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裂国:民国军阀往事之西南军阀
13510700000017

第17章 贵州篇(4)

1925年1月,彭汉章率领黔军回贵州主政,被滇系短暂接管的贵州又回到了袁祖铭的手里,但是袁祖铭似乎心有旁骛,对贵州也不是太上心,他的主力依然还在四川晃荡。唐继尧得了贵州没多久就像扔烫手山芋一样扔给了袁祖铭,袁祖铭却没有如获至宝的欣喜劲。在外地见惯了世面的袁祖铭也跟唐继尧一样,不想占个贵州就心满意足,他的心思全都放在四川上了。黔军跟四川的瓜葛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最早的戴勘,后来的王文华,都曾经在四川混过,王文华还顺道在重庆发了笔洋财。不过,不管是戴勘还是王文华,他们都没能有善终,戴勘被伏击而亡;王文华虽然不是为川军所杀,事由却是因被川军逐出重庆而起。所以,对于黔系将领来说,四川这地方,谁沾上谁倒霉,那袁祖铭能免俗吗?

袁祖铭交给彭汉章带回贵州的只是少部分军队,而大部军队却留在了四川,这就说明袁祖铭虽然一度被滇系逐出了贵州,但却在四川混得不赖,而且,看样子,他还想接着发财。要说民国内乱最频繁的省份,那四川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川军派系众多,平日里就斗来斗去的,打仗勤得就跟吃饭一样,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像袁祖铭这样的才能浑水摸鱼。比如杨森这段时间成了川军各路人马的眼中钉,原因是他傍上吴大帅之后,整军经武,准备要统一四川,各部自是不能坐以待毙,于是就惹来了一场混战,而袁祖铭也赶这个闹场去了。

杨森当然倒了霉,到1925年9月已经是一败涂地,被赶出了四川。仗打完了,当然就要分赃,而一提到分赃,大家就难免都想多占点便宜,一旦谈不拢,那就只能再见高低了。于是,1925年12月,倒杨的几路人马在自贡开了个会。可以想见的,川黔两军在分赃问题上没有谈拢,袁祖铭和刘湘打仗的时候都想对方多打,分赃的时候都想自己多拿,于是就在兵工厂和防区的分配上闹得很不愉快。袁祖铭很有斗争经验,一看这事多半在谈判桌上解决不了,就提早行动,跑到重庆准备武斗去了。

所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在袁祖铭于1926年1月底抵返驻地重庆之时,刘湘还待在成都跟人谈买卖呢,那刘湘还不等着被袁祖铭算计?袁祖铭刚回重庆,就让他的黔军四个团进了城,并布置重兵守住城中各要塞,一副气势汹汹要动刀子的架势。重庆百姓别的没见过,打仗是成天见的,袁祖铭这么部署,以他们的经验来讲,那就是要打仗,这还了得?于是乡绅豪族推举出了几个代表,分别跑到袁祖铭和刘湘那里,劝和去了。袁祖铭借着这股劲,说民意不可违,咱虽然有些过节,但也不是啥大事,万事民为先,我看咱一道退出城去,再找个地方谈谈。刘湘本人不在重庆,真要打起来,领头的都没有,于是刘湘的几个部将也表示袁祖铭说得有道理,有事就得谈,咱先出城再说。

刘湘部倒是规规矩矩按照协议领兵出城了,也没想想袁祖铭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结果就吃了大亏。就在刘湘部移防之时,军中忽然哗变,刘湘部将鲜英拼了命才率一营亲兵突围出来,其余的乱兵也不知道是喝了袁祖铭给的什么迷魂汤,反正就是被策反了。与之同时,刘湘在重庆的办事机构、守城卫队也遭到袁祖铭的猛烈攻击,经过这么一闹,袁祖铭把刘湘在重庆的势力全数驱逐,自己独领风骚,把重庆完全纳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袁祖铭略施手段,就让刘湘这帮部下找不着北,估计事情完了之后,刘湘的部将也只知道是被玩了,但没搞明白到底是怎么被玩的。其实倒也不复杂,袁祖铭先是造成紧张局势,让刘湘部将慌了神,因为老大在成都,部将也不想惹事,于是袁祖铭虚与委蛇,假惺惺地提出和解,刘湘部将自然就上了套。其实袁祖铭协议撤兵是假,阴谋惑乱是真,刘湘手下当兵的在重庆过惯了好日子,一听说要撤,首先就有气,然后又在不明究竟的情况下被袁祖铭那么一煽呼,可不就反了呗!刘湘的部将都忙着处理部队的哗乱了,自然就被袁祖铭找到了空当,然后重庆不就归袁祖铭了吗?其实说到根子上,就是刘湘本人没在重庆,让袁祖铭有了可乘之机,但是袁祖铭这一手玩得也确实漂亮,值得玩味。

黔系的将领似乎还都比较擅长玩阴谋,戴勘当年就把罗佩金和刘存厚两个当猴耍,如今袁祖铭青出于蓝,又把刚刚倒杨成功还在兴头上的刘湘给玩了,但是,刘湘也不是好惹的,也不能让袁祖铭这么就给弄了。当然,要对付最近势头正盛的袁祖铭,自己的部队又刚刚受挫,想来光靠自己一人还是有难度,但军阀就是军阀,今天打完,明天就能和好,有利益就能谈合作,刘湘一找就找到了刚刚被他赶下台的杨森。刘湘和杨森都是四川陆军速成学堂的学生,按道理讲还是同学,但是同学不同学的,也免不了干仗,不过干仗归干仗,合作归合作,只要条件合适,价格合理,那就没什么不行的,刘湘想报仇,杨森想复出,一拍即合。

袁祖铭可能是看着重庆的月亮比较圆,一门心思想在这里安定下来,但是黔军的历史证明,在四川这地界,黔系将领可能会有一时得意,但也只是一时而已。袁祖铭现下虽然玩弄机巧赶走了刘湘,但刘湘元气尚在,再加上刚刚投靠了吴佩孚、意欲重回川渝的杨森,袁祖铭看来是没那么容易过关了。再说一句,但凡被赶出四川的黔军将领,都没有好下场,所以,袁祖铭还是自求多福吧。

祖铭中咒,贵州变天

袁祖铭在川军众将眼里,就是匹来抢食的野狼,更要命的,这匹狼胃口还真不小,一点没见好就收的意思。虽然袁祖铭先倒杨后驱刘,算来算去也就跟杨森和刘湘这俩有仇,但是当杨森在川东重召旧部,意欲发兵驱袁之时,就有俩好事者——赖心辉和刘文辉也参与驱袁。当然,这两人也不是急公好义,喜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人,他们参战,无非是想趁机揩点油水。

光就刘湘和杨森这两人,袁祖铭眼见就挡不住,再添两个,那还有活路?不过,袁祖铭在西南这个酱缸子里混了多年,最明白识时务、知进退的道理,就在大军兵临重庆之际,果断率军撤至南岸。当然,光撤至南岸还不保险,说不好川军怕他卷土重来,就玩个痛打落水狗。于是,袁祖铭干脆高挂免战牌,向川军讨饶,表示会在五日内撤离四川,返回贵州,让川军不可追击。川军不战而屈人之兵,当然是上善之策,袁祖铭如今被他们捏在手里,想来也翻不出这五指山,变不出花样来,于是就同意了袁祖铭的请求。1926年6月,袁祖铭就将他的驻川黔军全数开拔,跑回老家贵州去了。

袁祖铭在四川玩得热闹,压根没把心思放在贵州上,现如今穷无所归,要回老家了,却忽然发现,贵州早就不姓袁了。当日袁祖铭和唐继尧达成和解协议,回来接管贵州的是袁祖铭部将彭汉章,但是袁祖铭在四川乐不思黔,仅拨了一少部分兵力给彭汉章,这就出了问题。袁祖铭以为兴义系一完,贵州也就没别人了,所以彭汉章象征性带点兵回去也能踏踏实实坐稳贵州省省长的位子,但没想到的是,走了兴义系,又来了桐梓系,彭汉章这省长就被桐梓系老大周西成给抢了。

周西成在贵州军阀中独树一帜,打从一开始就没想要跟在当时如日中天的兴义系后面混饭吃,他一直都在经营属于自己的势力,并且,周西成确实是个有胆有识也有手段的人物。周西成一开始在贵州军界只是个小人物,一直到1920年才被提拔为营长,但是周西成官小志不小,很懂得拉帮结派的那一套,当营长期间,就已经利用同门、同乡、亲族等关系笼络了一批死党,毛光翔、刘楷森、江国璠和王家烈这些后来桐梓系的骨干人物当时就已经被周西成提拔为连长。1921年是周西成军事生涯的一个拐点,这年他突然从营长升成了旅长。

周西成原本归属窦居仁旅,这年黔军援桂,谷正伦就把他调去随军出征了,谷正伦这人一肚子的坏水,刚把周西成营调来,就想将其改为警卫营,明摆着就是要收编,周西成自然明白谷正伦没安好心,一怒之下就回了铜仁,重归窦旅。当年王文华遇刺,新派大乱,各旅自有计较,有谷正伦这样想自立门户的,也有胡瑛这样爱谁谁的,还有彭汉章、王天培这样拥戴袁祖铭的,而窦居仁则和何应钦一道,是拥戴王伯群的。窦居仁跟王伯群私交甚笃,觉得兄弟死了让大哥上也是自然之理,而且王伯群有头有脸,也不辱没了贵州的牌头。可惜的是,窦居仁连自己手下都摆不平,他的两个团长毛以宽和聂凤岗居然就率部投靠了袁祖铭,这样一来窦居仁心灰意冷,直接就闪了,把兵权交给了参谋长徐朝光。接下来就轮到周西成粉墨登场,给大家表演一出夺权好戏。

周西成先是借口部队缺饷,向徐朝光索饷,徐朝光当然拿不出来,然后周西成就利用这点,煽动部队,驱逐了徐朝光。当时窦居仁还有个弟弟窦居康在部队里,听说这个变故,知道要出事,想先开溜。周西成知道不能让窦居康这么走了,万一让他通风报信,窦居仁回来了,他这个犯上作乱的逆首不就倒霉了?于是,周西成致电窦居康,宽言抚慰,说他根本不想造反,只是弟兄们缺钱,才闹了点乱子,现在摆平了,还得请您回来主持大局啊。窦居康可能还是低估了周西成,认为他这么个小小的营长确实也没胆子造反,那就回去呗。结果他刚回去,就被周西成咔嚓了,周西成于是就自领旅长,带着他的部队投靠川军石青阳去了。

周西成一个小小的营长,居然能趁此乱机火中取栗,直接就干上了旅长——尽管该旅走了两个团,十足兵力也就是一个团,但这胆色,这谋划,确实称得上是个人物。周西成经过这么一捣鼓,在川战中又收编了杨森的一部分武装,还缴了1000支枪,实力立马就上来了,转瞬之间,就成了贵州数得着的实力派。其后,滇军入黔,袁祖铭退入四川,这又给了周西成经营起自己地盘的机会——最要紧的,自然还是见缝插针,这是周西成的拿手好戏。

周西成先是借着滇军入黔之机,在黔北摆平了一些土匪,然后攻取了遵义,当然,唐继虞势大,很快周西成就丢了遵义,此时他试图投靠袁祖铭,但袁祖铭认为他以前跟过石青阳,为人不可靠,不接纳他,周西成无奈,只好投靠熊克武。后来川军内乱,周西成乘机攻打重庆——当然,以他的实力即便攻下了也守不住,他打重庆也不是为了占领,而是为了抢钱,这回捞了个够,成了财主。不久后熊克武在川军内战中失势,周西成也被袁祖铭和杨森驱逐,被迫回到贵州,驻节赤水。不过周西成运气又来了,当时唐继虞正好离黔援桂,贵州空虚,周西成乘机连取遵义、桐梓以及毕节,虎踞黔北和黔西北,已有贵州三分之一的地盘。

当时袁祖铭正跟唐继尧谈判,准备和平接收贵州,而周西成日渐坐大,自然也让袁祖铭有所忧虑,但是袁祖铭还是想将重心放在四川,所以就想拉拢周西成,为其所用。周西成自认实力还不如袁祖铭,既然袁祖铭有合作的意向,他也不能驳了这个面子,于是也就接了袁祖铭抛出的橄榄枝。同时,为了消除袁祖铭的戒心,对于先前的摩擦周西成不但一股脑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还主动提出要和袁祖铭结为儿女亲家,这下袁祖铭就更加放了心,认为周西成已经归其所用。在袁祖铭和唐继尧谈判成功后,周西成就在袁祖铭的扶植下当上了贵州军务会办,后又在1926年1月接替彭汉章,当上了贵州省省长。周西成出任省长之后,更是大肆任用桐梓故人,势力逐渐壮大,桐梓系也俨然有了兴义系的旧观。

袁祖铭低估了周西成,更错看了他,实际上周西成暂时交好于他,不过是以图晋升的权宜之计,跟彭汉章不一样,周西成从不是甘居人下之人,当袁祖铭回到贵州之后,周西成已经让桐梓系成为了贵州新的盟主。并且,跟袁祖铭投靠北洋系不同,周西成一直交好于国民党,当年跟石青阳的时候就加入了中华革命党,有了国民党的支持,周西成这个贵州老大就坐稳了。因此,袁祖铭被驱逐出川之后就发现,贵州俨然也不再接纳他了,他自认此时实力、根基均已不如周西成,无力与其抗衡,只得另谋出路。

袁祖铭此次被逐,回来后就发现了贵州变天,已经有了要中咒的迹象,而其后他的命运更是证明这条魔咒的厉害。在国民党誓师北伐后,正愁没有出路的袁祖铭就假惺惺地投靠国民党,北伐去了。只是袁祖铭两面三刀,一方面打着北伐的旗号,另一方面却暗通吴子玉,企图进取湘西,直抵长沙。当时唐生智屡次催其进兵,袁祖铭都借故推辞,这就让唐生智陡升疑心,经查果然找到了袁祖铭跟吴佩孚勾结的证据,而这就让唐生智对其动了杀心。尔后唐生智定下计策,让部将周斓借请袁祖铭吃年夜饭的机会,将其诱杀,而袁祖铭的军队则经两昼夜激战,终为唐生智所灭。当年拥戴袁祖铭主黔的两员爱将,彭汉章于1927年8月被唐生智所杀;王天培虽在北伐中屡建奇功,但终因丢失徐州,被老蒋当成替罪羊,遭到囚禁,不久后被深恶其人的何应钦所杀。自此,祖铭中咒,贵州变天,桐梓得道。

老大死,圣旨废

袁祖铭、彭汉章和王天培三个都在北伐中死于非命,如果说袁祖铭是里通外敌、罪不容诛,而彭汉章为其亲信、戴罪连坐的话,那王天培之死就可以分明看出在外黔军将领的微妙处境了。王天培是北伐名将,战功赫赫,却因为寡不敌众、丢失徐州而成了替罪羊,更要命的是,老蒋在将他监禁后没多久就下野了。为什么老蒋下野反而就要命了呢?不是老蒋把他给扣起来的吗?其实,老蒋扣押王天培是为了给自己找个台阶,倒也未必就动了杀他的念头,只是,老蒋手下有人却对王天培恨得牙痒痒,想要将其除之而后快,此人便是何应钦。何应钦跟王天培的梁子自然是在贵州结下的,何应钦的小舅子是被王天培的老上司给暗算的,更关键的是,王文华死后,王天培居然还积极拥立袁祖铭,这梁子结得有多深?王天培走窄了,蒋介石一下野,中央军可不就何应钦说了算了?何应钦还能放过他?当然,跟何应钦有过节的黔系将领可不止王天培一个,眼下何应钦在国民党内一手遮天,操着生杀予夺之权,那些在外的黔系将领还能踏踏实实待在外边等着何应钦报复吗?

随着袁祖铭、彭汉章和王天培相继被杀,黔军在外的将领已经屈指可数,高级军官就剩了李燊一个,很不巧的是,此人也是袁祖铭旧部。何应钦对袁祖铭恨之入骨,但是可惜的是,袁祖铭没落到他手里,被唐生智给杀了,正主找不着了,那就只能搞搞周边了,王天培不就这么死的吗?李燊一定明白王天培是为什么而死的,而且也知道自己目前的处境,所以肯定有了兔死狐悲之感。既然外面眼见是危机四伏,自己随时可能被人抓小辫子,那么,也就只能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