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坛经》的人生智慧
13728600000001

第1章 前言《坛经》的智慧对人生有最大帮助

《坛经的人生智慧》是一本心理自助书,解决人生困惑,让身心自由,从而获得坚定的力量,对现实中的自己进行励志。慧能是草根人生通过学习和奋斗取得成功,获得大的成就,成大事的经典榜样。

《坛经》是中国人的心灵之书。在毛泽东的人生中,他对《坛经》和慧能都有深刻的研究。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毛泽东同志与佛教的不解之缘。

毛泽东的外祖母与母亲都笃信佛教。在毛泽东出生前,其母文七妹已生过两胎,均夭亡。1893年12月26日,文氏生下第三个儿子毛泽东,格外疼爱。毛泽东出生不久,外祖母就和文氏把他抱到“石观音庙”烧香叩拜,拜石头为干娘。因毛泽东排行第三,小时候大家便叫他“石三伢子”。文氏虽未读书,但佛教思想对她影响极深。毛泽东从小也跟随母亲信仰佛教。1909年,因为母亲生病许过愿,孝顺的毛泽东曾到南岳朝山进香。毛泽东还经常和母亲一起到附近的凤凰山的佛寺里去拜佛。他自家的堂屋供有佛菩萨像,依时按节,烧香叩拜,从不间断。同时,也拜天地、祭祖宗。1959年6月,毛泽东重返故居时,还指着堂屋正中摆过神龛的地方风趣地说:“这是我初一、十五工作过的地方!”

在《西行漫记》中,可以看到,毛泽东同斯诺说过:“因为我母亲虔诚地信奉佛教,她向孩子们灌输宗教信仰,我们都因自己的父亲不信佛而难过。我9岁时,就同母亲认真地议论过父亲缺少对佛、菩萨虔敬的诚心。从那以后,我们曾多次试图改变他,但却没有成功。他只是骂我们,我们被他的进攻所制服,只好败下阵来另想办法。而他就是对佛教不买账。”

1942年11月2日,毛泽东在西北局高干会议上以彭湃同志的活动为例说:彭湃同志是农民运动大王,他是留学生,是中共中央委员呢!他自己去拜观音菩萨,老百姓农历二月十九去拜,那天他也去,如果不去人们就会认为他这个人不大正派,连菩萨都不信。

据毛泽东的图书管理员逢先知回忆,1959年10月23日,毛泽东外出前,指明要带的佛经有《六祖坛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法华经》、《大涅槃经》。

毛泽东一生很重视佛教经典的学习和研究,特别推崇禅宗六祖慧能,多次给身边的工作人员讲六祖慧能的身世和学说,更为赞赏慧能对佛教的改革和创新精神。毛泽东说:“慧能主张佛性人人皆有,创顿悟成佛说,一方面使繁琐的佛教简易化;一方面使印度传入的佛教中国化。”

据他的秘书林克回忆:“对于禅宗学说,特别是它的第六世唐朝高僧慧能的思想,毛泽东更注意一些。”

再如1964年8月18日,毛泽东在北戴河同哲学工作者谈话时又说,研究哲学不出入佛道,不对。有佛道,不管它怎么行?他还认为“柳子厚(柳宗元)出入佛老,唯物主义”。

除了从哲学史的高度谈论慧能的佛学思想外,毛泽东还注意到慧能思想的大众化特点,进而对佛经进行了不同类别的划分,认为慧能的《六祖坛经》“是老百姓的”。

慧能(638~713),俗姓卢,唐代新州(今新兴县)夏卢村人。禅宗创始者,在世界思想界享有崇高地位,与孔子、老子并称“东方三圣人”,被欧洲学界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其少年家贫,以卖柴为生。青年时赴湖北黄梅拜五祖弘忍为师。得五祖密传衣钵后,为避对手加害,隐遁在广东四会、怀集等地达15年。后在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剃发受戒,此后在曲江曹溪宝林寺(今南华寺)讲经说法近40年。公元713年,慧能在新州故居国恩寺圆寂,享年76岁。其真身(肉身)及衣钵此后迁回宝林寺,供奉至今。慧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佛教禅宗最有名的偈语,一首堪称千古绝唱的禅意诗。慧能遇二僧辩论风吹幡动,一曰风动,一曰幡动,慧能则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被毛泽东称作“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大跃进”。慧能主张“佛在我心,净心自悟,见性成佛”和“暗不自暗,以明故暗,以明变暗,来去相因”的宗旨,将佛教中国化、平民化。

《坛经》为佛教禅宗典籍,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禅宗六祖慧能说,弟子法海辑录。书中记载慧能一生得法传宗的事迹和启导门徒的言教,后经神会顿教一系大力弘扬。其内容丰富,文字通俗。

由于历代辗转传抄,因而版本较多,体例互异,内容详略不等。据流传较广的金陵刻经处本,其品目为行由、般若、疑问、定慧、坐禅、忏悔、机缘、顿渐、护法、付嘱等十品。

其中心思想是“见性成佛”,即所谓“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性,指众生本具之成佛可能性,即“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及“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这一思想与《涅槃经》的“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脉相承。

其诱导禅者修禅的实践方法为“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念为宗,即“于诸境上心不染”;无相为体,即“于相而离相”,以把握诸法的体性;无住为本,即“于诸法上念念不住”,无所系缚。还主张顿悟,认为“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万法尽在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同时强调:“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迷闻经累劫,悟在刹那间”。指出“法即一种,见有迟疾”,“法无顿渐,人有利钝”。认为“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又说“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同时主张“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指出“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慧能的思想对禅宗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中国佛教著作尊称为“经”的,仅此一部。

我们这本书,其写作目的,在于把《坛经》的智慧发扬光大,把其中对人们有益的地方,以一种浅显易懂、深入浅出的方式,给人们带来阅读的快乐,让更多的人终生受益。

我们不作专业知识的讲解,更重视人生的感悟,让这种感悟融入实际生活中,指导我们,解决困惑,带来春风般的动力。

《坛经》的本质在于解决人生的最大问题,即解决心灵的迷雾,让身心返回幸福的本源。

全书行文优美,实为一篇篇美文,有独特的价值,强调实用性。读之会有极大收获,很多人都会获得智慧,身心得到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