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常青藤教子课
13532100000023

第23章 跌倒了自己爬起来(2)

有些孩子由于受到年龄、经历、学识等的影响,往往会产生一些不应当有的错误,如:粗心大意、骄傲自满等。在这种情况下,人为地设置一些挫折让其遭受以打击其骄傲情绪是非常有必要的。当然,这种挫折应当有一定的限度,应当在事后给孩子说明,并且不是以真正打击孩子为目的,而只能是通过这种人为设置的挫折,让孩子受到教育,使其明确挫折对自己的作用,并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排除自己的骄傲情绪,戒骄戒躁,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

3.挫折教育能够使孩子真正享受成功的喜悦

孩子如果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完一个难题时,那种喜悦是不言而喻的,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那要比从师长或书本里学到知识更让其感到欣喜。因为从师长或书本里得来的知识,是别人已经整理好的,没有什么趣味性与探究性而言,孩子的识记是枯燥无味的,而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探究掌握的知识才是对自己来说更有意义的学习。“纸上得来终觉浅,要想绝知须躬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4.挫折教育能够使孩子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挑战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如果孩子在学校中没有遭受挫折的洗礼,没有正确对待挫折的思想,就好像是温室里的“花朵”,是不可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而只有孩子在学校中就遭受许多挫折(无论这种挫折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掌握了应付挫折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讲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同样,哈维教授也认为挫折教育应该针对不同年龄与性格的孩子有阶段、有方法地去实施。

第一阶段:培养孩子的信任感。

适用年龄:0~1岁,低幼阶段。

孩子的挫折教育在出生后就应该开始。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家长格外的照顾与养育,家长应该积极的与孩子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对家人及环境产生美好的信任感觉,为与孩子的沟通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适用年龄:1~3岁,幼儿阶段。 当孩子可以站立、行走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让他自己独立去完成,不要总是抱着或者帮他迈步等。孩子动作发展的同时也是心理的不断发展完善。孩子稍大后,可以让他试着料理自己的生活,在自理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并迁移到以后的生活和交往中去。

第三阶段:培养孩子心理的独立性。

适用年龄:3~5岁,幼儿园阶段。 平时我们总会教育孩子要助人为乐,并且也在身体力行地帮助孩子。然而有时候需要孩子独立完成的事情,却给予过多帮助的话,反而会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只要是孩子有兴趣的事情就鼓励他独立去做。

第四阶段: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适用年龄:5~6岁,学前阶段。 孩子步入课堂后,传统的教育重视数理逻辑和语言表达能力,但这仅仅是学习的一个层面,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的求知欲,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少孩子总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这就是他在思考问题的表现,此时,家长应该耐心解答,即使是自己回答不出来的问题,也不要怕丢面子,可以和孩子一起查阅书籍、进行试验来探讨。

而具体到挫折教育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1.向学生贯彻遭受挫折的思想

在现实生活中,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没有知识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会处处碰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给学生贯彻遭受挫折的思想,让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至于遭到挫折便束手无策。教师要教育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有敢于面对现实的勇气,在逆境中也能够顺利走出来,满怀激情地拥抱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讲解那些身处逆境仍然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人生经历,如:在一个漆黑的山洞中,在没有任何亮光可以凭借的情况下,意志顽强的人是如何走出这个山洞的;在地震过后的废墟中,没有水,缺乏氧气,无助且坚强的人是怎样坚持直到获救的等等,这对于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是有帮助的,并且让学生终生受益。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百折不挠的探究精神,从而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2.人为地制造挫折

针对有些学生比较聪明,以及家庭、经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生活中遭到挫折的机会可能很少。这种学生在顺境中应对自如,但一旦遭到挫折,便一撅不振,对生活失去信心。对于这样的学生应人为地设置障碍制造挫折,以训练其对逆境的忍受能力,以求更好地适应生活。如可以在考试中出一些比较难的题目让学生去做,学生可能费了好大的劲却无法得出正确的答案,让其人为地遭受挫折,学生在遭受挫折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这对于培养学生忍受挫折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为孩子创造“挫折情境”

哈维为了锻炼他四岁儿子的勇敢精神和自理能力,把孩子悄悄地“丢”在闹市中,看孩子能否自己找回家。为了防止意外,他在一旁悄悄地跟着孩子,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以前他不止一次地教育孩子不可轻信陌生人,因此,不论谁去抱孩子,孩子都不肯。

经过一番周折,孩子找到了交通警察,并被哈维“认领”了回去。哈维又这样做了两三次,每次孩子都安全回到了家,哈维设置的挫折情境使孩子变得更加勇敢和机灵。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挫折可分为若干层次,从低层次挫折向高层次挫折的发展,是良好的社会状况、良好的个性成熟的迹象。挫折在形成自我激励、自我强化和坚强意志等心理素质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适度、适量的挫折,能为孩子创设提高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克服困难的情境机会。

当然,我们并不建议各位家长也像哈维这样,将自己的孩子“丢”在人群之中,让他自己想办法,但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创造一些适度的挫折情境,使孩子提高抗挫折的能力,教育孩子正确应对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挫折,培养孩子处理和应对挫折的能力。有时候,让孩子“吃点苦”更利于他的成长。

比尔·盖茨读小学时,有一年夏天,学校组织为期一周的50英里徒步行军,很多家长怕孩子受伤,不让参加。比尔的父亲却对孩子说:“这是你锻炼的大好机会,这时候才看得出谁是真正的男子汉!”为了这次活动,母亲还特地为比尔买了双新靴子。在父母的支持下,比尔第一个报名参加徒步行军。

行军开始后,因为新靴子不合脚,第一天走完8英里后,比尔的脚后跟就磨破了,脚指头上也出了不少水泡。第二天,还没走完一半路程,他的脚已经开始红肿,鲜血从裂口中流出来。老师劝他不要继续行军了,但比尔坚决不肯。老师只好打电话给他的父亲,让他劝劝自己的儿子。父亲跟比尔通话时,老师开始为比尔收拾行李,以为爸爸一定会让孩子立刻回去。这时,只见比尔一瘸一拐地回来了,兴高采烈地对老师说:“不用收拾了,我不回去!爸爸说了,他相信我,要我坚持下去,直到我自己认为可以停下来为止。”

就这样,比尔又坚持了两天,和大家一起爬山涉水,一直到他一步都迈不动了,才由母亲接回家。

无独有偶,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夫人杰奎琳是位坚强而独立的女性,她的儿子约翰自幼羞怯、自卑、优柔寡断、依赖性很强。杰奎琳认为儿子之所以有这样性格上的弱点,跟缺少锻炼有直接关系。于是她在约翰11岁的时候,把他送到英国的德雷克岛“勇敢者营地”去受训,学习驾驶帆船、独木舟、爬山。13岁时,她又送儿子到缅因州的一个孤岛上学习独立生活的技能。在20天的训练中,不给食物,只给一加仑水、两盒火柴和一本在野外如何谋生的书。当约翰15岁时,母亲又送他去肯尼亚的荒野里自求生存。在约翰读中学放暑假时,她还把儿子送到“国家户外”学校,接受为期70天的训练。为了进一步强化约翰独当一面的能力,她让儿子参加和平队赴危地马拉从事地震救灾工作。

在一次次异乎寻常的训练中,约翰的表现越来越出色,终于锤炼出了刚毅果断的独立人格,成为一个自信潇洒、求实向上、理性节制、圆通练达的青年。

对普通家庭来说,让孩子吃苦,并不需要家长刻意制造“苦头”给孩子吃,只要让孩子承担他们应该承担的责任,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就能达到锻炼意志、增强毅力的目的。日常生活起居、家务劳动、学校的各种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孩子能够参与的就让他们参与,只有流过汗、磕破皮、出点血,孩子的意志才能坚韧起来。家长需要做的是:

a.别把孩子当婴儿。

只有初生的婴儿才需要全方位、一条龙的细致关照。即便七八个月的婴儿也可以学着自己抱奶瓶喝牛奶了。许多家长可能需要不断提醒自己这一点,充分了解孩子目前的能力水平,确定对孩子的恰当期望。有些家长留恋婴幼儿对自己的依赖,孩子长大越来越独立使他们感到失落,不知不觉中就希望孩子永远长不大,并一直把孩子当婴儿看待。这种家长对孩子的依赖性,会阻碍孩子心理上的“断乳”,妨碍孩子发展独立性。

b.从吃穿开始,让孩子自理。

一岁半孩子就可以自己用手抓食物喂自己,2岁学用勺。哪怕孩子吃得满地狼藉;让孩子自己削水果皮,哪怕他削出来的苹果只剩下了一半;让孩子自己洗碗刷饭盒,哪怕他弄得厨房水满金山;让孩子自己铺床叠被,哪怕他动作缓慢像蜗牛。别怕孩子没吃饱,别嫌麻烦,别嫌孩子慢,鼓励他,教他正确的方法,孩子的进步会让你吃惊的。

C.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和习惯。

不会做可以学,不肯做就可怕了。如果孩子养成了懒惰、好逸恶劳的心理,就很难摆脱对家长的依赖,获得独立的能力。其实,大多数三四岁的孩子对劳动是充满兴趣的,他们会争着去倒垃圾、帮忙拣菜、扫地抹桌,但家长或怕累着他们,或嫌他们越帮越忙,总把他们打发到一边。殊不知,这样不仅剥夺了孩子能力的锻炼和在劳动过程中学习的机会,剥夺了孩子享受劳动乐趣的机会,还给孩子传达了一个错误的概念:劳动是一种负担。有的家长把劳动作为惩罚孩子的手段,“你不听话,罚你洗碗。”这样更让孩子觉得劳动是一种痛苦。所以家长自己得从根本上审视自己对劳动的看法,提醒自己劳动的价值。实际上许多家长自己是很吃苦耐劳的。为父母的总是希望把最好的东西传给孩子,为什么不把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传给孩子呢?

让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跟孩子一起唱着歌儿干活,把劳动的过程变成加深亲子关系的最好途径。欣赏孩子的劳动成果,让孩子体会到劳动所带来的成就感,赞扬孩子的干活劲头,让孩子明白爱劳动是一种美德。

d.给孩子受点“磨难”。

如果孩子所做的事都是家长精挑细选出来的干净、简单、容易的活儿,孩子遇到出其不意的困难时,就会备受打击,束手无策。教训和经验一样重要,不经历风雨,何以见彩虹;不遭遇失败,就难以深刻体会成功的喜悦。不时遭受小挫折的孩子,才可能不被大的打击所吓倒;在过去的挫折中学到克服困难的方法的孩子,才能同样有能力摆脱困境;有过战胜困难的经历,孩子才能对自己更有信心。让孩子吃苦受难不是故意找茬惩罚他们,而是希望孩子能从中获益,使其身体、智力、意志品质都得到锻炼。

所以,让孩子多走点儿路,使他在体力上更强壮;让孩子搬点儿重的东西,他可以动脑筋想出最省劲的方法;让孩子参加夏令营,他能学会适应与平时完全不同的环境,应对从未遇到的问题。城市中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的夏令营活动愈加热闹,孩子们在夏令营里要自己动手扎帐篷,学烧饭,还要翻山越岭,涉水过河,经受着城市儿童平时难以遭遇的各种困难。这一独特的挫折教育,对培养孩子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会有很好的效果。

古人早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训诫。古今中外,凡是有成就者莫不是经历了不少苦难,而后才有大作为。众所周知,周文王被囚推演出《周易》,孔子被困于蔡作出《春秋》,屈原放逐江南写下《离骚》,左丘明失明后完成《左传》,孙膑膝盖受刑后编著《兵法》。现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教授有句名言:“有钱难买幼时贫。”许许多多卓有建树的伟人、名人无不是从艰难坎坷的少年时代经过自己百倍的努力而取得事业的成功。爱迪生、高尔基、华罗庚等,都拥有一个穷苦辛酸的童年。然而,正是这种不寻常的生活经历赋予了他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他们奋发向上,自强不息而终成大器。

诚然,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我们的共同愿望。提倡让孩子吃苦,受挫折,决不是鼓动人们让孩子们再去过“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生活,也不希望孩子们再蹈前辈的困难。而是要注重从小砥砺孩子坚强不屈的意志,磨炼其不畏艰难的精神,增强其在各种挫折面前的承受能力。因此说,让整天生活在富裕之中的孩子去参加夏令营和军训活动,让他们有机会体验一下相对艰苦的环境,提高他们自己动手动脚的能力,感受生活艰难不易,珍惜父母劳动成果,激发吃苦进取精神,培养独立而健全的品格,这无疑是必要的。一位送孩子参加夏令营的家长感慨地说:“孩子在家里什么也不缺,唯一缺少的就是锻炼,这一课一定得补上。”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具有综合知识、综合能力的全面人才,而这样的人才在温室里是培养不出来的。自古磨难出英雄,从来纨绔少伟男。让孩子受点磨难吧!这样,孩子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才会像雄鹰般展翅高飞。就能真正做到顺境不淫其乐,逆境不移其心,挫折不屈其身,苦难不堕其志,方能有大的作为。

锻炼孩子的挫折承受力

哈维指出,有些孩子之所以能够“跌倒了自己爬起来”,一方面是因为家长给予了正确的指导与教育,养成了孩子这一良好习惯,另一方面也与孩子的挫折承受能力有关。孩子的挫折承受能力越强,越有可能在“跌倒”的地方“站起来”;反之,一个没有丝毫挫折承受力的孩子,即使他的父母不断鼓励与教育,他仍不能走出失败的泥淖。

困难和挫折,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一所最好的大学。无论什么人,只要他没有尝过饥与渴的滋味,他就永远也享受不到食物和水的甜美,不懂得生活到底是什么滋味;一个孩子,如果他没有经历过困难和挫折,就品味不到成功的喜悦,没有经历过苦难,就永远感受不到什么叫幸福。

良好的承受挫折的能力,受到挫折后的恢复能力和百折不挠、不向挫折屈服的精神,是成功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质。培养承受苦难和不屈服于挫折的能力,对今天的孩子尤为重要。承受挫折的良好心态,是在童年和青少年时受过挫折并不断地解决困难中磨炼出来的。这是一个人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