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曾任强说三国领导力
13868100000004

第4章 领导自我强大的修养之道

)第一节 修身做人,做仁德厚道的管理

今企业最提倡的是仁德管理,这是一种独特感人的领导艺术。一个人一生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相比之下成就还是次要的。有些时候人才更青睐于为厚道的老板打工,而大家也非常拥护“亲民”的领导。仁义经营是体现管理者领导力的最佳表现形式,因为很多人宁愿通过品德来看一个人的贡献,而不是他的才能。

刘备三让徐州:仁义之名是最好的广告

曹操发兵攻打徐州。徐州牧陶谦自知曹操兵多势大,难以抵挡。接受糜竺的建议,写信向孔融求救。孔融字文举,山东曲阜人,是孔子二十世孙,自小聪明敏捷,表现出奇异的才能。二十八岁时,便担任北海郡守,甚得民心。

孔融与陶谦的交情深厚,但是要和曹操对抗,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想起刘备,委请太史慈代为致意。刘备很高兴孔融居然知道他,满口答应,向公孙瓒借兵前来支援。陶谦见刘备仪表轩昂,语言豁达,十分欣赏。他令糜竺取出徐州官印,要将徐州让给刘备,表示自己年迈无能,情愿让贤。刘备惶恐地说明,此来完全是帮忙性质,绝无并吞的意思,否则皇天不佑!

刘备向公孙瓒借兵时,公孙瓒问他与曹操无仇,为什么这样热心。刘备说孔融为义而帮助陶谦,自己既已口头承诺,便不敢失信。为信为义,岂能夺人城池?

陶谦再三谦让,刘备就是不肯接受。我们不妨以小人之心来度刘备的君子之腹,分析一下。他不是一直想创业吗?如今现成的地盘居然不要,是不是由于曹操想要,他才不敢要?因为如果他答应下来,曹操就会转移目标,绝不放过他。这样一来,岂不是白要?还会增加麻烦。心里再想要,也应该以不要为上策。不要才不致乱要。不要权利,只尽义务,使刘备的声望大大提高。刘备写信给曹操劝和,曹操当然听不进去,大骂刘备何人,也敢如此劝他。不料吕布受到陈宫的劝说,攻打曹操的大本营兖州。曹操觉得情势不妙,听了郭嘉的话,卖个顺水人情给刘备,曹兵退去。

刘备的举动,使陶谦更加敬重刘备。他请来了好几位见证人,推刘备上座,一定要把徐州让给刘备。刘备说:“孔融邀我共救徐州,是为了正义。如今无缘无故据而有之,天下将以刘备为无义之人呀!”

糜竺、陈登是陶谦的左右手,同声劝刘备不要推辞,表明陶谦让徐州是出于真心真意。孔融也说“今日之事,天与不取,悔不可追”。刘备坚持不肯接受,只答应屯兵小沛,以保徐州。张飞对刘备说:“又不是我们强要他的州郡,他好意相让,何必苦苦推辞?”

张飞的话当然颇有道理。三兄弟辛苦奔走为的是什么,还不是寻找一个根据地,然后逐渐求发展?如今难得的机会,为什么要放弃?想不到刘备严厉地说:“汝等欲陷我于不义耶?”刘备不好意思对其他人说出这样的重话,借着张飞小弟自家人有话直说,表白自己的真诚心态。如果他这么做是假的,那他就是十足的伪君子,连曹操这样的真小人还不如;倘若是真的要推让,便非常了不起,值得我们尊敬。刘备这么做到底是真是假?必须再往后看才能看清楚。

不久陶谦病危,要刘备可怜汉家城池,接受徐州官印,并且推荐孙乾、糜竺相助。刘备始终不肯,陶谦以手指心而死。刘备不得已暂管徐州,后来又让给吕布,自己仍然屯兵小沛。这才换来吕布的辕门射戟,把袁术派来的大将纪灵弄得左右为难。但是吕布哪里守得住徐州?到头来也是一场空。

应该得到的东西,得到以后,还要守得住。若是守不住,得到还不是等于没有?刘备深明此理,所以三度让徐州。因此,仁义之名,远播各地,实在收获颇大。

领导力箴言

我们有时会听到有人说:“凭他那种德行也想管我吗?”其言外之意就是,他首先要管好自己才能管我!中国人十分重视德行,认为只有品德优秀的人才有资格管理别人。

智慧的领导方式,是直指人心的,能够让员工乐于接受、愿意追随。这种领导技巧叫化解,像水一样遁于无形,比起生硬的解决不知高明多少倍。刘备再三推让徐州,得了人心,又为自己的仁义做了非常到位的宣传,还是非常明智而正确的。收了徐州也是未必能守住,与其如此不如宣扬一下自己的仁义之名。

中国文化向来重视“仁”与“义”。孔子论道,大抵是以仁为主,仁就是爱。员工的人性,要以关怀、关心、珍惜、爱心来感化。仁必须合义,关心、关怀、珍惜、真情、爱心都应该合理,不可以过分,以免造成溺爱、滥情的恶果。因为仁如果不合于义,则爱之很可能足以害之,可见徒仁不足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必待有合于义,而后始能保其有益而无损。我们中国人不崇拜英雄豪杰,只崇拜仁人志士,这是不一样的。就是你有善心,但是你要知道如何把它表现得合理。合理不合理,最好先用礼俗、制度来加以规范。

“义”是正当性,正当与否是一回事,而组织成员接受不接受,则是更为重要的一回事。孔子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人如果有仁心,则大公无私,便能够明辨是非,所以“仁”为“义”本,孔子更由义推到仁。孟子说“居仁由义”,以“仁”为“人心”,“义”为“人路”。组织成员立有“道心”,则其态度行为必力求正当,而凡是合理的,也就由肯定而欣然接受。所以,领导干部要先以仁义之心收服员工,之后才能让员工欣然听令于自己,这是领导的艺术。

曹操杀吕伯奢:敏感多疑失人心

司徒王允假装做寿,要大家设法杀董卓。曹操说不需要大家费心,私下向王允索取了七星宝刀,亲自到宰相府杀董卓。正好董卓想睡个午觉,曹操心想良机不可失,把宝刀拿出来,正欲行刺,不料被董卓看到,曹操赶快说自己是要献刀。

曹操谋杀不成,逃出城外,想潜回故乡谯郡,再作打算。沿途幸遇中牟县令陈宫,他认为曹操是忠义之士,愿意弃官陪同曹操逃走。到了成皋地方,路过曹操父亲结拜兄弟吕伯奢的家门。曹操看天色已晚,便同陈宫一起借住吕家。吕伯奢告诉曹操朝廷到处悬挂文书要捉拿曹操,并说曹操父亲已离开家乡到他处暂避。吕伯奢很高兴地留两人住下,向陈宫说家中没有好酒,要出去买酒,便匆匆骑着驴子出去了。

曹操和陈宫疲累不堪,躺在床上休息。忽然听到庄后有磨刀的声音,这引起曹操的怀疑。认为吕伯奢不是至亲,很可能出卖他。为安全起见,与陈宫联手将吕家男女八口全都杀死。这才发现厨房内有一头猪被捆缚着,吕家是为了杀猪请客才磨刀。陈宫想:曹操疑心太重,误杀这么多好人。两人逃出吕家,走不到两里路,看见吕伯奢驴鞍前悬着两瓶酒,手里还拿着果菜,问曹操为什么离去。曹操挥起剑来把吕伯奢也杀死了。

陈宫说刚才是误杀,现在却明知故犯,实在是大不义。曹操忽然冒出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狠话。曹操这样,固然心里十分痛快,却祸害终生。大家从此以不义之人来看待他。不管他多么礼贤下士,多么爱才如命,多么率性从事,都被这个不良形象完全淹没掉。足证一句话可以兴邦也可能亡国,何况区区一个人?曹操一时痛快,换来无穷祸患。相信他事后想想,也会伤心后悔。我们从他后来的转变,不敢轻易说出狂妄的话可以知道,他多少有一些节制,可以想见他心中之悔恨。

隔不了几天,陈宫便心生害怕,认为这样狠心的人,必须把他杀掉。转念一想,自己为了国家的利益才跟他逃走,杀之不义。于是连夜离开,投奔他处去了。

曹操醒来,不见陈宫踪影,也不敢久留。赶忙回到家乡,招募义勇,准备号召各地方派系,群起讨伐董卓。彼此以大义为旗帜,和董卓展开激烈的争战。

吕伯奢全家惨遭杀害,其实是曹操多疑、残暴,吕伯奢不够谨慎、不能设身处地多想想所造成的。吕伯奢把曹操收留下来,有东西吃就好了,何必杀猪还要出外买好酒?真的要去,也应该亲自告诉曹操,而不是告诉陈宫。自古以来,好人早死,多半原因即在好人问心无愧,便疏忽了防人之心,以致受到祸害。大家普遍认为老天不长眼睛,不知道保护好人,其实好人自己也有很大的责任。天助自助者,凡事要自己小心,上天才可能保佑。吕伯奢的一片好心和警告曹操被到处悬赏捉拿的气氛并不调和:要磨刀杀猪,也应该告诉曹操,因为他彼时有如惊弓之鸟,怎么会不起疑心呢?

领导力箴言

陈宫离开曹操,一是因为曹操敏感多疑,二是他也从曹操的言行看出曹操是个不讲义气的人。西方人不太相信义气,他们觉得义气非常不靠谱,他们重法律,凡事都签合同,按约定进行。而有些中国企业没有合同时合作得很好,要签合同时,反而出现裂痕。因为中国人签字的时候是很谨慎的,害怕签字以后对自己不利,所以签字前必定要求对自己有利的条件,对方也是如此想法,这样二者就起冲突了。

三国时代有那么多英雄人物,最受景仰的是关羽,因为关羽最讲义气,而中国人特别重视义气。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侠义之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当我有难的时候,寻求你的帮助,你还要定契约,还要调查,那我还寻求你的帮助做什么?

以前的商帮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彼此联系,加深了解,增强信任。而且一人有困难,不需要开口,别人就会主动帮助,借钱不要借据都没有关系,这样何事不能成功?

因此,领导者应该学着信任员工,关键时刻员工才能够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支持,而不是像陈宫一样离开。

刘备摔阿斗:人性化领导魅力大

刘备一生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充分信任部属,能够放手让大家发挥潜力。也就是把众人的成就看成自己的成就,真正表现出“成功不必在我”的伟大胸襟,令人敬佩。新野失守,在逃亡途中,部将糜芳受伤,向刘备报告“赵子龙反投曹操去了”,刘备完全不相信。张飞在旁煽动,刘备还是坚定地说“子龙必不弃我也”。

他这种态度,其实对他最为有利。如果赵云真的弃他而去,大家听了刘备的话,一定对赵云更不谅解:主公那么信任他,居然如此不讲道义。若是赵云并无反叛的企图,将来知道刘备十分信任他,势必更竭尽全力。无论如何,大家对刘备的好感,都会因而增加。假定刘备一听到报告,便怒斥赵云为不义之徒,甚至说出老早料定有这么一天的话来,刘备的仁义便成为虚名。不久赵云回来,发现刘备的假仁假义,恐怕真的有一天会弃他而去。可见上司对下属的信任非常重要。

赵云当然不可能投靠曹操,他和诸葛亮一样慎择明主,自然知所进退。他费尽苦心,冒着性命的危险,好不容易把甘夫人从沙场中救了出来,回头还救糜竺一命,夺取两匹马,请甘夫人上马,送她回长坂坡。张飞听说赵云投奔曹操而去,十分愤怒,看见赵云,大声责问他:“为何反我哥哥?”赵云说正在寻觅主母和小主人,便折回去继续寻找。糜夫人身受重伤,为了不拖累赵云,把阿斗放在地上,翻身投入枯井中而死。赵云恐曹军盗尸,便将土墙推倒,掩盖枯井,将阿斗抱在怀中,杀退众军将,突破重围。曹操正在景山顶上观战,看见赵云如此神勇,惊为虎将。下令务必生擒,不许放冷箭,想不到因而救了赵云和阿斗。从此常山赵子龙声名大噪。

刘备与众人在树下,赵云怀抱阿斗,下得马来,双手把阿斗捧给刘备。这时候刘备的反应是普天下想得人心的首领都应该用心学习的。他双手长得比常人要长,据说双手下垂,长可过膝。所以把阿斗接过来,顺手放下去,就好像掷在地上一样,不面对赵云,却对这个不会听话的孩子大声地说:“为了你这个孩子,害我差一点折损一员大将。”相信赵云听了,心里一定牢牢记住:“下一次阿斗有难,务必尽心尽力救他。”虽然嘴巴上讲“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心里却坚定地告诉自己:这样的领导者,为他战死也值得。其他同人,也都敬佩刘备的人品,坚决地服从他的领导。

领导力箴言

对于赵云,如果刘备不以关怀为导向,改为工作导向,接过阿斗,第一句话便是“快拿小鬼惊风散”,认为救阿斗的命要紧,其他的事情慢慢再说。相信赵云失望之余,也会暗自决定:以后阿斗的事情,交由小鬼惊风散去处理,我保命要紧,不再如此冒险了。其他同人,也会觉得心灰意冷:这样的领导,用不着为他拼命,太没有人情味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这种地方最为明显。中华民族的关怀导向,远比西方文化所重视的工作导向,要有情有义得多,更合乎人性化的管理。

要想成功,首先就要得人心。古人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得人心者昌,都是至理名言。身为领导者,能够包容多少人,就可以带出多少人的团队,而且彼此如一家人一样,合作默契,这是成功的开始。

那具体什么叫作“心”呢?这里的心不是指你身上跳动的器官,那是心脏。中国人是世界上最用心的人,我们的心在哪里?

古人常说,颠倒心。颠倒就叫心,什么意思?当你想事情的时候,你想完好的一面后又想了坏的一面,这就是颠倒,你的“心”就体现出来了。只想好的一面,那是一厢情愿,是不用心。同时又想坏的一面,这就是用心的表现。

公司能不能经营得好,要看员工有没有齐心协力,是不是一条心。把员工变成家人,让所有员工都把公司当成第二个家,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因为天底下只有一家人才是一条心。职业经理人在管理水平上或许更胜一筹,但是在“心”上,他永远比不过家人,只有家人才会全心投入,当然这里不排除有一些别有居心的“家人”。

张松投刘备:领导者的品德修养最重要

益州牧刘璋,曾杀汉宁太守张鲁的母亲及弟弟。曹操南下受阻,打算改取汉中。张鲁与弟张衡,商议趁机攻占益州。消息传来,刘璋大为恐慌。他的别驾从事张松认为刘备是曹操的真正敌人,不如把他请来,让他去攻打张鲁。汉中一破,益州的力量增强,就不必害怕曹操。刘璋大喜,派张松为代表,欢迎刘备入蜀。张松收拾金珠锦绮,先赴许都一探虚实。

张松来到许都,求见曹操。不料曹操自破马超以后,十分得意。每日除饮宴外,无事少出。张松等了三天,还要贿赂左右近侍,这才得见。曹操开口便问他为什么这几年都未见进贡。张松回说路途艰难,又有贼寇。曹操拂袖而起,转入后堂。主簿杨修和张松舌辩半天,你来我往,更加增强张松的信心,必须舍曹操而请刘备。

刘备因曹操南下而获得荆州,现在又将因曹操而得到进入四川的机会。曹操最害怕刘备开拓势力,却阴错阳差给了刘备很大的助益。岂不是恩生于害,而害生于恩?曹操若是知道这样的后果,会不会改变主意?恐怕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世间的事原本就牵一发而动全身。牵这一发,由人决定,全身要怎么动,则由那只看不见的手决定。到底是天从人愿,还是事与愿违?就要看这个主要人物的品德修养。张松可以投刘备,也可以投曹操,他所想的,不过是立下一桩功劳。最后舍曹操而就刘备,则是这两人的品德不同所造成的结果。

领导力箴言

“修己”的意思,是修炼自己,而不是改变他人。有人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改变别人。这种错误的方向,浪费了很多管理成本。领导若是一心一意想要改变员工,员工就会保持高度警觉,不是全力抗拒,便是表面接受,阳奉阴违。领导不如用心改变自己,让员工受到良好的感应,自动地改变自己,更为快速有效。

用高压的政策,要求员工改变,并不符合安人的要求,也不符合人性化管理,员工会以不合理为由,加以抗拒。

领导先修己,感化员工也自动修己。双方都主动修身养性,自然更加合理。人人自求合理,才是最有效的管理。

外国有很多科学的管理理论,但是没有一个理论提到修己安人,这是一种中国特色的原则。因为领导自己不能修身养性,就领导不好任何人。中国人的眼睛喜欢往上看,领导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中国人的眼睛。如果领导的所作所为没有人在意,就表示领导的职位较低。当领导的职位越来越高以后,领导讲的话,会有人帮他散播出去;他做的动作,会有人添油加醋地模仿。

因此作为一个领导,一定要以身作则。以身作则不是要求领导的技术领先,这是不可能的;也不是说样样做表率,那也是错误的。以身作则专指德行方面,比如,讲信用,处理事情谨慎,对人诚恳,等等。

领导要让员工觉得,面对这样的领导,他们不忍心骗,这样领导就成功了。领导越不信任员工,员工就越有可能做对不起领导的事,有句话叫作“管得越严出纰漏越大”,讲的就是这个意思。你既然怕我骗你,那我就骗你好了,很多人都会有这种心理。

有个企业老板跟我说过,他经营了十几年,没有一个员工跳槽,因为他根本就没管过员工,而是做到让员工看到他就觉得不好意思欺骗他,所以他的员工都兢兢业业。这就是成功的领导。

中国人都是很有良心的,如果领导的德行不够,员工就会认为:像他这样的领导,我对他讲良心干什么?下面这件事是我在一个企业亲眼所见的:有一个工人看到自来水龙头没关严,他本来想过去把水龙头拧紧,但是转念一想,却把水龙头开得更大了。他说:“我本来想关上水龙头,但一想到我们老板的所作所为,我就改变主意了。”

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修己安人的重要性。中国人只有“安”的时候,才会尽心尽力,各负其责,将自己所有的长处都发挥出来;当中国人“不安”的时候,就开始动“歪”脑筋了,因为自己要生存。因此,领导的品德修养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刘备取蜀地:诚信是最有力的工具

刘璋听说刘备率军来援,亲自到涪城相迎。张松与法正、庞统商议,要刘备在宴席中杀刘璋,蜀地唾手可得。刘备则坚持刘璋既为同宗,又诚心相待,不同意如此。庞统再三相劝,刘备还是以“初入蜀中,恩信未立,此事决不可行”为由,坚决不依。但是,法正和庞统认为机不可失,叫魏延登堂舞剑,要伺机杀刘璋。刘备大惊,喝令即刻停止。刘璋归寨后,还是不相信众将的劝说而相信刘备,忽闻张鲁来犯葭萌关,于是请刘备前往拒敌。哪里知道刘备到了葭萌关,并不进兵打张鲁,却广施恩惠,以收民心,这才引起刘璋的怀疑,从此对他严加提防。

纯粹从军事的立场来看,刘备酒席间杀刘璋,可以省去不少事情。然而,如此一来,刘备便和曹操没有什么区别。何况刘璋一死,刘备的信用丧失,蜀地人士必然奋力抵抗。刘备不接受徐州,反而得到荆州。如今面对刘璋,同样是同宗兄弟,当然依样画葫芦,以期获得更好的成果。刘璋如果对刘备深信不疑,刘备不论仁义是真是假,都不方便翻脸。刘璋对刘备生疑,使刘备毁书发怒,先取涪城然后攻取成都,且看似合情合理。庞统的计策,属于先急后缓,杀刘璋很快,要取蜀土却会很缓慢,而且会陷刘备于不义。

领导力箴言

北宋政治家司马光说:“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保国。”

中国是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历来重视诚实守信的道德修养。“诚信”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源远流长。打开历史长册,关于诚实守信的记载信手拈来。《春秋左氏传》里就有“君子之言,信而有征”这样的表述。管子曾言:“诚信者,天下之结也。”意思是说讲诚信,是天下行为准则的关键。《周易》言“人之所助者,信也”;明朝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有言“信者,国之宝也,民之所凭也”。可见,诚信在古人心目中的位置多么重要,古代的圣贤哲人一直把诚信作为一项崇高的美德加以颂扬。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许诺和重诺的传统。而言必信,行必果,不论是对一个人,还是对一个国家,都是至关重要的。在三国中,刘备的方式是先仁至义尽,再翻脸无情,是先缓后急。下决心取涪城,要经过一段时间。但是接下去的进展,应该比较顺利。凡事缓急、先后、轻重,只在一念之间。作出决定的时候,谁也料想不到后果如何,所以还是以仁义、信用为重比较务实。

)第二节 正心安人,成为团队的核心

导实行管理是需要感情的,以心交心的领导策略看起来更加人性化,也更有利于团队上下精诚团结,同心协力。当然更重要的是,这样做可以更好地树立自己作为领导的管理威信——只要自己一声令下,身边的人就绝无二话地贯彻执行。这真的是一门很高超的管理艺术,只要领导时常怀有一颗重义守信之心,就必然可以成为众人心服口服的核心人物。

桃园结义:志同道合团队稳

刘备自我介绍:“我本汉室宗亲。”张飞自称“颇有资财”,关羽又刚好“逃难江湖”。他们心中有一种默契,要联合起来,干出一番大事。果然皇天不负苦心人,桃园三结义发挥了很大作用。

刘备字玄德,幼年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家境清寒,以编织草席、贩卖草鞋为生。由于祖先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刘备常觉得自己有破贼安民、维护汉室的责任。因此热衷于结交天下义士,并不太专心读书。

他很会看人。看到关羽和张飞的武艺高强,心想若是具有共同的理想,密切合作,应当能够发挥更大的力量,干出一番大事,于是与他们结拜为异姓兄弟。

刘备先认识张飞,张飞有一些资财,可以拿出来招募乡勇,而且志同道合,愿意同举大事。关羽原本是外地人,因为在家乡杀了恶霸,逃难在外,才和刘备、张飞认识。三人愈谈愈投机,既然有意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民百姓,当然要结拜为兄弟,发誓齐心一致。他们都愿意跟着刘备这位大哥干出一番大事业。

我们奉劝各位,少动这种脑筋为妙。当今社会,各种组织已经相当繁多而且周密,用不着这种方式。万一找错了对象,怎么办?朋友之间,可以采取谨慎的态度,逐渐加深彼此的认识,拉近彼此的距离,但是结拜这种事情,最好能够避免,以策安全。特别是现代社会,变动性很大,谁也料不到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多交一些朋友,少动结拜的脑筋,应该是良好的态度。

当然,刘备会这样做,有其特殊原因,分述如下。

刘备为皇族后代,从小存有做皇帝的梦想。可惜幼年丧父,家境贫穷,到了28岁,仍然以贩卖草席为生。幸好他15岁时,便开始游学,在汉末名臣卢植处学习。刘备既有伟大的抱负,又有识人的能力,看到关羽、张飞这样的人才,当然不肯轻易放过。虽然刘备当时没有什么名位,却也隐约可以看出领袖人物的风度。所以,抓住良好机会,刘备一开口便获得两人的回应。

刘备待人诚恳,聪明机警,十分受人欢迎,以他这种人中英雄,来号召关羽和张飞,成功率很高。因为关羽最喜欢读《春秋》,是一位富有正义感的豪侠。而张飞声若巨钟,很喜欢以武会友。三位都是了不起的人物,彼此的能量和频率都十分相近。当时桃园中花开正盛,社会又有聚合人才的需要。刘备看出天时、地利、人和三种条件俱全,自然提出结义的呼吁。

但是,正因为这是十分特殊的事例,所以流传至今,仍然为人津津乐道。如果自古以来的异姓结拜兄弟都很有成就,恐怕大家也不致如此重视刘、关、张结义了。“义”这个字,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非常不简单。并不是一时兴起,便可以随便结义的。

领导力箴言

企业的规模再大,也不过是少数人的结合。行政组织再庞大,真正可以左右大局的,只有那极少数的首脑人物。要求合理应变,其实只有一个十分简单的要诀,可以说放诸世界而皆准,突破时空的限制,那就是我们常说的:亲贤臣而远小人。也就是自古流传迄今,代代都被一再重复强调的:亲贤远佞。

诸葛亮对后主刘禅的建议,在《出师表》上说得十分清楚:“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

志同道合,是组织的首要条件。乌合之众,就算看起来黑压压一大堆人头,也只是各怀鬼胎,各有不同的利害标准,稍有风吹草动,即如鸟兽散去,并不算是组织。

组织文化,便是组织成员赖以结合聚集的“道”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独特的品质。各种组织,各有不同的道。所以同道,并不限定于正道。邪道结合,同样是志同道合,却显然与正道相背。

这里所说的道,当然专指正道而言。什么叫作正道?就是一切依天理,凭良心所走出来的途径,所做出来的决策以及所坚持贯彻出来的成果。

千人诺诺不如一人谔谔,人多未必意见就好。流行的道不一定是正道,而传统更不代表故旧得必须丢弃。可见民主只是政界人士的一种口号,企业管理民主化则多是嘴上说说、实际上行不通的东西。

创业之初,以志同道合的少数人为伙伴。组织扩大之际,以组织文化来吸引闻风而来的同道。这样的组织,必能欣欣向荣,不断茁壮成长。

志同道合的积极表现,在于能够委曲求全地达成一致的协议,找出合理的应变措施。

刘备、关羽和张飞桃园三结义是最好的组织形态。三人共同塑造组织文化,这才吸引赵云、黄忠等人才乐于投入。这些志同道合的人创造了蜀国。创造出当时的大变局,则是这些志同道合的人士,适时合理应变,所缔造的丰硕果实。

但是,从三顾茅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三结义的兄弟对同一事件的看法也有相当大的分歧。在刘备心目中,诸葛亮是安天下的奇才,而在关羽心中,诸葛亮不过徒有虚名,张飞更把诸葛亮看成一般村夫。员工不了解干部的心思,干部不明白老板的想法,乃是常见的事实。

管理需要伦理的配合,在这种情况下,显得格外分明。刘备适时制止两位弟弟的无理,合理地应变,顺利地完成不寻常的求才举动。

组织内有人能够拍板定案,才有决策之可言。若是纷纷扰扰,七嘴八舌,今天决定了明天还可以翻案,哪里有什么应变的力量?拍板定案的决策者要拥有最后裁决权,在志同道合的组织成员中,是不可或缺的首脑。

老板可以自己充当决策者,也可以委任他人来代为决策。刘备请到诸葛亮以后,自己认为如鱼得水,把一切决策权都委之于他。曹操就不一样,他自己作决定,从不假手他人。他所信任的人,如郭嘉、程昱,不过充当可靠的助手,从来没有决策权。

曹操的个人英雄主义和刘备的集团参与作风,都是志同道合的组织可以采取的应变方式。在一般人心中,刘备的能力虽然看似不智不勇,却能够借众人才的力量,表现出真智和大勇。就连自视甚高、骄傲成性的曹操,在刘备十分倒霉的日子里,也看出“当世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志同道合只是合理应变的基础,重视伦理,建立共识,才能够在遇到变动时,寻找出合理的平衡点。

中国式管理的三大特色:以人为主、因道结合、依理应变。不但可以因人而异、因道而异,而且同样的人员和理念,还能够因时因地合理调整,以求制宜。

吕布投奔董卓:谨慎对待有才无德的成员

现代人离三国时代非常久远,很不容易想象当时的情景,加上现代人把跳槽看成正常的现象,所以才以吕布为例,来说明跳槽的负面影响。实际上,谈《三国演义》,应该以人物的品德志节为中心。历来评论三国风云人物,大概都不会褒奖吕布,原因就在于人们认为他不是正直诚实的人,品德很不好。

有才能而无品德的人,注定一生不会有好结果。这种说法,现代人大多不相信,所以社会才会这么错乱。通过我们长期观察,时至今日,这个道理仍然适用。以吕布为鉴,是我们的建议。作为领导者,意念真诚,心自然就能够端正。诚信的重点在一个“正“字。只有先端正了自己的心,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吕布生得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执方天画戟。后来他又得到董卓的爱马赤兔,更是英雄配良驹,为什么搞得后人不愿意提起他的名字呢?原来他年轻的时候,认荆州刺史丁原为义父,追随丁原作战,建立了很多战功。和董卓对阵时,杀得董卓大败,引起董卓的惊奇和恐惧。于是由吕布的同乡李肃出面劝说吕布,希望他改投董卓的阵营。李肃为什么敢于承担这样的重任?因为他素知吕布有勇无谋,又见利忘义,于是建议董卓以赤兔良马,加上黄金一千两、明珠数十颗、玉带一条这些厚利引诱吕布。这和今天的公司,以高职高薪,配以名车、豪宅,要人家跳槽到另一家公司是同样的情况。所不同的是,丁原和董卓这两家公司,前者是老字号,一切合法,而后者则是不合法的仿制品工厂,当然不能够随便携带公司的秘方,为利而跳槽。

结果,吕布为了获得董卓的重视,竟然把丁原杀死,提着丁原的首级前往请功,并且一见面就认董卓为义父,更是令人觉得无耻至极。财关固然难过,也不致为财而不仁不义到这种地步,难怪后世的人不肯提他。

赤兔马是名马,吕布应该想到董卓为什么舍得给他。他听从虎贲中郎李肃的片面之言,说什么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又说董卓为人敬贤礼士,赏罚分明,日久必成大业。他也不想想卖主求荣,已经为人唾弃,居然还杀主求荣,而且马上改变原本以董卓为叛贼的观念,认董卓为义父,足见其完全不知道“义”是什么。

董卓要吕布,不过是为了废少帝改立陈留王,自己可以完全操控大局。他本来也舍不得赤兔马,经不起李肃“主公欲取天下,何惜一马”的劝告,才答应送给吕布。董卓舍马,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吕布为马杀主,是毁掉自己的前程。成也赤兔,败也赤兔。这一句话将来应在关羽身上,也是同样的状况。赤兔终竟是马,好坏全看骑马的人,不能把责任推在马身上。

如果吕布稍微改变一下,赤兔马照收,投董卓不干,将来骑着赤兔马斗董卓,不知道大家的感受如何?恐怕我们也不会认同他的做法。因为我们评断一个人,不会就赤兔马这一个案来论定,而是大多采取综合的考量,从一个人的生涯历程,来看这个人的品德修养,然后再行评论。关羽赤兔马照收,投曹操不干,骑着赤兔马过五关斩六将,我们把他捧得天高。换成吕布,我们一定把他骂成贪取不义、光收礼不办事的小人,仍然是无耻至极。

领导力箴言

作为领导者,意念真诚,心自然就能够端正。诚信的重点在一个“正”字。《大学》指出:有所忿怒、有所恐惧、有所好乐、有所又换的时候,新旧不得其正。一旦领导者的内心,过分忿怒、有所恐惧、有多好乐、有所忧患的时候,心就不得其正。一旦领导者的内心,过分忿怒、恐惧、贪图或者忧虑,就会造成心不在焉的现象,因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做出来的计划,就会十分偏差而不可行。忿怒、恐惧、贪图、忧虑都是常见的情绪,必须适当加以节制,使其发而中节,才能正心。

心端正了行事才能端正。我们常听人说:“那个人心术不正,品德败坏。”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心术端正、品德高尚比什么都重要。人们认为品德不好但才能很高的人危害更大,因为他们更有能力作恶。

作为一个领导者在用人选人和自身修行方面,一定要格外注意品德修养。

刘备放徐庶:安人措施需要及时调整

刘备是个称职的领导,“情、理、法”兼顾得当。合乎中庸之道的管理,称为中道管理,目标是追求恰到好处,以便安人。依照“老天爷赋予人的本性”之道来管理,最合乎人性的需要,所以是人性化的管理。

徐母殉节,是谋士程昱的诡计。神仙打鼓,有时候也会出错。徐庶再高明,这件事情突然发生,也使得他方寸大乱。偏偏孙乾劝告刘备,必须留住徐庶,以免为曹操重用而危害我方。还说什么徐庶不去,徐母必为曹操所害,徐母一死,徐庶就会力攻曹操为母报仇。说得很有道理,刘备一句也听不进去,所以也没有办法冷静地分析利害得失。徐庶一片孝心,刘备仁德为先,两人一厢情愿地认为徐庶到许昌,徐母便能得救。刘备大方地祝福徐庶善事新主,以成功名。徐庶则发誓终生不设一谋,使曹操白忙一场。两人仁至义尽,但徐母仍自杀殉节。

一个人应该用理智来指导感情,不应该以感情考虑事情。由徐母殉节这件事情可以明白这个道理。刘备和徐庶都冷静下来,相信会进一步推论出后来水镜所说的:徐庶不去,徐母还可以存活;徐庶一去,徐母必定殉节。

这件事刘备要负很大的责任,因为徐庶是孝子,一心一意求去是必然的。但刘备应该冷静地为他分析,帮助他用理智指引感情。

最不应该的,还是孙乾,说一些反效果的话。难怪水镜说他不过是白面书生,并非济世之才。跟着刘备那么久,那么近,居然不了解刘备。

领导力箴言

刘备想让徐庶为己所用,那么就要让他安心地和自己站在同一阵线。但是,情况却随时发生着改变。虽然徐庶也愿意为刘备匡扶汉室出力,但却受制于曹操对其母的控制,这是刘备没有想到的。刘备知道徐庶是个大孝子,却没有理智、冷静地考虑一下其母的为人。最后,刘备为了成全徐庶的孝心,保证徐母的安全,让徐庶去曹操阵营,但还是没能保护徐母。

可见,安人的目标是固定的,但是安人的状况则是变化的,必须随着当时的人、事、地、物来衡量,采取不同的安人措施,才能见效。中国人被误认为“做事不讲原则”,“凡事五分钟热度”,其实是“有原则却必须权宜态度”“一阵子不改变却无效果”的表现所引起的误解。

安人的原则不变,安人的措施必须随时空而调整。安人就是要把部分“合”起来,“合”成一个整体,而且促成“整体大于部分和”的成功。透过“己安”和“人安”,来合成“人安己安”的和谐。安人的历程,便是“有开心的交心,结交新人而共同关心,然后产生同心”的一连串“心”的变化,所以对中国人来说,管理是“心连心”的过程,而安人则是“心连心”的结果,应无疑义。因此不管什么时候安人都要从实际出发,做切实可行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刘备的决策没有能够和徐庶、徐母连心,所以才失去了徐庶这员大将。

刘备携民渡江:以人为本才能成大事

长期以来很多人都说中国人很被动,其实不然。中国人很喜欢主动,只有不会领导的人才会把所有的人都领导成被动的,而且使自己非常辛苦;会领导的人不仅能让大家都变得自动自发,而且自己也会因为无为而轻松愉快。刘备正是抓住了这个重要规律。

诸葛亮建议,曹操大军当前,樊城守不住,不如去襄阳暂住,再作打算。刘备说百姓相随已久,实在不忍心弃他们而去。诸葛亮表示不妨公告:愿意留下来的,自便;想要一起走的,同去。想不到百姓的反应竟然是宁愿死,也要追随刘备。扶老携幼,哭声不断。刘备在船上,看见这种悲惨的景象,大为悲伤。为了他一人,使百姓遭此大难,活着又有什么意思?他想要投江而死,幸好左右及时阻止。大家听到这个消息,更是痛哭不止。

刘备投江的动机究竟如何,唯有他自己知道。我们无法,也不应该加以猜测。因为说来说去,都找不到证据,岂不等于白说?刘备来到襄阳,刘琮不敢见他。蔡瑁令军士乱箭射下,魏延大骂蔡瑁卖主,砍死守门将士,大开城门,欢迎刘备入城。文聘飞马引军而出,大喝魏延造乱。刘备说他本来想保护百姓,现在两下军兵自己打自己,反而害民,决定不入襄阳,改走江陵。众将建议暂弃百姓,先行为上。刘备哭着说: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这样一路看来,刘备应该是真心爱民才对。由此可见,他和曹操相比较更显得仁义。

领导力箴言

曹操靠天时,孙权靠地利,刘备靠民心。中国的管理思想,以儒家为主流。而孔子论道,大抵以仁为主,仁就是爱。员工的人性,要以关怀、关心、珍惜、真情、爱心来组织和感化,而这些都应该合理,不可以过分,以免造成滥情的恶果。

“仁”引申为安人之道,只有爱心的管理,人才能安。管理的一切措施,均以“安人”为衡量标准,能安才做,不能安便不要做。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安人,只要人不安,其他的其实都不太管用。使员工由不安而安,是领导者最主要的责任。因此,安人之道是管理成败的先决条件。每一个人,只有合理地将心比心,设身处地,遵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才能产生合理的规范、制度。

管理合理化,要从管理人性化而来,人人都能安,才是真正的合理。事实上,管理是离不开人情的。空喊制度而未能合理,即是“恶法”。标榜合理却不能为同人力挺,便是未得人心,大概有违人情。所以如何“安人”,才是管理的最终目标。“安”就是“大家好”,领导者以“大家好”的“公心”来感应员工,员工有了“大家好”的意识,才能有好心情,对于一切“理”“法”,自然接纳。管理人性化,其实就是合乎人“情”的管理。

人性化与合理化是制度化顺利有效的基础,领导者不重视人性化而追求制度化,乃是“舍本逐末”。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领导者“克己”(去私)“复礼”(循理),便是返显“仁心”。具有“仁心”的领导者,在创立、修订与执行制度时,员工才会信服。

赵云一生的启示:老实人不会永远吃亏

赵云只有忠心而没有私心,智勇兼备。可能是他几番敢于直言,伤了刘备的面子,才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对赵云承受的不公平待遇,很多人都认为是他跟刘备的关系不够导致的,这固然无可厚非,却也有些人觉得愤愤不平,为他抱屈。老实人不吃亏,我们应该有信心才对。

赵云字子龙,常山人。黄巾之乱时聚集乡里勇士,协助当地的军阀公孙瓒。刘备和公孙瓒都是名师卢植的弟子,徐州牧陶谦商请刘备救援时,公孙瓒借给他两千马步兵,刘备指名借了赵子龙一起出征。

陶谦让徐州,刘备坚持不受。留驻小沛时,赵云因兄长亡故,请假回乡奔丧。刘备和他执手告别,流泪不舍。赵云十分感动,向刘备保证一定回来追随他。

刘、关、张三人失散,在古城会合。赵云也来相投,说公孙瓒不听人言,以致兵败自焚。袁绍屡次相招,赵云看他也不是会用人的人,所以并未前往。从此终生相随刘备,功劳不在关、张之下。新野兵败,赵云单骑救阿斗,孙夫人要带阿斗回江东,也是赵云截江救主。他对刘家的贡献,实在很大。攻打汉中时,他与黄忠的表现,令刘备赞叹说: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刘备死后,更追随诸葛亮北伐,全师而退,没有丝毫损失。但是,他所获得的奖赏,远不如关羽和张飞。刘备称帝时,封张飞为西乡侯、黄忠为关内侯。赵云一直到死后,才由刘禅追谥为顺平侯。这当中的差距,实在令人难以想象。

当然,以刘、关、张的关系,加上关羽和张飞的脾气,使刘备不敢重赏和加封赵云,也是主要的原因。

赵云的一生,至少带给我们三大启示,分述如下:

第一,上天疼爱老实人,老实人最后一定不会吃亏。

我们常觉得老实人吃亏,赵云是一个特别显著的案例。大家都知道他好,却由于他老实而对他不公平,这样合理吗?其实,从隐秩序的角度来看,是合理的。因为不吃亏,或不愿意吃亏,怎么能够证明是老实人呢?赵云的高明,在于善择明主。但是,刘备有了关羽、张飞,他如果不老实,不能委曲求全,哪里容得下他?生前不封侯,死后追谥,对后世的影响又有什么不同?上天经过严苛的考验,确定其为老实必然给予公平的待遇。我们要看长远一些才好。

第二,老实人也要学习沟通技巧,不能过分直言。

赵云的直言性格,对他十分不利。诸葛亮先安排他和刘备一起过江,成亲后刘备把荆州忘得一干净,不想回家。赵云一番直言,刘备心中着实不痛快。刘备入川,孙夫人在荆州,刘备把赵云留下来,便是看准他能够直言对付孙夫人。老实人吃亏,看起来自己也有相当责任。多学习一些沟通技巧,应该可以少吃一点亏。过分直言,对方看上去,便是你心中不敬,必须避免。

第三,公道自在人心,后世会给老实人高度的评价。

后世的人,读历史,看演义,对各种人物,自然有所评价。对于赵云,几乎都是异口同声加以称赞。看到曹操接受徐庶的建议,要生擒赵云,因而下令军中不得乱放箭,才使赵云顺利逃脱,觉得大快人心。对徐庶的人在曹营心在汉,同样钦敬。尽管在当时,赵云并没有得到很大的利益和好处,后世的人对他都是十分钦佩的,对他的高度评价流传了千百年。

领导力箴言

说得通俗一点,守本分就是搞清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一个人很热心好不好?好!“就是多管闲事!这么热心干吗?”可是一个人不热心又要挨骂了:“只顾自己,本位主义。”做人真的很难:你去帮别人忙就是多管闲事,不帮别人忙就是你不乐于助人。

一个人本分顾到了,之后就什么都不管,对不对?也不对!作为一个中国人,千万记住:把本职工作做完,还要热心帮助别人,这才叫作本分。把事情做完,其他事不管了,那不可以;本分没有做好,就拼命去帮助别人,也不对。一个人只要该做的事情没有做,就没有权力去帮助别人。如果那样做,就是你想讨好、想邀功,就是你有不良企图。

所以,我们慢慢可以感觉到,人只要一动,就会有人议论,甚至是非议。有人会想,这个人不做自己的本职工作,专门去帮助别人,肯定有什么不良企图,要不然怎么会这样?另外一种情况是,这个人只顾自己,对别人的事情漠不关心。

因此,自己的职责是不是确实完成好了,也需要有所判断。

而且守本分,做自己的本职工作,你可以大胆地守,大胆地做。而帮助别人要很谨慎。这个度一定要把握得很好。

没有人敢帮采购员买东西。“哎呀,今天采购不在,我来代理吧。”你真的这样做了,所有的人都会怀疑你:想拿回扣了。

另外,如果有人提议:“我们公司去青岛旅游好不好?”如果你马上赞成:“很好,很好,我表姐在旅行社。”所有人都会怀疑你:又想捞一笔。如果你表姐是在旅行社工作的,你不主动讲,大家找到你,你要说:“这种事情找别人,不要找我表姐。”大家一定要找她,你只好勉为其难,叫她来做。这样,就不会有人怀疑你。

所以,“瓜田李下”很重要。太热心的人总是被人家怀疑是有道理的。如果你采取推、拖、拉的办法,推到最后,大家都会认为这样做没有问题,自己人好商量。任何事情一定要做到人家没话讲,你就成功了。

)第三节 掌控情绪,沉稳包容成大事

耐力是一个领导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作为一个领导者,不但要胸怀宽广,具备宽广的容忍胸怀,还要拥有承受屈辱,保持理性的大局观念。因为在这个决策的位置上,如果不能忍一时的气愤,终将造成莫大的失败,所以作为领导者无论如何都要把持住这份稳重。

刘备征东:领导不可意气用事

化悲愤为力量的意思,是把悲愤的情绪,转化成为正义的力量。荆州原本是刘表的地盘,曹操大举南下,造成赤壁之战,刘备才有机会占据荆州的一部分。如果早在刘表去世时,刘备便以堂叔的身份,辅助刘表的大儿子刘琦,仍然表奏刘琦为荆州牧,就不会产生“借”荆州这种悬案,就会少了许多无谓的争执。后来刘备自领益州牧,也应该居于孙刘联盟的君子协定,把荆州的一部分归还给孙权。孙刘就会继续保持友好关系,也不致产生东吴偷袭关羽的悲剧。东西两路北伐的计划,说不定就会顺利完成。刘备那时候再和孙权好好商量,说不定形势好一些,就能够整合孙权的力量,共同匡复汉室,达成原先的理想。

现在时过境迁,既然最不想看见的事情已经发生,再来想这些事情,也没有实质意义。刘备身负重大使命,在关键时刻,理应保持高度的冷静,聆听各方面的不同意见,以寻求当前最为合理的决策。即使张飞咆哮公堂,相当情绪化,也应该以领导者和大哥双重身份,晓以大义,要张飞冷静下来,这说不定可以救张飞一命。在这种情况下,不论先北伐或先东征,由于具有充分的共识,大家精诚团结,万众一心,必然有更大的把握,争取到最后的胜利。可惜刘备凭一时的意气,连诸葛亮、赵云的真心话都听不进去。但是刘备并没有悔意,这足以证明他的坚决——先东征再北伐,意志坚定。

领导力箴言

在领导力中,情绪管理听起来好像很复杂,好像无从琢磨,其实不然,情绪管理只有一条规则而已。即当人观念正确的时候,人的情绪就很稳定;人被很多不正确的观念影响,结果就会导致自己的情绪不稳定。比如说情绪是谁来主管?有的人会说是别人让自己生气,梦幻使自己痛苦,事情使自己伤脑筋,唯独不说自己是自己的主人这个责任。

只要把观念搞清楚,有很多事情就化解掉了。比如说员工到公司里去上班,发现他的领导对同事很好,但是对他不好,这时候他会表现得很不服气,表现得很委屈,甚至开始闹事。结果,领导越来越不理他,因为他这样的行为就证明了领导的观点是对的。他如果调整一下观念,觉得领导是在暗示自己有些事情做错了,或者没有做得更好,那他会自己调整一下,这时,领导对他的看法就会改变了,就不会给他脸色看了。

正所谓凡事适可而止,中国人不喜欢当面骂人,但是会给别人脸色看。给脸色看和摆架子是完全不一样的,摆架子叫“臭架子”,给别人脸色看是尊重别人的意思。攻击不能排泄情绪,摔东西不能解决问题,但是有这种意识以后,人会动不动就摔东西,控制不了自己。人比较容易控制有意识的部分,而很难控制潜意识的部分。但是潜意识的部分,其实比有意识的部分要多得多,和冰山一样,冰山能看到的只是上面的一小部分,大部分都隐藏在水面以下。

张飞命丧随从手:领导应懂得包容与忍让

张飞字翼德,是刘备同乡,和关羽三人都具有义侠的个性,所以结成密友。但是三人的对人态度,则有很大的差异。刘备年纪稍长,修养的功夫比较深厚,平日少说话,多关怀下人,加上喜怒不形于色,颇有人缘。关羽傲上不傲下,干部与知识分子大多敬而远之,所以他得不到他们的真诚合作。张飞敬爱君子,却不懂得体恤下人,动辄对部属施以鞭刑,并且缺乏防备的警觉性。三人各有长处,当然也各有所短。

关羽阵亡,使刘备大为忧伤,一方面是誓必报仇,一方面则是荆州十分重要,不赶紧夺回来不行。于是就帝位之后,立即不顾一切劝阻下令起兵伐吴。张飞听说有人主张先灭魏再伐吴,马上奔回成都,要求伐吴以雪大恨。刘备怕他出事,一再叮咛他情绪要稳定,不能鞭打部下,并严厉警告张飞:此取祸之道也,足见兄弟情深。刘备对张飞的了解,令人佩服。张飞回营后,下令军中,限三日内置办白旗白甲,三军戴孝伐吴。范强和张达以限期将届而准备不及,唯恐被责罚,趁机以短刀刺杀张飞,当夜割了张飞首级,向东吴投降。

一般人想起张飞,对于他那豹头环眼、黑脸络腮、暴躁无常的鲁莽样子,相信印象都十分深刻。尤其是酒醉之后,喜欢毒打士兵,更令大家常为他捏一把冷汗。

张飞如果听刘备的警告,不搞什么素服,很可能在东征时助刘备一臂之力,统一天下的远大目标,说不定还有完成的一天。可惜他缺乏包容的修养,部属有错,不能够原谅,往往在盛怒之下,对部属毫不客气。就算张飞处罚得有理,部属大多也不能服气。恐惧大于尊敬,难免怀恨在心,而想要伺机报复。张飞这种习惯,已经闯祸多次,每次都幸运过关,这次却没有逃脱。上级和下属的关系,最好要像刘备那样,做到面面俱到,自然容易产生良好的团队精神。关羽敬重贤能,但傲气太重,以致看得上的人不多,因而得罪许多人。一个人可以有傲骨,不吃嗟来之食,有骨气,有气魄,但是不要有傲气,因为骄者必败,几乎没有例外。张飞不把部属放在眼里,心中存有谅你不敢对我怎样的不屑,这是部属最难以忍受的。他最后栽在自己部属手中,实在不值得。

领导力箴言

张飞的错误就在于不能宽容部属。为了鼓励大家敢于多做,领导者必须具有容许员工无心犯错的雅量。一做错就要重罚,谁敢多做?

员工不可能不犯错,只要是无心的,不是故意的,领导就不必责骂他,反而要安慰他,让他把痛苦的经历说出来,使其他人同样得到教训。初犯不罚,才可以鼓励大家敢做、多做。所以只要不违法、不舞弊,尽量从宽解释为无心的过失,不予责罚,使员工安心去做,就算犯错,也会予以合理的原谅。

领导者最好承认“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事实。即使自己身为领导,十分谨慎,有时候也难免犯错,何况员工在技能、经验等方面都尚待充实和磨炼,哪里能够苛求他不犯错误?平日固然要勤教员工,把自己的实际经验和员工分享,更应该遵纪守法,以身作则。

大部分员工不喜欢领导的原因,在于“只注重工作而不关心员工”,好像员工是机器而不是人似的,令人觉得受利用而不受尊重,这是十分令人痛心的事情。

领导的职责,是保证目标达成,把工作做好,因而注重工作的进度和品质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员工的心理反应,也值得领导重视。因为领导不关心、不珍惜员工,便不可能获得员工的向心和信心,也就不可能成为圆通的领导。控制得住员工的人,却掌握不住员工的心,总有一天,领导会尝到众叛亲离的悲苦滋味。

张飞的经历,让我们总结出一套经验教训。珍惜员工,必须兼顾并重以下六个方面,才能够逐渐增强员工的向心,坚定他们的同心。

第一,给予合理的关怀和必要的照顾。让员工明白领导并非不通情达理的剥削者。员工如果有什么要求,不妨向领导表明,大家好商量。

第二,尽量明确地说明职务和责任的范围,使员工知所着力,在分内先好好表现,再谈替领导分忧分劳。

第三,尽量明确表明对员工的期望,把要求的内容、规格和时限说清楚,使员工知所遵循而自我要求。

第四,力求事前、事中、事后都能够圆满沟通,使员工愈来愈了解领导的意旨和用意,以便进一步密切配合。

第五,公正对待员工,力求合理的不公平,而不是不合理的不公平。员工有本事就来拿报酬,拿不到只能怪自己。

第六,言必有信,做得到的才承诺,做不到的要及时说明,以免被员工视为应付了事。需要一段时间以后才做得到的事,也要提出时间表,让员工有信心。

司马懿高于周瑜:领导要向对手学习

周瑜究竟是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我们实在不必加以追究。但是,司马懿情绪管理的功夫,比周瑜要高明得多。周瑜心中,抱持“既生瑜,何生亮”的怨恨,果然不幸而“心想事成”,终于怀恨而死。司马懿一句“诸葛亮真神人也”,表示了“吾不如”的自谦。言为心声,同样能够心想事成,司马懿顶着敬贤的光环,而心安理得。

倘若当初诸葛亮过江,舌战群儒之后,周瑜能够接受鲁肃的建议,抱持共同努力、齐心奋斗的心情,促使孙权和刘备精诚合作,联合抗曹。我们对周瑜的观感,必然大为改变,认为他比司马懿还要高明。因为在那种孙权势力远大于刘备的时刻,能够有这种胸襟和肚量,当然更为难能可贵。周瑜一生的结局,也不致那样悲惨。他年纪轻轻,便怨叹:“每争必高我一筹,天意乎?人力乎?”紧紧抓住小乔的手,伤心而亡。

司马懿和周瑜一样,在数度较量之下,诸葛亮好像都技高一筹。但是,他所采取的应对策略,远比周瑜高明。我们可以说周瑜逆着走,而司马懿则是顺着来。是不是由于周瑜的前车之鉴,司马懿才发挥逆向思考能力,我们不得而知。至少司马懿遭受诸葛亮散播的流言,而削职回乡,到头来对司马懿都有利无害。可见凡事把它当成好事看,它就是好事;把它当作坏事看,它便成为坏事。同样一位诸葛亮,周瑜把他当作敌人,结果被活活气死。司马懿把他看作高人,从他身上学得很多东西,使自己更安全,事业更持久!

领导力箴言

我们都是一边学习,一边长大。所以在人生过程中,我们都积累了很多使情绪稳定的方法,每个人都有,但是各有不同。常见的方法是什么?就是弄个沙包,然后把自己的怒气都发泄出去,其实这种方法在日本是很多见的。日本有些公司有一个小房间,里面有稻草人,上面写着领导的名字,员工打出来情绪就会比较好一点。可是中国如果设这样一个小房间,谁敢进去?你明明进去整理房间都会被人家误会说你进去发泄了。日本公司就可以这么做,因为员工进这样的小房间之后,大家认为这是合理的,没有什么不对。弄一个目标,让自己把愤怒和情绪全部发泄出来,这是一种方法。

还有写信,这也是很常用的方法。当你很生某人的气,气得晚上睡不着觉的时候,就拿一张纸开始写,某某是世界上最大的混蛋,写一大堆,凡是你想到的统统写下来。但不要马上传真给他,也不要马上寄给他,写完了,放在那里。第二天早上起来,你就会觉得很可笑了,这有什么稀奇,没有什么稀奇。记住,人在气头上,人在高度激昂的情绪之下是相当不理性的。往往时过境迁,你会觉得那不算什么,没什么了不起。所以有时候我们写一封骂人的信,但是过后会把它烧掉,把它撕掉,这也是一种方法。

还有一种方法不一定对,就是当领导告诉你要做什么你做不到,或者你根本就不能接受的时候,就借故溜一溜跑一跑让他找不到你。他就知道你有意见,然后他问你有意见没有。你说没有,他会自己改变,这是非常有效的。

在家里也是一样,如果夫妻吵架,你就出去散散步,然后再回来。当情绪稳定,其实很多天大的事情你都会觉得不算什么;但是在气头上,小事都会变大事。所以很多夫妻要注意养成习惯,当你的另一半声音很高的时候,你不要比他还高,你大声他更大声,那就不可收拾了。对方大声你就小声,对方再大声你又更小声,他就会小声下来。一定有这个效果。就好像你跑到人家家里去,一开始说有人在吗。他一定说,在这里,干吗。你说请问有人在家吗,他就会说有什么事。他会按照你的标准回应。因为这是刺激跟反应的一种频率问题。

或者你出去看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找个出气筒也是可以的。还有人去玩那种弹珠,也是一种发泄的办法。

一个人一定能找到一种消气的方法,但是这也没有太大的用处,因为这些方法都是治标的,短暂的时间内你会消一消气,后来越想越气,还是不能解决问题。同一种方法用久了也没有用,第一次写信的时候你会认为是真的,但第二次会自己笑自己,写半天还不如干脆打电话去骂好了。所以这种治标的方法,各位少用为妙,因为都没有摸到问题的核心所在。可以说是徒劳无功,就好像你睡不着别人告诉你要数绵羊,然后你越数精神越抖擞,数到一千之后都还没有睡,你不会很气吗?因此,要找到一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

你对事物的观点你是可以控制的,情绪是可以左右的,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你就能够很有效地稳定你的情绪。治本跟治标其实可以同时并进,因为一开始要做到治本很难,需要一段时间。比如说人都有一个对未来的期待。你今天跟谁见面,你期待他是容光焕发的,他是很欢迎你的,他是不用你开口,会主动照顾你的。但是你看情况不是这样的时候,第一你会很失望,第二你会很愤怒,第三你会觉得自己运气很不好,整个情绪就不好了。相反你调整一下,对自己说,幸好自己这个时候来,才知道原来他跟以前不一样。你如果不来可能不了解他,你想帮他忙也无从帮起,那要你这个朋友干什么?你来得及时,你应该把自己的期待放在一边,应该看看他有什么需要你帮忙照顾的。

我们是没有办法改变外界的,但是我们对自己,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如果你连自己怎么想都控制不了,那你对其他根本更不用谈。你要这杯水的温度符合你的需要很难,因为它随时都在变化,它有时候冷得很快,有时候冷得很慢。因为天气的关系,你对它不要有期待,能喝你就多喝一点,不能喝你就等等再喝,你不会受到影响。

当我们把情绪寄托在一个没有办法掌握,没有办法控制的基础之上的时候,我们是无法管理情绪的。因为一切都是别人在操控,一切都是外来的干扰。也许我们管不了别人,但是我们却管得了自己,从某种角度来说,情绪管理比筹划能力更重要,只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