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规矩和爱
1357700000052

第52章 情商(一):培养客观积极的自我意识的建议

了解自我意识发展的年龄特点

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懂得这样的发展规律可以帮助父母对可能产生的一些心理行为的变化做到心中有数。一开始婴儿对自身的感受和对外在的环境的感受并没有明确的区分,随着对外界环境认知的分化,开始慢慢注意自身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一岁半到两岁是孩子自我意识迅猛发展的阶段。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叫“胭脂测试”。把红色的胭脂擦在孩子的鼻尖上,然后把孩子放在镜子面前,观察孩子是去触摸镜子里自己影像上的胭脂还是自己鼻子上的胭脂。结果发现年幼的孩子都是去摸镜子里的胭脂,到了1岁半至两岁,孩子开始摸自己鼻子上的胭脂。说明孩子已经明白镜子里的影像和自己的身体之间的关系。

有意思的是,这个年龄的孩子开始第一次用人称代词“我”来代表自己,连用手语的聋哑儿童也不例外。由于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在行为上也有很多特别的变化,这个阶段也叫“可怕的两岁”。很多孩子用两个基本的手段来确立自己和别人的差别。首先是对别人说“不”。通过否定别人,来突出自己的特别。第二,用对人和物的占有来标志自己的权力。如果你知道了这个规律,当孩子接近这个年龄的时候,你要提前做好应对的策略。首先要学会尊重孩子。虽然在此之前孩子对你不但依恋而且百依百顺,但你要意识到孩子的反抗已经不远了。除了温柔而坚定的态度,你还要学会让孩子选择。请你比较一下孩子在哪种情况下更容易说“不”。

A.妈妈:“吃青菜。”

B.妈妈:“宝宝是先吃青菜还是先吃黄瓜?”

在对物的占有上,充分满足他合理的需要。例如他的小床、他的玩具、他自己的物品都可以按照他的要求摆放。你也可以把他的照片贴在他的床上,客人来的时候也可以让客人参观一下,不要忘了说一句:“这是我们宝宝自己的小床。”当然,这个年龄也要开始教育孩子学会分享。但是一开始的分享是和爸爸妈妈或者还依赖的人之间进行,在分享的过程中想方设法让孩子感觉到分享不但不一定是失去,有时还有更大的乐趣。在此基础上才慢慢地学会和别的小朋友分享。这一步一开始还需要有父母的介入。

孩子的自我意识除了受自身心理发展的影响,有时候也会受环境突然变化的影响。例如上幼儿园就会让孩子自我意识产生巨大的变化。在家庭环境下,孩子往往是众多大人的注意中心,需要也随时能够得到满足。但是到了幼儿园里,自己就和周围的小朋友平等了,情感依恋的资源也突然不见了。所以常常会引起很多自我意识的变化。有的孩子有一种突然被父母抛弃的感觉,安全感受到了很大的损伤。所以在这里我要特别谈谈帮孩子完成入所入园过渡的问题。

上托儿所对孩子的挑战在于较大的环境、活动和人际关系的变化。首先,从熟悉的家变成了陌生的教室。其次,从比较自由的自发活动变成了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最大的变化是人际关系的变化。不但自己可以依恋的对象不见了,而且自己从社会关系的中心变成了非中心。现在有些幼儿园也开始有了入园的过渡。例如,开学前有老师的家访,小朋友参观自己的教室,看到自己的照片贴在了衣柜上,一开始可以有半天时间让妈妈来陪伴,等等。这些都很好,都是在环境、活动、人际关系上减少变化的反差。在这里,我补充一个可操作的方案,那就是在开学前帮孩子找到一个或两个同班同学,在开学前几个家庭就开始相互交往,建立家庭间的大人和孩子的关系。在第一个星期这几个家庭先在外面集合,然后一起把孩子送入教室。由于这样能让孩子之间产生相互的情感支持,入园的过渡就比较平缓。

总之,懂得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和需要,能帮助我们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让孩子的自我意识得到健康发展。在运用发展规律教育孩子上有三类父母。第一类父母知道了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规律,心理上和行为上都有准备了,防微杜渐,孩子过渡得比较平稳。这种父母是先知先觉型的父母。第二类父母是要看到孩子的行为有了变化,才去学习明白为什么。这是后知后觉型。最糟糕的是碰到那些情况后束手无策,只知道发脾气的父母。他们属于永远糊里糊涂的不知不觉型。

来自父母客观具体的评价

孩子产生怎样的自我意识与在环境中得到的对自己的评价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在发展早期,父母对孩子的表扬和批评对孩子形成积极客观的自我意识有着直接的影响。表扬和批评都是教育的艺术,需要父母好好学习。其实表扬和批评就是爱和规矩的一种表现形式。前面关于爱和规矩的原理都可以运用在表扬和批评中。例如第五章中讲到做规矩时要考虑孩子的动机,给予的惩罚要孩子自己能够接受等,在批评孩子时也一样。在这里,我要特别探讨如何通过表扬来培养孩子客观的自我意识。

很多家长认为,只要多表扬,孩子就会变得积极自信,就会勇敢地面对挫折。但是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并没有完全支持这样的设想,单纯地提高表扬频率对孩子产生积极客观的自我非但没有帮助,反而会有损害。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表扬的效果取决于为何表扬和如何表扬。首先,有效的表扬要建立在孩子真正付出努力的基础上。因为孩子付出了努力,他自己能感到自己配得上这样的表扬,心里很踏实。这样的表扬对增加孩子的自信有很大帮助。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在判断孩子某个行为是否值得表扬时,应该考虑他们的年龄和实际的能力。其次,表扬的内容要具体客观。同样是表扬孩子的绘画,读了下面两句话,你觉得有什么不同感受吗?

A.妈妈:“宝宝画得真棒。”

B.妈妈:“宝宝把这个小朋友的眼睫毛都画出来了,真仔细。”

如果总是简单笼统地说“你真棒”“真聪明”,对孩子的表扬会越来越没有力量。动不动就这样表扬孩子,会让孩子觉得这样的表扬很廉价,甚至会影响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威信。

和表扬一样,批评也要考虑孩子行为的动机,需要就事论事。和笼统简单的表扬相应的是给孩子贴标签。下面两句话同样是批评孩子做错了数学,你读了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

A.爸爸:“又错了,你笨死了。”

B.爸爸:“你好像已经三次忘记进位了,是因为特别难吗?”

如果你每天对孩子说20遍“你真棒”,孩子长大未必一定棒。但是你每天对孩子说20遍“你真笨”,孩子长大了就真的笨给你看。因为你这样贴标签式地批评孩子,非但不能帮助孩子注意到自身具体的问题,而且会让孩子不知不觉接受你给他的品质能力贴上的负面标签,产生不客观的自我评价。以后碰到困难就会畏缩:“反正我很笨。”相反,具体客观的批评不仅可以引导孩子注意需要改进的具体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对孩子自尊心的伤害。很多时候我们用情绪、用标签来批评孩子,却从来没有意识到对孩子自尊的伤害。下面是几年前我所目击的一个例子。

那是一个冬天的傍晚,天早早黑了。当我路过上海一小区游乐场时,秋千滑梯上的孩子们都回家了。迎面走来一对母女,手拉手边走边说着话。女孩大约6岁,话很多,而妈妈满脸严肃,一言不发。当女孩提出一个要求时,妈妈停下脚步突然开口了。

孩子:“妈妈,明天我做完作业以后,你让我到这里来玩一会儿吧?”

妈妈:“不要这样假惺惺的,想玩就直接说。说什么明天,说得这么可怜干吗?”

看到孩子低下头不敢看她时,妈妈又冒出这样一句话:“想玩现在就去玩一会儿吧,以后不要这么假惺惺的。”女孩松开了拉着妈妈的小手,缓慢地走向秋千……

我当时真想上去和这位妈妈讲几句,但又怕当着孩子的面说妈妈会伤害到孩子。我不知道这位妈妈是否那天自己有不高兴的事情才这样对孩子说话。要知道你这样说话对孩子有多大的伤害。虽然表面上你满足了孩子玩的需要,但是却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你为什么说你的女儿提这个要求是“假惺惺”呢?要知道你的孩子是多么渴望能在小区的游乐场上和小朋友玩,她能说“明天我做完作业以后”再玩是多么不容易。这个年龄能有这样的自我克制是高情商的表现。你对孩子的优点感受这么愚钝,还要一次又一次地说孩子“假惺惺”,想一想你被别人说“假惺惺”或者“虚伪”,你自己是什么感觉?这是给一个人的品质贴上负面的标签啊。既然自己不喜欢被别人这么说,为何要这么轻易地对自己的孩子说这些伤害的话呢?你每天这样说,这个孩子会“如你所愿”,真的能学会假惺惺和虚伪。

这件事情过去很久了,那个女孩在黑暗中缓缓走向秋千的背影时时还会浮现在我眼前,仿佛是在责备那天我没有上去和这位妈妈理论。现在我把这件往事写出来,但愿能对我们年轻的父母们有些警示:我们要提高孩子的情商,先提高自己的情商。

来自父母积极而又客观的期望

孩子有怎样的自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怎样看孩子,怎样期待孩子。关于教育者的期待有一项非常有名的研究,它所揭示的原理叫“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是一则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一位有名的雕塑家。他精心地用象牙雕塑了一位美丽可爱的少女。他深深爱上了这个“少女”,并给他取名叫盖拉蒂。他还给盖拉蒂穿上美丽的长袍,并且拥抱它、亲吻它,他真诚地期望自己的爱能被“少女”接受。最后,他的真诚期望感动了一位女神,她使雕像有了生命而让皮格马利翁如愿以偿地获得真爱。

后人用皮格马利翁效应来表达赞美、信任和期待的巨大作用。哈佛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是第一个用实验的方法揭示教育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他在考查某校时先让学生参加了一项没有什么意义的测试。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说:“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全都是非常有潜质的人才。”事过半年,罗森塔尔又来到该校,发现这18名学生的确超过一般,长进很大,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由于他这项首创性的研究,后来也有人把教育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叫罗森塔尔效应。

根据罗森塔尔的分析,主要有如下四个社会教育心理机制:一是气氛,即对他人高度的期望而产生了一种温暖的、关心的、情感上支持所造成的良好气氛;二是反馈,即教师对寄予期望的学生,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赞扬;三是输入,即教师向学生表明对他们抱有高度的期望,教师指导他的学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启发性的回答,并提供极有帮助的知识材料;四是鼓励,即对所期望的学生,教师总给以各种各样的鼓励,使他们不断朝向期待的方向发展。

既然在教室里能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家庭里也同样可以。罗森塔尔所总结的四个社会心理机制概括起来就是积极而又客观的期待加上爱的鼓励,这些都是爱的具体体现。由爱而产生积极互动,使你对孩子积极客观的期待成为孩子自己积极客观的自我意识和相应的努力。后来罗森塔尔还提出影响积极效应产生的两个重要因素:期待目标的可能性和期待者的权威性。期待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大,就说明父母的期待既客观又积极,是一种理性的体现。而期待者的权威正是通过规矩而建立。所以,简单地说规矩和爱的气氛是产生家庭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基础。罗森塔尔提出的这两个重要因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在很多专家提倡赏识教育。我不否认赏识鼓励的重要性,但是不是一味夸奖孩子,对孩子说“你能行”,就能产生积极的效应。如果目标不客观,你说行,结果还是不行。等你下次再说“行”的时候,孩子就开始怀疑了,因为你在孩子面前的权威降低了。赏识教育还是要依赖家长的权威,依赖所设定目标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