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细说万事由来
13816800000055

第55章 文化教育篇(8)

在多年的实验后,弗洛伯尔正式将这一组织命名为儿童花园,即幼儿园。他之所以以此命名,是因为他想让孩子们像花草树木那样,在人们的精心浇灌和培育下茁壮成长。

他的这种想法受到人们的欢迎。后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纷纷采用了这个名称。英语则用“kindergarden”一词来表示幼儿园。

大学的由来

中古时期的“大学”是有共同兴趣的社会组织的统称,最早的教育大学只是学者或教师组成的社团,没有建筑物,一般都是临时租一个大厅,或是一个大房间。

后来这种组织有所发展,有了永久性的房舍,并得到法律上的承认,变成了永久性的机构。第一所这种大学是9世纪建立在意大利索勒诺的一所医校,于1231年改为大学。

12世纪末,意大利的巴隆那成立了一所多方面的大学,在这所大学里教法律、医学、艺术,以及神学。中古时代最著名的高等学校是巴黎大学,正式组成于12世纪后半期。巴黎大学成为欧洲许多大学的模范。

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美国的哈佛大学,都是在以巴黎大学为蓝图而创立的。

学分制的由来

学分制是目前高等学校的一种较普遍的管理制度。它以学分为计算学生学习分量的单位,学生只有读满一定数量的学分,方能毕业。学分制可以作为教学计划制定、课时分配、教师工作量安排等的依据。

学分制是在选课制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18世纪末,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高等学校的传统课程设置已不能满足科技和生产的需要。学校必须增设新科学技术课程。

因此,课程体系变得越来越大,使得学生在一定年限内,已不可能全部修完这些课程,只能就一定的专业或学科范围内修习其中部分的必修课程,因此产生了选课制。最早实行选课制是德国,而这种制度普及和改进则是在美国,美国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逐步地在大学中推行选课制。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分工和专业分工越来越自由化,导致了多种多样的教学计划。这就需要一个能适应各种教学计划的计量单位来进行教学管理,于是产生了学分制。

学位、学衔的由来

学位制度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1130年,意大利的波伦那大学首次授予一位研究古罗马法的学者以博士学位,不久又出现了硕士的称号。博士为学位的第一级,硕士为第二级。

约13世纪初,法国巴黎大学才首创学士制,作为学位的最低一级。法国最初的学士称号,是大学“录取学生”的同义词。但英国的学士学位是作为大学毕业成绩良好的一个凭证。后来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采用英国授予学士学位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学衔制早于学位制。在中世纪欧洲的一些大学中,教师分为教授、讲师、助教三级。

学衔与学位两者的关系,世界上从来没有过统一的标准,都是各国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制定的。

学位称呼的由来

我国古代并没有学位制度,但学士、硕士和博士的称呼却古已有之。硕士,在古代是对博学多闻、德高望重之人的一种尊称。

在古代博士是一种官衔,从事编纂著作或教授学生、培养人才,它的官阶品位并不高。

学士最早只是指在学校读书的弟子。魏晋以后,成了以文学、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吏,品位也不高。唐太宗时设文学馆,学士的地位大大提高了。自宋至清,学士的品位一直很高。清朝的大学士官阶为正一品,是文官之首。

日本明治年间从西方引进学位制度时,借用汉语中的博士、硕士、学士这些词汇来翻译英文。

到了清末民初,中国又从日本把这种译法搬了回来。这样,博士、硕士、学士的称呼在中国才同现代学位制度有了关联。

博士后的由来

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以后,许多博士经常协助导师在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科研工作。获准进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博士学位获得者,习惯上称为博士后。

我国于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试行博士后研究制度。有关部门规定: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不久,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35岁以下(试办期间年龄放宽到40岁),尚未分配工作或无正式工作岗位的青年,均可申请做博士后研究人员。

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的工作期限一般为两年,期满后必须流转出站或转到另一个站。在不同站流动的总期限不得超过4年。

博士后研究人员在户口、工资、科研经费、基金、住房、职称、工作分配和配偶、子女户口随迁方面,享受一系列特殊政策优惠。

留学生的由来

现在把留居国外的学生统统称做“留学生”。其实这个名称最早是由日本人发明的。其由来要追溯到唐代。

我国唐代经济文化都相当发达,日本政府为了汲取中国的先进文化,曾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

遣唐使因是外交使节,不能在中国停留时间太长。日本政府便想出各种办法,一是派遣一些在遣唐使回国时也与他们一同回国的学生,当时称之为“还学生”;一是派遣一部分在遣唐使回国后仍继续留在中国学习的学生,这部分人就叫“留学生”。

以后,“留学生”一词也在我国被沿用下来。

语文的由来

清末废科举兴“新学”时,有一门功课叫“国文”,教的是文言文。“五四”以后,白话文兴起,小学“国文”改称“国语”,侧重白话文,提倡教学接近群众实际语言;中学仍称“国文”,侧重文言,但加入一定的白话文。

1949年6月大陆大部分被解放,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研究全国范围使用教材,确定中小学都应以学白话文为主,中学逐渐加点文言文,作文则一律写白话文,要求在口头上和书面上,使学生能掌握接近生活实际、切合日常应用的语言能力;并采纳叶圣陶先生的建议,不再用“国文”和“国语”两个名称,一律将教材称为“语文”。

“语文”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个方面:口头的谓之语,书面的谓之文;口头的包括听和说,书面的包括读和写。

使用“语文”这个名称,表明了要进行全面的语言训练,纠正封建社会长期遗留下来的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分家,教学里只管读文章、写文章,不管口语训练的弊病。

常用数学符号的由来

“+”“-”号都诞生在德国,至今已有500多年了。那时候,德国有个叫魏德曼的数学家,他非常勤劳,整天废寝忘食地计算。

当时,还没有什么现成的符号可以使用,他在工作中,一边计算,一边自言自语地说:“在横线上加一竖,就表示增加的意思。‘+’,你就叫加号吧!从加号中拿掉一竖就是减少的意思。好!‘-’,你就叫减号吧!”从此以后,“+”、“-”号就被他带到了世界上。

“=”的名字叫“等号”,它是由16世纪的英国学者雷科特创造出来的。当年他在研究数学时,经常碰到两个数字相等的情况,又无法标记,就决心创造一个符号。

比较了许多图形和符号,他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两条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线更相同的了”。于是,他就用两条平行线段来表示两个相等的数,并给它取名为“等号”。

“×”号和“÷”号分别叫“乘号”和“除号”。乘号是18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发现的。乘法也是增加的意思,但又和加法有所不同,怎么办呢?他就把加号斜过来写,表示数字增加的另一种运算法,并给它取名叫“乘号”。

“÷”号诞生在瑞士。当时,学者哈纳在算账中遇到要把一个整数分成几份的问题,但没有符号可以表示这种算法。于是,他就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来表示这种算法,并取名为“除号”。

算术的由来

公元3世纪,亚历山大科学院的丢番图综合整理了当时人们在数字方面的经验知识,汇编成《算术》一书。

他在书中提出了二百多个难题,成为一本系统的数学著作,但在罗马帝国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后来这本书传入阿拉伯帝国,引起了阿拉伯人巨大的兴趣,并对此书进行了研究。

1202年,生于比萨的意大利数学家莱昂纳多发表《算经》一书,将阿拉伯笔算法引入西方。到了16世纪,经过阿拉伯人修正的丢番图的《算术》又传回西方。

这部著作于1621年印刷出版,它标志着西方数学发展的新起点。在以后的17、18世纪,人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建立了古典算术。

而在我国,算术发展得很早。秦汉时即有算术专著《九章算术》了,并且我国古人在勾股定理、π值计算方面都要领先于西方。

代数的由来

公元852年,花剌子模数学家和天文学家阿尔—花剌子模写了一本有影响的代数教科书。它的阿拉伯文书名是《aljabrW’a1-muqabalah’》,意思是“结集一些未知数使之与已知数匹配的技术”,其中的“aljabr”(结集)一词,后来逐渐演变为拉丁文algebra。英文的“代数学”一词也是algebra,是从拉丁文吸收去的。

清朝末年,有人翻译西方代数书时,按音译为“阿尔热巴拉算法”。1859年,清代的翻译家和数学家李善兰(1811~1882年)在翻译西方数学著作时,第一次把“algebra”译为“代数学”。从此,“代数”这个名词便一直在我国沿用下来。

几何学的由来

几何学源于古代埃及。相传古代埃及的尼罗河流域每年洪水定期泛滥,冲毁两岸的庄稼、房屋,并且洪水带来大量泥沙。每当洪水退后,人们只好重新勘定划分田地,于是产生了最早的“测地学”。

据说,埃及人在实践中发现,画一个边长比例为3、4、5的三角形,与长度为5的边相对的角是直角,并且利用这个方法在地面上划出了直角。

后来,巴比伦人也知道了这个方法,并且发现,在三条边长的比例为5、12、13的三角形中,与长度是13的边相对的角是直角。

公元前5世纪,年轻的希腊人毕达哥拉斯发现了众所周知的毕达哥拉斯定理,也就是我国古时候所发现的勾股定理。

大约公元前300年,古希腊数学家欧基米德总结和整理了前人积累的测地学知识,创造性地编成了著名的几何学经典著作——《几何原本》。

公元1607年,我国科学家徐光启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的前6卷。在翻译时,徐光启一连想了十多个音似的汉字,但都不十分贴切。

一天散步时,他忽然想到一首古诗“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猛然间,他从“几许”想到“几何”,geometry的字头geo,音译为“几何”再贴切不过了。而汉文“几何”的意义是“多少”,与原来的音、义非常近似。于是“几何”开始在我国广泛应用,并成为数学中重要的内容。

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我们把计算数字1、2、3、4、5、6、7、8、9、0叫做“阿拉伯数字”。实际上,这些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创造出来的,它源于印度。那么,为什么又把它叫做“阿拉伯数字”呢?

公元7世纪,团结在伊斯兰教下的阿拉伯人征服了周围的民族,建立了东起印度、西经非洲到西班牙的阿拉伯帝国。后来,这个伊斯兰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国家。

由于这两个国家的各代君主都奖励文化和艺术,所以两国的首都非常繁荣,特别繁荣的是东都——巴格达。西来的希腊文化和东来的印度文化都汇集到这里来了,阿拉伯人将两种文化理解消化,从而创造了独自的阿拉伯文化。

在公元750年后的一年,有一位印度的天文学家拜访了巴格达王宫。他带来了印度制作的天文表,并把它献给了当时的国王。印度数字1、2、3、4……以及印度式的计算方法(即我们现在用的计算法)也正是这个时候介绍给阿拉伯人的。

由于印度数字和印度计数法既简单又方便,它的优点远远超过其他的计数法,所以很快由阿拉伯人广泛传播到欧洲各国。在印度产生的数字被称做“阿拉伯数字”的原因就在于此。

米和码的由来

我国常用的长度单位分别为“千米、米、厘米、毫米”,“米”是我们最为常用的。那么“米”又是如何得来的呢?

长度单位“米”是1791年由法国科学家以地球经线的四千万分之一作为通用长度单位确定下来的。当今“米”作为长度单位,已在国际上广泛应用。

对于与“米”相对应还有一个长度单位,就是“码”。国际上比较通用的长度单位“码”,其历史比“米”还要久远得多,有将近900年了。

它是英制长度单位,由英王亨里希一世规定的。一天,亨里希一世坐在宝座上,伸直手臂,跷起大拇指,对大臣们说:“看见没有,从我的鼻尖到大拇指的距离,就以此作为基本长度单位。”从那以后,“码”作为长度单位一直沿用至今。据测算,1码等于0.9144米。

π的由来

对圆周率的研究最早发源于我国。在南北朝时期,数学家祖冲之(公元429年至500年)经过大量的科学实践,计算出圆周率,π=3.14159265……他是当时世界上计算圆周率最准确的数学家,为后人打开数学宝库提供了钥匙。至今,世界上都将π称为“祖率”。

1973年,一位法国数学家算出了圆周率π的前100万位数字,法国原子能委员会将其视若珍宝,特将它编印出版,被列入当年的“世界纪录大全”。

到今天为止,世界上还没有第二个人靠手工能为人类准确无误地计算到100万位以上。

圆周值的由来

春秋战国时,墨子给圆下过定义,他说圆是一个封闭曲线,它的中心与圆周上任何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这个学说比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要早100多年。那么,又是谁将圆周定为360°的呢?这将追溯到3700多年前的古巴比伦。

当时巴比伦人认为,从视觉上看,太阳从东边地平线升起到西边地平线落下,这运行轨道即是天穹半圆。从地球上看,视觉中太阳的直径刚好是天穹半圆的1/180,即180个太阳直径恰是天穹半圆的长度。太阳每移一个直径的位置,正好需要1“分”时间,因此,半圆就是180°,那么整个圆周当然就是360°了。

珠算的由来

古时候,人们用石子来计数,但这很不方便。后来,人们改用像筷子一样的小棒进行计算,叫做“筹算”。

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大家觉得用算筹摆来摆去进行计算实在太麻烦,又把算筹改为用“珠盘”进行计算。把珠子放入盘内表示要加的数;取出盘子里的珠子表示要减的数。

用珠盘计数,珠子容易滚动散失,于是我国人民发明了珠算。把珠子串起来,并列地连排起来,就成了算盘。因为用算盘计算又快又方便,很快就传到朝鲜、日本等国。

1000多年来,珠算在我国的经济、教育、文化等领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流传海外,成为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互相学习的见证。近年来,美国、日本的学者把珠算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