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言:汝等谛听。后代迷人,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吾今教汝识自心众生,见自心佛性。欲求见佛,但识众生;只为众生迷佛,非是佛迷众生。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汝等心若险曲,即佛在众生中;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吾今留一偈,与汝等别,名自性真佛偈。后代之人,识此偈意,自见本心,自成佛道。
偈曰: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性使化身行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今生若遇顿教门,忽悟自性见世尊,若欲修行觅作佛,不知何处拟求真。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顿教法门今已留,救度世人须自修,报汝当来学道者,不作此见大悠悠。”
这几乎是最后的遗言,慧能在最后还回到根本的问题。
慧能的临终启示,都是对他的弟子说的,说到的还是根本性的问题:人生与佛性,众生与佛性,佛性与生命。心即佛,佛不在他处而在心,在心之外,寻求佛,就会误入歧途。在自己的本性里寻找人生的光明出口和道路。
三毒三宝,基本概念要说清楚,就会要反复说到它们。三毒为魔,在《西游记》里,观音菩萨的坐骑身上系着的三个紫金铃,坐骑变为魔的时候,三个紫金铃就是三毒,再被降伏就变会三宝戒定慧。当孙悟空进入魔的肚子里心里,去掉魔性,就会归正,变为回归三宝本性。本性即根本。内心的光明为一生的根本。
一生做好一件事
慧能一生做好了一件伟大的事业,把一件事情做到了顶峰,做透做到位。曾经有个人说,一个人的一生只能做好一件事,但并不是任何人的一生都能做好一件事,才智、环境、机遇等方面的因素决定了一个人能不能成事,不能做成事业,是因为缺少对所追求事物的投入。
王献之幼年随父王羲之学书法,就立大志做一个大书法家,到了十四五岁时,他的书法已写得别有意趣。但是离父亲的水平还相差很远。有一天,王献之走进父亲的书房,便问父亲,希望父亲能告诉他写字的秘诀。王羲之听了,就领着王献之来到后院,指着十八口大缸对儿子指出,写字的秘诀就在这十八缸水里,只要把这十八缸里的水写完,自然就知道。献之听了父亲的教导,再也不敢偷懒贪图捷径。一段时间后,王羲之想试试儿子的功力,就从背后出其不意地拔他的笔,竟没有拔动,于是感叹孩子前途无量。王献之真的写完了十八缸水,他的书法兼精诸体,尤以行草擅名。他运笔英俊豪迈,饶有气势,在书法史上与其父王羲之齐名,并称“二王”。
说到一生做好一件事,有一些人都做到了,梁实秋就是其中一位。他用断断续续30余年的时间独自完成了《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工作,投入了几乎半生的精力。一开始,梁实秋和闻一多、徐志摩、陈西滢、叶公超,计划五至十年完成。后来,另外四人临阵退出,梁实秋便一个人把任务承担下来。他在抗战爆发前完成八部莎翁剧作的翻译工作。“七七事变”后,为了躲避日寇的通缉,他不得不逃离北京,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继续对莎翁剧作进行翻译。抗战胜利后,梁实秋回到北京,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授课之暇,他依然坚持莎翁剧作翻译工作。1967年,由梁实秋独自翻译的莎士比亚37种作品的中文译本全部出齐,在学界引起了轰动。粱实秋回忆他翻译莎氏,没有什么报酬可言,穷年累月,兀兀不休,其间也很少得到鼓励……梁实秋的成功,得益于一心一意的投入。任何事情都需要投入,要想成就大事就更要投入精力。
要想一生做好一件事,那就必须专注,懂得为目标锲而不舍地投入,用自己的时间和汗水换取成功的喜悦。一个专注者往往默默无闻,普通如农人,对自己所追求的事业具有献身精神,能够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其中。专注是有代价危险的,有的人专注一辈子,还是什么事情都干不成。能否做成一件事情,关键首先要看自己是不是做这一件事情的料子。人们的一生,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谋生,要活下去,做好这一件事情,养家糊口,就相当了不起。还要做一件更优秀的事情,就要付出更多努力,加上自己的天赋,才能办成。
不过如此
当人还没有认识美,就会仰望美,对美尊敬,当人认识了美,觉得美很有力量,享受美,除此之外,还会有一种感受,不过如此。的确如此,就说一个人天天在鲜花世界里,对鲜花的美就会习以为常,认为鲜花不过如此,美就像麻醉剂麻醉了人,身在美中跳不出来,就没有新的感觉,也不会因为美而激动。好像一个人在太多的美人世界里,就不会因为美人而激动。没有看到过美人的人看到美人才会激动。
慧能已经达到了伟大的境界,还有很多人都达到了伟大的境界,伟大在他们看来,也不过如此。好像伟大的作家写出了伟大作品,也就觉得其他伟大作品不过如此。因为同样的高度,就不会有低于别人的感觉。
克服困难,取得成就,把困难踩死在脚下,也会觉得困难不过如此。战胜困难的人就会有如此感受。慧能克服别人的追杀,最后成功,那些邪恶的力量,在他看来也不过如此。
当自己取得成绩的时候,把自己看低一点,认为成绩不过如此,就会更加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就。自满者,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人们周围的那些洋洋得意者,仔细一想,不过如此。
受到的屈辱,过眼烟云,不过如此,看开一些。
吃点苦,不过如此。
举手之劳,不过如此,帮人一把应该,不必挂在嘴上。
就连人生也不过如此,那么很多事情都可以不挂在心上,不要成为心上的障碍。
努力要趁早
虽然人到晚年还可以立志,努力奋斗,晚年也可以通过努力获得成功,但晚年奋斗实在辛苦,晚年要坐享其成要退休养老了。所以人在年轻的时候就要付出努力,年轻意味着力量,要趁有力量的时候,奋斗、付出、耕耘……那么有了收获,就可以享受,可以证明自己的价值。
努力要趁早,当自己还没有资本挥霍,没有资本享受的时候,就要流下自己的汗水,让汗珠子作为种子,发芽长出幸福来。
慧能在二十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得到了五祖的衣钵,成为六祖。在三十九岁的时候,开始传法。二十四岁,年纪轻轻就获得了人生的地位,以后就只要巩固了。二十四,也是一个中国文化的吉祥数字,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一天十二个时辰二十四小时。从此可以看出慧能的成功虽有天意的成分,也与后天的努力分不开,而后天趁早努力在他的身上可以得到印证。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很多的励志名言警句,都在提醒人生,努力要趁早。
人生甚至就赢在起跑线上,现在的人生竞争,已经从出生就开始了,甚至从父母那里就开始了。
努力,一种积蓄,积蓄很多的时候,成功就自然主动找上门来。
努力,一种力量,力量开始得越早,实力就越雄厚,人生都凭实力说话。
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努力更要在出名的前面。
吃掉逆境
慧能强调人的本性,而内心之苦为最大的逆境。
回首人生,逆境又算什么呢,一切都会过去。所有的人生都会消失。人生只是偶然一现。这么说,并不消极,而是要人在逆境中看得开,把逆境当成励志。慧能一生坎坷,打柴的辛苦、在寺庙打杂的劳顿、在猎人队伍十五年的躲藏、被人三番五次的追杀,躲在避难的石头缝隙里,最后都化险为夷。他战胜了逆境。逆境并不是人人都能战胜的,很多人在逆境里黑暗一生也突围不出来。面对不可避免的人生磨难,我们就应该学着做到诗人惠特曼所说的那样:“让我们学着像树木一样顺其自然,面对黑夜、风暴、饥饿、意外与挫折。”
一个有几十年养牛经验的牧牛人也说过,他从来没见过一头母牛因为草原干旱、下冰雹、寒冷、暴风雨及饥饿,而会有什么精神崩溃、胃溃疡的问题,也从不会发疯。
大思想家蒙田曾说:“一个人若是没有确定航行的方向,任何风向对他来说都不是顺风。”
环境有顺境、逆境、绝境之分,其中绝境最为令人窒息。人生很少有绝境,也很少有长时间的顺境,其实人生总在顺境逆境中摇摆。逆境磨炼出自信和能力,人在顺境中会有骄傲自满、忘乎所以的情绪出现。人经历逆境,才能把握住顺境中的绝好机会,才可用全力去参与竞争。
逆境是教科书,他教育出人难能可贵的意志力。强者都从风雨中走出来,跋涉于泥淖之中,最后成功。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道路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径经丛林。”道路也并不总是阳光和诗意,常常也会遇上沼泽、寒风或面临荆棘丛生的小道。
逆境是现代人的必修课。身遭陷害,命运莫测,受尽委屈。经济的拮据,错误的处置,意外的不幸,一时的误解都可能使人处于逆境。没有人能给生活贴上永久顺利的标签,但面对逆境的选择却依志而不同。懦弱的人尽尝烦恼;畏难的人磨去锐气;有志的人自强不息,开垦自己,超越环境的束缚、超越不如人意处、超越自身弱点。逆境培养出各种素质。
不幸的人要用多难兴才鼓励自己。时间不欺逆境人,只不过在逆境中需要付出成倍的艰辛,才能取得收获。
逆境吞噬意志薄弱者,造就毅力超群者。丹麦的安徒生一贫如洗,全家睡在一个搁棺材的木架上,他也常常流浪在哥本哈根的街头巷尾,但却成为世界文坛的名流豪杰。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出身贫寒,当过学徒卖过报,吃了上顿缺下顿,但却百折不挠,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为人类敲开了电气时代的大门。
人处于顺境,应酬事务,杂事相扰,降低时间效率。身处逆境有时间优势,置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而不顾,集中精力,数年如一日追求成功。长期身在逆境,锤炼耐心、恒心、韧性和悟心。飞瀑之下,必有深潭。成功的波涛已到了悬崖口上,再前进一步,就会变成宏伟壮观的瀑布。
不是说逆境优于顺境,鼓励人们身处逆境,也不是说身处逆境一定会高于身处顺境者,大量的人就被逆境吃掉。优越的工作、顺利的局面、宽裕的经济、健康的身体、欢愉的精神,对实现梦想自有众多的优胜之处。很多天才就被埋没在逆境中。再说人在逆境中,不论一直如何坚强,受到的打击也损耗人的生命,还有面对苦难人的本能也会有一个极限。时代的逆境会造成共同的悲剧,古今中外的历史事实都可以说明。
跷跷板:平衡艺术
慧能在自己离开人间时对自己的传法进行了一些总结。与其说是慧能的总结,不如说是慧能后来的弟子们根据他的讲话传法精神的总结。在总结矛盾的对立统一问题上,还是花了一番工夫:“忽有人问汝法,出语尽双,皆取对法,来去相因。究竟二法尽除,更无去处。
三科法门者,阴界入也。阴是五阴:色受想行识是也。入是十二入,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内六门:眼耳鼻舌身意是也。界是十八界:六尘、六门、六识是也。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若起思量,即是转识。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一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走十八正。若恶用即众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对法,外境无情五对:天与地对,日与月对,明与暗对,阴与阳对,水与火对,此是五对也。
法相语言十二对:语与法对,有与无对,有色与无色对,有相与无相对,有漏与无漏对,色与空对,动与静对,清与浊对,凡与圣对,僧与俗对,老与少对,大与小对,此是十二对也。
自性起用十九对:长与短对,邪与正对,痴与慧对,愚与智对,乱与定对,慈与毒对,戒与非对,直与曲对,实与虚对,险与平对,烦恼与菩提对,常与无常对,悲与害对,喜与嗔对,舍与悭对,进与退对,生与灭对,法身与色身对,化身与报身对,此是十九对也。
师言:此三十六对法,若解用,即道贯一切经法,出入即离两边。”
三科这些东西,都是从小乘佛教里借用过来的。慧能的顿教,从大、小乘里都合理继承了一些知识。如此条理清楚,揭示一个对称的世界,不可能是在人要死的时候,说得如此清清楚楚。可以看得出来,慧能的弟子们把整理出来的慧能思想体系,即一些具有难度的语言放在慧能的遗言中,是具有很深用意的,在于提高慧能说法传之后世的权威性。
对于说明对称和平衡,跷跷板都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事物。
跷跷板,在平衡中达到快乐。平衡的重要性就像跷跷板的游戏一样给人带来快乐和轻松。平衡的结果即和谐,和谐对于人的世界来说,十分美好。
孩子喜欢跷跷板,喜欢在跷跷板的两端找到童心的天真。跷跷板的两个端点,叫做童心,这就可以来分析人所在的对称世界,人的世界,有对称的本性。对称的两端,在平衡的时候都像童心一样,一旦失去平衡,两端就不再童心。自然,大人也可以玩跷跷板的游戏,其本质很明显,试图找到童真的快乐。
跷跷板的支点,即中间点,一个提醒,一个作用力的点,说明世界的对称就像一对反义词存在。
人,生与死在跷跷板的两端,男女在跷跷板的两端,夫妻在跷跷板的两端。生活的艺术在对称世界里取得平衡,才会有生活的快乐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