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在利国监的政绩让人无话可说,连同徐州、沂州、兖州甚至淮阳军也响起开发矿山的热潮,京东路皇宋工商银行,成为天下第二个路一级银行。
第一个路一级银行,自然是钟离秋的杰作,皇宋江宁工商银行改组为皇宋江右工商银行。
蔡攸在蔡京的阴影下早就罢了兵权,不过这厮依然受到赵佶的宠信,主管讲义司,还是东京的风云人物。
王秀顺利地接过了权力,却是破败不堪的公署。嗯,现在已经不叫总理各国事务公署了,早在宣和六年,总理各国事务公署让强势的女真人反感,引起他们的强烈反对,蔡攸也挺没骨气,建议赵佶把名字改了。
赵佶也没办法,他是以上国自居不假,但强悍的女真人让他打怵,想想不就一个名字嘛!尽量不和女真人发生矛盾。再说,银行和海商司已经事实上独立了,根本就不鸟公署号令,于是乎征求众臣意见,改名为榷货余飨司,把户部的职责划分一部分出来,专门监督榷场和军州税后余款,清贫的不能再清贫了,成了谁也不愿沾手的边缘衙门。
“蔡攸真是个混蛋啊!”王秀用了三天时间,查看了各房的资料档案,真是把他给气死了。你玩也不能这样玩啊!人家王黼和朱勔的应奉司、苏杭应奉局,是搞的天怒人怨不假,但那套班子却非常精干,绝对的高效敛财机器,吸血的不二首选,哪像你蔡攸蔡大相公主持的公署。嗯,应该是榷货余飨司被糟蹋的不成样子,难怪这厮交的那么痛快。
按照他的想法,总理各国事务公署就是过渡,班子搭起来了,那就是今后外交通商部的雏形,这下可好了,又有一阵忙乎了,一片烂摊子的景象,人才大量流失,要不是还有银行接受,恐怕一批有才官吏要流失了。
一连几个月,他都在专注榷货余飨司改组,雷厉风行地裁撤不合格官吏,但并没有恢复职能,反倒是和银行、海事司建立联系,准备地说是清点人才。
家里也很闹腾,有琴莫言和文细君就不用说,还多出了个秦献容,三个女人一台戏啊!他总算悲剧地感觉到,女人多了不是一件好事。
有琴莫言和文细君都有容纳秦献容的意思,王秀本人也认为,如果秦献容愿意,纳了又有何妨。可惜,每次秦献容都笑眯眯地婉绝,并不说明原因,让他心中疑惑却又如释重负,说实在的,多一位知己总比多个娘子要好。
秦献容也挺绝的,自己出钱把旁边一处小宅院买下来,三个女人竟然长期在小宅院聚会,到让王秀成了孤家寡人。
到了四月,王秀阶官两转,直龙图阁,兼任太府少卿,判商税事务,正式步入中高等文官序列。
赵佶的苦心安排,也是看重王秀懂行,希望他能振兴朝廷财货,可谓对他寄予厚望。
蔡京因为他的缘故,又干了一年多的太师总领三省事,但早已禁不住岁月侵蚀,一代名相目不能视,动一动也费很大的劲力,他又把权力交给蔡绦打理。
蔡绦并没有吸去上次教训,他再次用事就卯足了劲,要跟蔡攸斗上一斗。他被任命为龙图直学士兼侍读,主持创设库式贡司,挖地三尺搜各军州府藏槠币,全部献给赵佶作为内库财物,在政事上极为强势,几乎把白时中和李邦彦架空了。他的矛头还对着李邦彦,指责李邦彦去年守孝才两个月,就活动朝臣为之夺情,简直是贪恋权位、不忠不孝之人。
李邦彦就不要说了,天子宠臣玩伴,白时中是依附蔡京不假,但人家已经是宰相了,相当于自立门户。你一个黄口小子蹲在头上拉屎,能忍下这口气吗?官做到这种层次,哪个是易于之辈,玩玩就玩吧,顺便把你老子也拉下马。
王秀也吃了蔡绦的憋,库式贡司是搜刮军州库藏的,榷货余飨司是监督库藏的,早就被蔡绦视为眼中钉,公署时代就要求裁撤,不然也不会轻易降为司。
蔡绦的狂妄也让王秀很恼火,这就提供了敌人之间合作的契机,没有什么不能合作的,如果要解决眼前的困境,对手也是可以妥协的,前提是对将来没有决定性的影响。
王秀已经决定对蔡绦开刀,但蔡绦也不是傻瓜,尤其经过蔡京的循循教导,老练了许多。蔡绦刻意结交并举荐孙傅、吴敏、李光等人,这些人相对来说并不那么耀眼夺目,甚至有的还挺落魄,但他是心知肚明,这群人简直是逆天啊!决不能贸然出手和这些人彻底交恶。
好机会,拖延了三个月的历史进程终于来临,可以说是一场不是文字狱的文字狱案,一笔政治斗争的糊涂账。
也是蔡绦利令智昏,吹捧苏东坡、黄庭坚,问题就处在孙傅身上。中书舍人是中书省实际负责人,孙傅就担任这个职务,他见高丽来朝入贡,使者所过之处,地方官吏大肆使用民力,引起很大的民愤,就上奏“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
这下可好,本来是中书舍人的本分,任谁也说不道道,但坏就坏在白时中、李邦彦正在抓蔡绦的小辫子,孙傅不知所谓地撞到枪口上。
别看蔡绦人品不咋地,但文采却是很不错,他主持编写了西清诗话。书刚刚出来,李邦彦就猫上了,这可是宣扬苏轼、黄庭坚等人作品的书啊!你敢和赵官家对着干,看来还是没长记性啊!
追本溯源,这破事还得从蔡京说起。
崇宁二年,蔡京为了打击旧党,树立新党领袖地位,就和左丞赵挺之等人谋划,掀起了以禁毁苏轼、黄庭坚等元祐旧党人著作为目地的“崇宁书禁”。
两位大佬是得到了天大好处,但他们没想到艺术的魅力是无穷的,蔡绦和赵明诚竟是苏、黄的崇拜者。赵明诚私藏苏轼佳作,最终和老爹闹翻了,蔡绦在重和元年的那场无妄之灾,哪里是蔡攸的高招,分明是赵佶知道蔡绦喜好,故意给他禁足处分。
不记教训,一场不小的风暴正在酝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