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裂国:民国军阀往事之西南军阀
13510700000019

第19章 贵州篇(6)

万淑芬有野心,并不满足于当王家烈的参谋甚至代理人,她也跟那些地方派老大一样,渴望拥有自己的亲信集团。她将触角伸到军队,控制了8个团的兵力;在人事上,她大肆启用她的娘家人,一批姓万的在贵州军界、政界担任要职;在王家烈掌权没多久,万淑芬就基本架空了她的老公,将桐梓系来了个中央爆破,让她老家铜仁的乡亲父老冒了头。周西成创建桐梓系殊为不易,为此连命都丢了,桐梓老人也对这个派系感情很深,一心维护桐梓系的大权,但是没想到万淑芬一个女流之辈,居然就能把贵州能人排行榜排名前三的一世枭雄周西成创立的派系给挤兑了,这帮大老爷们儿自然不服。虽然铜仁系没有取代桐梓系的实力,但是系中有系既成事实,当时坊间流传“金克木”的谶语,意思是铜仁要取代桐梓,这就让桐梓系更加有了危机感。

王家烈来自桐梓系,但是却因昏聩无能而致大权旁落,更要紧的是,他丢了权还无所谓,反正老婆也不能离婚,终究一家人,却让桐梓系的其他骨干也跟着倒霉。铜仁系四处伸手,一步步蚕食原属于桐梓系的地盘,眼看着无官不桐梓的局面就要被根本性颠覆,桐梓系也不甘示弱,准备动手。于是,1932年8月,在周西成指定继承序列里排名第三的江国墦就率先发难,试图发动政变,可惜的是,这场政变连失败都算不上,因为压根就流产了。

桐梓系里对王家烈不满的人很多,但要提个最字,就得属被王家烈夺了权的毛光翔,当年他听了老母的话,和平交权,本以为他这个小舅子再怎么都不能把桐梓的父老给一脚踢了,没想到王家烈拿了权就不管事,让个娘们儿指手画脚,现如今都欺负到桐梓人的头上来了。毛光翔被夺了权,坐了冷板凳,这本身就有意见,现在冷板凳眼看就要坐不稳了,那还能行?当然,周西成指定的继承序列有四个人,提到了江国墦和毛光翔,自然就不能没有犹国才。事实上,对抗王家烈的主力军反倒是这个老幺。

不过,在江国墦政变未遂之后真正打响反对王家烈第一枪的既不是毛光翔,也不是犹国才,这个垫场人物是蒋在珍。蒋在珍后来在抗日的时候出了名,当然主要是因为花园口决堤事件,此公也是桐梓系要角,更是反对王家烈的急先锋。原先蒋在珍跟毛光翔和犹国才合计要玩个调虎离山计,邀请王家烈去参加周西成祠堂的落成仪式,然后趁机将其咔嚓,但是王家烈倒还没玩昏头,预感宴无好宴,会无好会,觉得可能会出事,借故推脱。于是这仨就抓了这个由头,公开以清理门户、维护桐梓系为由,发表通电,讨伐王家烈。当然,最先发难的就是蒋在珍,他在遵义率先宣布独立,誓师讨伐王家烈,但是蒋在珍显然是太急躁了,被王家烈一通反击,又打回了遵义。眼见着蒋在珍形势危急,毛光翔催促犹国才赶快增援,犹国才一看唇亡齿寒,蒋在珍完了他也不得好,于是也就公开与王家烈翻脸,1932年11月5日,犹王之战正式拉开了序幕。

贵州老百姓也真是倒霉,本来两派暗斗的时候,他们已经吃足了苦头,由于王家烈不管事,贵州已经是吏治极端恶化,苛捐杂税犹如牛毛,士兵成了双枪兵,一手烟枪,一手步枪,作战能力急剧下降,作恶能力极速提升,老百姓苦不堪言,时谓王(王家烈)纲坠地,万(万淑芬)恶滔天。现如今暗斗改明争,老百姓的日子也就只有更惨了。

轮回

桐梓系内乱,民国各方有喜有忧,忧的自然是盼着过两天安生日子的贵州百姓,而喜的则是蒋介石。蒋介石想最终将贵州纳入他的政治版图,自然就不希望贵州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地方派坐大容易尾大不掉,虽说贵州没能力像两广一样公开跟老蒋唱反调,但是时不时敲敲边鼓也会让老蒋不胜其烦。因此,老蒋自打北伐以来就没停止过挑动贵州内乱,先是怂恿李燊驱逐周西成,后是支持王家烈取代毛光翔,总之就是不让贵州有片刻太平。而现在,王家烈犯了众怒,别人上赶着要打他,老蒋自然乐观其变。

其实在桐梓系这些人中间,犹国才跟王家烈私交还算不错,没结下什么梁子,但是私归私,公归公,现如今王家烈他媳妇要抢桐梓系的饭碗,这就不得不让犹国才有所动作。政客当然都是人,犹国才跟王家烈是一块儿帮着桐梓系打天下的生死兄弟,彼此间还是有些感情的,但是,人在江湖,生不由己,只要你踏进了这个圈子,就得按照这里的规矩办事——政治从来只有赤裸裸的利益。因此,犹国才非但要动手,还要趁着王家烈不防打他一个措手不及。随时准备生死相搏,这就是政客的宿命。

王家烈认为自己跟犹国才关系不错,平常还接济一下犹国才,前两天还给了犹国才3万大洋,怎么着犹国才都不至于偷袭他。但是,王家烈犯了大错,犹国才利用的就是他这样的心态。犹国才让部队采取急行军速度,拼命争取时间,终于赶在王家烈醒悟之前发起了总攻,而王家烈毫无防备,被逼得退至榕江,而犹国才所部则在11月24日占据贵阳,未几毛光翔也从遵义赶赴贵阳。这次交锋,倒王联军算是占了先手。

老蒋一看贵州内乱渐入佳境,就赶忙添了把柴火,让犹国才接替王家烈担任二十五军军长,明摆着就是要刺激王家烈反扑。初战告捷,倒王联盟自是意气风发,觉得王家烈彻底完蛋不过旋踵之事,因此摆下庆功酒庆贺一番之后,众人就决定乘胜追击,彻底将王家烈在榕江击溃。王家烈虽然上来就吃了一闷棍,所幸撤退及时,元气尚在,因此也是整顿军队,严阵以待。双方于是又是一场大战,不过王家烈连下数城,居然把联军打得一败再败,最后干脆重新占了贵阳。短短两月,贵州形势突变,本来还喝着酒吹着牛的联军现在需要考虑的不是如何击溃对手,而是如何避免被对手击溃。

这样一来,联军自然无力进取,但王家烈却也不能完全清洗联军,这个扫尾战打了一年多,双方都是损失惨重,到最后想的都不是怎么打死对手,而是怎么结束战斗了。王家烈打脱了力,自觉一时半会儿干不掉犹国才,同时也怕继续进逼会彻底惹翻犹国才——万一犹国才一生气去邻省找个援兵,那就真的鱼死网破了。而犹国才呢,也被打得挺惨,不想再多事,就提出要跟王家烈议和,重新划定地盘。双方在各有顾忌的情况下罢兵言和,将贵州分成了几份,虽然王家烈名义上还是贵州老大,但是实际控制力大打折扣,只在黔东和黔南有些地盘。而犹国才、蒋在珍和侯之旦均各有所得,毛光翔则退隐赤水,不问政事。

此战过后,贵州正式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虽然各方口头上都服从王家烈,但王家烈压根就管不着他们,更调不动他们,而这种局面的形成,自然让一心要收服贵州的蒋介石感到非常满意。当然,要彻底解决贵州问题,老蒋还需要一个契机,这个契机也很快就来了。因为贵州地面又来了一批客人——这便是从江西苏区辗转而来的红军。红军开始长征,老蒋自然就要追击,很不巧的是,贵州就成了双方较量的所在地,而倒霉的自然是王家烈。

王家烈知道这事难办了,红军自然是打不过的,但是老蒋的中央军也不容易对付,哪派动根小指头都得要了他的命,而且看起来双方还都有要他命的可能。红军远来,肯定是敌非友,即便没有常驻贵州的打算,看起来在老蒋的压迫下也得在贵州混荡一阵,而时间拖越久,自然王家烈的危险性就越高;老蒋似友实敌,表面上看是为了剿共,实际上很可能借着这当口把他除了——王家烈已经听说自己媳妇跟陈济棠签的那个互助密约被老蒋拿到了,老蒋必然也不能放过他。其实,即便王家烈没有那个约,想来老蒋也会找个更可靠的人来取代他,但是有这个约毕竟还是不同,那就是王家烈一点转圜的余地都没了。

王家烈很头疼,大概也察觉到自己大限已到,但是如今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王家烈一开始搞不清红军的意图,但是人家带着枪杆子进来,必然也不是要跟他友好相处的,所以少不得就得打上一仗——当然边打还得边看,如果红军只想借道,那就干脆念句阿弥陀佛,送佛送到西得了。很快王家烈就发现红军似乎意不在黔,只是想渡乌江,于是干脆就跟犹国才一道率军回了贵州——现在这俩成了一根绳上的蚂蚱,旧怨且不提,先联合保住贵州一亩三分地要紧。红军的战斗力自然远甚贵州这些双枪兵,1935年1月就击溃侯之旦,占了遵义。

红军进了遵义,而老蒋的追击部队则在薛岳的领导下进了贵阳。薛岳的这股部队比红军还不客气,上来就给了王家烈颜色,直接以剿共为名接管了贵阳城防,王家烈如今想进出都得接受人家盘查了。紧接着,老蒋给王家烈出了道选择题,要么就当省主席,放弃军长之职,要么就当军长,放弃省主席的位子,这哪是道选择题,这在王家烈眼里就是杯毒酒啊。但是毒酒也得喝了,两权相较取其轻,他决定留下兵权。那好,老蒋说了,既然是军人,就上战场吧,剿共去吧。

王家烈眼见着贵阳待不下去,只得去遵义落脚——当时红军已经离开遵义北上,准备渡江了。倒霉的王家烈怕啥来啥,红军的预定计划实施得不顺利,老蒋在江边摆下重兵,预备瓮中捉鳖。红军一看不能白白送命,便再渡赤水,没多久杀回了遵义。王家烈想着打不过我逃总行了吧,结果逃也不能好好逃,逃半道上居然碰上了薛岳部将吴奇伟。王家烈又被干了个稀里哗啦,无奈逃亡黔西,正好遇上滇军将领孙渡,他让孙渡帮忙传个话,让龙云给个面儿,拨块地给他,救救他的命。

王家烈战战不过,逃逃不好,倒霉到了家,这时候老蒋则进一步收编了贵州兵马,改编了侯之旦武装,全面控制了贵阳,没多久干脆自己飞过来了,想要亲自坐镇,解决王家烈。王家烈求观音告菩萨,总算老蒋念在他还没完全倒台,给了条生路,就是不杀他,逼他。先是撤了他的饷,后是买了他的人,王家烈一看自己完全被人捏到了手心里,也想留条性命,一天连发四令,表示愿意下野。老蒋也不含糊,给了他个参议的空衔,让他离开贵州。王家烈一看能保条命,赶紧不带回头地溜到了汉口,离开了贵州这片是非之地。

王家烈被老蒋强行夺职,宣告了黔系军阀的彻底解体,桐梓系成了永远的回忆。黔系军阀互相斗了那么多年,斗到最后,也没个人能一统江山,王文华赶走刘显世,却便宜了袁祖铭;袁祖铭跟滇系谈判和平接收,却便宜了周西成;李燊入黔驱周,便宜了王家烈;而王家烈跟桐梓旧将斗了两年,最后还是便宜了蒋介石。这或许就是地方军阀的宿命,或者说,他们终究跳不出这个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