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古称灵州,是中国古代名城,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为灵武郡,唐初称灵州,为朔方节度使治所。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太子李亨于公元756年在灵武继位,后来在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等人的支持下,平息叛乱,又恢复了大唐王朝稳定、繁荣的局面。由于李亨的继位,使灵武成为备受天下人瞩目的地方。所以,在唐代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有不少是记载灵武风光及人物事件的。
送卢潘尚书之灵武
韦 蟾
贺兰山下果园城,塞北江南旧有名。
水木万家朱户暗,弓刀千队铁衣鸣。
心源落落堪为将,胆气堂堂合用兵。
却使六蕃诸子弟,马前不信是书生。
这首诗是唐朝著名诗人韦蟾写的,很有名,在很多史书中都提到过。韦蟾是陕西长安人,唐玄宗大中年间进士,唐玄宗时曾任尚书左丞。卢潘是唐朝著名的将领,为人豁达,善于统兵打仗。这一次他奉命出兵,韦蟾写了这首诗送他,一是抒发与朋友分别时的低沉情绪,二是表达自己对卢潘的期望。
诗的首两句“贺兰山下果园城,塞北江南旧有名”是描写灵武一带风光的。灵武一带地域广阔,土地肥沃。
自秦朝后,大将蒙恬在此戍边,后来兴修了秦渠、汉渠,引黄河水灌溉,故千百年来人们有裁植果树的优良传统。出灵武城东门和北门,到处是果园,所产水果品种优良,享誉大西北。故韦蟾在诗的前两句用极为洗练的笔墨描写了灵武一带的自然风光及便利的农业生产条件。
关于贺兰山,唐代有不少诗人曾描写过。王维的《老将行》:“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卢汝弼的《边庭冬怨》:“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除此之外,岳飞、张居正也在诗中描写过贺兰山。岳飞的《满江红》:“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张居正的《塞下曲》:“九月西风寒草残,胡沙黯黯点征鞍。一声羌笛吹关柳,万卒雕戈拥贺兰。”从这些诗词中可以看出,在古代,贺兰山在军事方面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水木万家朱户暗,弓刀千队铁衣鸣。”这两句讲的是:由于有了秦渠、汉渠的便利条件,灵武一带草木葱茏,树木成林,绿阴环绕着千家万户。可是这样优美的风光也是来之不易的,需要人的呵护,所以必须“弓刀千队铁衣鸣”,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安居乐业。
“心源落落堪为将,胆气堂堂合用兵。却使六蕃诸子弟,马前不信是书生。”这几句全是写卢潘尚书的。在多年的相处中,韦蟾和卢潘相知甚深。卢潘为人仗义,宽宏大度,有功但不恃才高傲,尤国家出现危难时挺身而出,显示出其英雄本色。他精通用兵之道,又熟读诗书。他严密的军事部署、熟练的军事动作、威风凛凛的统帅气概,令各族士兵为之倾倒。谁能想到曾是一介书生的他,竟有这样出众的才华。
韦蟾是唐大中年间的著名诗人,他的诗很多,从留传下来的作品看,一部分描写了当时的现实生活,寄托了作者对朝政的期望,对百姓的忧虑,故格调深沉,诗风朴实。另一部分是描写自然风光的,清新幽美,词句工整,可以看出他不凡的文学功底。如《梅》一诗:“高树临溪艳,低枝隔竹繁,何须是桃李,然后欲忘言。拟折魂先断,须看眼更昏,谁知南陌草,却解望五孙。”诗中含蓄地道出了梅的高雅、清洁,笔法精练,勾画生动。
历史上关于韦蟾的记载也很多,这里选择一段,可以窥见韦蟾的才华及为人:韦蟾治理鄂州期间,兢兢业业,为政清廉。等他卸任时,宾客幕僚们设宴为他饯行。席间,韦蟾挥笔题写了“悲莫悲兮生别离,登山临水送将归”一句话,然后将纸笔递给属僚,请各位续写下句。在座的各位怅然相望,都感到对不出来。过了一会儿,厅堂中一歌女含泪而起道:“妾不才,不敢染墨,愿意口占两句。”韦蟾大为惊异,令人照她口说的写了下来。这两句是:“武昌无限新栽柳,不见杨花扑面飞。”在座的客人无不称许赞叹。韦蟾令她将此四句合在一起,配上曲谱唱作《杨柳枝词》,整个宴会极欢而散。
宾客与幕僚们赠给韦蟾几十幅题笺,他都收存起来。
关于这一段传说,我没有考证其准确性,但是史书中能这样描述韦蟾,一方面说明了他不凡的才华,另一方面反映了他的人品。一个朝廷命官能体恤下层人士的心态和苦衷,尊重她们的人格,可见韦蟾的人品及涵养。
送灵州李侍御
无 可
灵州天一涯,幕客似还家。
地得江南壤,程分碛里沙。
禁盐调上味,麦穗结秋花。
前席因筹画,清吟塞日斜。
无可是诗人贾岛的从弟,是个著名的诗僧。贾岛曾有《寄无可上人》、《送无可上人》的诗传世。侍御是官名,是唐朝中央监察机关御史台的成员,一般主管监察,有时也奉命出外执行指定的任务。李侍御和无可是比较好的朋友。
从诗的前四句“灵州天一涯,幕客似还家。地得江南壤,程分碛里沙”可以看出,无可对灵州是比较了解的。灵州是塞外,在交通不发达的唐朝,千里迢迢,已是天涯了。可是灵州是名城,有着很好的自然风光。灵州得秦、汉渠的灌溉之便利,土地宽阔,土质肥沃。灵州虽远在天涯,但到了那里并不会感到孤独、空寞,而会同回到自己家里一般。
“禁盐调上味,麦穗结秋花。前席因筹画,清吟塞日斜。”这几句是说灵州一带不但土质肥沃,而且有丰富的白盐资源。盐在古代是很重要的生活用品。在唐代,由官府垄断了盐的生产和销售权,故人们习惯称禁盐。唐朝时,盐池县划归灵州,所以盐是古灵州的特产之一。无可告诉李侍御,灵州的风光很美,尤其是灵州的盐很多,天下有名。除此之外,灵州的稻麦更美。
尤其是在秋天,林木葳蕤,河流如带,他到了这里会有一种清淡雅适的生活,不会感到失落的。
这首诗风格清新淡雅,体现了无可的诗风,从中可窥见无可在遣词造句方面的功底。整首诗读来抑扬顿挫,音调铿锵,很有韵味。同时诗中洋溢着一种亲切之感,读后使人感到朴素自然。
闻北虏入灵州(二首)李频一河冰一夜合,虏骑入灵州。
岁岁征兵去,难防塞草秋。
二见说灵州战,沙中血未干。
将军日苦急,走马向长安。
李频,字德新,睦州寿昌(今浙江建德县)人,约生于唐宪宗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卒于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大中八年(公元867年)进士,官至建州刺史。
唐朝年间,灵州是西北的军事重镇,是北方游牧部族侵扰朝廷的必经之处。历史上吐蕃和回纥都曾占领过灵州。在第一首诗里,作者用比喻的手法,通过河流的一夜封冰来表现入侵者的声势和凶猛。“河冰一夜合,虏骑入灵州。”作者仅用十个字就生动地描写出一种气势和严峻的局面。“岁岁征兵去,难防塞草秋”含蓄地道出了作者对朝政的不满。朝廷年年征兵,劳民伤财,到了秋天,却又无法抵挡住入侵者的脚步。第二首诗描写了灵州战场的情况。由于军队将士素质不高,和入侵者一交战,处处被动。面对流血的士兵,唐朝的边防将领惊慌失措,窘于应付,只能“走马向长安”去讨救兵。
这首诗虽然不长,但作者以极为洗练的笔调反映出急促和紧张的军情,增添了浓郁的战斗气氛。同时作者含蓄而深刻地写出了唐朝中、晚期边患的严重和朝政的腐败。灵武古代所经的战争较多,但生动描写当时战场情景的诗留下来的不多。这首诗既高度概括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又描写了在唐中、晚期灵武战事的残酷,读后令人难以忘怀。
李频是晚唐著名的诗人,他的家乡汀源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幽美的环境陶冶着他幼小的心灵。他勤奋好学,自幼喜爱文学,在很小的时候写诗就有了名气。离他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灵栖洞,他经常约伴去游玩。有一次,寿昌县令穆君来游览灵栖洞,见到这美丽的景色,不由得触景生情,诗兴大发,随口吟出四句诗来:“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吟罢四句,再想往下续时,竟一时想不出好的句子来。这时候小李频恰巧也在灵栖洞游玩,听到穆君的诗,他大胆地接了上去:“石上生灵笋,泉中落异光。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听了大为惊奇,指着小李频对他的随从说:“这位少年出口成章,气度不凡,今后定会超过我。”穆君十分爱惜人才,他鼓励小李频继续刻苦学习,努力发展下去。后来李频果然没有辜负前辈的期望,求师访友,不断进取,诗文大有长进。后来李频以方干为师,并通过方干结识了诗坛上的一些名流。姚合是名相姚崇的曾孙,与贾岛齐名,时称“姚贾”。对姚合的大名李频早就听说,为了早日见到他,开成四年(公元839年)他偕同诗友喻坦之千里迢迢去京师长安(今陕西西安)专程拜师求教。听说有两位江南青年求见,姚合说先看看他们带来的诗作。当姚合读到李频写的《湘口送友人》一诗时,不禁拍案叫绝,马上通知门下,让李频进来。这首诗是这样写的:“中流欲暮见湘烟,苇岸无穷接楚天。
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连。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姚合爱才心切,见李频不是等闲之辈,后来将女儿也嫁给了他。姚合的耳提面命和姚府的丰富藏书,使李频的诗学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大中八年(公元864年),李频从长江下游的池州调到京城附近的畿县武功(今陕西武功县)任县令。到武功后,他整顿吏治,安定社会秩序,发官仓赈济灾民,用以工代赈的方法疏通了淤积多年的六门堰,接黄河故道引水溉田,使庄稼获得丰收,得到了懿宗皇帝的奖赏。皇帝奖给他绯衣一件(四品、五品官服饰)、银鱼(五品以上官出入宫廷符信)一具,并调他到京城任掌管监察文武百官的侍御史。咸通十四年(公元873年),李频又升迁了。李频见当时朝政混乱,山雨欲来,自己是一介书生,不善于在京城官场上斡旋,就要求到地方上去任职。乾符二年(公元875年),他出任建州(今福建建瓯县)刺史。李频到任后,公布了法律条文,抑制地方豪强,减轻人民负担,深受百姓的爱戴。乾符三年(公元876年),李频病死在建州。他死后,建州百姓举城志哀,把李频安葬在建州的永乐洲,并在城东梨山建梨岳庙以表示对他的崇敬和纪念。他的事迹被收入《新唐书》艺文传中。后有人在李频的故乡寿昌建都官祠,他的故居石门塘有梨山古庙。1988年李频诞辰1170年之际,由寿昌县历史学会发起,有关部门集资在灵栖洞风景区建“梨岳亭”,立李频纪念碑,让前来灵栖洞游览的游人都能了解李频的事迹。
塞 上
曹 松
边塞来所阔,今日复明朝。
河凌坚通马,胡云缺见雕。
砂中程独泣,乡外隐谁招。
回首若经岁,灵州生柳条。
这首诗也是从另一个侧面描写唐朝灵武情况的。作者是唐光化四年(公元901年)进士曹松,唐代著名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潜山附近)人,生卒不详。曹松早年曾因避乱而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曹松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公元901年)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而卒。他和著名诗人贾岛是朋友,诗风受贾岛的影响很深。
他的文学功底深厚,笔下的诗作寓意深刻,寄托遥深。
前四句重点描写灵州的境况。寒冷的冬日,灵州大地极为辽阔。连年的战事造成灵州人烟稀少,村落寂寥,大地覆盖着厚冰,雄鹰在清冷的空中飞翔。由于战乱,当年繁华兴旺的灵州一去不复返了,它变得荒漠寒冷。诗人的感情是充沛的,联想是丰富的。他触景生情,不由得想到了自己从安徽潜县出家,不知不觉两鬓已染雪霜。作者想到千里之外的亲人,回顾自己孤寂的身影,备感凄凉和低沉。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当时真挚的情感和消极的情绪。
曹松为诗,“平生五字句,一夕满头丝”。曹松尤工五言律诗,炼字琢句,取境幽深,诗风有点接近贾岛,但尚未流于怪癖,而自有一种清苦澹宕的风味。“汲水疑山动,扬帆觉岸行”《秋日送方干游上元》、“废巢侵晓色,荒冢入锄声”《送进士喻坦之游太原》,正体现了他的这种诗风。但他的作品题材狭窄,不外乎叹老嗟卑、旅思离情,很少接触社会问题,而《己亥岁二首》中的“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反映出他当时的心态,却历来被人们传诵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