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漏偏逢连夜雨。1884年,徐润挪用轮船招商局公款16万两白银投机房产东窗事发,政敌盛宣怀抓住把柄,落井下石,将他革职赶出了招商局。盛宣怀取而代之,成了轮船招商局的督办。这一年朝廷把轮船招商局完全收归国有。朝廷没钱就将权力下放,一旦时机成熟就会收回,这就是徐、唐买办们的商业祸根。而同年,明治政府将当时日本最大的造船企业与三菱公司,以一块钱的象征价格卖给了私人。
从洋务运动到明治维新,1870年前后,中日几乎同时进行工业化变革;1884年的招商局收归国有与三菱私营化,也几乎都在一个时间点上。但十字岔口,一个重回官僚管制,一个坚决地走民营化之路,清朝和日本作出完全不同的道路选择,导致了两国后来截然不同的命运。
1894年7月,清朝与日本爆发战事,史称“甲午战争”,最终清廷大败。
在晚清,唐廷枢、徐润以及郑观应、席正甫并称晚清“四大买办”,除了席正甫是江苏人之外,另外3人都是广东人。尽管定海的穆炳元是上海的第一个买办,但广东人与洋行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并有长期外贸经验,一时难以被完全取代,因此最初在上海洋行中,买办“半皆粤人为之”。但从1853年小刀会起义开始,从浙江迁居上海的人数快速增长;及至1861年,太平天国军队占领宁绍平原,又有大批宁波人、绍兴人逃亡进上海租界,浙江人终于成为上海近代最大的移民集团,到1911年前,上海移民中仅宁波籍就达30万,其中包括一些宁波籍的买办商人。
在普通话还未普及前,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很难听得懂粤语,江浙沪地区主流话是吴语语系,习俗、语言都与上海人相近的宁波买办的出现,使粤籍买办在上海滩停止了脚步。徐润的跌倒,成为盛极一时的广东买办势力淡出上海的典型。
19世纪80年代以后,上海的浙江买办超过了广东买办,成为叱咤风云的区域性商业群体。到买办制度被废除,浙江人一直居于买办集团的首位。1948年,日本学者根岸佶撰写的《买办制度研究》一书中列举了20世纪20年代活跃在上海的90名著名买办人物,其中浙江买办占了43席,而广东籍买办仅7名。
晋商、徽商、粤商是中国明清时代的三大商帮,各领商界风骚数百年。晋商处于西北内陆,以“票号”逞威南北,“汇通天下”执全国金融之牛耳;徽商在盐业、茶叶、典当、木材等传统商业领域称雄一时;粤商行动果敢,敢为天下先,通商口岸开埠后,他们在内外贸易中独树一帜。
在中国社会从传统向近代演进时期,晋商和徽商没有适时变革,充分发挥商业资本的作用,逐渐被时代淘汰;宁波人则将商业资本转为产业资本,掌控传统行业物资的内销和外销渠道,并在钱庄走向衰弱时投资近代银行,使得钱业无不以宁波帮马首是瞻;粤商是向近代商人转变的典型,他们因“公行制度”垄断对外贸易兴起,活跃于通商口岸和沿海,由于没有地域性金融业做资金支持,以及一口通商局面打破,外贸特权废止而没落。
这个时候,崛起于鸦片战争后的宁波商人,因善于经商且有地缘优势,其势力逐渐在上海坐大。尤其是慈溪的虞洽卿,镇海的叶澄衷、定海的朱葆三、奉化的王才运、定海的刘鸿生……他们先后来到上海,粗通英语,靠着本能的欲望和对时局的敏感,以买办起家,结识众多外国人。在他们创办和经营近代企业过程中,上海成为近代最重要的经济中心,闻名上海滩的中国第一大商帮——“宁波帮”逐步形成。
初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涌入上海的目的,一是避难、二是淘金。他们白手起家,除了做学徒,还做伙计、木工、裁缝、车夫、挑夫等。他们从地位卑微的苦活做起,以稳健、缜密、勤恳的风格,逐渐崭露头角进入外商洋行,成为穿西装、皮鞋的买办,并且连保带荐、携亲传子,介绍自己的同乡亲友到自己身边谋生。
例如,定海的朱葆三,与其长子朱子奎、次子朱子聪、三子朱子方、四子朱子衡及长孙朱乃昌,先后在英商平和洋行、日商三井银行、日清轮船公司等洋行任买办职务;镇海人虞洽卿先后做鲁麟洋行、华俄道胜银行、荷兰银行买办,其子虞顺恩也是荷兰银行买办;有“煤炭大王”、“火柴大王”等誉的刘鸿生,最初为英商开平矿务局买办,其父刘贤喜为轮船招商局买办,其弟刘吉生为美商联怡公司买办……
杨坊是继穆炳元之后,第二个小有名气的宁波买办。他早年曾在宁波当绸布店店员,后入教会学校学英语,1843年因赌博欠债流浪到上海。英国怡和洋行看中了他的英语交流能力,让其负责洋行的报关和收丝工作。期间,杨坊提出了“苏州体制”交易,即将怡和推销的鸦片带到苏州产丝地区出卖,用所得银两再购买生丝带回上海。1851年,因业绩卓著,杨坊被怡和洋行升任为买办。
出任洋行买办时,他断然拒绝任命广东人为其副买办,成为浙江买办向广东买办优势地位发出挑战的第一人。1854年,杨坊与宁波商友集资7万两,向英国购买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宝顺号”,并配备武装,为商船护航。在太平军攻打上海时,他将亲生女儿嫁给了镇压太平军的“洋枪队”头目美国人华尔。成为洋人岳父后,杨坊还向清廷保举女婿华尔为中国籍臣民。1862年8月,华尔被太平军击毙后,杨坊被清廷“问责”,从此郁闷不欢,三年后病死。
历史对于穆炳元、杨坊的评价并不好,认为前者父母死于英国人之手,被俘后仍屈身卖国,后者则崇洋嫁女,是洋人侵华的工具。其实无论好坏,买办都是利益驱动下的产物。买办这种职业吸引人的原因之一就是:给洋人办事,不仅挣钱多,而且官府不敢“敲竹杠”。
作为一个特殊阶层的经纪人,买办具有洋行的雇员和独立商人的双重身份。前者可以得到治外法权的庇护,不受中国当局的约束;后者可得到洋行在中国的代理权,利用中国身份与内地商家做买卖。便利的身份,让他们涉足各行各业,比如银行、保险、航运、地产、五金、机械、纺织、烟草、印刷乃至唱片业买办,林林总总,几乎囊括了近代中国所有的新兴工业门类,且活动能量巨大。
他们的工资待遇也节节攀升。1878年,一个普通买办月薪有40两,当时一两银子能买到80来斤大米,够一个三口之家吃一个月了,20年后一个银行买办的月薪涨到了120两。薪水只是买办收入的一小部分而已。从买卖双方交易中,买办另外还提取2%~3%的佣金。据统计,一个高级买办仅通过这一项,每年就可得5000~6000两白银。他们利用职务之便通过分割利润“吃两头”获利,在很短时间内便积累起巨额财富。
宁波帮的买办中,身家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比比皆是。如在德商谦信洋行任颜料买办的周宗良,在长达35年的职业生涯中,赚了不下1000万两白银;叶澄衷在任美商美孚石油公司买办时,积累的白银不下800万两;德商鲁麟洋行买办虞洽卿父子,拥有500万两以上的财富;而开滦煤矿的买办刘鸿生,仅推销煤炭所得收入,就有300万两之多……只要“门槛精”,实现“百万富翁”的升级,对诸多洋行买办而言,仅仅是时间问题。他们成了当时的“高帅富”阶层,据记载,1854年中国只有250个买办,1870年增至700人,到1900年则达2000人。
这些深具商业头脑的买办们,很少像以前的土财主那样,在乡下买房子置田地,而是用赚的钱入股其他商行,或另起炉灶创业,利用人脉及渠道与昔日的洋人老板竞争。
在腰杆日渐挺直的宁波买办中,定海人朱葆三口碑极好,被称作“买办中的买办”。他14岁进上海协记五金店当学徒,并且一干就是17年。他在“协记”打工的日子,正是洋人势力在上海滩大肆扩张的时候,任何人都看得出和洋人做买卖是致富的捷径,朱葆三也不例外,尽管只上过几年私塾,但他萌生了学英语的念头。为此,朱葆三把自己每月的全部工资——“月规银”作为辅导费,只为能掌握“洋泾浜”式的英语,这成为他日后成功逻辑链上的第一环。
30岁时,朱葆三在上海外滩新开河处,独资经营一家五金店,店名叫“慎裕”。慎裕五金店挂牌后,朱葆三改变以往“守株待兔”式的专靠门店销售的办法,主动承接大建筑包工头批销,一年中靠几千两银子的本钱,做出了几十万两的买卖。后来,朱葆三将慎裕五金店改为“新裕商行”,将业务从经营五金扩展到进出口贸易。他还专门聘请顾晴川为商行总账房,顾晴川是民国外交家顾维钧之父,这位得力助手精通财务、德才兼备,他牢把财务关,此后店里银钱进出从无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