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故乡旧事
13842100000050

第50章 风味迥异的灵武小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民族、每个地区的百姓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息方式和饮食特点。由于受地理环境、人文历史、传统习俗等因素影响,灵武一带有不少带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小吃流传于民间,其风格迥异,历史渊源,这是令灵武人骄傲自豪的一笔宝贵丰厚的文化遗产。

灵武地区由于得黄河水灌溉之便利,盛产大米、小麦、玉米等粮食,故自明清以来百姓每日三餐的主食以白米、白面、黄米为主,杂粮为大豆、玉米、荞面等。农闲时,早饭是黏饭(比米饭稀,比稀饭稠),饭里一般加一点黄豆或山芋;农忙时,将炒面(将燕麦、黄豆等磨成粉,加盐炒熟的一种食品,这种食品耐饱、抗饿,是人们远行、外出打工必带的干粮)拌在黏饭里吃。午饭是白米、黄米掺在一起煮成的米饭,叫“二米饭”。晚饭是“连锅面”,其做法是将面条下入锅里,将盐、油、炸辣面子、醋、韭菜、山芋、白菜等一并下入锅里,连汤带水一起吃。还有一种名叫“调和”的饭。在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家家户户都做这种饭。其做法是等米煮得快熟时,将面条下进去,再用油炸点辣椒面,和杂菜趁热倒进锅里。这两种饭不用再炒菜,操作容易、耐饱,在灵武、盐池一带很普遍。

灵武由于得秦渠、汉渠灌溉之便利,自古以来果瓜菜蔬品种繁多且品质优良。解放前,灵武当地的菜蔬主要是:春季有羊角葱、菠菜、韭菜;夏季有豆角、黄瓜、茴香、茄子;秋季有山芋、菠菜、白菜、胡萝卜、青萝卜等;冬季主要依靠咸菜、酸菜和秋贮白菜、山芋、萝卜。本地汉民喜食猪肉。过去农村汉族家庭基本家家户户都养猪,冬天宰一口猪可吃一年,肉用腌、烧等方法贮存。由于灵武地区草原广阔,回、汉族家庭都养羊。家境好的一般喂养一两只,大户人家喂养成群的羊。养羊的益处很多,除了羊毛、羊皮可以出售外,肉、杂碎主要食用。

灵武自清末以来就有经营豆腐粉条作坊的。灵武的豆腐粉条用料主要是大豆、蚕豆及扁豆。灵武地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故豆类含糖量及蛋白质高,做出的豆腐细嫩、营养价值高,做出的粉条滑润、韧性强,久煮不烂,远近有名。解放后,县食品公司将一些能工巧匠集中起来在县城西南角开了一座规模较大的豆腐、粉条作坊,专门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豆腐、粉条。这个作坊做出的豆腐、粉条其色泽、营养是今日豆腐、粉条不可比拟的。

该作坊在生产中一是沿用传统的制作工艺,程序复杂,皆用手工操作;二是选料十分讲究,豆子要新鲜饱满,多用新华桥、梧桐树一带的豆类;三是集中了一批手艺出众的能人。他们继承了父辈的手艺,掌握了豆腐、粉条制作的每一个细节,所以,经他们手制作的豆腐、粉条可以说是一流的。

灵武的小吃很多,其品种构成主要有三种:一是当地人依靠祖上承传下来的制作方式做出的小吃,如醪酒、夹板、小吃等;二是从陕西、山西一带流传过来的,如荞面凉粉、荞面、摊饼等;三是从甘肃、青海流传过来的带有民族特色的小吃和食品,如羊杂碎、馓子、油香、锅盔等。

在灵武的风味小吃中,杨财经营的“杨醪酒”

很有特色。杨财是新华桥河中村6队人,祖父叫杨成,父亲叫杨创业,弟兄3人。杨财做的醪酒味道甘甜,远近闻名,其作坊在县城仓湾子对面(原木器厂南边向北3间房屋)。杨财做醪酒时将糯米蒸熟,拌上酒糟,发酵数天,加入碱和白糖。这种醪酒冷喝解酒,热饮补身,具有舒筋活血、健脾开胃之功效,加上鸡蛋后人们更喜欢饮用。杨财去世多年,儿媳代桂兰得其真传,现在这种祖传风味小吃仍溢香街头。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灵武县城有一种食品叫油饼卷包子,汉民中数韩小小做得最好,回民里王荣做得最有名气。其做法是:和好面让其发酵后反复揉,最后揉到面光亮无皱,分成三钱的面剂子,炸成薄薄的油饼。肉剁成末后,加好调料及肉汁蒸成汤包,然后用油饼卷入汤包。这种油饼的特点是大而薄,其制作精细,造型别致,香味扑鼻。50年代王荣、韩小小去世,这种食品的制作技术失传了,这是灵武烹饪业的一大损失。

炒面以杨福(外号“杨炒面”)做的最好。他居住在原电影院之后。杨福制作炒面很有讲究,一是精选黄豆、黑豆、燕麦面等料,并用清水淘净;二是上磨两遍,筛去粗料;三是文火焙炒,加香料、调料等入味。这种食品深为当地百姓喜欢,特别是逢家中有人外出,必去购置几斤,以备旅途食用。这种食品也耐饱,更为商贾、贩盐驮炭和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所喜欢。

锅盔、干烙子、火烧子、糖麻叶、棋子块、羊盘肠、油饼子划甑糕,解放前后,这几种食品在灵武有几处设摊出售。锅盔是灵武、盐池、同心一带至今仍制作出售的一种食品。其特点是个大,色泽好,味酥香。有的锅盔重达好几斤。卖者往往带一杆秤、一把刀,熟练地切出又白又齐的块,令人不由得口中生津。干烙子是白面加糖烙烤而成,酥且香甜,大约二两重。火烧子是用盐水、茴香、白面做成。做法是先用木锤反复捶面,久捶的面韧而精,做成饼放入炉内烤熟,特点是脆香。糖麻叶、羊盘肠是油炸的食品,做得比较好的是回族妇女。做法是将面发酵好后精做成盘旋状,入油锅炸好后撒白糖,其特点是形状独特,甜香可口。50年代前灵武的油饼子划甑糕也是很有名的,灵武街上有两个清真摊子出售,用小推车装上叫卖。买一个油饼后,再买二两枣糕平摊在油饼上吃,味道独特,回汉群众都喜欢吃这种食品。这种食品在灵武地区百年不衰,至今很多人家还在做。

油茶泡锅盔是20世纪50年代前崇兴地区马四做得比较好的一种小吃。做法是将羊尾巴切成小丁入锅化油后,加入白面、盐、葱花文火焙炒,面微黄出锅。这种油茶味咸香浓郁,特别是秋天、冬天气温骤降时,吃一碗油茶泡锅盔,一天都不觉得冷和饿。在灵武,上了年纪的人还记得,冬天西北风吹得冷飕飕,但马四的油茶香味随风飘荡,是那么吸引人。

灵武的风味小吃还很多,如油饼、馓子、枣馍等,但比较有名的还属以上几种。灵武的菜肴品种也很多,这里介绍几种值得一提的小吃。夹板,也叫小吃子。其做法是精选猪肉或羊肉,剁成肉末;用鸡蛋、粉面摊成摊饼;将肉末加调料蘸淀粉后摊于摊饼上,拍实切成菱形或方块,置于油锅炸熟,吃时用肉汤烩制。灵武的回汉民厨师都喜欢做这种小吃,汉民厨师路学明、卢长青做的夹板、丸子色泽黄亮,味道很好,很受群众欢迎。这种小吃回民厨师做得也很出色,原食品公司大厨师王意新、马荣就擅长做而且也有名气。

灵武城内还有一种老百姓喜欢的面饼叫烙火烧子。专做烙火烧子的人叫郭创业,住在县城后街尹家拐子,曾被土匪砍了一刀,后治愈,人称“郭砍脖子”。他做火烧子手气好,面揉得极筋,烙出的面饼非常可口,用他的火烧子泡在羊杂碎里,极为好吃。他的儿子郭天寿受其熏染,学到了这门技术,解放后也开过饭馆,但老人们都说他烙的火烧子吃起来味道不如他父亲烙的好。

灵武的羊杂碎闻名塞上,特别是一些回民妇女精于此道。她们翻洗羊肠子、灌面肺子,极为熟练,工序细腻,将羊下水洗得非常干净。杂碎里心、肝、肺、肠、头、蹄俱全,入锅煮熟后,出锅冷却,食用时加香菜末、味精、葱花、辣椒油、羊肉汤绘制,出锅时香气扑鼻。羊杂碎泡上火烧子是灵武的名小吃,也是灵武地区百年来经久不衰、老百姓非常喜欢的风味小吃。

在宁夏,手抓羊肉是黄河两岸的百姓都会做的一道地方菜,但灵武一带的手抓羊肉尤为出色,特别是灵武磁窑堡圆疙瘩、黑疙瘩的羊只为最好。

因为这里的羊吃的是甘草秧子、苦豆子、麻黄等中草药,喝的是苦泉水,故羊肉不膻腻。做手抓羊肉时,将羊宰杀放血后用清水浸泡羊肉,浸出肉中凝血。经过以上工序煮出的肉白里透红,色泽亮润。煮肉时放入八角、草果、肉桂等调料,使羊肉味鲜美、清香。吃时配以盐、蒜汁、醋汁,风味独特,极为爽口。据有关中医资料记载,羊肉可滋养身体、强身健体。因人们喜用手抓住骨头啃吃,故名手抓羊肉,是灵武一带百年来不衰的一道菜。

条子肉,也称烧肉,是灵武新华桥、梧桐树、东塔一带的汉族百姓家家户户都会做的一道名菜。其做法是:取猪肋条肉,切成方块煮五成熟,捞出后下油锅炸,稍成形后,出锅在皮上涂抹蜂蜜,又放入锅中继续炸,待肉皮呈褐红色捞出,净油后切成块状加以各种调料入笼蒸,大约40分钟后取出食用。其特点是味鲜、爽口不腻。上世纪60年代前,灵武董家饭馆董福臣做这道菜非常精到,他做的条子肉、坛子肉很有名。由于他做肉时讲究火候与入味,故做出的肉烂而味独特,深受一些老年人的喜爱。除此之外还有马兆雄的炸油糕,车芳的黄焖羊肉,韩有平和李八井的酱肘子、红烧里脊等,都是誉满乡里的。

民间风味小吃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一枝芬芳的奇葩。宋代著名诗人苏东坡的诗曾这样说过:“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褊佳人缠臂金。”这首诗生动地道出了小吃制作的不易。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南方菜、高档菜涌入千家万户,但是,在人们心底,尤其是年纪大一些的人,都忘不了那些带有时代特色、地域特色的手艺人和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