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谦虚礼让
13718100000044

第44章 德艺双馨的夏雨田

夏雨田,1938年3月30日生于北京,河北涞水人,我国著名曲艺艺术家,一级编剧,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60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于华师附中,后于1963年调到武汉市曲艺队(武汉市曲艺团前身)当演员,是新中国第一代成为相声艺术家的大学毕业生。他曾担任过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武汉市文联主席,两届武汉市市委委员,省、市政协委员,党的十三大代表。

夏雨田,数十载深入体验百姓生活,笔耕不辍,佳作不断。即便是在长期与病魔顽强搏斗的艰难时刻,仍没有一刻停止思考和创作。2004年7月30日的凌晨,66岁的夏雨田因患肝炎后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等多种疾病不治而永远停下手中书写了辉煌一生的笔。

一、“他是中国相声界的里程碑式人物”

我国著名相声演员,现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姜昆说:“夏雨田的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与时代紧密结合,他是中国相声界里程碑式的人物。”

著名相声艺术大师马季老先生对夏雨田可谓推崇备至。2002年春,他担任夏雨田相声小品演唱会的艺术总监。在谈到夏雨田给他的启示时,他提到三点:第一,相声要提高品位,必须要提升演员的文化素质,这是迫在眉睫的问题;第二,要向生活学习,艺术创作没有捷径,深入生活不能废弃;第三,虚心向传统学习,他认为夏雨田除了有真才实学,扎实的基础之外,还有着深厚的传统功力。

著名相声作家、表演家侯耀文说,相声要交给有专业技能、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不仅仅是演员,相声需要真正了解它、热爱它的创作者,好的段子是相声这门艺术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被相声演员们公认“几十年才出一个”的夏雨田就是难得的优秀创作者,相声要发展,他这样的人是脊梁。将相声创作表演专业带入大学的著名相声、小品演员冯巩在谈及夏雨田的作品时说其作品“语言新,结构巧,意识强,包袱脆,继承了强烈的现实主义传统。”相声艺术不能慢慢成为“国粹”尘封在博物馆里,而应当活跃在舞台上,闪烁在老百姓的谈笑间。夏雨田数十载无私奉献的辛勤工作向我们证明了相声艺术在新世纪里依然有其独特的魅力,相声仍可描画多姿多彩的生活,把握当下时代脉搏,成为人民喜爱的艺术形式。

但愿中国能多有几个夏雨田,在曲艺艺术的发展长路上点亮一盏又一盏明灯。

二、淡泊名利醉心创作“我不觉得名人就比普通人高明。人活着,不要为名利所累,为私欲所累,为各种逆境与挫折所累。你瞧,清洁工起早贪黑扫净了马路,但行人并没有看见他们在马路上写下自己的雅号;住进新房的人也无从考察砌砖师傅的台甫;而厨师更不把尊姓大名刻在粉蒸肉和三鲜豆皮上。别人为社会付出了多少默默无闻的劳动,

自己分工搞文艺,究竟哪点比别人高贵、光荣呢?”他是这样说的,工作、生活中也是这样做的。从来低调谦虚、辛勤工作、默默奉献,在他的身上,我们看见的是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曲艺艺术的无限热爱。

夏雨田是个多面手,他涉及的品种有相声、小品、快板、独角戏、故事、评书、渔鼓、诗歌、小说、电视剧等几十个品种。见他主攻曲艺,也有人替他惋惜:“豆芽再长,也只是个小菜啊!”他则幽默地说道:“管他大菜小菜,荤菜素菜,人民爱吃就是好菜!”

他创作的相声有戏剧的情节,小说的结构,小品的奇趣,诗化的语言,哲理的思辨,既有丰富的社会内涵,又有强烈的艺术魅力;既辛辣讽刺社会腐败鞭挞丑恶现象,又热情赞颂人民的美好心灵。

雅与俗,庄与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他曾说:“幽默的至高无上境界应是无私无畏无我。无私无我,天地宽阔,达到这个境界自然不易,但我愿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相声、小品等艺术形式中一种很重要的审美效果就是笑,在寻找笑声方面,夏雨田有着自己的见解。他曾说:“要寻找笑声吗?那就去找不协调,就是矛盾。生活中充满了矛盾,内容与形式,美与丑,爱与恨,真理与谬误……当你用喜剧的手法揭露这种矛盾的时候,笑声也就迸发了。”进入新时期,他又不断开拓创新,不再仅仅发挥相声的揭露讽刺功能,而是尝试关注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和景象。

用相声表现新时代、新人物,虽然难度较大,但他的新型相声迎合了时代和百姓的需求,为中国的相声掀开了新的篇章。

夏雨田在艺术上的创新与成就,为使中国新相声具有更完备的民族文化特征、更完整的曲种艺术形态、更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与发展前景,提供了重要的、宝贵的经验。

三、乐观幽默笑谈生死从60年代起,夏雨田就经常到部队、农村、工厂和学校演出,且每年都要到农村体验生活三四个月,与士兵一同摸爬滚打,与农民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基层走进生活,用心体验着广大群众的欢乐和幸福,悲伤与痛苦。1963年,夏雨田到农村体验生活时,不慎染上肝炎和开放性肺炎,之后由于忙于事业,疏于治疗,病情发展成肝肾综合征,而后常年要忍受肝硬化腹水的病痛折磨。五十岁后的十年间,医院多次下达的病危通知。但即使病魔缠身,他仍坚持创作,在病榻上书写了300多万字的作品。

曾经照顾过夏雨田的武汉市同济医院干部病房护师翁萍说:“夏雨田是我们这里的老病号,可他完全不同于一般的病号。他的病虽然很顽固、很重,但他从来没有唉声叹气,总是用一些诙谐的话逗大家开心。”他形容自己是“该硬的地方软(腿脚),该软的地方硬(肝)”,“我是长江之子,妈妈涨水,我也涨水”。他还会幽默地安慰病友,给医生护士帮了不少忙。

夏雨田在医院里写出了许许多多批评社会上不正之风的作品,如反映玩物丧志的独角戏《麻广长》,揭露行贿受贿的轻喜剧《不是不报》,还有鞭挞豆腐渣工程的评书《刘罗锅智斩臭豆腐》等等。

他体察生活,心系人民,他不仅为社会把脉,还开出良方,在医护人员眼里,他是病人,更是医生。

2002年秋天,学校派代表去看望病榻上的夏雨田,发现他还在坚持创作。提起在华师度过的那段青葱岁月,他不禁兴致高昂地聊了起来。他说:“母校是我成长的摇篮,在母校的生活对我一生的文艺生涯影响深远。我读书的时候,母校的文艺氛围浓厚,学校有文工团、曲艺队、创作组。那个时候我就经常跟着创作组下乡体验生活,进行创作。每逢周六,学校还会组织各种晚会活动,当时的曲艺晚会就在阶梯教室举行,虽然小型,但却非常热闹。这种浓郁的艺术气氛对我的艺术之路起了关键作用。”夏雨田对母校的一片深情溢于言表。言谈间,病床上的他精神矍铄,思维敏捷,仅有稍稍气喘。谁能看得出这是一个饱受肝硬化折磨二十多年的病人呢?

夏雨田曾亲笔书写他的座右铭:“我追求文如其人,人如其文”。

他在《多多关照》(夏雨田作品选,1993年武汉出版)一书的自序《相声·笑声·人生》中写道:“幽默不仅是艺术手段,也是人生态度。以幽默的态度对待人生,人便可以洒脱一些,豁达一些,开朗乐观一些。对于名利、仇怨、甚至生死都会看得散淡一些,透彻一些。”

死亡无法控制,活法却可以选择。夏雨田一生的本质是一场他自编自导自演的喜剧,他和所有人一样是啼哭着来到世上的,但却是在生命的每时每刻快乐地奋斗着,他还说他要带着笑靥离开人世。

正是这样的人生态度,让他不畏病魔,把欢笑通过作品传播到神州大地的千家万户。

在艺术事业上,夏雨田一方面继承了运用相声鞭挞丑恶落后的传统手法,创作了不少讽刺性的相声作品;另一方面,他又开拓创新,创作了大量歌颂先进思想、英雄人物和新生事物的作品,表现了对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热爱之情,这就是歌颂型的新相声。他一生创作、发表、出演的相声、小品、诗歌、散文、评论等作品共计500余万字。其中《女队长》经著名相声演员马季演出后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喜爱。这篇作品还被法国巴黎第七大学选译作编入教材。他创作的《难忘的一课》《农老九翻身记》《归国记》《吃不了兜着走》《借电话》《家庭诗会》等作品获得了全国创作一等奖。他被马季、姜昆、冯巩等相声名家誉为“中国新相声的开路人”,为中国的相声艺术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94年获中央电视台、中国曲协颁发的全国相声创作杰出贡献奖。2003年,夏雨田与巴金、王蒙、冯骥才、王世襄等文化艺术大家一同当选为2003年“年度杰出文化人物”。数十载艺术生涯中,从中央到地方,夏雨田获得的各方面的奖项达25项之多。

名师点评:

夏雨田说:“我无法追求生命的长度,但我能够把握生命的质量。我要让笑声在生命中延续,在笑声中燃烧自己的生命,在笑声中拓展自己的生命。”就这样,数十载笔耕不辍,用一件件经典之作捧红了新中国几代笑星,

一凭借着对人民和曲艺事业的热爱,勇敢与病魔杭争,笑侃生死。在铸就生命奇迹的同时,也创造出了带给广大人民无穷欢笑的艺术奇迹。作为一位人民艺术家,他在艺术上获得的荣誉就挂在老百姓的笑脸上,他高尚的人格品性永远铭刻在千百万人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