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吵闹,没有纠缠,雅晴辞掉工作,收拾好自己的行李,离开了这座城市,她选择去西藏旅行。西去的列车上,她回想起和凌霄这六年来的点点滴滴,曾经那么甜蜜的两个人如今却各奔东西,她未料到会是这结局。
“人生若只如初见,如果能永远停留在当初的美好时刻该多好!”雅晴闭上眼睛,陷入回忆,“当初他对我说我们的爱情可以一直这样美好下去,我也以为我们能做到,但最终还是分开了。人生若只如初见该多好,让那种自然,那种回忆,那种真诚,一直弥漫在生命之中,该多好!可是这世上不管是人,还是物,迟早都会变的,又有什么东西可以一直保持当初的样子呢?既然如此,又何必让自己这样痛不欲生?只留下当初那些美好的回忆给自己,岂不是更好?”
车窗外,是深邃的夜空,雅晴的心也开始变得像夜空那样安静。
有多少人失恋后会想着当初的美好而把现在的自己折磨得痛不欲生?又有多少人能像雅晴一样想得开?
每个人都会有初遇的情结,初遇像一朵刚刚盛放的水莲花,圣洁的花瓣,鲜嫩的花蕊,青青荷叶衬托着出水面,美好亦如初升得月亮,九州照同,不染纤尘;初遇又像一杯清水那般清纯透明,透明中包含着一种叫做永不会再来的幸福,稍纵即逝,有的人拼命的想抓住,拼命的追寻,可他还是如烟随风,轻轻流逝再也不见了。初遇的情怀,是一场淡淡的清风,太过执著了,便迷失了自己,惹一世的忧伤。让他自由吧,只留一丝在梦里,安慰曾经渴望的心。
初见,温暖。蓦然回首,曾经沧海,风再起,换了人间。人生如同漫天飘零的雪花,怎样的浪漫纯洁,却无法敌过手心的温度,无奈绚烂的开头,却注定悲壮的结局。
人生若只如初见,那冥冥中注定的惊鸿一瞥,定格一瞬间,却又转瞬即逝,带走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和美好记忆。不必担心它如樱花般灿烂易逝,不必纠结于失去后的落寞忧伤,不必害怕它如华丽舞台般黯然谢幕。
多情自古伤离别,舍弃三千繁华,只为固守那一份初见的美好。曾经沧海,只为了圆一个梦,求个结果。何不退到原点,选择放手?宋丹丹说:原本只想要一个拥抱,不小心多了一个吻,然后你发现需要一张床,一套房,一个证……离婚的时候才想起:你原本只想要一个拥抱。人性贪婪,我等庸人,总是无法放下世俗的种种诱惑,患得患失,终究逃不过自寻烦恼。
时光荏苒,岁月迷离。蹒跚于满目琳琅的人生旅途上,或许我们都苍老了容颜,或许我们都经历了成长,或许我们都忘却了过往……将所有的烦恼忧怨都化嘴边轻然一笑,人间便少了仇恨感伤,只留下初见时的一泓柔情。忘却三生石畔籖画的未了情缘,超然于红尘之外,凛然于正气之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世上有太多的事变幻莫测,难以琢磨,可是那份美丽的开端足以令人动容。过程、结局,又能有多荡气回肠?
人生若只如初见,只要带着那份初见的美好,各自回到各自的世界里,完成一场快乐的联想之后忘记彼此,也许在下一个路口相见的时候,我们还能带着欣喜和欢乐对彼此述说初见的美好。
说走就走
最近几年网络上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人生至少要有一次奋不顾身的爱情和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每天穿梭在钢筋水泥筑成的高楼大厦间的都市人对旅行的渴望越来越浓,一次又一次地盘算着假期,安排着旅行,却又为了工作,为了挣钱,为了某件事情,一次又一次地将旅行往后推迟,每次都这样安慰自己:“下个假期吧,下个假期一定去旅行。”可是,下个假期,还是在这样安慰自己,旅行,成了一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成行的事情。
“老段啊,我们今年夏天去西藏吧!”王雨收拾完家务,对正在阳台上侍弄花草的老伴说道。
清晨的阳光照在王雨花白的头发上,段鑫望着陪伴了自己半辈子的妻子,轻轻点了点头。
段鑫是一名公司职员,患有高血压,2007年退休。王雨,退休前在医院做行政工作,患有心脏病。虽然两人身体不算特别硬朗,但对去西藏一直都非常坚定。王雨说:“年轻时候,我俩就一直想去西藏,不过一直没去成,这次就算是圆年轻时候的一个梦吧。”
说这话的时候刚刚过了端午节,段鑫联系到自己的初中同学老凌,两对年过六旬的夫妻开始为去西藏做准备。段鑫上网查资料并参照地图,设计了自驾游的行车路线,还给开了8年的捷达车做了保养。
经过一个月的准备,两对夫妻,四位老人,每人一只行李箱,冲锋衣、棉衣、睡袋、常用药品以及方便面、水、八宝粥、牛肉干、巧克力等大量食物,还有一辆捷达车,在山海关清凉的海风中,踏上了去西藏的旅途。
一路上,他们不选择走高速,也不走城里,“堵车,浪费时间,而且城市都大同小异,没意思。”段鑫说,他们找的都是商业味没那么浓的景点,“我们更注重自然风光。”
整个行程中,由段鑫和老凌两人轮流开车。每天,他们都是7点起床,晚上11点睡觉。一般情况下,午饭简单地在车里吃点,晚上就会选择一个地方落脚,四个人也会上饭馆,AA制。“晚上不能开车,不安全。”老段说,“因为行李实在太重,路上常碰到警察让我们下车接受检查,说是后轮胎都压瘪的。其实,很多东西都不用带,路上都能买到,价格也差不多。”
终于到达拉萨的那天,四个人欢欣雀跃着,身上的疲倦一扫而空。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整个城市的氛围都会让人变得虔诚起来。
逗留几天后,他们赶往珠峰大本营一号营地,那里海拔5210米,很多游客都出现高原反应,那几天天气也不好,还下了冰雹。幸运的是,这四位老人都适应得很好。
在勾心斗角的大城市活了大半辈子,四位老人此次自驾游最大的感受就是民风的淳朴。有好几次,车子因为路况不好,坏在半道上,都是过路人主动上来帮忙。
虽然那里的生活不算富足,但是幸福指数很高。“我们总能感到,他们过得很快乐,每个造房子的工人会哼歌,县城里只要有广场的地方,就能看到有人在跳舞。”段鑫说,这些都深深地感染着他们。
“70岁之前,我和老伴儿不会停下旅游的脚步”王雨说,“我们今年有夏秋冬三个旅游计划,这次西藏之行算是夏之旅,秋天,我们要去内蒙看胡杨林,冬天还要去一趟漠河!明年春天再去云南看油菜花和梯田。”
原本担心身体状况而不敢出去旅行,通过这次自驾游,王雨发现自己和老伴儿的身体不仅没出问题,还比之前硬朗了很多,于是决定以后还要多出去走走。
段鑫订阅了《国家地理》,杂志里谈及的每一处风景,他都想亲自去看看。“我老伴身体不好,但是只要她想去,我就陪着她。70岁之前,我们不会停下旅行的脚步!”
被神奇西藏所吸引的你,有没有这样说走就走的勇气?
《不去会死》这本书的作者石田裕辅原是普通上班族,小学时在路边看到一位青年骑着载满行囊的自行车飞驰而过,那身影成为他潜意识里追逐的形象。于是长大后发下“不去会死”的豪语,辞掉工作,骑着自行车踏上世界之旅。
有多少人,也曾有和石田欲辅一样的梦想?可是,最终,又有几个人有他一样的勇气?
工作太忙,身体不太舒服,还有一单生意,还有一个项目,路程太远,钱不够,对想去的地方了解不足,路上会不会遇到什么危险,家人不同意……我们就这样给自己找了一个又一个推迟旅行的借口,那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最终也没能成行。
说走就走不是一种不加思索的冲动,而是一种不为前路的陌生和未知因素所困扰的释然。顾虑和优柔寡断是众多旅行计划泡汤的一大硬伤,很多时候不是没物质基础和充足的时间精力,而是被这种考虑周全、追求细致的心态所耽搁、拖垮,弄到最后不欢而散。
其实,最美的风景属于随性的人,这种人敢于打破常规,受限制的因素较少,他们活得洒脱。摸着石头过河的人,他们一心一意担心的是脚下的路和前面可能会出现的危险障碍,这种人只会错过更多的风景。
很多时候,我们所说的旅行并不一定是要去多远的地方,只要心中洒脱,哪怕是找个春光明媚的午后,坐上沿海岸线奔驰的公交车去海边散散步也是一场旅行。向城路过的老街巷问个好,沙滩与阳光,热闹与宁静,不同的光线里,有不同的世界。
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太多的时候,我们被生活上的烦恼所牵绊,想不开,放不下,被这些无形的“手”牵着鼻子走。而我们如果有这种“说走就走”的勇气,勇敢放下这些烦心事,即使身处闹市,也如置身于世外桃源,哪里都是美丽的风景。
生死也不过是桩闲事
“好多年了,你一直在我的伤口中幽居,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我生命中的千山万水,任你一一告别。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桩不是闲事。”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喃喃低语穿越时空回响在人们的耳畔,“这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桩不是闲事?”
如果细想想,其实,这世间事,就连生死,也不过是桩闲事。
释迦世尊三十岁悟道,说法度众四十九年,亦不能摆脱于生死。众生愚痴,没看清一生所求何物。
所谓“了生”,不是让我们了结人生,是要明了人生,世俗人生,就是苦,苦是苦,乐也是苦。苦事伴随不去,乐事转瞬即逝,此为空苦。《涅盘经》罗列的八种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因此世俗人生不值得执著。
所谓“脱死”,是不妄执生,不畏惧死。越妄执于生,越畏惧于死。“了生”“脱死”,是有因果关联的。所以,“脱死”是不再被死所困扰,从死的束缚里解脱。
我国道家思想的代表人庄子也将生死视为一桩闲事,他认为一个人的生老病死都是受自然界规律支配的,生是依循自然界的运动而生,死是自然界事物转化的结果,生就像是浮游在天地之间,死就像是休息在宇宙的怀抱里。生也好,死也罢,不过是极其平常的自然现象,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也没什么值得害怕的。
在《庄子·内篇·大宗师》中,记录了一个关于生死的故事。
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个人聚在一起说:“谁能够把无当做头,把生当做脊柱,把死当做尻尾,谁能够通晓生死存亡浑为一体的道理,我就可以跟他交朋友。”说完后,四人相视而笑,心心相契却不说话,之后成为好友。
不久之后,子舆生了病,变成曲屈不伸的样子:腰弯背驼,五脏穴口朝上,下巴隐藏在肚脐之下,肩部高过头顶,弯曲的颈椎形如赘瘤朝天隆起。虽然子舆生病如此厉害,但他心里却十分闲逸,好像没有生病似的,还蹒跚地去井边对着井水看自己的样貌。
子祀前去探望他,问他:“你讨厌这曲屈不伸的样子吗?”子舆哈哈大笑说:“我不但不讨厌这副样子,如果造物者把我的左臂变成了公鸡,我就用它来报晓;如果造物者把我的右臂变成了弹弓,我就用它来打斑鸠烤熟了吃;如果造物者把我的臀部变成为车轮,把我的精神变成骏马,我就用来乘坐。”
子舆认为自己已经解脱了古人所说的倒悬之苦,生命的获得是因为适时,生命的丧失是因为顺应,子舆能安于适时而处之顺应,所以悲哀和欢乐就不能侵入他的心房,他也不会因为现在的变化而厌恶自己的样子。
不久之后,子来也生了病,子犁前去探望他时他已经快要死去,他的妻子儿女围在床前哭泣,子犁让他的妻子儿女走开,说:“不要惊扰他由生而死的变化!”子犁又跟子来说:“造物者又要把你变成什么,是把你变成老鼠的肝脏还是把你变化成虫蚁的臂膀?”子来回答说:“子女都只能听从父母的吩咐调遣,自然就是人的父母,它使我靠近死亡而我却不听从,那么我就太蛮横了。自然用生存来劳苦我,用衰老来闲适我,用死亡来安息我,我都能把生存看做是好事,那死亡就是比生存更好的事情了。”于是子来安闲熟睡似地离开了人世。
庄子用这个故事来阐明自己对生死的看法和态度,在他看来,人的生命就像是赘瘤一样多余,而死亡在他们看来就是毒痈化脓后的溃破,这样的人是不会顾及死生优劣的存在的。世人皆太在乎生命,不厌其烦地去炮制世俗的礼仪,故意炫耀于众人的耳目之前,最终让自己劳累不堪。我们应该学习庄子对待生死的态度,依循自然界的运动而生,追随自然界事物转化的结果而死,将生死看得很轻很轻,这样就能在有生之年过得豁达快乐,即使面对死亡也不会悲观。
武智杰在还是婴儿时就和父母移民到了美国,住在一个小镇上,他是一个非常可爱的男孩,也是一个天生顶尖的足球运动好手。不过在他刚入中学时,他患上了一种腿病,后来,腿病迅速恶化为癌症。医生告诉他必须动手术,否则癌症会迅速扩散到他的全身,于是他的一条腿便被切掉了。出院后,他拄着拐杖返回学校,高兴地告诉他的同学:“我将会安上一条木头做的腿,到时候,我就能用图钉将袜子钉在腿上,这是你们谁都做不到的。”
等到足球赛季开始的时候,虽然武智杰已经无法再回到球场上和大家一起踢足球,但是他找到教练问他自己是否可以当球队的管理员。武智杰乐观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毅力迅速感染了全体队员,大家练球的积极性非常高。
但幸运女神并没有眷顾这个乐观的男孩,他的病恶化为肺癌。武智杰的父母希望他能在人生的最后时期过正常的日子,所以决定向他隐瞒病情。
出院后,武智杰又回到了球场上,他每天都满脸笑容来到训练场地,为其他队员加油鼓劲。由于受武智杰乐观情绪的感染和鼓励,他所在的球队在整个赛季中保持了全胜的纪录。为了庆祝胜利,球队举行了庆功宴,并准备送一个全体球员签名的足球给武智杰,但是武智杰因为身体太虚弱没能来参加,庆功宴也并不圆满。
几周后,武智杰又回到了学校,除了脸色更加苍白外,他仍旧是老样子,满脸笑容地和朋友们打招呼。教练轻声责问他:“怎么没有来参加庆功会?”武智杰笑着说:“哦,教练,你不知道我正在节食吗?”一位队员拿出要送他的签满球员名字的胜利足球送给他,武智杰含着眼泪,轻声道谢。散会时,武智杰走到门口的时候回过神来,以坚定冷静的目光看着教练,微笑着说:“再见,教练!”
“你的意思是说,我们明天见,对不对?”教练问。武智杰的眼睛亮了起来:“别替我担心,我没事!”
一周后,武智杰微笑着离开了人世。
其实,武智杰早就知道了自己的病情,也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但他并不惧怕死亡,反而用乐观的心态来面对死亡,并用自己的勇气和欢笑来感染周围的人,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却没有留下遗憾。
我们对于自己活着这件事实在太习惯了,习惯到外面无比惧怕死亡,但死是必然的,它是一个我们一出生就通报要来访的客人,现正日夜兼程,一步步靠近我们。既然谁都无法避免死亡,那我们要做的,就是将它当成一桩闲事,顺其自然,过好现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