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世民的智慧
13947900000018

第18章 科举取士

科举制度算不算中国的国粹,不得详知,但是中国人十分重视功名,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范进中举,虽然是小说中之事,但是生活中恐怕有过之而无不及。

唐太宗作为一代英主,他要网罗天下人才,他的法宝就是科举选拔,不少人因此皓首穷经,正如唐人赵嘏诗云:

太宗皇帝真长策,

赚得英雄尽白头。

中国的人才选拔与考试制度颇有渊源。西周用人主要依据血缘关系。春秋战国,天下大乱,除血缘关系外,还依靠战功,那些有本事的人投军杀敌,建功立业,文人策士则给士大夫当门客。战国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每人养有门客三干,在这些门客中涌现出很多杰出的人才,如冯谖、毛遂、侯赢等。但这种形式没有固定的制度,有很大的随意性。

汉武帝时期设立博学鸿词科,用考试的方法选用人才,开辟了科举制的先河,著名的儒学大家董仲舒及名臣公孙弘就是汉武帝从考试中发现的。但这只成为选人的一种方式,其他方式还有举孝廉,即由地方官推荐等。

到东汉末年,考试制度名存实亡,由于宦官和外戚交替专权,用的都是小人、佞人,即令考试也是假的,卖官鬻爵风气盛行。

三国时期,曹、刘、孙三家唯才是举,谋臣大将要么亲自登门求请,如诸葛亮,要么路上相从,如周瑜,要么自投门下,如曹操大多数部下,没有一个是考试取得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曹丕开始推行九品中正制,只有贵族世家才能做官,“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是当时用人制度的真实写照。有些很有才能的人,因为出身寒门,很难升迁,如左思,虽有才能,且妹妹是皇妃,但因门第不高,长期只能做一个小官,因而他有这样的感叹: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隋文帝于公元587年定制,每州每年贡士3人,标准是文章华美,文章特别华美的,州可以保荐应秀才科,接受特别考试。

公元599年,隋文帝命文官五品以上,地方官总管刺史以德才举人。

公元607年,隋炀帝以十科举人,其中有“文才秀美”一科,即进士科,这是科举(主要是进士科)制度的开始。

从此,门阀制度逐渐被科举制度所代替。科举考试制度,在唐太宗时才固定下来。同时,解戎衣而开学校,饰贲帛而礼儒生,贞观办学校之盛前所未有。

贞观六年(公元632年),把原来的国子学改为国子监,号称三监之首,是全国的最高学府,下属六种学校,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学生名额分别为300、500、1300、50、30、30。前三种学校招收三品、五品、七官以上的官僚子弟入学,八品以下官吏子弟入学。并在门下省置宏文馆,在太子东官设崇文馆,兼教生徒,专收皇亲国戚及宰相高官的子弟。

地方学校,有京都、都督府、州、县等级别,主要设在州和县,学生学习成绩优良,可由地方官保送参加常举考试,经州考试合格后,送到中央参加常举考试,称为“乡贡”。“乡贡”合格者,可获得做官的候补资格。

唐朝贞观初年,有一次,唐太宗想亲自看看考进士的情况。在发榜那天,他带着几个内侍,悄悄地来到考试进士的端门前,只见许多新考取的进士,排成长长的一队,一个接一个地走了出来。唐太宗非常高兴,对身边的内侍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彀,是指射箭的时候箭所能达到的射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下的人才全都落到我的手中了。唐太宗为什么那样高兴?因为他看到了科举这种制度对他确实很有用。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九月,太宗下令,各州置医学、设医学博士一人,从九品上,管理民间医疗工作,培养学生。

设立的学校有健全的体制,国子监设祭酒一人,司业二人,是最高学官,掌管全国教育的各种政策。六种学校有博士、助教多人,进行具体的教学活动。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的教法主要讲读儒家经典,必修课是《孝经》、《论语》,还设有大经——《礼记》、《左传》,中经——《毛诗》、《周礼》、《仪礼》,小经——《周易》、《尚书》、《公羊传》、《谷梁传》,称为九经。

贞观五年(公元631年)以后,太宗多次到国子监参加“释奠”仪式与听讲经义。释奠是每年春秋的祭礼大典。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唐太宗亲到国子监参加大典,特请国子监祭酒孔颖达讲《孝经》。孔颖达敬献《释奠颂》,唐太宗下诏赞美,并赏赐祭酒、学官和绢帛。

他延聘了天下众多名儒。如著名经学大师孔颖达,贞观六年召为国子司业,贞观十二年拜国子祭酒,在国子监掌教十多年;经学家马嘉远,贞观十一年为太学博士,贞观十九年迁为国子博士;名儒王恭,原是乡村教师,名声很大,贞观初召为太学博士;经学家马才章,经房玄龄推荐为国子助教。

为了统一全国教材,颁行了《五经定本》和《五经正义》作为教材,以免学生老师无本可依,无所适从。贞观一代,学生名额逐渐扩大,京城专门增筑宿舍,有学生数千人,国子监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学府。

地方上办学也得到唐太宗的奖励。长安还有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如高昌、吐蕃都送子弟到长安学习,还有高丽、百济、新罗、日本等国派来的留学生。整个贞观时期学风大兴,四方秀艾,挟策负素,去集京师,文治勃兴。贞观五年,太宗命令增修学生宿舍1200间,国学、太学、四门学都增加学生,书算各设博士,共3260人。外国留学生共8000多人。

培养人才和选拔人才是相辅相成的,科举制度化,对培养和选拔人才起到保证的作用。贞观元年,唐太宗盛开科举,以后又通过科举选取人才,常设考试科目有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书、明算等六科。因明经和进士是常设的补充官员的候选人,考的人很多,进士科特别有吸引力。考试有常设部门,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

隋朝考试在每年冬十一月开始,到次年春结束,唐太宗采用四季考试的建议,实现了多选人才,补充官缺的作用。贞观十九年,接受了马周一年四季都考试过于劳苦的建议,恢复了十一月开始,第二年三月结束的作法。为了方便关东士子就近考试,唐太宗在洛阳设考点。

贞观年间,是进士科发展的关键时期,贞观后期,扩大了进士科,提高了进士的晋身之阶,对唐前中期的科举制度起着推动作用。

进士是当时的热门科目,人们争相参加进士角逐,考试的人数很多,录取很严格,考上进士的只占百分之一二,而考上明经的占百分之一二十。当时人们把考进士比作“登龙门”。当时流传有这样的谚语:“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30岁考上明经的已经老了,50岁考上进士还算年轻。真实印证了“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考中进士,就取得了做官的资格,但是真正得到官职还要经过吏部的考试。这个考试叫“选试”,选试合格的,呈请皇帝授给官职。选试的内容有四项:一是身材挺拔,五官端正;二是言词清楚,条理分明;三是书写流畅,文字美观;四是能力出众,见解独到。考中了进士,叫做“及第”,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当时进士很难考,有人从少年考到白头,没有考中的比比皆是,终生未中,老死科场的大有人在。为了达到考取的目的,应考的举子就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有的在考前和考试期间到处叩拜公卿,送些礼物,这么做无非是想得到公卿王侯的赏识,好替他向主考官推荐,混个脸熟。有的没有熟人,连公卿王侯的面都见不着,他们干脆跑到官僚的车马前跪献六章,这叫做“求知己”。把自己的文章工工整整地写成卷轴,献给达官贵人或者名流学者,请他们把自己推荐给主考官,这叫“行卷”。

行卷在当时很流行,也很管用,有好多人因此飞黄腾达。行卷的第一篇十分重要,那些达官贵人只对第一篇看得比较仔细,后面的只是浏览一下而已,所以举子们都十分用心。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到长安应考,向当时的著名诗人顾况行卷。顾况看见白居易的姓名,开玩笑地说:“米价方贵,长安居大不易”(长安米价正贵,居住很不容易),有点看不起白居易的意思。等到他打开行卷第一篇《赋得古原草送别》,念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的时候,不由得大加赞赏,说:“能做这样的诗,‘居’亦‘易’矣!”于是,到处赞扬白居易的才华。行卷促使一些读书人在应考以前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努力创作高水平的作品,这对唐代文学的发展起了一些积极作用。

明经考的是经书的填空,即考官把经书中的一些字句贴了,考生把它补上。进士考的是文章诗赋,考取进士的人,如果不通经史,要遭到考官的非难,不能成为朝廷命官。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钙年),考功员外郎王师旦主持复试,进士张昌龄、王公瑾等因答不上经史的题目而落第。唐太宗对二人的文才早有所闻,即询问王师旦。王师旦说:“这样的人会写文章,但为文轻薄,文章浮艳,必不能成大器,如果把他录取了,后面的人就会争相仿效,陛下提倡朴实的文风就会改变。”

科举制度使读书人有了奋斗的目标,凡学有专长的人都可申请报名考试,合格后,由州郡推荐到中央考试,改变了魏晋以来由贵族垄断选士的作法,把选人用人的权收归中央,有利于统一国家以才选官的制度。这种制度又巩固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帝国,使天下人才,尽为唐帝国效劳。

许多出身贫寒的人,通过科举制度,得到了高官厚禄,还有机会担任尚书、宰相之类的显赫职务。

隋孙伏伽出身小吏,大业中进士,贞观任户部侍郎、大理寺卿等高官。

李义府出身贫寒,通过考试而进入朝廷任职,贞观后期任宰相。

到贞观以后,出身寒门的高官比比皆是,据史书记载,唐代当上宰相的就有142人,未传的还很多;出身士族的宰相有125人。

这是唐太宗开了好头,出身贫寒而位极人臣者已多于出身士族的人,结束了魏晋以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科举制度的影响很大,科举出身是人人追求的目标,有些高门贵族,虽然位极人臣,但因不是进士出身,自己觉得脸上无光,也会招来整个社会的白眼。

科举制度使大批出身于中、小地主阶级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政府机构。像家世寒紊的李义府,怕自己不能参与政权,曾经写诗说:“上林许多树,不借一枝栖。”唐太宗回答他说:“我将全树都借给你,哪里只是一枝啊!”后来,李义府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上层社会,最后担任过宰相之职。

唐太宗实行科举制度,官吏的选拔和任用都由中央决定,这就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有利于国家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