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杨一战,杨森元气大伤,虽然在和刘湘合作驱袁之后复出,声势复振,但也只能跟刘湘堪堪相较,隐处下风。而后刘湘与杨森同受老蒋指令攻鄂,但是二人态度迥异,刘湘淡漠,而杨森激切,最终结果是杨森在武汉一战中灰头土脸,损失惨重,而刘湘差点借机鸠占鹊巢,此战之后,刘湘已然优势在握。至于杨森因吴佩孚事而遭围攻,刘湘依然是暗中挑唆,冷眼相看,虽事未成,却也收编了范绍增部,削弱了杨森,此战之后,刘湘已然彻底压倒了杨森。
因此,刘湘是怎么反超杨森的呢?刘湘总是能准确找到杨森的弱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打击,更有甚者,在屡次的倒杨之役中,刘湘虽然频频参与其间,却极少出兵攻袭,大多是借刀杀人之作。刘湘总是隐藏在幕后,冷酷地一点一滴蚕食杨森的优势。而杨森呢,性情豪放,为人感性,最终将优势拱手让人。一个左右逢源,一个四处碰壁,一个冷酷,一个热血,孰胜孰败,不言而喻。
扮猪吃虎
刘湘自复出以来,虽偶有小挫,但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早已复先日旧观,而他的主要对手杨森则屡屡受挫,优势也已荡然无存,此消彼长,如今的四川,刘湘已隐有超然之势。而自川军各部易帜,刘湘更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当然,又是拖了杨森的福,正因为杨森接纳吴子玉犯了蒋介石的忌讳,刘湘方得机会献忠投效,此前联众倒杨,俨然以国府钦差自居。刘湘既已取得老蒋信任,又据有重庆富庶之地,实力稳步提升,虽无平服全川之能,却已是个中翘楚。
眼下四川群雄并起,刘湘虽小有优势,但短期内以一敌众,统一四川,却也是绝无可能,况且,吃一堑长一智,刘湘自那次下野之后,就已深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加之刘湘本就谨慎,自也不会再有此念。刘湘在四川滚打多年,深明其中利弊,也知道饭要一口一口吃的道理,统一全川,首要的工作就是拉一批,打一批,减少对手的数量,完成清场工作。
既然要拉要打,自然就得先弄明白拉谁打谁,如何动作最为高效。首先,盟友当然不能过多,多了就达不到减少对手数量的效果;其次,盟友必须强弱适中,太弱就非但不能清场,而且反受其累,太强则投食饲虎,反为不利。刘湘权衡再三,决定拉拢保定系,排挤川军余众,保定系核心三人,恰好不多不少,实力固然不如刘湘,但也是强力臂助。于是,1928年9月23日,刘湘就跟保定系的三个骨干刘文辉、邓锡侯以及田颂尧在资中开会。当然会上所谈的就是如何合作,如何御敌,然后如何分赃,计较之后,达成协议,由刘湘出任川康裁编军队委员会委员长,刘文辉为四川省政府主席,邓锡侯、田颂尧等为委员。
此会一开,川中哗然,川军余将都是大感不愤,这明摆着就是刘湘四人自说自话分家,把哥几个都挡在门外,大家一口锅里吃饭,你们把食都占了,我们喝西北风去?刘湘能跟保定系三人组个小团体,难道他们就得等着被各个击破?没得说,你联合你的,我联合我的,大家到时候见真章。于是,被排挤在外的川军各将在刘湘开完会后没多久也聚一块儿开了个会,10月10日,杨森、刘存厚、赖心辉、郭汝栋、黄隐、李家钰、陈书农、罗泽洲八部联合成立“国民革命军同盟各军军事委员会”,简称“八部同盟”,推杨森为主席,李家钰、陈书农为副主席。自此,川中一分为二,即将上演的又是川斗的主旋律,自熊克武离川之后,就每年必演上几回的同学之争——刘湘与杨森之战。
八部同盟自然不愿意落人后手,因此,开会之后便决定共同发兵重庆,攻打刘湘。但是,八部既称八部,匆忙进兵自然也有号令不齐,兵力不统的弊病,原本是八人摩拳擦掌,决定几路合围,对刘湘来个瓮中捉鳖的,但是,仗还没打,就有几路被刘湘不动声色地给退了。三国演义里讲曹丕曾在刘备新丧之时,联合东吴、西羌、南蛮,兵分五路进攻成都,当时后主刘禅彷徨无计,正是诸葛亮未动一兵一卒,将五路兵马逐一发付。诸葛亮所用的手段说来并不复杂,就是牵制,比如对付西羌,就是以马超做牵制,而刘湘大概也是看过三国演义的,依样画葫芦,听闻八路兵发之时,就跟保定系相联系,让刘文辉等部牵制对手,这牵制的手段一用,八部就剩下了两部,进攻重庆只剩下杨森和罗泽洲两部。
八部剩下两部,按说已经是先折一阵,但如果能统一行动,倒还能打上一打。但是杨森这个盟主大概也是说话不咋管用,明明跟罗泽洲讲好一起行动的,没想到罗泽洲贪慕重庆富庶,存了个先下手为强的念头,在10月中旬就抢先出兵,想要先发制人。罗泽洲实力本就不如刘湘,却不等盟友,孤军入境,这还能有好果子吃?刘湘看到这个情况也知道天助我也,于是赶在杨森大部未到之前,亲赴前线督阵,与罗泽洲决战。双方从10月17日起,在江北一碗水地区激战两日,罗泽洲兵微将寡,被刘湘击溃。其后,刘湘马不停蹄,动员兵力去迎击杨森,半道截击,自然是事半功倍,杨森猝不及防,又是大败,此次丢城失地,所属防区下川东尽为刘湘所取,而杨森自己则逃往李家钰属地。
刘湘此战又展现了高出众人一筹的手段,先是联结盟友牵制各部,使得八部减为两部,而当两部动作不一时,抓住机会,后发先至,逐一击破。这仗原是八部群殴刘湘,但在刘湘三拨两划之下,却演成了刘湘将八部各个击破,着实得了个好彩头。此战后,刘湘占据了杨森下川东各县,地盘大为扩大,又收编了杨森三万部众,还将郭汝栋部也收归己有,兵力也急剧增长,声势之大,为全川魁首。刘湘坐大,各部虽然不愤,但也知老虎屁股摸不得,急切不可与战,但是此战打得如此丢人,这个场子无论如何非得找回来,更何况,现今杨森、罗泽洲都客居李家钰属地,虽说是盟友,但也不是长久之计,因此,各部决定捡个软柿子捏。
这回八部同盟找的是刘文辉。刘文辉不是跟刘湘穿一条裤子吗?前战不是堵了各位的路吗?老子惹不起刘湘,难不成还惹不起你刘文辉了?这八部同盟不敢找刘湘报仇,气势上已经输了一半,而自以为瘦死骆驼比马大,却也是看轻了刘文辉,刘文辉到底是不是软柿子,一会儿这些人就明白了。1929年4月,李家钰、罗泽洲、杨森、黄隐四部在顺庆组织同盟军,推李家钰为总指挥,决定兵分三路进攻刘文辉的资中、内江防区,发动了上川东之战。刘文辉是个聪明人,知道这四部气势汹汹,是报仇来的,因此要是上来就硬碰硬,人家这三板斧下来,却也不好消受。因此,刘文辉采取的策略是避敌锋芒,以退为进,等对手的这股悍气给泄了,再行交锋。于是,四部虽然势大,但急切求战之心却并不顺遂,刘文辉部并不与他们马上决战,而是收缩兵力,且战且走,求战不得自然容易虚火上浮,但虚劲一过,人就彻底虚了。此时,刘文辉部突如猛虎出笼,向外反扑,四部本已势颓,这下更是被打得大败。
八部同盟原本是联合起来与刘湘等人一较高下的,按说实力也并不悬殊,但是无奈八部虽多,却全无合力,与刘湘一战,杨森与罗泽洲大伤元气,而后与刘文辉一战,又是四部大败,接连两场大败下来,他们就再也无力与二刘争雄了。如果说刘湘对这八部的围攻泰然处之还在大家的意料之中——毕竟人家是川中头字号,实力、资历都在那儿;而刘文辉也能击败四部也有些出人意料了,而且看起来非但大家吃了一惊,那四部想来也是吃了一惊。事实上,刘文辉才是扮猪吃老虎,闷声发大财,刘湘虽然低调,但大家都还知道此人不凡,而刘文辉强到这个程度,却着实让很多人跌破了眼镜。
刘文辉资历不算老,名头不够响,一直以来就似乎从来只在川中内争扮演配角,偶尔露面,也是浑水摸鱼,现如今底牌一亮,大家赫然发现,此时的刘文辉已然是个能与刘湘分庭抗礼的人物。刘文辉是怎么到今天这个地步的?熊克武崛起于护法战争,刘湘崛起于靖川、驱刘之战,而杨森崛起于南北大战,似乎无论哪个川中巨头的崛起都有迹象可寻,但是,刘文辉实在太过特殊,特殊到我们甚至找不到他宣告崛起的代表作。事实上,这才是刘文辉,虽然大手笔不多,但出手必中,从不失手,而越是如此,越证明此人确实不简单。
孤家寡人
刘文辉悄然坐大,无声无息之间竟隐与刘湘成分庭抗礼之势,这充分说明,天下的投机其实都是一码事,但求有赚无赔,不求一夕腾达,滴水能穿石,集腋亦成裘。四川乱局多年,豪杰之士举不胜举,但从熊克武、刘存厚至刘湘、杨森,无论谁有了旦夕之间平定川局的念头,都是转眼祸便至,熊克武远走,刘存厚式微,杨森屡挫,均为此故。刘湘虽然谨小慎微,精明能算,但也曾因为目空一切,高调做人而吃了大苦头,被迫坐了一段时间的冷板凳,而他能重新崛起,也多是因为恢复了谨慎的性情。刘文辉在这些人里头,名声最小,资历最浅,亦无煊赫之功,但在川战这场政治长跑中,决定胜负的并不是爆发力,而恰是耐力——刘文辉不急不缓,确是暗合了长跑之道。刘文辉混到今日,终于得到了川军各将的认可,从配角演到了主角。
刘文辉现在拥兵12万,防区除西康十数县之外,坐拥上下川南,上川东共六十余县,属地之大,地盘之广,已是大半个四川,在川中众将中,也就是刘湘能与其相提并论。做小容易做大难,以前实力不济的时候,需要考虑的事情少得多,占便宜也容易得多,但是到了如今这个位置上,再想前进一步,那就得虎口拔牙,难度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了。刘文辉这出头之后要考虑的第一件事就是跟谁混,而这自然就是赌博,而且是关系前途命运的豪赌,在其位谋其政,这场赌博是躲不过去的。
刘文辉占便宜的本事自然是炉火纯青,但是现如今摆在他面前的这场赌局跟他以前的赌法大相径庭——赌注太大,赌局难测,而且难于风险规避。当时中央的局面又是混乱无比,北洋系虽然垮台,国民党却又分成蒋系、桂系、冯系、晋系四派,蒋介石欲削平诸侯,自领霸主,但优势却又不甚显明。想来刘文辉也是想破了脑袋,也看不清局面,于是,只能一切都看天意了——刘文辉下注了,赌的是桂系。刘文辉肯定有他的想法,桂系当时正是如日中天,实力鼎盛,此前还将蒋介石逼宫下野,现在实力远甚当初,想必更操胜券。
有道是落子无悔,刘文辉既然决定将宝压在桂系上,那就再无回旋余地,只能期待桂系如他所愿,搞定老蒋了。可惜的是,运气总有用完的时候,刘文辉一路走来,也太过于顺畅,如此鸿运当头,已是罕见,从概率上讲,刘文辉也该倒霉一次了。从前都是小赌,输了无伤筋骨,最多重新来过,从前赢得再多也赶不上这次输一场。很不幸的是,刘文辉早不输晚不输,偏偏就输在这最要命的一场,这场赌博可以算是血本无归,桂系让他吃足了苦头。先是蒋桂之战,蒋介石先将白崇禧所率唐生智旧部策反,又将李明瑞勾搭悖逆,桂系接连受挫,终至完败。后在中原大战的决战中,反蒋盟军心不齐,晋系半道而退,桂系积劳无功,冯系孤军奋战,尔后张学良领军入关,一举鼎定大局。刘文辉在此关键性两战中无一例外发电讨蒋,但是,这两战老蒋无一例外大获全胜,这下刘文辉把民国新晋头脑蒋介石得罪到了骨头里,老蒋看来是决计放他不过了。
刘文辉投机失败,刘湘却春风得意。刘湘也是运气好,其实初时跟老蒋交好只不过是为了对付他的老同学,但是既然已经交好,就不能出尔反尔,否则两边不是人。因此,就在刘文辉屡屡跟老蒋唱反调,将赌注压在了老蒋的对立面时,刘湘却打定了主意拥蒋,甚至还在蒋桂之战中出兵武汉相助老蒋,这下马屁可算拍对了地方,老蒋对他着实是另眼相看。老蒋在争霸战中脱颖而出,取得了霸权,当上了霸主,虽然尚需稳固地位,但大势已成——刘文辉得罪了他,而刘湘讨好了他,这二刘之争的天平可算彻底偏了方位。
就在川外纷乱不休,二刘争相投机却效果迥异之际,四川又爆发了北道之战。起由是罗泽洲师内部哗变。罗泽洲是军官系二号人物,又是八部同盟的成员,但是,他这一师却隶属于邓锡侯二十八军,当然,这个隶属关系也就是个表面文章,因为邓锡侯根本就管不了罗泽洲,罗泽洲我行我素,也不将顶头上司放眼里,这次罗泽洲被扣,邓锡侯当然来得正好,想就势将其废黜。于是,一心想将该师收归己用的邓锡侯就将部将陈鸿文擢为师长,让他趁着这个机会去接管罗师。按说要是快刀斩乱麻的话,这事就该了了,但是陈鸿文初来乍到怕稳不住局面,贸然将罗泽洲除掉又怕军中不服,所以,罗泽洲虽然被扣,却未有性命之虞。再退一步讲,即便不杀掉罗泽洲倒也无妨,好歹将他好好看着啊,但是,怕什么来什么,罗泽洲不知怎的,居然溜了出去。
罗泽洲逃得一条性命,自然去找同学李家钰帮忙,而李家钰一看老同学出了这档子事,军官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敢怠慢,联合了杨森,就准备进攻顺庆,逼迫陈鸿文交权。陈鸿文一是对罗泽洲师还不能全部控制,命令自如。二是毕竟对手势大,于是陈鸿文战败,退往成都。陈鸿文战败,邓锡侯怎能干休?于是邓锡侯也就出兵攻打李、罗,而保定系的同学刘文辉和田颂尧自是领兵助战。这下轮到李家钰战败了,李家钰一败,知道四川也就刘湘有能耐帮他,于是,干脆摒弃旧怨,投靠了刘湘,刘湘也就出兵相助。这你找我帮忙,我找他帮忙,顺庆这么大点地方,倒是各门各户差不多来了个齐全,本来这事就不大,这么多兵力要是打将起来,倒也很不上算,于是,各派认为这事事出偶然,也没必要太过较真,后来就休战言和了。
此战最倒霉的就是邓锡侯,李家钰和罗泽洲都是他的旧部,跟着他混出来的,虽然混出来后就不太把他放眼里,但至少还有个名义上的关系,现如今李家钰直接投靠了刘湘,而罗泽洲的部队更是损了个七七八八,名义关系也免了。李家钰和罗泽洲虽然实力大损,他们的军官系也玩完了,但是毕竟是有防区地盘的,论情论理,这些地盘都该归邓锡侯了,但是大家都知道最擅长占便宜的是刘文辉,他出兵助战是假,趁机占地是真,这仗一下来,李、罗二人的防区都给刘文辉占了。刘文辉按说跟邓锡侯都是保定系的,还约好了同生共死,但是刘文辉此人一见利就忘义,这些年逐渐坐大之后更是不把邓锡侯和田颂尧这二人放眼里,经常去挖两人的墙脚,策反两人的部将。这二人看在同学的面上也就暂且忍耐,但是刘文辉非但没有罢手之意,反而变本加厉,全无同学之情,此次借着罗泽洲的事又是趁火打劫,把地盘占了个够,邓锡侯虽然沉稳,但又不是一点火气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