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坛经》的人生智慧
13728600000023

第23章 拯救的力量(2)

什么叫做千百亿化身呢?如果不思量万法,自性本来就如晴空;如果对万法有了一念的思量,就叫做变化。思量恶事时,自心就能变化为地狱的境界;思量善事时,自心就能变化为天堂的境界;生起毒害之念时,自心就能变化为龙蛇的境界;生起慈悲之念时,自心就能变化为菩萨的境界;自性流露智能时,自心就能变化为上界诸天的境界;自性迷执愚痴时,自心就能变化为下方三途的境界。自性的变化非常多,愚迷的人不能省察觉悟,念念生起恶心,所以经常在恶道中行走。如果能回转一念的善心,就能生出般若智能,这就叫做自性化身佛。

善知识!法身本来人人具足,念念得见自性,就是报身佛。从报身上思量万法,发智起用,就是化身佛。自己觉悟,自己修行自性功德,就是真归依。皮肉就是色身,色身譬若住宅,不可说是归依。只要能了悟自性中本具三身,就是认识自性佛。

我有一首无相颂,如果能读诵受持,就能使你们累劫多生以来因迷惑所造的罪业在言下顿时消灭。”颂说:

迷人只知修福不知修道,所以只说修福就是修道。布施供养虽能得无边福,原来是由心中三恶造作。如果想以修福来灭罪业,来世即使有福罪业还在。只有向自心中根除罪缘,各自在自性中行真忏悔。倘能顿悟大乘真忏悔法,去邪迷行正道就能无罪。学道能够经常观照自性,就和十方诸佛等同一类。我的祖师只传顿教法门,普愿大家见性同证佛体。

如果想要未来获得法身,必须离诸法相心中如洗。努力自见性不要空蹉跎,否则后念忽断此生休矣。若想觉悟大乘见自本性,虔诚恭敬合掌至心请求。

慧能大师说:“善知识!大家都应该读诵记取这首无相颂,并且依照此颂修行,如果听了以后能够立即见性,虽然离我有千里之遥,也如同常在我的身边一样;如果听了以后不能有所觉悟,即使就在对面,也如同相隔千里,又何必辛苦远来求法呢?希望大家各自珍重!”

大众听闻六祖大师的说法,无不心领神会,欢喜踊跃,信受奉行。

怎样面对错误

任何宗教都有自己的忏悔系统,禅宗顿教也不例外。慧能在传法讲课的时候,在继承佛教已往的忏悔仪式基础上,有了自己的一套说法。怎样面对错误?为什么要认识自己的错误?怎样消除自身的错误?那么首先要清楚什么事忏悔,清楚了基本的问题,就能冷静地面对错误。慧能在传法讲课中采用一定的形式流程,以解除人身上的错误。其实人面对自己的错误,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改正,慧能之所以做这个宗教仪式流程,是在净心的过程里帮助人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制造一定的氛围,在一定的气氛下,人能面对错误。好像急中生智,好像在考试的时候,人必须要变得清醒。

“师曰: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无劫害,名戒香。

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

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

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

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

善知识,此香各自内薰,莫向外觅。”

慧能大师说:“第一是戒香,就是自己心中没有过失、罪恶,没有嫉贤妒能的心理,没有悭贪嗔忿的念头,没有劫掠杀害的意图,这就叫作戒香。第二是定香,就是看到一切善恶境相的时候,自心不会散乱,这就叫作定香。第三是慧香,就是自心没有障碍,时常以智慧观照自己的真如自性,不造作恶业,虽是修行种种善事,但心中不执著所作的善行。尊敬长上,体念下人,怜悯孤苦,救济贫穷,这就叫作慧香。第四是解脱香,就是心不攀缘外境,不去思量分别善恶,身心自在,无所挂碍,这就叫作解脱香。第五是解脱知见香,就是自心既于善恶都无所攀缘,但也不可以死守空寂,而应多方参学,听经闻法,以认识自心,通达佛法义理;待人要谦虚和善,不妄自分别人我,从初发心一直到圆满菩提时,真如自性毫不变易,这就叫作解脱知见香。善知识,这‘自性五分法身香’,主要是用来熏修自心,千万不能离心而向外寻求。

在寺院里,有一定的气场,在这样的气场,人在一定的仪式中会安静下来,变得虔诚,围绕中心问题,即认识错误。具有一定的效果,与在特定的时候,做政治思想工作,有一定的类似。

面对错误,要理智、敢承担。

张允和的夫君是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有人说:“周有光的平和宁静与广阔深邃,会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无边无际的大海。”她的妹夫是由她促成美满婚姻的大文豪沈从文。对于沈从文,有定评:“无瑕人品清于玉,不俗文章胜似仙!”而张允和也曾颠沛流离,死里逃生。她告诉我们怎么样面对错误,我们可以借鉴。她说过这样的意思:一是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一个人一有过错,就自责、惩罚自己,虽然要承担错误,但错误已成事实,只要向前看,不要过多沉湎在错误的自责中,那么就会耽误人生向前的步履。那么不仅会失去现在的太阳,也会失去明天的太阳。二是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很多人常会为自己的过错而痛悔,但有的人却因受伤的虚荣心而惩罚别人。无辜地受到惩罚的人,都会采取反击。那么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就会错上加错。三是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一个人不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就在善待自己。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何必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怎样面对自己的错误?承认自己的错误作为基础,然后好好反省,迅速从内心改正,最重要的一点,要积极面对未来,不必纠缠在昨日的错误之中。当别人挂念我们的错误的时候,我们已经努力向前,取得了进步。

怎样面对自己的错误?不能逃避,逃避只会更加迷失,只会让自己错得更远,走上去,在错误面前勇敢一点看清自己,拿出具体的改救措施,做到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怎样面对自己的错误?也听一听别人的看法和意见,他们的看法都会带着个人色彩,但要引起重视。只有这样,才能得知自己的错误在社会上的社会效果,为了让自己更好地生活,一定要积极补救自己。

忏悔

慧能这么说:“云何名忏?云何名悔?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愆不灭,后过又生。前愆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他说的意思大意是:什么叫作忏?什么叫作悔?所谓忏,就是忏除以前所犯的过失,从前所造的一切恶业、愚迷、骄狂、嫉妒等罪,完全忏除尽净,今后永不再起,这就叫作忏。所谓悔,就是悔改自己以后再犯的过失,从今以后,所有的一切恶业、愚迷、骄狂、嫉妒等罪,现在已经觉悟,完全永远断除,更不再造作,这就叫作悔。所以称为忏悔。

世界上的宗教都用自己的忏悔系统,作为解剖人性最有效的方式,它被不同的宗教广泛地采用。佛教和基督教一样,也十分重视忏悔。我们比较一下,佛教与基督教的忏悔,其实本质上都一样,在形式上可能有一些不同。

佛教的忏悔,就像《坛经》里慧能大师给大家讲法的时候所做的一样,有五香忏悔过程,燃五炷香,即戒定慧以及解脱、解脱知见香,在五香的过程中,分别经历:认识自己的错误,找到错误的根由,去掉错误,心灵得到提升,超越自我的过程。

基督教的忏悔,就要每个礼拜天跑去教堂,那里的牧师专门负责人们的忏悔,有忏悔空间,即忏悔室,人一到那里,心里就会相对安静下来,散乱的心情或不能平息的心情,会在特定的氛围里得到安抚。人在那里倾述内心的痛苦,忏悔自己的过错,就像把心里的垃圾都打扫出来,把苦水都倒出来,交给牧师,牧师作为中转站再转交给上帝。上帝愿意接受任何人的过错和痛苦,他有一个庞大的垃圾处理中心,收回人心里的邪恶和危险。不知道有多少人忏悔过,都把自己的丑陋一股脑都抛向上帝先生,上帝真是一个好同志。

宗教的忏悔都有自己的形式,通过形式再深入内心。忏悔的功能在于补救,同时又像建立一个免疫系统,提醒以后不再犯错。忏悔,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要认错,认错不只停留在口头上或一种苏醒,而更要行动改好。如果都依赖忏悔而没有改好的行动,那么就出现忏悔依赖症这样的疾病,就永远有很多忏悔而得不到根本的改变。人的忏悔要越来越少,最后到不忏悔,只有光明。

也许每一个人都要忏悔,也许有不需要忏悔的人。在基督教里,有的人做人做得好,实在没有什么可以忏悔的,就只好走路的时候踩翻几只蚂蚁,就有了向上帝忏悔的资本,这样的为忏悔而忏悔,反而使人不再身心自由。

在生活中,有时候看到小孩子并没有什么过错,小孩子能错到哪里去呢?而父母大人要逼着他们认错。生活中逼着别人认错的事情,有的时候对方真的错了,就适当提醒别人认错,也有必要,就像老师或单位要一个人写检讨书,不仅要一个人认错,也在于力量的使用,因为力量,他人不得不检讨就范,社会的正确规则,我们不得不承认它的有效方式,因为它客观存在。另一方面,在逼别人认错检讨忏悔的时候,自己有没有检查过自己的人生?人们习惯认为别人错了而自己没有问题,对别人的指责好像理所当然。

忏悔,人生的基本态度,它与人性的弱点紧密相随,好像脚与鞋子的关系。它有效地防止脚走入黑暗,鞋子虽然像一个深渊,但它有底,而深的地方,在站着的人身上。有的人犯下的的错误太大,虽然忏悔了,但忏悔的作用不大,不能悬崖勒马,就像那些罪大恶极的人被判处死刑。建立社会性的忏悔系统要因人而异,不能走形式,不能机器化,只能自觉。忏悔就像镜子,有监督作用,但没有决定作用,最终决定的还是人心。忏悔只有一条道路,供人行走,走向光明,有的人忏悔后,还是走不出来。

经常忏悔的人,还没有变善,本质未变,那么忏悔成了麻醉剂和逃脱错误缺点的避难所,忏悔成为一种帮凶。其实其本人才是他心灵的仆人,心灵是其人生的帮凶。

佛教的学问就在于做人的学问,没有欺骗性,很好理解。佛教提倡的忏悔,从本心着手,更让人容易接受,也更容易让人理解。

现代人就像机器一样谋生忙碌辛苦,麻木,为了收入,为了赚钱,已经非常疲倦,忏悔的人就少了,人们谋生更适应于单位的规章制度和老板的呵斥,自己的心灵已经遥远了。把自己的心灵喊回来,很重要,但现代化对心灵的摧残,谁也阻挡不了。

忏悔的自省,有自己点灯的作用,自己点灯,看见了自己的灰尘,打扫灰尘要及时,光有看见还不够。人类还没有集体忏悔,所以人类的黑暗未曾消除。我们要认识到忏悔的本质好比那澄清浑浊的水,水只有泥土的浑浊就能够澄清,而水彻底被污染,一下子澄清不了。

真正忏悔的人,好像风吹云散,露出丽日蓝天,见到了灿烂的自己。

解脱

“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

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

在忏悔仪式中,到第四五炷香,就上升到了解脱的境界,有了大病初愈轻松的感觉。

解脱出来,轻松、自由、放开、无我,的确妙不可言,有喜悦和超越。

日出,放下了黑暗,黎明就成了世界的解脱。就好像一个人放下了内心的黑暗,就得到了心灵的日出。

丰收以后,粮食回到仓库,大地裸露,大地的空荡荡,那么真实,大地一无所有,也有巨大的解脱。同样,果树放下自己所有的果实,轻松自由了自己,也出现了解脱的喜悦。解脱,没有失落,有失落就不叫解脱。

从麻烦中脱身出来,有解脱的轻松。从被纠缠中走出来,有解脱获得的自由。从痛苦中脱离苦海,就有解脱的快乐。从疾病的折磨里转身离去,有解脱的放下。从错误中忏悔上岸,有解脱,就像春风飞起自身。

解脱,超越自身的开始,还要迈进。生活中减压,让自己快乐一些,让自己包袱少一些,让自己的一生少一些不必要的拖累。要解脱,就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就要有好心态。要解脱,就要看得开,就要不计较。要解脱,就要身心自由。而谋生就像枷锁,名利就像牢狱,紧紧地套着人们的身子。人生的苦海,要回到岸边休闲。苦海有边,要努力靠岸。波浪不是人生的岸,只有靠岸,才可靠。

钥匙对锁解脱,答案对问题解脱,水给鱼解脱,天空给翅膀解脱,快乐对苦闷解脱,自由对套牢解脱,健康对疾病解脱,宁静对心乱如麻解脱,放下对压力解脱。没有喜悦也没有烦恼,达到全身心的解脱。从内心的黑暗里解脱出来,实现心灵的自由。

反省的力量

“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

在五香仪式过程中,可以看到第三香有反省的运用,没有反省,就不能忏悔,反省为忏悔铺垫。

第三香慧香的意思:就是自心没有障碍,时常以智慧观照自己的真如自性,不造作恶业,虽是修行种种善事,但心中不执著所做的善行。尊敬长上,体念下人,怜悯孤苦,救济贫穷,这就叫做慧香。

“常以智慧观照自性”要反省身心得失,常常提醒自己。

坐禅可以反省,可以忏悔,可以忘我,可以超越自身。面壁可以思过,面壁可以观照自身。后来的怀让禅师说过:坐佛就是杀佛,与慧能反对坐禅的形式主义一模一样。而在一定的时候,形式成为了内容,形式就很有必要。人在形式中被动地体会出思想和内容。

现代人多自信,少自省。自省者能去短补长,找到自己的定位。反省的方法因人而异。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只要真实有效就行。上学时,老师教诲我们“每天反省自己”。能好好照着去做,一定受益匪浅。反省即省察自己,检讨自己言行,看自己犯了哪些错误。

反省自己做了些什么,有无进步?是否浪费时间?目标完成了多少?

与人争论,是否也有自己不对的地方?是否说过不得体的话?某人对自己不友善是否还有别的原因?

反省今天所做的事情,处事是否得当,怎样做才会更好?

坚持从这三个方面反省自己,可以纠正自己的行为,确保自己不断进步。要是不反省自己,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也许不反省的人也不一定会失败。但我们怎么知道他人从不反省自己。看看那些成功人物都有反省的习惯。孔子老人家早就强调,吾日三省吾身。

反省自己不必拘泥于形式。事务繁杂时很难反省,情绪会影响反省效果。深夜独处、自己独处的时候反省,在心平气和的时候反省,才会有认识效果。通过反省来打败自己内心的敌人,打扫思想的灵魂,减轻精神痛苦,净化精神。做人也要像做生意,每天把人生账目弄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