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公文包-节日漫画
13421800000002

第2章 中国节日(1)

春节的来历

春节又称“过年”,是我国民间最盛大、最热闹、最古老的传统节日。

原始社会时,就有对“年”的不同叫法。据古书记载:唐虞叫做“载”,这是万象更新的意思。夏代叫“岁”是表示新年一至,春天就来了。商代叫“祀”是表示四时已尽,该编入史册的时候了。直到周代才开始叫“年”。“年”的基本概念大概是从新石器时代初期开始的。我们祖先都是庄稼人,他们以农、林、牧、副、渔业为生。因此,古代关于“年”的概念初义来自农业,古文上有“年,谷熟也”的说法,以谷熟为一年。又:“年”字原是“稔(rěn忍)”字的初文,是谷熟丰稔的意思。《谷梁传·宣公十六年》中说:“五谷皆熟为有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所谓“有年”就是好收成。“大有年”就是大丰收。甲骨文中的“年”字是果实丰收的形象;金文中的“年”字也是谷穗成熟的样子。谷禾都是一年一熟,引伸一下,就把年作为岁名,“稔”样子。谷禾都是一年一熟,引伸一下,就把年作为岁名,“稔”的初文就变成了“年”。可见,“年”原是预祝丰收喜庆的日子。为庆祝丰收和迎接新的一年开始,人们就在“立春”前后的旧历年正月初一欢聚在一起“过年”。祖居我国台湾省的高山族人,曾把粟(谷类)的收获当作“年”,即从这次收获粟到下次收获粟为一年。在牧区,“年”又与牧草的生长联系在一起,就是草原上的牧草一枯一荣为一年。以渔业为生的民族,他们的“年”则与捕猎对象的活动规律有关。可见,关于“年”的最初概念,都是和人类生产劳动的周期性,都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性的客观反映。

据《诗经》记载,每到农历新年农民喝“春酒”祝“改岁”,尽情欢乐,庆祝一年的丰收。到了晋朝,还增添了放爆竹的节目,即燃起堆堆烈火,将竹子放在火里烧,发出噼噼啪啪的爆炸声,使节日气氛更浓。到了清朝,放爆竹,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更加热闹了。清代潘荣升《帝京岁时记胜》中记载:“除夕之夜,子夜初交,门外宝炬争辉、玉坷竞响……闻爆竹声如击浪轰雷,遍于朝野,彻夜无停。”民间把过春节叫做“过年”,有一段古老的传说,尽管它带有迷信的色彩,但听起来十分有趣。

相传在太古的时候,有一种凶恶的怪兽,长着血盆大口,凶残无比,人们称之为“年”,每隔365天,晚上,“年”就要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因此人们都要熄灭灯火,避灾躲乱。一次,这个妖怪到了一家门口,恰巧这家人穿着红衣,点了一堆竹子取暖,先是一个小孩不小心,把一个盆子碰落在地下,“口当啷”一声把妖怪吓了一跳。紧接着燃烧的竹子又“啪啪”地几声爆响,“年”因怕响,怕红,怕火而吓得掉头逃窜。这家人取得胜利,便兴高采烈地相互道喜。

此后,每逢年末岁首,人们就敲锣打鼓燃放爆竹来驱邪消灾,祈望五谷丰登,人畜兴旺,谓之“过年”。这样,年复一年,逐渐演化为每逢过年,人们相互拜年,表示庆贺。同时,用贴红对联来代替穿大红衣服,用点旺火,放鞭炮来代替爆竹等风俗也次第出现。这种传说,现代人听起来感到荒诞是很自然的,因为这种传说是洪荒时代创造诞生的。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古代,山野荒凉,人们愚昧,远古流下来的故事,就不能不带着浓厚的迷信色彩,随着人们生活和文化水平的提高,那些带迷信色彩的陋俗被逐渐淘汰,而一些富有积极意义的习俗,至今仍在民间盛行。

春节古时也称“元旦”。“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元旦”即一年的第一个早晨。殷商时,以月圆缺一次为一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每年的开始从正月朔日子夜算起,叫“元旦”或“元日”。到了汉武帝时,由于“观象授时”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司马迁创造了《太初历》,确定了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新年。

此后,农历年的习俗就一直流传下来。

春节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民谚云:“二四扫房屋,二七、二八贴花花。”就是说,每临春节,从腊月二十四开始,家家户户,开展一次卫生大扫除,清洗家具,拆被洗褥,糊壁裱墙,农家还要仔细地扫除天花板及四壁的灰尘,干干净净迎接新春。不过近年来,许多农民大都在腊月二十六到二十八扫尘,也许是为了使春节时能够保持新鲜干净。扫尘的习俗,由来已久。“帚”字已见于甲骨文。陕西出土的商周朝铜器上,就有“子持帚作洒扫形”的铭文。可见,人们在几千年以前就用扫帚扫除了。《礼记》中,有“凡内外,鸡初鸣,……洒扫室堂及庭”的记事,这说明,人们在很早以前就知道污秽、尘沫与传播疾病有关。周书《秘奥造宅经》中就有“沟渠通浚,屋宇洁净,无秽气,不生瘟疫”的记载。有人认为,早在尧舜时代,我国人民就有了“扫年”(古代把春节大扫除称为“扫年”)的习俗。《吕览注》称:

“岁除日,击鼓驱疠疫鬼,谓之逐除。”后来,逐渐演变为年终的卫生大扫除了。到唐代,“扫年”之风盛行。据宋人吴自牧《梦梁录》记载:“十二月尽……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以祈新岁之安。”扫尘之风俗,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爱清洁,讲卫生的传统。

春节剪纸

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因为大多数是贴在窗户上,所以也叫“窗花”。它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剪(刻)彩色纸而成的装饰性艺术小品。每逢新春佳节,当你漫步在空气清新的农村,你就会看到家家户户用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人物故事的窗花,挂笺,贴在窗户、门上,气氛焕然一新,洋溢着喜庆和欢乐的节日气氛。剪纸在农村还被普遍地用作鞋花、枕花、孩子的帽花、肚兜花、大人的袖花、围裙花的花样。剪纸还用作刺绣、陶瓷、印染、雕花、皮影等工艺装饰的底样。不过,近年来,我国广大农村,尤其是城市剪纸已不多。大多数都从市场上买各式各样的挂贴贴在门上或窗上。

春节贴年画

年画是我国民间绘画艺术中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

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在居室墙上贴上几张年画,更能增加节日的气氛。年画是伴随着我国农历春节送旧迎新活动而产生的。早在尧舜时期年画就出现了,时至今日,春节还保持贴年画的传统。

年画来源于“门神”。它是由古时的门神画演变而来的。关于“门神”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南朝梁宗懔所著《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到了唐代,便由将军秦叔宝、胡敬德出来代替假设中的神荼、郁垒子。据《三教搜神大全》称:“户神,唐秦叔宝、胡敬德二将军也。”用意是消灾纳福,镇妖辟邪。明朝吴承恩著《西游记》里讲述了这个故事:有一次唐太宗得了病,夜里做梦听见鬼叫,无法安寝。第二天,太宗便把此事告诉了诸位大臣。

大将秦叔宝向太宗请求说,自己愿同胡敬德全副披挂,持锏仗剑,把守宫门。太宗应允了他。这一夜,唐太宗果然睡得很好。

唐太宗为了以后睡觉都能安宁,又不忍心叫两位老将夜夜守在宫门,便命画工画了秦、胡二人的像,悬挂在宫门的旁边。久而久之,上行下效,两人就成了“门神”。可见“门神”与门画是有密切联系的。民间还有将钟馗作为门神贴于门首的传说。钟馗之为门神,看来也是“刻画效象,冀以御凶”。

上海郑曼陀把日历和年画合二为一,制成“日历牌”年画和挂历年画,至今风靡全国。解放后,新年画在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多以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劳动生产、建设四化等为题材,反映现实生活。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年画已可用不同的先进方法印刷。形式多种多样,题材广泛,风格不一。

其形式有中条、屏条、挂签、斗方、窗顶、灶画、喜幅等数十种。其题材有山水花鸟、戏曲人物、民间传说等,而且风格各异:北京西北一带的年画,以粗旷、苍劲闻名;天津“杨柳青”年画,以细巧、典雅而著称;山东潍坊的杨家埠和苏州的桃花坞年画,则以粗壮,朴实见长;漳州年画,黑底粉印,绚丽多姿,浓丽凝重,独具一格;佛山年画,红底黑版,细润柔和,色彩缤纷,别饶风趣。此外,还有四川的锦竹、广西柳州等地的年画,都具有独特的风采。现在,年画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广大美术工作者根据推陈出新的方针,对年画进行了改革创新,创作出不少具有强烈现代气息和浓厚生活情趣的新年画。

春节放鞭炮

每当除夕之夜,不管是繁华的城市,还是僻静的山村,无论是霓虹灯闪耀的闹市还是小巷深处,劈劈叭叭的爆竹声,一束束焰火凌空而起,有的如天女散花,有的像孔雀开屏,争相怒放,节日的夜空饰若仙境,为人们增添无穷欢乐。放爆竹、焰火过春节,在我国源远流长,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古人焚竹发声,名曰“爆竹”。《通俗编俳优》说:“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年,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爆竹的原意在于惊惮和驱逐恶鬼。《荆楚岁时记》中记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魈恶鬼。”《神异经》云:“西方山中有鬼焉,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热,名曰山魈。以竹着火中,火扑哗有声,而山魈惊惮。后人遂象其声,以火药为之。”这当然是迷信的说法。相传,到了初唐年间,一些地方天灾连年,瘟疫四起,有个叫李田的人,便在小竹筒内装上硝,导以爆炸,以硝烟驱散山岚瘴气,减退疫病流行,这便是装硝爆竹的雏形。到1300年前,火药发明后,人们用纸造的筒子代替了竹子,并用麻茎把爆竹编成串,称为“编炮”,因声音清脆如鞭响,也叫“鞭炮”。宋代,已有除夕出售鞭炮于开封府街头的记载(《东京梦华录》),在全国各地也有了专门生产爆竹的作坊。最初的纸卷爆竹,响一下就完了,后来发展为各种花炮。南宋孟元尧撰写的《东京梦华录》一书中说:除夕“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由此可见,这时放爆竹的意义,已不只是驱逐“山鬼”了。老百姓用爆竹接“财神”“迎灶王”,想讨个吉利,作为“爆发”的象征。

贴春联

每到大年三十,无论城乡,家家户户门上都要张贴红色春联,为节日增添色彩。它以工整、对称、简洁、精巧的文字描写时代背景,抒发美好的愿望,是我国独创的一种富有民族文学色彩的娱乐活动。春联,又称对联、门对、对子、春贴,它起源于古人的“桃符”和“门贴”。清代富察敦崇所写的《燕京岁时记·春联》中载:“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桃符”和“门贴”年年更换,岁岁变新。到了五代,后蜀的孟昶,特别喜欢“桃符”,也就开始在桃木条上题写联语。有一次,他命翰林学士辛寅逊题写桃符板时,觉得辛的词句欠佳,便亲自写了一封联语: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据考证,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一副合格的春联。但这春联仍写在桃木板上,被称为“桃符对句”。到了宋代,春节贴春联已成民间的习惯。不仅春节贴,平时逢吉日喜事,都在门上、建筑物的楹柱上张贴。因此,又叫“楹联”。然而,正式命名为春联,也就是用红纸写春联,乃始于明太祖。据说明太祖十分喜欢春联。他不但除夕传旨,门上须加春联,还经常向大臣们赐贴春联,并微服出巡,到民间观赏春联。陈云瞻《簪云楼杂话》记:

“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之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明太祖)微行出观。”帝王的提倡,使春联日盛。此后贴春联便作为一种习俗,流传至今。

拜年

春节期间,我国民间有“拜年”的传统习俗。柴萼的《梵天庐丛录》称:“男女依次拜长辈,主者牵幼出谒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拜年,在我国由来已久。相传,远古时代有一种怪兽,长着血盆大口,红眼睛,绿头发,异常凶猛,人们叫它“年”。每逢腊月三十晚,它便出来挨家挨户地蚕食人类。

人们只好把肉食放在门外,然后关上大门,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上人们开门见了面,作揖道喜,互相祝贺没被年吃掉。于是拜年之风绵绵相传。到了宋代,上层统治阶级和士大夫感到互相登门拜年,耗费时日,便用名帖相互投贺。如今的拜年,是人们相互走访祝贺节日,表示辞旧迎新的一种形式,也是人们利用节假日,交流思想,联络感情,增强团结的一种手段,它蕴含着亲友之间,同志之间团结和睦的良好愿望。

春联趣谈

唐伯虎是明代有名的才子,有一次,某商号请他写春联,他先写了一副颇为典雅的,老板看不懂,求他再写,他遂写道:“门前生意,好比六月蚊虫,队进队出;柜里铜钱,要像冬天虱子,越捉越多。”此联全用俗语,于是主人大悦。

过年贴春联,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对联的起源就始于春联。一般认为,最早的一副对联是五代时蜀主孟昶写的那副: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

就是港台乃至国外华人社会,在过年时也忘不了弄副春联贴在家门口。美国旧金山华人社会,春联也非常盛行,比如,中华会馆的春联是:中流砥柱,华国文章。旧金山华人社会的春联还以酒家为多,比如枫林小馆的春联是:枫色极天人共醉,林深香径月来寻。

传说明成祖朱棣于某年元宵微服出游,遇一秀才,谈得颇投机。朱棣出上联试他才情,秀才立答下联。如下: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一统;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万年。“永乐”是明成祖的年号,朱棣大乐,遂赐他为状元。

少数民族的春节俗趣

春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汉族人民欢度春节有贴春联、放鞭炮、拜新年、闹花灯等习俗;而我国少数民族也都有各具特色的春节习俗,说来十分有趣。

白族:过新年时,常用整株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

点燃后发着响声,崩到天空十多丈高。人们欢呼声、掌声不绝。

壮族:在春节期间举行有趣的“抛绣球”活动。青年男女分成两排。相互抛掷,接不住就算失败,以纪念品赠送对方。

侗族:新年里盛行“打同年”。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

当“打同年”的队伍到达时,那里的妇女排成队伍,用唱歌形式向对方拜年,一唱一和,十分有趣。

蒙古族:除夕之夜,人们纷纷向长辈敬“辞岁酒”。围坐在火塘边吃饺子、下棋、听说书,通宵不眠。春节早晨,人们骑上骏马去探亲访友,宾主同食全羊酒宴。

瑶族:春节这天,男女青年扮演耕作戏,以三人为一组,一人作牛,一人扶犁,一人荷锄,逐户表演,以示喜迎春耕。预兆丰收。

苗族:春节传统文娱活动是芦笙舞。由青年男女二、三十人组成芦笙踩堂队,艳装华服,在几个老人带领下到附近各村寨拜年,跳芦笙舞。

景颇族:春节期间,姑娘和小伙子们,换上盛装,背上背箩。

装上早已准备好的水酒、肉、菜、米,到半山腰“公房”里去集体欢度节日,白天荡秋千和射击比赛。晚上围在篝火周围唱歌、跳舞。

黎族:春节期间,各村青年汇集成队,高高兴兴地集体上山狩猎。每次狩猎到的飞禽走兽,归全村男女老少共享。

满族:春节时,满族群众兴高采烈地将买回的挂旗贴出,红旗人贴红挂旗,黄旗人贴黄挂旗,蓝旗人贴蓝挂旗,白旗人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一年吉祥开端。

拉祜族:初一晨鸡一啼,男女青年冲出家门,争先恐后地奔到泉边去接新水,他们认为一年之始的泉水最新最纯,吃了能消灾灭病,延年益寿。上午人们带上粑粑,桂肉和酒类等礼品,走亲戚拜年,互相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