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
云南,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字,意味着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地方。她正以自己的方式,向世人诠释着唯美的定义。把目的地选在这里,为了心中的日月,为了圣洁的雪山,为了神秘的摩梭人。
传说,在青藏高原雪山深处的某个地方,有一个由八个莲花瓣状的地域组成的王国。这个王国被双层雪山环抱,中央耸立着如雪山般高的卡拉巴王宫,这里没有痛苦、欲望,只有圣洁和智慧,这个王国便是香格里拉。
在佛教的发展史上,香格里拉一直被作为“净土”的最高境界,而被广泛提及。传说中,香格里拉人是最具有智慧的圣人,他们身材高大,拥有着自然的力量,能从人们看不到的地方,通过“地之肚脐”的隐秘通道与世界进行沟通和联系。1933年,詹姆斯·希尔顿在《消失的地平线》中,曾把一个雪山峡谷中的东方世外桃源般的地方称做“SHANGRI-LA”(香格里拉)。60多年后,这个世外桃源“香格里拉”被确认在中国云南省的“屋脊”迪庆高原。香格里拉——SHANGRILA的英文读音,与迪庆高原中甸藏语方言“香格里拉”如出一辙,意为“心中的日月”,源于流传中甸本土几千年的“日月崇拜,万物有灵”的宗教观念。从此,人们的心中有了真正的香格里拉形象。
走进香格里拉,就像走进了天堂,路边狭长的原野上,一片油绿,偶尔有成片的金黄色不知名的草花,成群的牛羊散漫地游荡着。远方的云很低,很厚,紧紧地贴着天边的山峰,让你感觉离天空是如此的近。干净的柏油路边,不时出现几朵淡紫色的杜鹃,在夏风中轻轻摇摆,淡淡地透出宁静的气息。这是什么样的生活哟,远离了人声鼎沸的喧嚣,和心爱的人,听着清风、小草的低语,要不是香格里拉,恐怕只有在梦中才能出现吧。
沿着不算宽阔的柏油路慢慢爬升,那片原野渐渐不再那么丰腴,成片的小黄花逐渐消失,取代它们的是花园般的峡谷,满是开着白色花朵的树木,偶尔有一两间小木屋掩映在树丛中,门前有清澈的小溪流过,颇有世外之感。穿行于浓密的白花树下,一片片白色的花瓣伴随着夏风飘然而落,如冬月的雪花般,铺满了树下的草地,溪边的黑土,让碧草、黄花和溪边蓝色的鸢尾都失去了颜色,脚下,点点落英随着潺潺溪水,无声地流向远方,恍惚如同梦境。然而,小屋上袅袅的炊烟却明确地告诉你,这是尘世,这是在香格里拉。敲开小木屋的门,你定然看见一张淳朴的脸,带着明净的笑容,那样的笑容只有最纯净的心灵才能绽放。老乡热情地帮你沏好酥油茶,如果饿了,还会请你吃藏族特有的大饼,尽管语言不通,但这份热情与友好却可以通过热热的酥油茶和暖暖的大饼传递,让香格里拉顿时温暖起来。
草甸不是香格里拉的主旋律,小雪山的北麓才是传说中香格里拉秘境。石峰延绵峥嵘,巨柏黛色参天,其间松萝倒挂,杜鹃紫红,幽深的峡谷升腾起淡紫色的烟雾,晕染着乡村民谣中的蓝色山脊。当黄昏的阳光穿过雪山上翻涌着的浓厚的云,从天空中斜射下来时,明亮而炽烈地为雪山深谷抹上了浓墨重彩,也点燃了绝壁上怒放的杜鹃。霎时,无比强烈的色泽,无比鲜明的反差,扑面而来,让人震撼。
香格里拉的美食
在香格里拉,有一种叫“寺不”的食品,是纳西族一道远近闻名的风情名菜。“寺不”是纳西语,语意为“吹肝”,即在猪肝中加入精盐、五香粉、姜丝等调料后,撒上花椒粉,使之风干。食用时,再将“寺不”放入汤锅,放入适量辣椒、姜、花椒,用小火慢煮,待熟后,取出切成薄片食用。据说麻辣芬芳,有种特别的味道。
在香格里拉,饮品除了酥油茶外,还有一种颇具特色的索里玛酒,俗称“藏酒”,也叫“藏啤酒”,是用青梨发酵制成的。据说酒味平和、恬淡,但后劲十足。
香格里拉的海子,如天上下凡的星辰,星星点点地撒落在高原上,静谧柔美地躺在香格里拉的怀里。在这里,仿佛可以听到月光倾泻在水里的声音,阳光抚摸树叶的声音,蜜蜂亲吻鲜花的声音,自然与人类沟通的声音。
香格里拉是个令人心动的地方,环境极其宁静优美,但它的天气也是极易变化的。明明还是太阳高照,远远的一朵乌云过来,千丝万缕的,明亮的雨滴便稀稀落落地来了。香格里拉的雨从来都不是柔情的,转眼便能将人浇成落汤鸡般。这时,人们多少有些懊恼,但也不用着急,只需几分钟,乌云过后,明亮的太阳便又回到你的身边,甚至穿过雨云回望,还能看见美丽的彩虹。这就是香格里拉,这个神秘、充满灵气的地方,她有着一股魔力,能让心灵驻足。
来过这里的人,对生命与生活会产生不一样的理解与认知。无论是灿烂的阳光下,高原大地矗立着银装素裹的雪山,奔流着汹涌澎湃的江河,还是险峡深邃的峡谷托起的大山脊梁,一马平川的盆地孕育着的金色果实,都带着那遥远王国的绿色希望,为你,在宁静优美的高原上,映照出蓝天上那片最美丽的彩云。而你在这里,可以慢慢寻觅古老丰博、灿烂光彩的藏文化、纳西文化和各民族丰富的风土历史和文化,因为这里是藏民族和其他各民族南北交往的走廊;也可以细细品味传说中的理想王国香巴拉的清新、平和的韵味;还可以静静融入人神共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香格里拉的悠远情。
慢慢地,心会跟着平静下来,你会发现,香格里拉,正以其神秘的力量,伴你走过漫长的生命旅途。
这里确实是你向往的那片净土。
丽江
每一个傍水而居的城市,定然有一种迷人的韵味,丽江也是其中之一。丽江有一种苍凉的、悲壮的味道,但这里的古道、小桥、流水、人家,在白云悠悠的蓝天下,经过阳光的渲染,却洋溢出一股江南水乡般的清新秀丽来。
丽江依山傍水,四周青山环绕,尤其是西北处,几座孤山高耸入天,就如同架笔台一般,与城内悠悠的绿水相映生辉,诉说着茶马古道上的历史。穿行于城内的老街,踏着五花石铺砌的街道,你多半会深深爱上这个城市。尽管这里名声在外,小城到处充斥着现代繁忙都市的情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但小城却并没有染上金钱的俗气,即使是现代商业的喧哗与轻浮,也仿佛被小城净化了般,悠悠地透出一股温文尔雅的气息来。街上的人或繁忙或悠闲地出街入巷,挑着担子的农夫,担着新鲜的水果、蔬菜,悠然地走着,没有一丝急迫,偶尔走累了,便在街口放下担子,随意地抽根烟,休息一下;背着行囊的外来行者,也随意在街上漫走着,步履轻松,悠哉随意,形成了街道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来过丽江的人,没有不知道四方街的,它就像这座小城的一个奇特标志,被人们口耳相传着。丽江城内的街道很神秘,虽然密乱如麻,但无论你怎么走,最终都会到达四方街。四方街虽叫“街”,实际上却是一个小广场,四四方方,犹如一颗方方正正的府印,辐镇着这座小城的四方。站在这里观望,大街小巷排列有序,四周店铺客栈环绕,排档鳞次栉比,人声鼎沸,据说这里的市集与物品,已经纠缠了几百年,如今依然纠结着。随着拥挤的人流,进入市集,触摸着散发着古韵的铜器、瓷瓶,穿梭于现代与古代的时光错觉中,不禁轻问自己:这是在哪里?
待日暮,叫卖声、喧哗声随着落日的余晖逐渐远去,古老的青石板上,只留下一片洁白的月光。此时,寻一家茶馆,静静坐下,看着茶杯中升起氤氲的水雾,听着茶馆中人们悠闲而散漫的低语,感受着空气中残留的白日跳动着纳西族轻灵飘逸的风韵,一天就在静谧而安详中安歇了。
丽江,就是这样一个地方。一股悠然不变的气息,与丽江的自然天成浑若一体,让人感觉如此舒适、淡然,或许这也是人们爱上它的原因。
大理
欢快而奔腾的泉水,翩翩飞舞的蝴蝶,泉边还有温婉而多情的女子。这个如梦如幻的地方,便是大理。
人们常把大理称为“风花雪月”之地,其实,这并不是指人们所想的烂漫生活的回顾,而是指“下关的风,上关的花,苍山的雪,洱海的月”。
下关的风终年不息,不带一丝灰沙,而且还有一种浪漫的情调。无论冬夏,下关的风都会穿过干净的街道,轻轻地拂过游人的面颊,就像白族姑娘轻柔的衣袖,带着若隐若现的香气,行走于游人之间。尤其令人惊奇的是,行人迎风前行,风儿轻轻吹行人的帽子,本应落在身后的帽子却总落到行人面前,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或许还是下关的风太多情吧,才用这种小“伎俩”愉悦行人的心。
下关的风中带着丝丝的馨香与甜蜜,是上关的花儿都盛开了的结果。上关位于大理苍山云弄峰之麓,是一片名副其实的花的海洋。这里的花朵大而丰满,枝头上娇艳的玫瑰,居然朵朵都有碗口大小,而平常所见的娇小的蝴蝶兰,也仿佛吸收了无比鲜美的养料,变成了大大的花瓣,像微笑的老人在风中摇曳,连成了一片灿烂的紫色。在关外的花树村,还有一棵著名的“十里香”花树,花大如莲,传说是吕洞宾吕仙人所种,带着一股仙人的灵气。一般的年份,十里香的花都开12瓣,但到了闰年,花瓣就变成了13瓣,颜色为黄白相间,非常美丽。花落后,结出一种黑而硬的果实,当地人常常用来做朝珠,因此,也叫朝珠花。
大理一年四季如春,雪是不容易落到大理的坝子里的,但苍山的顶峰上,却终年覆盖着洁白晶莹的积雪,远远看来,就像一条舞动着的苍龙白背,在大理灿烂阳光的映照下,美丽动人。传说当年瘟疫流行,有一对白族兄妹为了救大家,便到菩萨处学法,归来后,妹妹变成了雪神,与哥哥一起将瘟神赶到了苍山之顶,用千年不融的白雪冻住了瘟神。从此后,苍山的十九峰上便有了一顶像大山的帽子似的积雪。
在苍山之东,有一片如镜般的湖泊,那便是洱海。洱海形似人耳,南北长,东西窄,是一个风光明媚的高原淡水湖泊。据说每到中秋节,居住在洱海周围的人们便要将木船划到洱海里,低头便能看见一轮金月亮藏于水中。而此时,茫茫的大海、天光、云彩、月亮和海水相映在一起,形成一幅优美的图画,令人陶醉。
大理明丽的天空,宁静的洱海,造就了大理一颗宁静的心,使得这里的风、花、雪、月,如此美丽。
泸沽湖
有一个叫泸沽湖的地方,在纳西族摩梭语中,“泸”是“一个小山沟”,“沽”是“里”的意思,泸沽湖就是“山沟里的小湖”的意思。就是在这个山沟里的小湖边,却有着人们能想象的一切,更有着出乎想象的一切。
泸沽湖坐落在云南与四川交界的宁蒗县北部,占据着50多平方千米的面积,湖水清澈蔚蓝,是云南海拔最高的湖泊,也是中国最深的淡水湖之一,最深处可达93米。
泸沽湖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万山丛中,又像一位神秘的仙女存在于高山间。泸沽湖以它的纯洁、美丽给生长在这里的人们带来了欢乐以及浪漫的情结。泸沽湖以及居住在泸沽湖畔的摩梭人,都充满着原始的神秘气息,让人不自觉地产生强烈的好奇感。
泸沽湖内有5个小岛,它们就像一只只绿色的船,飘浮在湖面,一般高出水面15~30米,大小各不相同。岛上全是木楞房,木房沿岛而筑,大门面对湖水,景色迷人。面对泸沽湖清洌的泉水,优美的风光,会顿悟到自己一直所追逐的不过是表面的奢华,真正的享受是来自生活中最微小的细节与震撼。
泸沽湖水美,泸沽湖岸上的山也秀,群山之中尤以格姆山最为有名。这座山雄伟高大,就像一头雄狮蹲在湖边,狮头朝向静谧的湖水,倾斜的横岭是它的双脚,静静地守护着泸沽湖畔的女儿们。
泸沽湖之所以吸引人,还因为湖畔住着神秘的摩梭人,这个如今依然保持着“男不婚,女不嫁”走婚习俗的原始民族,为这片土地增添了自然原始的民族风情,也为这片古老的土地染上了一层神秘而美丽的色彩。摩梭人喜爱歌唱,来到这里的人,常常被回荡在美妙绝伦的湖光山色之间的摩梭人的歌声吸引,那是一种纯净、自然、朴实、唯美的声音。听到这样歌声的人,心灵也会静静沉静下来……
而传说,在格姆山上住着一位名叫格姆的女神,她保护着山下各族人民的平安幸福,让百姓多子多孙,让姑娘健壮美丽,让庄稼茂盛,牛羊兴旺。因此生活在这里的摩梭人,在山脚为她建立了神龛,并在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举行一次盛大的祭祀活动。那时,附近村寨的男女老少,特别是青年们,穿上节日的盛装,带着食品,有的还骑着骏马,到狮子山朝拜。除了祭祖格姆女神外,还要举行盛大的野餐、赛马、对歌等节庆活动。来这里旅行的人,如果赶上这里的节庆活动的话,一定会体验到不一样的泸沽风情。
石林
“石林最迷人之处并不在于远眺,而在于身历其境。这就是说,你必须钻进石林的深处,窥探它的秘密。”
——洛汀
石林,是在云南旅行最不能错过的地方。这里不仅拥有美丽的喀斯特地貌,更是彝族传说中阿诗玛的故乡。它坐落在昆明南边的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距昆明城86千米。大约3亿年前,石林这个地方还是一片汪洋大海,但不知什么时候起,海底渐渐升起了碳酸盐岩。在经过了数百万年的风吹雨蚀后,逐渐形成了千百座拔地而起的石峰、石竹、石笋。于是,这里就出现了一座座姿态各异、妙趣横生的石头生长的森林,“石林”也由此而得名。
石林旅行
前往石林,可以在昆明火车站的广场,乘旅游专线车,大约需要2小时,便可到达。一般发车时间为早上8~11点,节假日则延长1小时。另外,也可以乘坐昆明到陆良、罗平等地的客车,到石林下,票价相对便宜一些。不过,应设计好时间,最好在中午以前抵达石林,这样可游览得更尽兴。
漫游在石林,人们会情不自禁地被自然界神奇的力量所震慑——千百万座拔地而立的石峰,形成了一幅群峰壁立、千峰聚翠、气势磅礴的石海画。
大石林是石林景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里最美、最高、最难登的峰是莲花峰。莲花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一枝独秀般地高高傲居在“剑池”之滨,要到达莲花峰顶,有小道通往,只是险象重重——这里有块叫“搓板石”的大岩石,浸蚀如搓板,手无处攀扶只能蹲下一步步往前挪,惊险刺激,很多年轻人都以上莲花峰来验证自己的胆量。上了莲花峰后会发现:头顶是蔚蓝的天空,脚下如千柄剑出鞘,峰顶视野宽阔,峥嵘峻峭的石林尽收眼底,这时的你会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感觉。
小石林,与大石林肩并肩地相连,却又自成一体。这里的石头不太密集,地面比较平坦。桃、李、梅、茶花。星星点点装扮着四周,陪着圆形水池边一座婀娜的石峰——她背着背篓,深情地眺望着远方。她,就是传说中美丽勤劳的姑娘——“阿诗玛”的化身。传说很久以前,彝族地区叫做阿着底的地方,一个穷苦人家的女儿阿诗玛爱上了诚实勇敢的彝族青年阿黑,霸道的财主热布巴拉的儿子阿支看中了美貌的阿诗玛,抢走了她。后被阿黑救出。就在这对彝族青年回家的路上,山洪暴发,卷走了阿诗玛。阿诗玛化成一座山峰,她深情地眺望远方,似在期盼着她的阿黑哥。
石林,这个数百万年不变的“林海”,仿佛用坚硬的石头,诉说着心中的爱恋与誓言。
西双版纳
曾经听到过一首很美丽的歌,歌中说“美丽的西双版纳,却留不住我的爸爸”,时常留恋这首歌,因为歌中似乎有种哀伤,诉说了一个平凡而老套的故事,还有那个美丽的地方。
熟悉西双版纳的人,都会叫它“版纳”,是傣语中“一千亩”的意思。
西双版纳的繁华在景洪,它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首府。景洪是一座孔雀之城,不仅因为这里的姑娘衣着鲜艳,有着孔雀般的美丽,还因为这里曾经有过很多很多孔雀。曾经这里是孔雀的天堂,傣族人喜欢孔雀,他们认为孔雀能带给人们吉祥,但长时间捕猎,惊吓孔雀,已经使这里的野生孔雀变得凤毛麟角。如今,景洪的街上依然可以看到很多店铺出售孔雀毛,但多是从家养的孔雀身上取下来的,缺少了野生孔雀独特的魅力。
如果说西双版纳是一片颜色的海洋,那么西双版纳傣族姑娘的裙子一定是这片海洋中最亮丽的珍珠,散发着绚烂的色彩。其实傣族姑娘的裙子只是一大块布,裹在身上,简单得很。但就是这样简单的一条裙,却有着世界上最绚烂的色彩,淡红,淡黄,青绿。如此绚烂的颜色,再配上苗条的身材,纯美的容颜,就形成了西双版纳大街小巷中最亮丽的风景。
在景洪市南,有一朵艳丽的金色兰花,那便是曼景兰傣族村寨。当早晨的雾霭渐渐散去,曼景兰慢慢显露出它的轮廓来,一棵棵高大的芒果树、凤凰木、铁刀木静静伫立,掩映着村寨中清丽淡雅的小竹楼,远远看去,就仿佛是绿色之海中的一叶小舟。说是竹楼,其实它只有一层,下面是高高的木桩,木桩间或堆放着杂物,或养着猪和牛,而上面的竹楼才是傣家真正的休息之地。沿着竹楼前的楼梯,慢慢爬上竹楼,幽暗的光线下,透过一条条竹板拼成的地板,隐约可以看见楼下的猪和牛。
除了绚烂的街市,美丽的傣族女孩,悠悠的村寨,在西双版纳还有茂密的植物王国。这里种植着7000多种热带、亚热带的植物,其中有许多富有情趣的植物,组成了一个天然的“空中花园”。
西双版纳到处都是惊奇,都散发一种静静的绚烂的气息,就像轻柔的雾,淡淡地围绕在每个来西双版纳的人的心里。
滇池
或许是上天的眷顾,让天上的云彩坠落世间,滇池才拥有如此多的色彩;或许是织女的五色锦掉入了这片海一样的湖泊,才勾画出如此美妙的画卷。
滇池古名滇南泽,又名昆明湖,位于昆明市西南约20多千米处。滇池的形成是因为喜马拉雅山地壳运动,导致高原石灰石断层陷落而形成的,有着1886米的海拔。其实,来滇池,并不是因为滇池这传奇的身世,而是因为滇池有着无法言喻的美景。
滇池的周围有数十座山峰,暖暖地将滇池围绕其间,每当有灿烂的阳光时,山环水抱,天光云影,便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天然画卷。如果有缘,恰巧有微风习习,滇池两岸的垂柳轻舞,万顷碧波,便有层层的涟漪,透出一股悠悠的柔情来,而风帆点点,与四周群山、绿树一起倒映于湖中,更增添了几分柔媚和多情。
传说,曾经的滇池有5 0 0里,如今看来已经远远没有那么宽阔了,多年来围湖造景和滇池中随处可见的水藻彻底将它污染了。不过,能让惋惜的心有所回报的,便是滇池的红嘴鸥还是那样调皮、可爱。它们时而在天空中盘旋,时而停驻下来,睁着无辜的眼睛看着游人,与远处相互依偎的爱人构成了一幅美好的田园图,让你不禁发出“真美”的感慨。这样蓝的天空,这样美丽的湖水,还有这样可爱的红嘴鸥和幸福的人,只有在画境中才会出现吧。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穿过群山时,或者夕阳西下,金黄色的霞光随着轻轻的水波荡漾时,滇池便呈现出她最迷人的魅力,在水面上构筑着人想不到的颜色。而且更令人惊奇的是,随着阳光的不断变化,滇池的颜色也随之变化,一刹那变得粉红,与早上的朝霞争相媲美,一刹那又在粉红中加入了点点蓝,仿佛天空般静谧沉静,待太阳完全跳出群山的遮挡,肆意地将阳光洒在湖面时,滇池便像大海一样,闪着粼粼波光,静静迎接着美好的一天。
春城昆明
在滇池的北岸有一座大观楼,是欣赏滇池最好的地方。站在楼上,凭栏远眺,滇池的美景尽收眼底。在大观楼大门的两侧,悬挂着清代寒士孙冉翁所撰的,一副被誉为“古今第一”的长联。这副长联有180字,整联为颜体楷书,严谨浑厚,被视为云南最具价值的艺术瑰宝之一。据说,写这副对联的孙冉翁,是清代一介寒士,家境清贫,并在饥寒交迫中逝去。但他那枝生花妙笔写下的大观楼长联,却留了下来,成为今日滇池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或许这也是滇池真正的秘密吧,不管湖光山色多么壮丽,水面多么开阔,不管颜色会多么绚烂,那种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气息是不变的,只能越来越醇厚。
昆明位于云贵高原中部,海拔1890米,风景秀丽,有翠湖、西山公园、黑龙潭、筇竹寺等名胜古迹,而且昆明气候温和,一年四季如春,永远呈现的都是一片繁花绚烂的景象。昆明的百花,以茶花、玉兰、杜鹃、报春为主,被称作昆明四大名花,其中茶花最享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