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程主任在听完他的一个电话后再也忍受不住,直接去找李总要求换人:“一天到晚,净跟人磨叨些没用的,正经线索接不来几个!”
李总想想他的足球队长,有些舍不得:“他都磨叨些什么?不嫌累啊?”
程主任也笑:“这人还真是不嫌累!”她就拿最近的事做例子:“头天下午,有一个中学的女老师打电话来,说有人对她******,问报社能不能帮忙。这个余悦君一听,立马就说,哎呀呀,我以前也是老师啊,然后就跟人家没完没了地说上了。那女老师就像找到知音了似的,婆婆妈妈拉拉杂杂一通倾诉:说骚扰他的,是他们的大校长,一个快60的老头子;又说他们学校开始竞聘上岗,如果她反抗的话,就会被踢出去。她这个痛苦啊,又没法跟别人跟自己的老公讲,一天到晚精神恍惚,连上吊跳楼的心思都有了。两个人磨叽半天,那个女老师说还拿不定主意,是不是该让记者来报道。”
“原以为到这就结束了,谁想这女老师今天又来电话。当时小余不在,小田接的电话,可女老师非要跟小余说话,连我这个主任来接电话都不行。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线索,就让人把小余找来,让他们接着唠叨。这个余悦君还真有些馊点子,他教着那个女的,这么做套,那么录音,整那个色鬼校长。你说李总,这些要是让咱暗访报道出来,是多好的新闻?可他不的,他出完了主意就劝人家,说目的已经达到,就不要再找媒体报道了,这样对她本人和家庭都不好——说了两天都白说,线索没了!”
李总大笑:“实诚人啊!”
“他是实诚,可总这么实诚的话,我这个部门也离解散不远了!”
“那也不至于。”李总沉吟着说,“这么着吧,他不是能跟人唠吗?只要他不是瞎扯皮,那就让他再多唠几天。电话不够,就再加一部,另外再增加一个接线员,三个人也能轮得开。”
程主任就不再说什么。余悦君就留下来继续跟人唠叨。程主任讲的那个段子也传开了,机动部的记者们一有机会就打趣余悦君:“哎,余老师,今天有没有哪个女老师被骚扰了找你啊?……”
那位李总,有一天闲着没事,就踱进机动部的热线小屋坐下,想听听余悦君怎么接电话,又是怎么个唠叨法。他把桌上的一摞子记录本拿过去,一边听电话一边随手翻看,两个指头在桌上吧嗒吧嗒地弹着。坐了一阵,向他皱着眉头道:“你小子,是挺能唠叨的!”起身走了。
余悦君估计自己干不长了。果不其然,一个星期不到,程主任就领来两个新聘的女孩:“行了,你让地方吧!”
当了一个月接线员的余悦君,就这样被清出了电话间。他觉得该去人力资源那儿结算了——他已经干了一个多月,即便是试用,也得给工资不是?程主任却把他带到了机动部记者平台,指着她辖属的那十来个座位格子道:“现在还没有空位置,先对付着,插空坐吧。”
余悦君居然没被开掉,而是破例改到机动部当记者。这下,真成了新闻人,每天风风火火跑新闻现场,还给自己取了个“易平”的笔名,在报上发着跟寻呼机般大的消息和砖头样大的通讯。
这是一家走在改革前列的半市场化的报社,按记者发稿质、量结算薪酬。余悦君跑得分外卖力,夜以继日,节假从来不歇,不过仨月,他的账上工资就成为普通记者中的最高。他这样倒不全为工资,他是一闲下来就空虚,就纠结伤感,所以在埋头干活中打发日子,连过年都留在报社值班没回家。
第二年春天,又被要到了深度报道组,采写本市乃至全国的焦点新闻,做长篇的调查报道。到夏天的时候,报社在北京设立记者站,无牵无绊且又干活卖力气的余悦君就被派到了北京。
做记者的这一年,余悦君经历了更多的事情,其中不少是他在草甸在黄原领教过的,那种传统、老套的窝里斗,顶多是放大版;也有他首开眼界的,比如,因为新闻批评报道而导致的报社高层的洗牌,诸多事情,不细表了。
满一年的时候,余悦君请了十天假,回到茂林。
到家第二天就赶上孔庆林和姜春凤的婚礼,充了一回伴郎,和原来草甸的几个老师凑到了一桌。大家在一起,少不了要说说黄原教育圈的事。草甸学校已经撤销,连同黄原其他的十余所学校,一起并到了黄原中心小学。夏桂兰重出江湖,当上了黄原中心小学的校长。孙福贵没竞选上校长,但仗着姜志成与石建军的保举,在中心小学捞了个总务主任的位置,算是人尽其才。汪艳红差点,因为新校长夏桂兰死看不上她,说她屁股大脑子少,再加她连年倒数的教学成绩,这回落聘教师岗位;但碍着姜志成的面子,夏桂兰还是接收了她,给安排了个学校食堂做饭的差事。孔庆林已经不代课了,在书记老丈人的帮扶下进入草甸两委班子;下一个目标,就是跟潘志国、马大彪他们竞争,当草甸的村委会主任。
草甸撤校之后,空出的校舍出租了:一半租给了姜春凤,让她把原来开在村委会院里的游戏厅迁了过来;另一半租给了汪艳红的老公孙远山,开成了粉条厂。
为解决通勤问题,草甸村雇了个私人的面包车,一早一晚接送学生。春天化冻时出了次事故,面包车因路滑翻进了沟里,车上的孩子受了些轻伤,而坐在副驾位置搭车去中心校办事的老主任韩继文,却不幸离世。
黄原中学基本没动。王显章继续呼风唤雨,农场再获丰收。五十亩大葱,秋天雇车长途运到市里批出去一半;剩下的一半,留到冬天上炕发芽。学校专门腾出三个大教室,生炉子,搭板铺,覆土栽葱;此外还有会议室、实验室,甚至连老师办公室、学生教室的窗台,也都摆上了葱盆。
只是那个冬天的发芽葱实在太多,据说把个茂林大厦堆得早上打不开门。葱价也跌得邪乎,年关那几天都没超过一块,不够烧煤钱。但王校长还是有办法,他充分发挥学校的人力资源优势,变外卖为内销:春节前发福利,每位老师分了五百斤干葱,自己拉回家上炕发芽去;学生也每人分得一捆,算这两年的劳动报酬。有人不满向上举报,教委、纪委还来查了几回,王校长上下走动,把事情都平下了。
听说了这些故事,余悦君甚至想做一篇专题报道;但考虑到自己和中学的关系,最终还是放弃了。
在家帮父母干了几天农活,他又专程去了趟茂林,拜会几个老同学、老朋友。
先是在县政府大楼里见到了张国栋。这位当年追王婧总掉链子的患难兄弟,现在已经得其所愿地改行,当上县政府办秘书了。
张秘书说,进政府后感觉大不一样:认识人广,交际面宽,办个什么事的都容易;问题吗,就是喝酒应酬太多,还要揣摩领导心思,弄得人挺累的。
余记者也有诸多感慨,说出去看看才发现,原来在黄原经历的那些根本不算事。这年头,似乎什么地方出了问题,自诩有最高智慧、处于诸物种顶端的人,有些疯癫症状:不是相互扶持,一起好好活着、好好进化,而是你整我我害你,似乎是在比着谁更损更坏,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干得出来,拼命地往丛林时代秃噜。
张秘书批评他:“你们这些记者眼光都太阴暗,怎么看到的尽是坏的一面呢?还是要看主流,成绩是主流,发展是主流,你看茂林现在都升格为市了,这一年又起了两栋大楼不是?”
余悦君一时无语。当记者这一年,他从诸多的秘书或领导嘴里听到过类似的话。今天听老朋友说出来,是又熟悉又陌生;再看看张秘书蓬勃而起的啤酒肚,悠哉悠哉的二郎腿,似乎有所领悟。
“媒体和媒体不同。我们算是半市场化的媒体,得在市场和政府的夹缝里讨生活,就像受夹板气的小媳妇,日子很不好过。”余记者解释说,“天天说些不疼不痒的好听的话没人看;没人看就没广告,就活不下去。而真想说点什么的时候又总是挨批:上头说,你看你这一个又一个的版面,坑蒙拐骗腐败跳楼,怎么连篇累牍的净是些黑的灰的,让人扫兴让人沮丧让人愤怒切齿的事呢?就不能多报点阳光的温馨的,让人回肠荡气积极向上的?”
“确实,领导有领导的难处,你们也得体谅。”张秘书说。
“我们被批怕了,有时也努力地向新闻联播学习,刻意要在版面上多弄出亮色。不过说实在的,又要‘积极向上’,又要看着靠谱不掉胃口,这样的新闻是真不好找,能打动人的好人好事更是难得一遇。我们没法的时候,就去弄个捡钱包交公之类填空;而结果呢,消息一出来,还常常有人来冒领……”
中午,由张秘书主持着,召集赵志军、陈建、王婧、孟帆等几个朋友、同学聚会。
预料之中的,王婧没有来,说是怀孕了出门不方便。陈建和赵志军到了。陈建的事已经抹平,县太爷虽说已经退休,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托了些门生故吏,各路神仙土地打点一番,陈公子也就免于刑事起诉。
陈建出来了,但小楼没有了,党籍没有了,公职没有了。没了公职的陈建,凑了些本钱,在火车站路租门面开了个“成人用品”店,生意很不错。而在经历过那样一场风波之后,他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不大再弄男女关系,很专心地顾着小家,呵护着王婧。就王婧而言,日子虽说不上风光,却也太平滋润。
余悦君起初还担心张国栋和陈建俩凑在一块儿尴尬,后来发现不必要:陈建得了美人,失了公职;张国栋没追上王婧,却风风光光地改行进了政府;大家各得所需,倒也心平气和。
孟帆还在银行里,吃香喝辣。赵志军老婆已经调进城里,在县医院做护士。他自己已经不教课了,转到了学校后勤,跟那些一天忙到晚累到死的班主任、任课老师相比,是轻省、自在,又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