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卡耐基写给魅力女人全集
13205500000006

第6章 与孤独和忧虑说永别(2)

对我们来说,要想摆脱寂寞的束缚,迎接光明,就要结交新的朋友,共同分享彼此的快乐——虽然这需要很大的勇气,但是很多人都做到了。当女人守寡之后,必须学会像克劳伦斯夫人那样,独自走完人生道路,并快乐地走下去。只要女人能学会成熟,就一定能做到这些,而不是空度余生。

当然,不光只有寡妇会感到孤独寂寞,那些单身汉或选美皇后,也有可能患上这种孤独寂寞的大众病。在一定程度上,这种疾病或许更青睐都市里的陌生人和乡间教堂里的独奏者。

我在几年前认识了两个女孩,她们在纽约市的东区合租了一套公寓,她们是两个非常可爱的女孩子,也都有一份好工作——当然,她们也都渴望受人欢迎。

其中一个女孩子对待生活的态度,已经超出了她年龄所拥有的智慧。作为一个单身女孩,要想在大城市里幸福生活,必须计划缜密。于是,她加入了一个教会,所有活动从来没有缺席过。她不仅参加各种讨论会,还选修了关于人格修养的功课。她努力结交那些好人,用自己的努力换来了健康幸福的生活。

她总是能合理有节制的安排她的业余生活,以避免人们将她和哪个男孩子联想到一起。当然,初来纽约时,她也曾感到过孤独寂寞。她当然不喜欢这样的生活,所以她采取了行动。

我们现在时常常见面的好朋友。她幸福地嫁给了一位年轻而能干的律师。是她亲手造就了自己的幸福生活—一请注意,我用了“造就”,这个词。

那另外一个女孩现在又过得怎样呢?她当然也一样孤独寂寞,但是选错了道路。

当然她也是选择了交朋友。不幸的是,她所结交的朋友全都是常常泡在酒吧里的人。终于,她也不得不加入这样一个俱乐部——解救俱乐部!

一个人喜欢与寂寞为伍,或者说寂寞已经在他体内悄悄的开花结果了,而且还在不断地扩展,离精神世界分崩离析的日子也就越来越近了。寂寞的体验是十分私人化的,有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寂寞,它让人想到死,想到人生最悲惨的事情,它是情感当中最具杀伤力的一种。

若想从寂寞的阴影中走出来,你就需要选择一条阳光的道路,努力去让自己成为受人欢迎与尊重的人,这样才能结识有益的朋友,让自己融入社会,为社会所接纳。

[BT1] “自怜”情绪不可有

我一位朋友的丈夫在5年前去世了。从此,她开始了饱受寂寞之苦的日子。在她丈夫去世一个月后的一天晚上,她来问我:“我该怎么办呢?我应该住在哪里?我怎样才能重新得到快乐?”

我对她说,忧虑自困境中来,她应该及时挣脱忧虑的枷锁。我建议她尽早走出忧愁的阴影,重新建立新的生活和新的快乐。

然而,她拒绝了我的建议,她说:“我不会再有快乐了。你看,我已经老了,子女们也都结了婚,我没有地方可去。”

不幸的是,可怕的自怜症降临到了这个可怜的女人身上,可是她对这种病症的治疗方法又了解的少之甚少。在这5年当中,我一直关注我这位朋友,结果很不容乐观。

“要知道,”我有一次对她说,“你总不能老是让别人来同情你、可怜你吧?你可以重新开始生活,结识新的朋友,培养新的爱好,来取代那些旧的。”

但她只是那么一听,并没有真往心里去。她太自怜了。最后,她决定把自己的快乐寄托在子女身上。于是,她搬到女儿家住了。

然而,这个错误的决定竟让她们母女俩后来反目成仇。她只好又搬到儿子家住,结果也是很不愉快地分手了。

他的子女也无可奈何,最后只好让她搬到一层公寓中独自居住。但这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一天下午,她哭着告诉我,说她的家人抛弃了她。

她永远得不到快乐,原因在于她想让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可怜她。她是个不可救药的自私女人,虽然她有61年的人生经历,但就感情而言,她还是个小孩子。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她缺少成熟的情绪控制能力。男人因为工作的关系,会强迫自己努力奋斗,所以从自然规律来讲,他们的确比女人强壮,也更富于进取;而女人因为要尽到她们的“职责”,例如照料好她们的家庭和家人,所以她们很少有独自生活的心理准备。从表面上来看,妻子一旦失去了丈夫,就不再容易开拓新的生活,很容易陷入悲苦不堪、自怜自艾的情绪。

自怜情绪对女性来说似乎很常见,这是因为女子与生俱来有着多愁善感的内心,很容易触景伤情。当独守闺中时,见到窗外花开花落,蝶飞燕舞,难言的郁闷之情便油然而生;婚姻不如意时,看到湖岸边双双对对,两情依依,心中又会有说不出的自怨自艾的情绪;久病不愈,望到春花似锦,自己却不能去游玩,少不了会有惆怅、焦躁和空虚。

你想不想知道在厨房的水池中洗碗也能作为一次宝贵的经验呢?如果你想知道的话,可以去看一本书,它主要谈论令人难以置信的勇气,并且很具有启发性。它的作者是波姬儿·戴尔。该书名叫《我希望能看见》,你可以去图书馆借,或到当地书店购买,或向位于纽约市第五街60号的麦克米伦出版公司直接函购。

失明大概伴随波姬儿,戴尔50年之久。“我只有一只眼睛,”她写道,“而且眼睛上还满是疤痕,只能透过眼睛左边的一个小洞来看外界。看书的时候必须将书本移到离我的脸很近的地方,而且不得不把我另一只眼睛往左边斜过去。”

可是她拒绝他人对她的怜悯,更不愿意别人认为她“与常人不同”。小时候,她想和其他小孩一起玩跳房子的游戏,可是她看不见画在地上的线,于是她就在其他孩子都回家以后,一个人趴在地上,把眼睛贴在地上寻找察看。她把那块地方的每一处都牢记在心,所以不久就成为玩跳房子游戏的好手了。她在家中看书时,把印有大字的书紧紧地靠近她的脸,几乎连眼睫毛都碰到书页上。她获得了两个学位:先在明尼苏达州立大学获得学士学位,然后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

最初她是在明尼苏达州双谷镇的一个小村子里教书,然后慢慢晋升为南德可塔州奥格塔那学院的新闻学和文学教授。她在那里工作了13年,还在许多妇女俱乐部发表演说,并在电台主持图书评论的节目。“在我的脑海深处”,她写道,“常常怀着一种怕完全失明的恐惧,为了克服这种恐惧,我对生活采取了一种很快活而近乎戏谑的态度。”

在她52岁的时候,也就是1943年,一个奇迹发生了。她在著名的梅育诊所施行了一次手术,使她能比以前看清楚40倍。

一个全新的、令人兴奋的、可爱的世界展现在她的眼前。

她现在觉得,即便是再厨房里洗碗,也让她感到非常开心。“我开始玩着洗碗盆里的肥皂沫,”她写道,“我把手伸进去,抓起一大把肥皂泡沫,我把它们迎着光举起来。在每一个肥皂泡沫里,我都能看到一道小小的彩虹闪出来的明亮色彩。”

你和我应该感到惭愧,我们这么多年来每天生活在一个美丽的童话王国里,可是我们却在混日子,看不见生活的美丽,却为一些不顺心的事情而烦恼不已,陷入自怜自艾的情绪,结果导致日子越来越糟。

想想你得意的事情——而不要想你的烦恼,这是赶走自怜情绪的良方。宾州达尔士镇的玛莉生·范法茂死了丈夫,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她自怜自艾。后来,她参加了我开设的课程,我告诉她有关于波姬儿的故事,介绍她读了《我希望能看见》,并帮助她克服恐惧,让她重拾信心,减少忧虑,现在她已经能够独立地面对生活了。

我们虽然可以调控自己的情感,可郁闷和烦躁还是随时都有袭来的可能,自怜的情绪也在所难免,不过,请各位女士牢记,无论艰苦到什么程度,千万不能放弃乐观的态度。若是一味地自我怜悯,将失去生活的信心。女人应该活出自己的尊严,那么,别人就不会觉得你可怜了,相反,你将会得到他人的敬重。

[BT1]认识忧虑更要学会抗拒忧虑

每个人的忧虑是各不相同的,因为每个人的境遇不同。就算是同一个人,处于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的忧虑。因此,女士们要想让自己能够应对一切忧虑,那么就必须想办法认识忧虑的本质,从而抗拒忧虑。

从古至今,一直困扰人类的难题是忧虑,因此很多古代学者也都在研究,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是众多古代学者其中的代表。他告诉人们,当面对忧虑的时候,一定要学会3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因为这3个基本步骤可以帮助你们解决各种不同的忧虑。让我们来一起看看:

女士们,这3个步骤是非常有效的,如果我们不想再忍受忧虑的逼迫和折磨,不想再让自己生活在地狱之中,那么我们就必须按照这个步骤来做。

首先,我们要弄清事实的真相。女士们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亚里士多德要将这一点放在第一的位置上?道理很简单,如果你连事实的真相都搞不清楚的话,那么你怎么可能会想出解决问题的明智方法?找不到事实的真相,那我们就相当于是在混乱中摸索。

对这一点的认识,是哥伦比亚已故的教授哈勃特·赫基斯研究出来的。这位教授曾经帮助20多万学生摆脱了忧虑的困扰。他曾经说过,世界上所有的忧虑差不多都是因为人们没有足够的知识去做决定而产生的。

在我们聊天的过程中,他跟我说:“戴尔,你知道吗?产生忧虑的主要原因就是混乱。我们打个比方,比如我有一个问题必须在下周二以前解决。那么,在到达规定时间以前,我是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任何决定的。在那段时间里,我所能做的只有集中精力去搜集和这个问题有关的事情。那时我不会被忧虑所困扰,因为我只是想着如何收集到更多的相关信息。如果在周二之前,我已经搞清了所有的事实,那么我就不会忧虑了,因为问题已经解决了。相反,如果我还没有搞清事实,那么恐怕我就该开始失眠、发愁和难过了。”

我认同这种看法,随后问赫基斯教授,这种做法是否可以完全让人们免受忧虑的侵扰。赫基斯也点了点头,说:“是的,老实说,我现在真的一点也不忧虑。因为我发现,如果我们都能够以一种客观的、超然的态度去寻找事实的话,那么困扰我们的忧虑就一定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办法。然而,大多数人却是怎么做的呢?人们往往不愿意多思考,只想通过各种投机的手段来达到目的。即使人们真的去思考了,但却往往像猎狗一样寻找那些已经知道的事情,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事情。我们所寻找的东西都必须符合一个标准:与我们的想法相同,符合我们对事物的偏见。安德烈·马若斯曾经指出:“凡是那些和我们个人愿望相符合的东西,我们就会把它们看成是真理。如果不符合,那么就一定会招致我们的愤怒。”

一切答案都已揭晓,难怪我们总是很难找到问题的答案。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在脑子里认定了1加1等于3的话,那么恐怕你连一个会做数学题的小学生都不如。道理虽然简单,但很多人实际上都一直坚信1加1就是等于3,或者是等于300。结果,把自己和别人的日子都搞得不好过。

女士们,你们现在有什么想法?是不是觉得应该马上想办法解决?的确,不能再迟疑了。我们首先应该把思想中的感情因素排除出去,就如赫基斯教授所说得那样,以一种超然的、客观的态度去查清事实的真相。

当然,我也不否认,在女士们已经被忧虑侵袭的时候,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那时候我们的情绪往往很难控制。不过,我在赫基斯的基础上又作了进一步研究,找到了两个帮助女士们认清事实的方法:

(1) 女士们可以把自己假设为第三方,以别人的身份来进行事实搜集。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让自己保持客观、超然的态度了,同时也有助于女士们克制自己的情绪。

(2)女士们可以把自己设置成对方律师的身份,然后再寻找和忧虑有关的事实。也就是说,女士们在搜集事实的时候也要搜集那些对你不利的,也就是和你希望相违背的或是你不愿意面对的事实。接着,你再把正反两方面的事实都写下来,这时你往往会发现,真相就在这一正一反之间。

以上就是我要说的弄清真相。的确,如果你不能搞清事实真相的话,那么就算你是科学家、伟人,美国最高法院也不会作出明智的决定。发明家爱迪生就十分懂得这个道理,因此人们在整理他所留下的2500个笔记本时发现,里面记满了他曾经面临的各种问题。

是不是把所有的事实都搞清楚就能认识忧虑了呢?不,女士们,这还远远不够。即使我们把世界上所有的事实都搜集过来,如果我们不对它们进行分析的话,恐怕也不会对我们有丝毫的帮助。

我曾经也被忧虑困扰过,因此自己也总结出了一套认清忧虑的好方法。我总是先把所有的事情写下来,然后再逐一分析,这时问题就变得简单多了。我自认为这个方法不错,因为如果我们把事实都写在纸上,那么我们就能够很快地找出一个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像查尔斯·凯德里说的:“如果你能把问题讲清楚,那么这个问题你就已经解决了一半。”

如果女士们还是不完全相信我的话,那么请你们看看下面这个故事。故事有些长,但我希望女士们能够耐心看完,因为这对你们帮助非常大。

女性“领袖”在美国商界很少有,艾黎女士就是其中的代表,如今她已经是一名非常成功的美国商人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她曾经在中国的上海做亚洲人寿保险公司的经理。就在日本轰炸珍珠港以后,他们派兵占领了上海。

这天,一名海军军官,打着“军方清算员”的旗号闯进了艾黎的办公室。这位清算员要求艾黎配合他的工作,把他们公司的财产清算一下。在那种情况下,艾黎只有合作,否则就只有死路一条。不过,艾黎在清算财产的时候故意漏掉了75万美元,因为那些钱是香港分公司的,和在上海的这家分公司没有任何关系。尽管这样,艾黎还是十分担心,因为这件事如果被日本人发现了,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糟糕的是,日本人还是发现了。当时艾黎没在办公室,可她的会计主任在。主任告诉她,那个日本军官大发脾气,说她是个十足的强盗,侮辱了所谓的大日本皇军。艾黎心中十分清楚,自己一定会被他们关进那个被称为“人间地狱”的宪兵队。

日本的宪兵类似于德国的盖世太保,他们是一家秘密警察机构。很多人宁愿选择死亡也不愿意去那个地方。很多美国人也被抓进去过,但在忍受了10天的酷刑之后,死在了那里。艾黎十分清楚,自己很有可能会被抓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