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坛经》的人生智慧
13728600000029

第29章 抓住关键,善待机缘(3)

玄觉说:“我听大乘方等经论,每部都各有师承,后来从《维摩经》中悟得佛法相传以心印心的宗旨,只是还没有为我做证明的人。”

玄策说:“在威音王佛未出世以前,还可以说有无师自悟的人;在威音王佛出世以后,无师自悟的人,都是天然外道。”

玄觉说:“希望仁者能为我印证。”

玄策说:“我人微言轻,曹溪有位六祖大师,各方前往参学者众,而且都是领受正法的人。如果你要去,我可以和你一同前往。”

于是玄觉就和玄策一同前来参谒六祖。玄觉绕着六祖走了三圈,振锡杖,而后站立不动。

六祖说:“出家人应该具备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从什么地方来,为何如此傲慢无礼?”

玄觉说:“生死问题是人生的大事,因为生命无常,来去迅速。”

六祖说:“为什么不去体会无生,来了悟生命来去本来就没有所谓迅速不迅速呢?”

玄觉说:“体认自性则自性本就无生无死,既无生死,则无迟速可言。”

六祖说:“诚然是这样!诚然是这样!”

玄觉这时才具备威仪向大师顶礼拜谢,随即告辞。六祖说:“就这样回去不是太快了吗?”

玄觉说:“本来就没有动,哪有迟速可言?”

六祖说:“什么人知道本来不动?”

玄觉说:“是仁者自心生起了分别。”

六祖说:“你已深悟得无生的意义了。”

玄觉说:“无生哪里还有什么意义在呢?”

六祖说:“如果没有意义,谁来分别呢?”

玄觉说:“分别本身也没有什么意义。”

六祖说:“很好!请小住一晚吧!”

当时的人就称玄觉为“一宿觉”。后来著有《证道歌》,流传于世。

智隍禅师,最初参礼五祖的时候,自称已经得到佛法真传,曾在庵中长习静坐达二十年之久。六祖的弟子玄策禅师云游到河北朔方时,听到智隍禅师的声名,就到他所住的庵堂造访,问他说:“你在这里做什么呢?”

智隍禅师说:“入定。”

玄策禅师说:“你所说的入定,是有心入呢?还是无心入呢?如果说是无心入,一切没有情识的草木瓦石,应该算是得定了;如果说是有心入,一切有情含识的众生也都应该得定了。”

智隍禅师说:“我正在入定的时候,不见有心或无心。”

玄策禅师说:“不见有‘有心或无心’,那就是常在定中,还有什么出定入定呢?如果有出入可说,那就不是大定了。”

智隍禅师无言以对。过了许久,智隍禅师问道:“禅师是嗣承哪一位祖师的法门呢?”

玄策禅师说:“家师是曹溪六祖。”

智隍禅师说:“六祖以什么为禅定呢?”

玄策禅师说:“家师所说的禅定,法身湛然常寂,性相体用一如。五阴缘起,其性本空;六尘境相,不是实有,心本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本无所住,远离住着禅的寂静;禅性本无生灭,远离生起禅定的念头。心好比虚空,又没有虚空量可得。”

智隍禅师听了这一番道理,就直接来拜谒六祖大师。六祖问他说:“你从什么地方来呢?”

智隍禅师于是把遇到玄策禅师的前缘述说一遍。六祖说:“的确如玄策所说。只要你的心如虚空,不执著于空见;应用自在无碍,或动或静都不分别思量,忘却凡圣的差别,泯灭能所的对待,如此性相一如,自然无时不在定中。”

智隍言下大悟,二十年来的有所得心,完全无声无影。那天夜里,河北的官吏、百姓都听到空中有声音说:“隍禅师今天得道了!”

后来智隍礼谢辞别六祖,又回到河北,广开法宴,教化僧俗四众弟子。有一个僧人请问六祖大师说:“黄梅五祖的佛法意旨,到底是什么人得着?”

六祖说:“会佛法的人得着。”

僧又问:“和尚可曾得到?”

六祖说:“我不会佛法。”

有一天,六祖想要洗涤五祖所传授的法衣,却找不到好泉水,因此就到寺后五里远的地方,看到该处山林茂盛,瑞气盘旋,六祖于是振动锡杖卓立该地,泉水立即应手涌出,积聚成为一个水池,六祖于是跪下,在石上洗衣。忽然有一僧前来顶礼膜拜,说:“我方辩,是西蜀地方的人。我从很远的地方来,希望能看到祖师传来的衣钵。”

六祖就把衣钵拿给他看,接着问说:“上人精通什么事业呢?”

方辩说:“善于塑像。”

六祖正色说:“你试着塑一尊像看看。”

方辩一时不知所措。过了几天,他塑成了一尊六祖的法像,大约有七寸高,惟妙惟肖。六祖笑着说:“你只懂得塑像的性,不懂得佛性。”六祖伸手为方辩摩顶,说:“永远作为人天福田。”

有一个僧人举述卧轮禅师所作的一首偈:卧轮有一个伎俩,能断绝百般思想,对外境心不攀缘,菩提心日日增长。

六祖听了,就对他说:“这首偈语还没有见到自己的心性,如果依照这首偈去修行,反而会受到束缚。”

因此,六祖为他说了一首偈语:慧能没有什么伎俩,不用断绝百般思想,对境时心不断生起,菩提心作什么增长呢?

渡船与划渡船的人

《坛经》的第七品是机缘品,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是讲慧能开始传法,解惑,启示人们。与慧能有缘者,就可以聆听他当面讲课,从而实现修行。对于有缘人来说,抓住机会向慧能这样的高人学习,实在是人生不容错过的良机。而慧能给人们解答疑难、开启心灵,传播顿教,往往抓住关键,人们心中的困惑就一扫而光。

第七品一开始,就讲了一段很精彩的事情——

“师自黄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无知者。时有儒士刘志略,礼遇甚厚。志略有姑为尼,名无尽藏,常诵《大涅槃经》。师暂听,即知妙义,遂为解说。尼乃执卷问字。

师曰:字即不识,义即请问。

尼曰:字尚不识,焉能会义?

师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尼惊异之,遍告里中耆德云:此是有道之士,宜请供养。有魏武侯玄孙曹叔良及居民,竞来瞻礼。”

这一个故事,其他书中说是发生在慧能在去五祖那里之前,而《坛经》成书以后,就放在我们看到的这个位置,到底这一件事情发生的时间以哪一个为准,到今天,也说不清了。我们主要是看到其中慧能不识字,而坦然妙解经文,让人刮目相看,其能力与智慧因而受到人们的敬重。

诸佛妙理,非关文字。慧能直接进入事物和心灵的本质。

而文字还是起着积极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还得依赖文字来说话,在合同和其他法律依据的文字,一切以文字为准和最终的依据。

文字是活的,有生命力,因此要视不同情况对它有不同的对待。做书呆子,那么文字就是死的智慧,慧能说非关文字,用的就是活智慧。

大自然也远离人类的文字,自有最好的妙不可言的最佳状态,老子称其为大道。

慧能先度自己,再度他人,帮助他人自度。

渡船的形式有很多种。文字就是一种渡船,所有的伟大作品,很多智慧,人的心灵,甚至世界与宇宙,就靠文字的渡船来度。慧能大师强调所有的佛境都是一个工具,不要迷恋文字,要重视文字说出的心灵和意境。有时候不要读书,不要读经,就明白一切的境界。有的读书人,自认为自己读了很多书,就看不起那些不读书的人,以为那些不读书的人没有智慧,那么像慧能大师一样的人不识字,却有伟大的智慧,他也不看书不读书,却能说出世界上最伟大的智慧。所以真正的智慧不要执著于读几本书,因为已经出现的书早就存在了,去读它们,通过它们获得智慧,就是在别人的世界里“盗取”或借鉴或受到启发。那么这样阅读获得的智慧也是相当可疑的,因为没有自己悟道的智慧,其智慧都有二手货的嫌疑,说得不好听一点,自己智慧的源泉在别人的书里,那么自己写的作品里就会出现别人的牙齿、头发、眉毛甚至大小便都有。就像一个人说阳光,那么阳光永远来自太阳身上而不是他说出来的。自己独立悟到的智慧,源头就在自己身上,与任何人与任何书本都没有关系,那么这样的智慧就是真正的原生态真正的原创,能够解决世界的本质问题。能够独立悟到智慧的人是很少的,就像慧能这样的人一样很少。大多数人的智慧实际上称不上智慧,只能称之为知识的运用,称之为经验,称之为技巧,顶多称之为聪明而已。那些自认为有智慧的人,只不过把读了的书加以运用,仍旧在使用别人的智慧,而自己没有独创的智慧,就算他出了作品,仔细一看还是别人的智慧,他只是一个搬运工在搬运很多书本的智慧据为己有。独创性的智慧太难,难在要超越原来已经存在的一切,要达到一个新的顶峰。慧能就做到了这一点。不要读书,就能说出伟大的真理,才是真正痛快淋漓的智慧。很多人的智慧以自己的阅读量和藏书以及图书馆、新华书店作保障,如果撤掉这些,他们的智慧就会立即崩溃,这是有依赖的智慧,谈不上是有真智慧。世界上有依赖的智慧太多,其中大量的伪智慧,伪智慧只能解决伪问题,解决不了本质问题,伪智慧怕火炼而不是真金。世界上学富五车的人多如牛毛,他们读书获得的知识还比不上一张光盘随便就能够刻下一个图书馆。唯一的创造性,这一点决定了智慧的含金量多少。那些读了几本书的人指责没有读书的人没有智慧,要打开眼睛看清没有读书的人是什么人,如果是慧能一类的人,那么赶快闭上自己的嘴。慧能不识字却写出了最伟大的诗歌,没有阅读书本却说出了最为伟大的思想。他的思想在度人类,给人类带来光明。他的思想是老百姓的,就连毛泽东都这样高度评价他。

慧能告诉我们,不要执著文字,迷恋文字作品,自己并没有得到提升,关键在于自己的创造力大小。文字的工具性、欺骗性很大,但也不可否认文字的伟大性,文字也是一个强大的物种,就像人类一样的物种。它自有自己存在的道理和天机。一本好书能够创造文明。一个强大的思想能够渡运很多人。思想才是真正的渡船,智慧隐没在思想中。用比喻来说明吧(其实比喻只是比喻而已,没有办法才借用它来说明,显得形象一些),思想就像大地,渡运万物,而智慧就是组成大地的泥土,隐没在大地的身体里不能单独呈现。应该说一本好书就是好的渡船,就像《坛经》这样的书。但人类的书太多了,还没有解决人类存在的问题,人类有这么多图书馆,有这么多书,而文明的危机依旧存在,而心灵的困惑没有得到根治,尤其是现代人的精神危机、道德危机还有那么多的心理疾病,书都没有解决,那么这些书的能力是有限的,或者说人类的文明依旧在路上。人类的书要尽量控制低俗出现,尽量避免不能带来智慧、不能造福心灵、不能有益人与自然、不能解决人类的终极问题的那些书出现。或者说,一经淘汰的书就不要让它再给人阅读,给人带弯路,造成对人的伤害。人类的确要淘汰大量的书,差书的作用只能是负作用。就像历史上的春秋战国,那么多的思想百家争鸣,没有一种思想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幸福,没有一种著作把社会带向了和谐光明的世界中,那么那些书那些思想就称不上大智大慧造福人类。坏书对人类的伤害极大,贻误读者。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写出好书的人,就不能够成为渡船人,请停下笔来,放弃表达的欲望,这就是一个功德。

心即渡船,智慧为桨。思想只是心的一个具体物件。把脚印踩在底下,但脚印能够度人。

种子里的渡船把大树度出来,把粮食的丰收度出来,把大自然的绿色度出来。

在古老的渡口,渡船在度来度去,波浪在度渡船,而水在度波浪,河流在度水,船在渡运河流……

善缘与恶缘

“时宝林古寺,自隋末兵火已废。遂于故基,重建梵宇,延师居之。俄成宝坊。

师住九月余日,又为恶党寻逐。师乃遁于前山。被其纵火焚草木。师隐身挨入石中得免。石今有师趺坐膝痕及衣布之纹,因名避难石。师忆五祖怀会止藏之嘱,遂行隐于二邑焉。”

人生斗争的可能性很大,你不惹别人,别人会惹你。慧能这样的好人,因为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他在思想上成为人们的光明,所以黑暗就要吃掉它。他的善缘是传法,其恶缘是黑暗对他的纠缠。

在现实中,人的一生一定要注意,要善缘而不要恶缘。认识好人,对一生有意义。认识恶人,给一生带来厄运和不幸。因此交友要慎重,如果是恶人,就不要来往,退一步说,宁可不要朋友。人有善恶,朋友自然分好坏。俗话说,树要好伴,人要好邻。又说,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还有证明的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那么加入善良的群体里,加入好的圈子里,不要加入黑暗的群体里,要与素质高的人为友,要与比自己强的人为友,要与有美德的人为友,要与有慈悲的人为友。

人有怎样的朋友,很难有预见能力。如果都有预见能力,那么都会去交好朋友。因为人的本性、缺点,不在一时间露出来,加上人的伪装,很多时候,我们开始认识的人都那么好,很多年后,或者一些事情发生以后,人才会露出本来面目,看到本来面目的时候就已经迟了,上了当吃了亏,后悔都来不及。正因为如此,就要谨慎小心交友。

人交恶缘会毁掉人生,或会打破自己的人生计划,或陷入不幸之中,或自己的心情会坏到极点,或自己会一蹶不振。

看人要准,在于看人的性格,看人的品质,看人的胸怀,看人的脾气,看人的心态,看人的诚信,方方面面都体现在举手投足的生活细节里。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周围的环境对人有影响,周围的人的素质、人口结构,对人有影响,虽然这些影响有相对性,但终究有影响。在一定的环境里相处,在一起的人都有一个定数。那么如果没有合适的朋友,没有对自己有影响的好朋友,就要与周围的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就要靠自己努力去造化自己了,要走出现有的环境,走出现有的人际,去开拓友谊的新篇章。

朋友分很多种,有损友最为不幸,有益友三生有幸,有诤友就不会迷失。酒友、牌友、诗友、棋友……不同的爱好与兴趣有不同的朋友,朋友性质不同,意义不一样。那种互相帮助共同前进的朋友稀少,在世间属于稀有动物,像马克思与恩格斯一样的朋友不会很多。朋友之间闹出意见来的情况太多。只有永久的利益,没有永久的朋友,又说明了人性的利益一面。

不必要的就不必记在心上

“僧法海,韶州曲江人也。初参祖师,问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谕。

师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吾若具说,穷劫不尽,听吾偈曰: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法海言下大悟,以偈赞曰:

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

由于这部《坛经》最初是由法海记录的,当时法海在慧能身边的弟子中处于领先的地位。法海的地位,靠自己的努力获得,他向慧能提出的问题是“即心即佛”,符合慧能的思想,慧能看好他,因为他在深挖自己的观点,慧能告诉他,心里没有任何念头,不挂牵什么,达到高深状态,心就是佛了。这启示我们,心要高远,而在现实生活中,挂念无处不在,挂念即生活的表达。有挂念,只要挂念善的、积极的,方可。世界上没有挂念的,像《心经》的核心内容“心无挂碍”那样说的,其实很难做到,但心不挂念不值得挂念的事物,一旦放下,人就会超凡脱俗。不挂念给自己带来负担的事物,超越了束缚,更洁净内心,达到光明。

不必要的事情,就不必记在心上,懂得腾空自己的大脑和心思,人的精力有限,要把精力放在正确的、非做不可的事情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