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试图去纠正别人,别人就会认为你是在指责他们的某些做法不对。而所有人都有这种习惯:会自然地产生抵触情绪,并且设法来证明他们没错。因为在为自己辩护的过程中,他们的行为越发地被关注。在你还没有纠正之前,这只是一种趋势;但现在,这已经成为他们的行事原则。所以,在试图改变别人的同时,你实际上是加强了那些你本不想看到的行为的动机。
如果你希望生活得更愉快,就去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改变那些你自己可能改变的东西吧。
美国费城有一位奈佛先生,是燃料推销商。多年以来,他总想要把燃料推荐给一家很大的连锁店,可是连锁店一直没同意,宁肯到遥远的外地购买燃料。后来,他改变策略,采取新的招数。他与人合作举行辩论会,正方的主题是连锁店的增加对国家有害无利。他自己加入反方。由于为连锁店辩护,他找到连锁店经理,对他说:“这次来,我不是推销燃料,而是找你们帮个忙。”他把来意说明,并说:“我来找你,是因为没有人比你更能提供给我事实材料。我想赢得辩论,无论你提供什么给我,我都十分感激。”
经理会有怎样的反应呢?我们还是听听奈佛先生自己的叙述吧:“我原先以为这位经理只能拨出一点儿时间。当我告诉他来意之后,他指着一张椅子要我坐下,整整谈了1小时又47分钟。他还叫了另一位主管,这位先生写过一本有关连锁店的书。他又写信给全国连锁店公会,替我要来一份有关这个问题的辩论稿。他觉得连锁店提供了最大的服务支持,他也以自己能够为许多社区服务为荣。当他侃侃而谈的时候,两眼发亮。我也不得不承认他确实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他改变了我整个心态。”
“在我离去的时候,他送我到门口,用手揽住我的肩膀,祝我辩论得胜,并且要我再去看他,告诉他结果。最后,他向我说,春天来的时候请再来看我,我很愿意向你买些燃料。”
“这真是个奇迹,他居然主动提起买燃料的事。因为我对于连锁店的关心,使他也转而关心我的产品,我也因此在短短两个小时内,完成十年来所不可能的事。”
不要揭他人的伤疤
通常情况下,人们都不习惯把话说死,把事做死。毕竟,人都是有理智的。况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是,当你在情绪不佳、怒火燃烧的时候就不一定了。尤其是作为管理者,因为有档案,对下属们的“历史问题”知根知底,一清二楚。怒在心头时,难免会出言不逊,说些诸如“不要以为你过去的那些好事没人知道”等一类伤人的话。
对于那些别人比较顾忌的话题,不要刨根问底。即使你已经知道了,也要装作不知。千万不能当着众人的面,揭他的短。切记说话做事要留有余地。如果一个人爱揭别人伤疤,说话做事不注意分寸,可以说这个人是可悲的,更是可恨的。可悲的是,他也许这一生不会交到真正的朋友;可恨的是,揭人伤疤让人勾起一段伤心回忆,也会让人产生这样一种感觉:很久以前的事,现在还抓住不放,真是太过分了。
一位领导揭下属的伤疤,除了让当事人心里不舒服,旁人听到也一定不大舒服。毕竟,伤疤人人有,只是大小不同而已。见到同事被揭短,只要不是幸灾乐祸的人,每人都会有一种“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的感觉。
“并不是我存心要揭他伤疤,是他确实太过分,一点悔过的意思都没有,我是忍无可忍才跟他翻起旧账。”也许有人会这样说。可是,这种解释实际上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即便是他态度恶劣,你也只能就事论事。你有什么权力将他人视为隐私的东西加以传播呢?更重要的是过了很长时间,那个人总认为自己的伤疤已经得到人们的宽恕,相信人们把它忘记了,并以此信任大家。所以,当旁人又重提往事,他内心自然愤怒至极,认为你只是假装忘记,原来一直铭记于心。这样一来,你在他心目中的形象便会完全改变。或许,他会因此记恨你,使你今后的工作遇上大麻烦。
或许有这种时候,下属当众顶撞你,或者故意侮辱了你,你该怎么办?过激的宣泄方法只能使你得到一时的快意,但你是否想过后果?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对方的上级,没有必要弯下腰来,屈尊大驾与属下交流情感,或根本看不起对方;认为自己是他的领导,“跟我过不去,就没你的好果子吃”,那么,你就是个失职的领导,也是一个失败的上司。
作为领导,你要知道,你以何种态度待人,别人就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你。冤家宜解不宜结,一定要心胸开阔如海洋,涵养深广如潭水,对于别人的难处多多体谅,这样才有利于提升你的影响力。
度量大方可留才
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是否拥有宽广的胸襟,直接关系到他能否纳才、聚才和用才,而且也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前景。
曹操为什么可以得到众多英才的支持?关键就在于他重视人才,而且对从敌营投奔而来的谋臣勇将不计前嫌、以礼相待,既往不咎,委以重任。从其对陈琳的态度就可见这一点。
汉灵帝时陈琳在朝中担任主簿,很有才气,是有名的“建安七子”之一。董卓之乱后,他隐身于冀州避难。后来袁绍夺取冀州,陈琳便在袁绍手下谋事。陈琳曾写过一篇檄文,历数“操之罪”。骂曹操“身处三公之位,而行桀纣之态,祸国殃民!”是“贫贱酷烈”“残贤害善”“五毒备至”的无道之臣。文中还鼓舞将士勇往直前,杀贼报国,“得操首者,封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文章不但控诉了曹操的罪状,而且把他的祖宗三代骂了个狗血淋头。
这篇檄文传到许昌时,曹操正头痛卧床,见了檄文又惊又怕,“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从此便对陈琳记恨在心。官渡之战后,曹操乘胜进军,逐步攻占了袁绍占据的北方诸郡,并生擒陈琳。但曹操没有感情用事,顾念陈琳有勇有谋,杀了可惜,因而下令“赦之”,并“命为从事”。正是这种“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度量使曹操得到了众多人才的拥护,最后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对于反对自己的有才之士就应以宽广的胸怀和大度的气量主动去接近、团结并起用他们,让他们感受到你的爱才之心和容才之量,逐渐改变对你的看法,并愿意为你所用。
一个人有多大的心胸,便能成就多大的事业;有多大的心胸,便有多大的人格魅力。成大事者就是这样,他们的心胸能容纳百川,能汇流成河。
战国时期赵国的大将军廉颇,有攻城野战之功,因功勋卓越、战绩辉煌,成为当时权倾朝野、名扬天下的名将之一。而蔺相如呢?出身门客,有勇有谋,多次在赵国危难之际力挽狂澜,得到赵王的重视。此时,廉颇便居功自傲起来,以为蔺相如以区区口舌之劳而位居相位,实在是令人不服,于是,经常给蔺相如脸色看。而蔺相如却极力回避,不与廉颇发生争执。廉颇视他为敌人,他却一再退让,以国家大事为重,个人私利为次之。僵持了很长一段时期,廉颇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廉颇听蔺相如的门客说,蔺相如不与自己争位是为了一个共同利益——赵国的大局。一旦两人窝里斗,就为秦国创造了一个消灭赵国的大好时机。于是,坦率的廉将军便主动去蔺相如家负荆请罪,两人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为赵国抵抗秦国的侵略作出了卓著贡献。这一故事使人们看到了化敌为友的重要性。
英国著名的外交家托马斯·潘说:“我们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利益,我们所有的是共同利益,是一种与英联邦一致的共同利益。”可见,敌人或朋友都是暂时的,并非永恒不变的。幻想拥有永远的朋友或敌人,是不现实的。
同样,一个人要想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只靠自己的努力还不够,靠朋友的力量也是不够的,只有把曾经与你为敌的人,纳入到共同利益里,才能壮大自己的力量,并夺取更大的成功。
学会了解和体谅别人
搞好人脉关系关键在于了解对方。不能理解对方的人不但会引起很多的误会,还会给自己的成功制造麻烦。克服这一困难,请记住:你给别人需要的,他们也会给予你所需要的。这条法则,能够帮你搞好人脉关系,以便其发挥最大的潜力,从而使你在事业中取得不凡的成就。
约翰就曾因此差点儿闹出误会。一个寒冷的冬天早晨,购物中心的停车场堆满了积雪。约翰把车停好,旁边是唯一的出入口。这时,一辆车径直停在铲过雪的人行道上。这下害得约翰不得不绕过车子,在厚厚地雪地中缓慢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