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创业案例集
13887100000099

第99章 创业历程

1987年,20岁的杜盛钢还只是句容金猴机械集团供应科一名普通的员工。一个偶然的机会,杜盛钢了解到镇江接插件总厂急需“X0.15×6×1”不锈钢弹簧,这种弹簧比一根头发丝还细,外形只有半粒米那么大。当时国内货源非常紧缺,一般都需从外国进口,而进口不仅耗时长,而且价格昂贵。敏锐的商业嗅觉使杜盛钢意识到机会就摆在眼前。他平时就喜欢琢磨弹簧,得知此信息后,他立即向工厂寻求图纸。当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杜盛钢立马儿自行到50公里外的镇江去取图纸。赶回句容的家中时已经是第二天凌晨两点钟了。凭着创业者特有的魄力,杜盛钢勇敢地接下了此业务。没有设备,他就拆下家中一台台式电风扇的电机,将其改造成简单的绕簧机;没有热处理设备,他就用煤炉改制;没有样品,他就翻阅图书和技术资料。经过十几个不眠之夜,这种弹簧终于被试制成功。当杜盛钢带着样品来到镇江接插件总厂时,技术人员都不敢相信,就这样一个一无设备、二无厂房、三无技术人员的“光杆司令”竟然解决了他们的大问题。至此,杜盛钢凭借小弹簧——也是他的第一个产品,打入了当时国内最大的接插件厂。而首次创业的成本,竟仅是杜盛钢20岁生日时大姐、二姐分别给他的50元红包。就这样,一次技术工艺的创新促使杜盛钢走出了当时令人羡慕的金猴机械厂,在议论纷纷和疑窦重重中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自主创业之路。

从1987~1992年,杜盛钢和他的企业走过了一段艰辛的初创之路。这是最艰难的起步,但同时也为今后创业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和众多初创的小企业一样,资金短缺是杜盛钢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而“开源节流”无疑是最好的办法。也正是从那时起,“节俭”作为盛业管件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开始生根发芽了。为了开源,有一段时间,杜盛钢每天要加工废铜。打一个废铜两分钱,一天打一万个就可以赚200元,一年下来也有十几万元。后来,杜盛钢盖厂房的钱有一半是打废铜赚来的。为了节流,杜盛钢充分利用原料和设备。在一次为镇江元件五厂提供配件的过程中,杜盛钢需要一种平面模床设备。这种设备的价格一般是7万~8万元。杜盛钢坦言:“这对当时的我来说,肯定是买不起的。我研究这个设备很久,掌握了核心技术,于是花了1000多元买了另一种设备,自己进行改装”。改良后的设备在精度上百分之百达到那台高价格的设备要求。许多在别人眼里几乎是报废材料的东西,杜盛钢却能够变废为宝。曾经有一个国营厂家拥有一台从日本进口的报废模具,十分精巧,12个步骤都能在一个模具上完成,但可惜的是它已经过了使用年限。杜盛钢可不视它为废物,把它搬回去以后,利用这台机器创新再开发出了新的成果。初期积累,杜盛钢靠的就是精打细算。而开源节流的整个过程无不渗透着杜盛钢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1992年上半年,杜盛钢找到镇长和乡长,想审批土地投资建厂。当时,杜盛钢并没有太多的资金,政府也只批了1600平方米的低洼田。于是就在这一亩三分地上,杜盛钢建起了500平方米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厂房。在这片土地上,杜盛钢规划着企业的未来,带领着企业迅速发展。

1993~2002年,是企业的发展阶段。凭着质优、价廉、诚信等经营之道,杜盛钢的管件产品慢慢地走出了江苏,开始向周围辐射。他的产品以优惠的价格、上乘的质量,迅速占领了江苏市场,并打入长三角地区其他省市。但杜盛钢并没有被成功冲昏头脑,他非常清楚,企业要继续发展,就要不断开发新产品,闯出新市场。而最好的市场就是国际市场。

199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杜盛钢结识了一位日本客商。当他得知简易沙滩折叠椅在国际市场很受欢迎后,立刻联想到:“这东西的科技含量并不高,凭我手头上的机械马上就能投产”。主意一定,他立即与日本客商签订了协议,迅速转产为外资企业贴牌生产沙滩椅。这难得的机遇,彻底改变了企业的未来,也将杜盛钢的人生推上了另一个高峰。这期间企业实现了规模的迅速扩张,职工人数从初创阶段的二十几人发展到1000多人。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张对企业的掌舵人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因为旧有的作坊式的不正规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杜盛钢面临着一个又一个更为严峻的挑战。

1998年,杜盛钢又投资了15余万元扩建厂房,并投资30万元新添了一套流水线设备。

1999年,他又租赁句容巨星鞋业有限公司和石狮拉丝厂的厂房,年租金10余万元,当时工厂占地面积已达35亩。然而生产能力的迅速扩大仍不能满足产品需求量的日益增加。这一时期,杜盛钢的企业拼命接单,不仅仅是为了盈利,更重要的是为了和更多的客户建立起良好的关系网络。为了恪守诚信,企业多数时候不得不连夜赶制产品。有时候杜盛钢和他的员工们为了赶制产品一连三天三夜都不睡觉。杜盛钢常常伴着机器的轰鸣声入睡,一旦机器出现故障停止运转,他会立刻从梦中惊醒。一次,企业接了一笔可口可乐公司的订单,连续紧张工作了四个月。这批货最终按时交付后,杜盛钢病倒了。严重的植物神经紊乱使这个敢闯敢拼的企业家躺在了病床上。这场病给了杜盛钢足够的时间冷静思考眼前所发生的一切。当企业规模很小时,管理者凡事可以亲力亲为,一切信息可以在企业中实现快速的上传下达,管理者可以迅速做出反应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然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这样的管理模式却成了企业发展的障碍。完善管理制度是企业继续稳步发展的当务之急。

2000年,杜盛钢的企业注册为句容盛业管件制品有限公司,标志着从最初的家庭作坊到现代企业的转变。杜盛钢也在一步步的实践中思考着如何对企业进行更为有效的管理。与外商合作越密切,对企业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的要求就越严格。本着诚实守信、服务优质的原则,每次外商来洽谈项目,杜盛钢都组织人员热情接待,陪同外商参观厂房,悉心听取外商的意见以更好的改进。

2000~2001年间,杜盛钢用了几个月的时间严抓生产线的标准化运作,使得企业的生产管理日趋规范。正因为企业早已适应了标准化的运作程序,能够顺利通过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也就成为水到渠成之事。受益于标准化的生产管理,杜盛钢逐渐从繁杂的生产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把更多时间和精力从战术把握转移到战略思考上。

2002年占地76亩的分厂建成,盛业管件实现了又一次腾飞。

2003年至今,这段时期是盛业管件的又一次飞跃期。此时的杜盛钢和他的盛业管件,目光更远,思想也更为成熟。为了更好地打开国际市场,杜盛钢于2003年分别在深圳、香港两地建立分公司。为了紧跟市场需求,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杜盛钢在2006年又与美国一家设计公司在美国合作组建了产品设计研发公司。

目前,盛业管件在句容市已建有四个生产基地,新增土地85亩,新建厂房2万平方米,新的蓝图正等着杜盛钢和他的盛业管件去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