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是一段距离
星竹/文
很多年前就向往,有一天能在幽静美丽的乡村建一座房,或在辽阔的大海边上,有一处住所。远离城镇,过一种无忧无虑、简单而如神仙般的日子。
这些年,城里人越来越多地接近了这种向往,不少人真的就到山里、到海边买一处农家小院,过着没有喧嚣、自自在在的生活。夏天山水潺潺,秋天满山红叶:五月樱花、七月杏子,真乃世外桃源,人间仙境也!
星期天,我们驱车百里,来到一座幽静的山乡小村。看望一位在这里买房的朋友。一路上,我们被山泉、鸟鸣、枫树及奇静的大山所深深吸引。每到一处,都会让我们感慨得叫出声来。山村景色的美丽,真是无法用言语形容。大家都说,将来有钱,一定也要在这里买一座小院,过天堂般的日子!
一天的兴奋过去,大家开始为吃水的困难发愁,为供电的不稳而抱怨,为山路的难走和没有液化气做饭而感到不便。晚上,电视信号被四面的大山遮挡住,只能看模模糊糊的三个台。而村子里竟然没有一盏路灯,整个山村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上厕所还要打着手电筒。夜晚,寒风透过门窗,冻得我们直哆嗦。我们不能不想,如果病了怎么办?如果发生紧急情况,谁又来帮助我们?
次日早上,大家都有一种总算熬过来的感觉,匆匆收拾行装。
朋友挽留大家再住一天,哪怕半天。说,山里的空气多好啊!可谁也没有再想留下来的意思。大家纷纷跳上车,一溜烟地离开了大山。就这样,我们多少年的向往,在一夜之间被打碎了。
许多年前,我曾对寺庙里的生活有一种神秘的憧憬。偶尔会想,如果有一天,我做了一个僧人,当了和尚,该是怎样的。一定是清闲的,没有欲望的佛界生活。那时做人没有压力,生活简简单单。这想法,竟然也成了一种向往。
一次去福建,大家被意外安排住进了寺庙,就住在僧人的房间里。我们因离佛祖如此之近而兴奋得欢呼。我们不但可以沾上佛的灵光,还可以直接体验佛的生活。
庙里吃斋饭,素得很。大家说,早该清清肠胃了。吃了一天,到了晚上,大家却都因肚里缺乏油水,悄悄跑到庙外去买肉食。
庙在山上,上来下去,要走二百多个台阶。起初,大家都为有如此的锻炼机会而高兴,但次日,大家便望而却步,累得一步都不想走了。开始大家还对和尚们念经感兴趣,甚至学着和他们一起打坐。只半天,大家便觉得索然无味。
在庙里住了两天,如此仙境,大家却觉得够了,闹着要早点出去,说最好搬到闹市区,晚上逛逛街景。愿意就一起喝点小酒,别再当僧人了!一夜的寺庙生活,反而让我破了戒,完完全全地回到了现实中。
二十来岁的时候,曾在心里悄悄爱上了一位电影明星,于是一直暗恋着。她长得天仙样,剧照被我贴得满墙都是,天天与她朝夕相处。那个年月,和我这般大的男孩儿,没有不知道她的。都说她是天下最美的。因此,许多人也像我一样暗恋着她,心想,这辈子要是能娶上这么一个老婆,给她当牛做马都是造化!
谁想,十年后,我因写作也混进了文艺圈,在一次下乡活动中,与这位女明星巧遇,五天坐车,都和她座位挨着。开始我激动不已,谁曾想她一开口。便透出了粗浅和不懂事,那一瞬,她破坏了她在我心里十年的印象。像是一切都完了一样,有什么东西一下就倒塌了。想起自己十年来的苦恋,真是感到好笑。
天下许多事。你都可以尽情地去向往。向往给你带来的无穷美妙其实已经足够了。不要为向往的没有实现而遗憾。实现了,也许更遗憾。
人世间,许多事,只有一直向往着才是最美妙的。这美妙,就在于它不真实的一面,一旦实现便要大打折扣。如果真的让它实现了,最好只有一天、一夜、一会儿,或是短短的一瞬,真的不能再长了。
去乡村居住,最好不要超过二十四小时。走进大山,最好天黑前就出来。你心中的美女,最好永远只挂在你对面的墙上。
向往是一段距离。没有了这段距离,也就没有了向往的美妙。没有了这段距离,也就散尽了我们与向往之间的那段缘分。对于向往,我们真的不能离得太近!
第一美德
[美]罗杰·基思赵海平/编译
那天我去商场购物,人不多,队伍却始终停滞不前。我向前望去,看到一个衣着整齐的年轻女孩站在柜台前刷卡,她刷了很多次,可是每次刷卡机都无情地拒绝她。
“看上去那是一种福利卡,”我身后的男人咕哝道,“年轻人四肢健全却依靠福利养活,为什么不能像其他人一样找份工作呢?”
年轻女孩循声转过头。
“对,是我说的。”我身后的男人手指自己。
那个年轻女孩立刻涨红了脸,眼泪几乎流下来,她立刻扔下福利卡,低头跑出商店,在人们的注视下很快消失了。
这一幕使我联想到自己,自从十年前我得了癌症,就一直在使用政府救济的粮票买食品,陷入困境的人有什么办法呢?这也使我学会,当你不了解一个人的真实生活的时候,就不要评判什么。
几分钟以后,有一个小伙子走进商店,他向收银员打听那位女孩,收银员说她已经弃物而走。
“我是她的朋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小伙子焦急地询问大家。
人们好奇地聚拢过来。
“我说了一句愚蠢的话,因为我看到她使用福利卡,这种事我本不应该说出来的。很抱歉!”我身后的男人说。
“哦,真糟糕。事情是这样的,她的哥哥两年前在阿富汗遇害。留下三个小孩,不得不由她来照看抚养。她今年才二十岁,单身一人,却要养活三个孩子。”他用坚定的声音告诉每个人。
“没想到,今天发生了这种事。”小伙子不安地晃动他的双手。“这是她想买的吗?”他指着女孩的购物车问收银员。
“是的,先生,可惜她的卡无法使用。”收银员说。
店中一片沉寂。
“你肯定知道她住在哪里吧?”我身后的男人突然问小伙子,同时挤到队伍面前。掏出他的钱夹,把信用卡交给收银员,“请用我的卡结账吧,一定!”
收银员接过他的卡,开始为年轻女孩选购的商品结账。
“稍等。”他转身拉过他的购物车,把自己的一部分食品放进了女孩的购物袋里,“是的,”他对大家说,“我们现在要多养三个孩子了。”
一位女士走过来,把一只火鸡放进了女孩的购物袋里,然后三个、四个,更多的人纷纷从自己的食品中挑出几样,悄悄放进了女孩的购物袋里。
“先生,您是个好人!”小伙子感激地说。
即使你的双眼看到“真实”,但也许生活的真相并非如此。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所说:控制自己的嘴是人类必须学会的第一个美德。
妈妈的黄瓜头儿
王也丹/文
一天,中央电视台《半边天》特别节目主持人张越采访一个女孩,女孩在谈她的妈妈。
“在我的记忆里,我们家的生活一直都比较艰难。小时候,每天清晨,我和妈妈一起到菜市场捡别人丢弃的菜叶。妈妈把所有的菜叶都捡起来,回家后洗净,那就是我们一家人的青菜。那时的妈妈留给我的记忆,永远都是穿着厚厚的棉袄,手冻得通红……”
在这种艰难的日子里,女孩一点点长大,小学、中学、高中。
张越问:“这种艰难困苦的日子让你很自卑,是吗?听说,有一阵你想自杀?”
“是的,”女孩平静地说,“在同学面前我一直抬不起头来。我吃的、用的、穿的,永远都是最差的,我在班里沉默寡言,学习也中等。上高二那年,突然觉得生活没意思,就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那是什么使你又改变了想法?”
女孩的眼里突然盈满了泪水:“那天,我想最后看一眼妈妈,就来到妈妈的修车点儿。妈妈从工厂下岗后,就给人修车维持生计。在那些修车师傅当中,仅有两位是女人,妈妈就是其中一个。我看到妈妈旁边的柱子上比别人多挂着两样东西,一副羽毛球拍和一只饭盒。”
“你知道它们是干什么用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