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华处世智慧大全集
13369900000024

第24章 菜根谭(10)

有些匆忙之中弄不明白的事情,宽限一段时间之后自然会弄明白,千万不要急躁而使当事者愈加愤怒;有些人不服从管束,可以任其所为,或许自己可以回心转意,千万不要强迫他而增加他的顽固程度。

七六

道是一件公众的常事,当随时而接引;学是一件家常的便饭,当随事而警惕。

【译文】

学道是一件大家经常在做的事,应当按照时间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引导方法;修行是每户人家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应当随着事情的不同而常存戒惧之心。

七七

念头宽厚的,如春风煦育,万物逢之而生;念头刻忌的,如朔雪阴凝,万物遭之而死。

【译文】

心胸宽广慈厚的,就好像和煦的春风,万物遇到它便会发育成长;心胸狭窄刻薄的,就好像阴冷的冬雪凝成一体,万物遇到它便会纷纷死去。

七八

恩宜自淡而浓,先浓后淡者,人反忘其惠;威宜自严而宽,先宽后严者,人必怨其酷。

【译文】

施恩于人应该先淡薄后浓厚,如果先浓厚后淡薄,那么人们反而会忘记这种恩惠;树立权威应该先严格后宽容,如果先宽容后严格,那么人们必定会怨恨这是残酷。

七九

士君子处权门要路,操履要严明,心气要和平。毋稍随而近腥膻之党,亦毋过激而忘蜂虿之危。

【译文】

士君子处身当权者中间,品行要严正光明,心情脾性要温和平静,不要有些微的放任而接近那些奸邪恶臭的派别,也不要过于偏激而忘了那些恶毒的人。

八○

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些;与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恶贤愚要包容得。

【译文】

立身处世不可以过于高洁,一切污浊、耻辱、邪恶、肮脏都要能容纳得下;对人的态度不可过于分明,一切好人、坏人、贤人、愚昧无知的人都能容纳得下。

八一

休与小人仇雠,小人自有对头;休向君子谄媚,君子原无私惠。

【译文】

千万不要与小人结仇,小人自然会有冤家对头;千万不要向君子奉承谄媚,君子本来就不讲个人的恩惠。

八二

毋忧拂意,毋喜快心,毋恃久安,毋惮初难。

【译文】

不要为不如意的事忧愁,不要为称心的事欢喜,不要依赖长久的安定,不要惧怕最初遇到的困难。

八三

用人不宜刻,刻则效劳者去;交友不宜滥,滥者贡谀者来。

【译文】

用人不应苛刻,太苛刻则为你效劳的人便会离你而去;结交朋友不应太多,太多难免有阿谀奉承之人夹杂进来。

八四

当时喧杂,则平日所记忆者皆漫然忘去;境在清宁,则夙昔所遗忘者又恍然自现。可见静躁稍分,则昏明自异。

【译文】

处在喧闹杂乱的环境里,平时记在心里的东西都会迷迷糊糊地忘记;处在清静安宁的境地,往日已经忘记了的东西又会猛然出现,可见安静和嘈杂稍有区分,则昏暗和明晓自然就有了差异。

八五

性天澄澈,即饥餐渴饮,无非康济身心;心地沉迷,纵说偈谈禅,总是插弄精魄。

【译文】

人的天性如果清澈明净,那么即使饥餐渴饮这样的事,也没有不对身体的健康有益的;人的思想如果执迷不悟,那么即使是遁入空门谈论禅理,也只不过是玩弄一下精神和魂魄。

八六

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老疏狂。

【译文】

经历的事情少,受到的玷污也就少;经历的事情多,机巧之心也就多。因此君子与其干练通达,不如诚朴迟钝;与其谨慎屈从,不如狂放不羁。

八七

交友须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

【译文】

结交朋友要带有三分侠义的心肠,做人要保持一颗善良、纯朴的心灵。

八八

居卑而后知登高之为危,处晦而后知向明之太露,宁静而后知好动之过劳,养默而后知多言之为躁。

【译文】

地位卑微,才知道身处高位实在太危险;默默无闻的人,才知道声名显赫过于暴露;宁静安详惯了,才知道行动实在太累人;平日里少言寡语以求静默,然后知道说话太多的确不安静。

八九

利欲未尽害心,意见乃害心之蟊贼;声色未必障道,聪明乃障道之藩屏。

【译文】

利益和欲望还不算是对人的本性和思想最有危害的,固执己见、主观片面才是危害人的本性和思想的最危险的害虫;沉迷声色不见得会阻碍到达道的境界,自恃聪明、一意孤行才是阻碍到达道的境界的最大障碍。

九○

人之际遇有齐有不齐,而能使己独齐乎?己之情理有顺有不顺,而能使人皆顺乎?以此相观对治,亦是一方便法门。

【译文】

人生过程中的各种机遇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难道能单单使自己成功吗?自己的感情和事理有顺从的有不顺从的,难道能要求别人都顺从吗?用这种方法来比较分析,也是一条引导人们进入佛门的路径。

九一

欹器以满覆,扑满以空全。故君子宁居无不居有,宁处缺不处完。

【译文】

欹器因为水注满而倾覆,扑满因为腹内空空而得以保全。因此君子宁可要“没有”而不要“有”,宁可要“缺少”而不要“完满。”

九二

舍己毋处其疑,处其疑,即所舍之志多愧矣;施人无责其报,责其报,并所施之心俱非矣。

【译文】

放弃自己的利益不要有疑虑,有疑虑的话,那么放弃自己利益的心愿便有了愧疚;施恩于人不要希求得到回报,希求回报的话,那么连当时施恩时的那种想法也全都不正确了。

九三

怨因德彰,故使人德我,不若德怨之两忘;仇因恩立,故使人知恩,不若恩仇之俱泯。

【译文】

因为有了德,怨才更加明显,因此使人对我感恩戴德,不如让他把德和怨全都忘记;因为有了恩,仇才建立起来,因此使人知我之思,不如把恩和仇全都消灭。

九四

千金难结一时之欢,一饭竟致终身之感。盖爱重反为仇,薄极反成喜也。

【译文】

黄金千两难以结下短时期内的深厚情谊,一顿家常便饭竟然带来了一辈子的感谢不尽。可见爱得太重反而会成为仇敌,而淡薄至极则反而成为好事。

九五

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穷受用。

【译文】

发觉别人的奸诈不要在言谈话语中表现出来,受了别人的侮辱不要在脸上显露出来。这里面有无穷的意义和旨趣,也有无穷的好处和利益。

九六

有妍,必有丑为之对,我不夸妍,谁能丑我?有洁,必有污之为仇,我不好洁,谁能污我?

【译文】

有美必有丑与之形成对比,如果我不赞赏美,谁能认为我丑呢?有高洁必有污秽与之相匹配,如果我不喜好高洁,又有谁能认为我污秽不堪?

九七

爵位不宜太盛,太盛则危;能事不宜尽毕,尽毕则衰;行谊不宜过高,过高则谤兴而毁来。

【译文】

官位爵禄不应过于盛大亨通,过于亨通就会出现危险;所擅长的事情不应全都做完,全都做完了你就没有什么作用了;品行道义不应过于高洁,过于高洁就会有人对你诽谤,从而毁掉你的一切。

九八

当与人同过,不当与人同功,同功则相忌;可与人共难,不可与人共乐,共乐则相仇。

【译文】

应当与人共同承担过失,不应当与人共享功劳,否则容易引起相互妒忌;应当与人共度患难,不应当与人共享欢乐,否则容易相互仇视。

九九

饥则附,饱则扬,燠则趋,寒则弃,人情通患也。

【译文】

饥饿时依附于人,吃饱后就扬长而去,温暖时奔赴而来,寒凉时弃之而去,这是人情世态中的通病。

一○○

信人者,人未必尽诚,己则独诚矣;疑人者,人未必皆诈,己则先诈矣。

【译文】

相信别人的人,别人不一定对你诚心实意,但起码自己诚心诚意了;怀疑别人的人,别人不一定对你有欺诈之心,而自己却已先变成狡诈之人了。

一○一

为善不见其益,如草里冬瓜,自能暗长;为恶不见其损,如庭前春雪,势必潜消。

【译文】

做了善事看不见有何益处,这就像长在草窝里的冬瓜,自然能够慢慢地长大;做了恶事看不见有什么损失,这就像积在庭院里面的春雪,实际上正在暗自消融。

一○二

遇故旧之交,意气要愈新;处隐微之地,心迹宜愈显;待衰朽之辈。恩礼当愈隆。

【译文】

遇到相交多年的朋友,志趣性格要比以前更新;处理某种秘密的事情,存心与行事要更加显明;对待身体衰弱的志人,各种礼遇要更加隆重。

一○三

凭意兴作为者,随作则随止,岂是不退之车轮;从情识解悟者,有悟则有迷,终非常明之灯。

【译文】

凭意愿和兴致去做事的人,会随着这种意愿和兴致的失去而放弃,哪里是不退转之法轮?只凭情识而了悟的人,有些方面已经解悟,但有些方面还有迷惘,终究不能像长明灯那样达到大彻大悟的境地。

一○四

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当绝利害之虑。

【译文】

议论事情的人置身于事外,应该知道事情的有利和有害方面的情况;参与事情之中的人置身于事情之中,应当杜绝有利和有害方面的顾虑。

一○五

标节义者,必以节义受谤;榜道学者,常因道学招尤。故君子不近恶事,亦不立善名,只要和气浑然,才是居身之宝。

【译文】

标榜高节义行的人,必定会因此而遭毁谤;称扬道学深厚的人,常常会因其而招致怨恨。因此君子不做恶事,也不树立善名,只要和气朴实,就可以在为人处世上得心应手。

一○六

宁为小人所忌毁,毋为小人所媚悦;宁为君子所责备,毋为君子所包容。

【译文】

宁可让小人忌妒毁谤,也不要让小人阿谀奉承;宁可让君子批评怪罪,也不要让君子来包含宽容。

一○七

谗夫毁士,如寸云蔽日,不之自明;媚子谀人,似隙风侵肌,无疾亦损。

【译文】

进谗言的人毁谤别人,就好像一小片乌云遮住了太阳,用不了多长时间,自然就会真相大白;受宠爱的人对别人阿谀奉承,就好像从缝隙里吹过来的风侵蚀人的肌肤,就是没有疾病也会有害于身体。

一○八

节义之人济以和衷,才不启忿争之路;功名之士承以谦德,方不开嫉妒之门。

【译文】

固守节操和义行的人应增益一些和睦同心的思想,这样才能不致与他人发生忿争;重视功劳与名誉的人应辅之以谦逊的美德,从而避免招来他人的嫉妒。

一○九

士大夫居官不可竿牍无节,要使人难见以杜幸端,居乡不可崖岸太高,要使人易见以敦旧好。

【译文】

士大夫担任官职时交际应酬应有节制,要使人难以捉摸以便杜绝受宠之人近身;回到家乡时性情不要太高傲,要随和平易,使往日的亲朋好友感到情谊更加笃厚。

一二○

天贤一人以诲众人之愚,而世反逞其所长以形人之短;天富一人以济众人之困,而世反挟其所有以凌人之贫,真天之戮民哉!

【译文】

上天让一个人有才能是为了让他来教诲那些没有才能的愚笨的人,而实际上,有才能的人反而炫耀他的才能以对照别人的不足;上天让一个人富足是为了让他救助贫穷困苦的人,而实际上,那些富有的人反而依仗着手中的财富欺侮贫穷困苦的人。这些人真是上天的罪人啊!

一二一

至人何思何虑,愚人不识不知,可与论学,亦可以建功。惟中材的人,多一番思虑智识,便多一番臆度猜疑,事事难与下手。

【译文】

思想道德达到最高水平的人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平民百姓一无所知,一无所晓,这两类人可以跟他们谈论学问,也可以与他们一起建功立业。只有那些凡事略知一二的中等才学之人,增加一点儿智慧知识,便增加几分主观猜测与怀疑,不管做什么事都难以取得成功。

一二二

口乃心之门,守口不密泄尽真机;意乃心之足,防意不严走尽邪蹊。

【译文】

口是心的门户,如果守口不严就会把内心的秘密尽数泄露出来;思想是心的双足,如果不严加控制的话就会走上邪路。

一二三

自老视少,可以消奔驰角逐之心;在瘁视荣,可以绝靡丽纷华之念。

【译文】

从老年人来看青年人,可以消除为功名利禄、富贵荣华而奔波劳累、追逐拼杀之心;从衰败时看荣耀时,可以断绝追求华丽荣耀、奢侈富丽生活的念头。

一二四

非分之福,无故之获,非造物之钓饵,即人世之机阱,此处着眼不高,鲜不堕彼术中矣。

【译文】

并非自己分内的福运、无缘无故的收获,即使不是上天引诱人的钓饵,也是人世间的一大陷阱。如果在这方面站得不高、看得不远,很少有人不中圈套、上当受骗。

一二五

一事起则一害生,故天下常以无事为福,读前人诗云:劝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又云:天下常令万事平,匣中不惜千年死。虽有雄心猛气,不觉化为冰霰矣。

【译文】

只要有一件事兴起必有一些祸害相伴而生,因此世上的人常常以没有事情发生为幸福。前人有诗说:“劝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又说:“天下常令万事平,匣中不惜千年死。”所以,即使雄心勃勃、气概勇猛,也会不知不觉间像冰雪一样融化。

一二六

淫奔之妇矫而为尼,热中之人激而入道。清净之门常为淫邪之渊薮也如此。吁!可嗤已。

【译文】

跟人私奔的女子诈称出家而削发为尼,急于谋取功名的人因诸事不顺遂,一时感情用事而遁入空门。佛教清净之地,也常是淫荡邪恶的事物聚集的地方,其原因就在这里。

一二七

波浪掀天,舟中不知惧而舟外者寒心;猖狂骂座,席上不知警而席外者咋舌。故君子身虽在事中,心要超事外也。

【译文】

江湖之中波浪滔天,船里的人不知道害怕,但是船外面的人则恐惧万分;宴席之上,肆无忌惮地谩骂同座的人,同席的人不知道吃惊,而席外的人则异常惊异。因此君子遇到事情时,身子虽然处在所发生的事情当中,但是心要在事情之外。

一二八

人生减省一分便超脱一分。如交游减便免纷扰,言语减便寡愆尤,思虑减则精神不耗,聪明减则混沌可完。彼不求日减可求日增,真桎梏此生哉。

【译文】

人生在世,减少一分,便超脱一分。比如结交的朋友少了,纷扰的事也就免了,话说得少了罪过也就少了,考虑的事少了精神损耗就少了,卖弄聪明的机会少了则本性就可保持完好。那些不希求每日减少反而希求每日增加的人,真是在束缚短暂的人生啊!

一二九

穷理尽妙,钩深出重渊之鱼;进道忘劳,致远乘千里之马。

【译文】

穷究事物的道理可完全获得其中的奥妙;鱼钩下得深就能钓出很深的渊潭中的大鱼;在修行的路上不断前进就能忘记日夜的劳累,要想到达极远的地方就得乘上日行千里的骏马。

一三○

尘许梅檀彻底香,勿以微善而起略退之念;毫端鸩血同体毒,莫以细恶而萌无伤之芽。

【译文】

像极小的檀木全身也都是香味,因此不要因为善事微小而产生忽略、退却的念头;像毫毛梢端那般少的鸩血也是有毒的,因此不要因为恶事细微而萌发无伤大雅的想法。

一三一

非理外至,当如逢虎而深避,勿恃格兽之能;妄念内兴,且拟探汤而疾禁,莫纵染指之欲。

【译文】

不合乎理义的事情从外界侵入时,应当像遇到了猛虎一样远远地避开,千万不要依仗有与野兽格斗的能力;内心产生胡思乱想时,就好像见到了沸腾的热水一样马上住手,千万不要产生用手指去试探一下的欲望。

一三二

习伪智矫性徇时,损天真取世资考,至人所弗为也。

【译文】

学习虚假的智慧来掩饰真实性情,屈从世俗时势,损害天真淳朴而采纳世俗之见作为自己意见的参考,这都是思想品德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坚决不干的事。

一三三

已向其利者为有德,柳跖之腹心,巧饰其貌者无实行,优孟之流风。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