曾经几次到日本去旅行,坐长途火车,常常得经过很长很窄的地底隧道。有些隧道,一丁点儿亮光也没有,让人在恍惚间产生了一种恐怖的错觉,以为自己不慎掉进了“死亡幽谷”,那种比死还要绝望的黑,好似要无休止地延伸到一个长长的、没有尽头的地方,这种错觉着实令人不寒而栗。可是,不管隧道有多深、多长、多黑,火车迟早会来到隧道的出口,然后,一圈圆圆的、灿烂的亮光,就静静地伫立在出口处。我从来,从来就不曾碰到过没有出口的隧道。
人生,也是一样的。所有的伤痛、挫折、失意、失败,都只是“黑暗隧道”的一部分,咬紧牙关,忍、忍忍、忍忍忍,忍着忍着,然后,你便会豁然发现:一切的苦难,犹如落进泥土里的雨一样不留痕迹。抬头望天,啊,一片蔚蓝。
活下来的是傻子
老三/文
客机在大沙漠里失事,仅有11人幸存。沙漠的白昼气温高达五六十摄氏度,如果不能及时找到水源,人很快就会渴死。
这11人中,有大学教授、家庭主妇、政府官员、公司经理、部队军官……此外,还有一个叫彼得的傻子。
他们出发去找水源。
大沙漠仿佛是个魔鬼,不断地同这些可怜人开着玩笑——他们先后三次欢呼狂叫着,冲向水草丰茂的绿洲,可那绿洲却无情地向后退却,退却,直至消失。
是海市蜃楼!
次日中午,当他们又一次被海市蜃楼愚弄后,所有人都躺倒了,除了傻子彼得。他焦急地问别人:“那个水不就在这吗?为什么不见了?”
好心的家庭主妇告诉他:“彼得,认命吧,那只是海市蜃楼。”
彼得不知道什么叫海市蜃楼,他只是渴得厉害,他只是想要喝水。他吃力地攀上了前面一个五十多米高的沙丘,突然高兴得手舞足蹈,连滚带爬地下来,兴奋地嚷着:“水塘,一个水塘!”
这次,没有一个人答理他,包括那个善良的家庭主妇。
彼得什么也顾不上了,他拔腿再次朝沙丘上爬,翻过了沙丘,吼叫着消失在沙丘的另一边。
“可怜的傻子,他疯了!”大学教授嘟哝了一句。
二十多分钟后,当彼得刚冲到水塘旁,忽然狂风骤起,飞沙走石。彼得一跃跳进了水塘中。
大风一连刮了一天一夜。
三天后,当救援人员寻找到他们时,那10个人已经全死了。有的尸首已被沙土掩埋了。只有水塘边的傻子彼得安然无恙,除了瘦了些。
救援人员把他带到遇难者身边,询问他是怎么回事,这些人何以会死在距离水塘不到一公里的地方。
目睹伙伴们的惨状,彼得哭了。他抽泣着说:“我和他们说了那边有个水塘,他们说那是海市蜃楼。我不懂什么是海市蜃楼,我只是想去那边喝水,我就拼命跑去了——真的,你们能告诉我什么是海市蜃楼吗?他们为什么这么恨海市蜃楼,宁肯被渴死,也不去喝海市蜃楼的水?”
彼得瞪着他那双无知的、泪汪汪的大眼,虔诚地向救援人员请教着。
他说,这个问题已经折磨他三天了。
甜言蜜语打动你
吴淡如/文
女人结婚越久越不浪漫,却把它怪到老公头上,几乎是现代妇女的通病。
阿曼结婚五周年纪念日那天,在外地出差的老公,通过网络花店送她一捧玫瑰花。阿曼感动归感动,当老公打电话回来问她时,她竟然“情不自禁”地说:“哇,玫瑰花虽美,不过,并不如葱花来得实惠。”那一阵子葱价甚高,有人曾经戏言,抢银行不如抢运葱车。
阿曼还以为自己很幽默,电话那头,忽然一片沉默。阿曼发现自己说错了话。男人送花,不过是希望自己的女人高兴,应该用甜言蜜语奖赏,怎么可以泼冷水呢。
阿曼是从事妇女心理辅导工作的,她常教导别的女人:“不要在婚后就忘了浪漫,如果老公送你玫瑰花,千万不要说他浪费钱,要开心地接受,否则,他下次就不会再送了。而你,会变成一个俗气的黄脸婆。”没想到,事情落到自己头上,她也忘记了。
果然,一个月后,阿曼的生日到了,她老公没有再送礼物。阿曼向老公讨礼物,他说:“送你花你不喜欢,我不知道该送什么,反正钱是你管的,你要什么,去买就行了。”
阿曼告诉我:“原来,男人也会记仇的。在他想要讨赏却自讨没趣时,他一定会记仇。”后来,阿曼真诚地向老公道歉,告诉老公,自己真的因为那一束玫瑰花而感动,只是当时口不择言,请他谅解。
对女人而言,当有老公送你花,就算送错,送了菊花、假花,如果你爱他,就不要生他的气。有时,虚伪的喜欢,也是很好的感情黏合剂。如果他花大钱请你上高级餐厅,就算不对胃口,你也不要太挑剔,更别说出“吃夜市比较好”的实话。
有些时候,女人不该说实话,如果你爱他,就用甜言蜜语去打动他。
恋人之家
张国立/文
法国当代有位知名的女小说家加尼哀,她有部短篇小说《恋人之家》,谈的是感情故事,我试着把内容说一说:
有个还没出名的年轻画家和他的妻子过着穷苦的日子,某天游玩看到一栋小房子藏在树林间,后面还有条诗情画意的小河,他们想。能住在这里该多么快乐呀。向屋主一打听,这栋房子要一万法郎,而他们连10法郎都凑不出。
没有钱不能阻止人的梦想,贫穷不会扼杀快乐。这对夫妻每天都想着梦里的小屋,今天想如果我买下房子要换上什么样的窗帘,明天想该刷什么颜色的漆。他们甚至替小屋起了名字,叫草舍、蜗居、迎庐、读书轩……想着想着,他们觉得还要养条狗,丹麦犬或圣伯纳?
这段日子两人都从想象中得到乐趣,不久先生烦了,只剩下妻子仍陷在其中,但至少还有一个人思念那栋小屋。
到了秋天,画家终于在画展中卖出他的作品。赚到一万法郎,他很兴奋地回到家,对妻子说出他打算如何用这笔钱,还债、买新衣,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妻子却说:那么,读书轩呢?
对了,曾经有栋让他们心动的房子。
画家带着妻子再去找那栋小屋。小屋仍在树林中,可是一切都变了,枯叶散布在房子四周,夏天的太阳不见了,树林里显得阴湿沉闷。
这时作者说,当初画家夫妇是以恋人的心情看到房子,充满了愉悦、憧憬,如今刚换成买主的身份,梦便被蒸发掉了。他们沮丧地走到车站,默默地回城去了。
作者更浪漫地说,他们身上的某个季节已结束,他们的爱情也没了以前的热情,于是一切事物都无法再美化。意思是,梦随着清晨的雾水,被太阳蒸发掉了。
对妻子而言,消失的不是当初对房子的感觉,而是,她很清楚,她和画家的爱情正逐渐变淡,不知不觉地,一点一点地变淡。
看完小说后我有两个感触:
一、穷的时候容易做梦、容易幻想,也容易满足和快乐。有钱人必须要赚5亿元、10亿元才会快乐,穷人则因为有了电视而全家兴奋3个月。一如画家夫妻的房子,愈想房子愈关,这是浪漫情怀;当有了钱再去看这房子,当然会失望。因为眼光不同了,那栋房子在他们心中早变得比实物更浪漫和梦幻了。
二、很多事情,久了都会失去热情。我以前在贸易公司做业务员,每天早上拎着装满目录和样品的手提箱,在各大饭店游走,向老外买主推销。前几次谈生意。都会熬夜和同事讨论,牢记客户可能问的问题答案。3个月后,我疲沓了,没准备好就去见买主,他要我报价,等我一头汗水地报了价,他冷冷地说,你算运费了吗?
消失了,麻木了,自认为一切是理所当然了,感情就不见了,梦也破灭了,一切都变得没有趣、不浪漫了。
对了,还有第三个感触,男女相识之初,两人努力地把原来两个不同的世界融合成一个,会一起吃早饭,一起看电影。好不容易两个世界变成一个。却又有新的变化,一个世界会慢慢分裂成一个半或两个。例如一个星期有3天不一起吃早饭,看电影也会出现不同的意见。如同小说中,当妻子仍停留在对小屋的幻梦之中时,画家却早已忘却。
有个女性朋友曾形容男人爱情的消失过程,她说当女人问男人“你爱不爱我”时,男人的回答会随着相识时间的延长而发生“进化”:
刚认识的热恋期:“我爱死你了。”
交往了3年:“我爱你。”
交往5年之后:“爱。”
婚后5年:“什么?”
婚后15年:“……别吵我睡觉……”
用理解来表达需要
蒋光宇/文
杰克和约翰是多年的同事、好朋友,都有看报的习惯。
一次,他们两个人一同去曼哈顿出差。第二天早上,当他们在旅店点完早餐之后,约翰说:“我出去买份报纸,一会儿就回来。”
过了5分钟,约翰空着手回来了,嘴里嘟嘟囔囔、含糊不清地发泄着怨气。
“怎么啦?”杰克不明就里地问。
约翰答道:“我走到马路对面的那个报亭,拿了一份报纸,递给那家伙一张10美元的票子,让他给我找钱。他不但不找钱,反而从我腋下抽走了报纸。我正在纳闷,他倒没好气地开始教训我了,说他的生意正忙,绝不能在这个高峰时间给人换零钱。看来,他是把我当成借买报纸之机换零钱的人了。”两个人一边吃饭,一边议论这一插曲。约翰认为,这里的小贩傲慢无理,不近人情,素质太差,很可能都是些“质量恶劣的家伙”,并劝杰克少跟他们打交道。但杰克心里却不同意约翰的看法。
他们吃完早餐后,杰克请约翰在旅店门口等一会儿,自己则向马路对面的那个报亭走去。
杰克面带微笑十分温和地对报亭主人说:先生,对不起,您能不能帮个忙。我是外地人,很想买一份《纽约时报》看看。可是我手头没有零钱,只好用这张10美元的票子。在您正忙的时候,真是给您添麻烦了。”
卖报人一边忙着,一边毫不犹豫地把一份报纸递给杰克,说:“嗨,拿去吧,方便的时候再给我零钱!”
当约翰看到杰克高兴地拿着“战利品”回来的时候,疑惑不解地问:“杰克,你说你也没有零钱,那个家伙怎么把报纸卖给你了?”
杰克真诚地说:“你我之间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我的体会是:如果先理解别人,那么自己就容易被别人理解;如果总想让别人先理解自己,那么自己就容易觉得别人不可理解;如果用理解来表达需要,那么自己的需要就容易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