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道德情操论(上)
13959500000013

第13章 论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风气对道德情操的败坏

嫌贫爱富,从积极的意义上说,这种风气对于建立和维护等级差别的社会秩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造成了普遍的道德败坏。本应给予智者和君子的尊敬常常被对富豪和高官的艳羡代替,而穷人和弱者则常常遭受着恶棍和小人才应该得到的蔑视。这种现象一直让伦理学家们痛心疾首。

我们都希望有一个好名声和受到别人的尊敬,都害怕名誉受损,遭人鄙薄。可是一旦我们进入社会,很快就发现人们尊敬的不仅是智慧和美德,蔑视的也不仅是罪恶和愚昧。我们经常看到:有钱有势的人受众人艳羡,德才兼备之士却无人问津。强者即使作恶多端、愚昧无知也不会被人看不起,而贫弱者虽然清白无辜却总是遭人耻笑。人们之所以一心向上爬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尊敬和钦佩,要达到这个梦寐以求的目标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升官发财、飞黄腾达;二是洁身自好、勤学苦读。不同的道路又导致了不同的心理状态:一种是野心勃勃、贪得无厌;另一种是谦虚谨慎、公正无私。我们可以对这两者做一个对比分析,看看哪种更值得我们效仿:野心勃勃虽然披着耀眼的光环,看上去引人注目,其实华而不实;谦虚谨慎者则显得大方得体,但除了目光敏锐的人以外,很少有人注意。大多数人总是目光短浅地注视着前者的财富和地位。后者虽然天性低调,为数不多,但却是真正的德才兼备之士,是社会的栋梁。倘若要效仿,也应该选择后者,而绝非前者。

我们尊敬智慧和美德,无疑与对财富和地位的推崇有所不同。这两种情感并不难区分。但是它们之间的相似还是非常值得注意,如果不细心观察,很容易将它们混为一谈。

平民百姓和富豪权贵可能具有相同的优点,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人对后者的尊敬会远胜于前者。更为可笑的是,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他们甚至赞扬后者的骄傲自大,而完全忽视了前者的诚恳朴实。如果说我们尊敬的仅仅是财富和地位,而不是优点和美德,那它简直是对这些高贵品质的亵渎。不幸的是,财富和地位始终是人们崇仰的对象,大部分人臣服于它们。于是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普通人整日循规蹈矩,偶尔一次行为有失检点就会招来轻蔑和嫌恶的眼光;那些大人物就算经常放纵无礼,却总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宽容。

还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追求美德和追求财富(如果不是不合本分的痴心妄想)的途径在多数情况下几乎是一致的。只要他们踏实肯干,谨慎正直,多数都能在本职工作中有所成就。但是,如果一贯庸庸碌碌,又兼品行不端、胆小怕事、生活放纵,那么再有才华的人也会一事无成。而且大多数的平民总是对法律心存敬畏,尊重这种维护正义的规则。他们的成功也通常离不开邻里、同行和朋友的帮助和赞扬,而品行不端的人很难得到这些。所以,“老实人不吃亏”这句老话在他们身上几乎是完全应验的。因此,在一般社会公德的层面上,绝大多数人的行为还是令人欣慰的,社会基本的良俗习惯在他们的身上得以传承和发展下来。

可是上流社会的生活景况就是另一番天地了。在宫廷生活和社交场合中,想要飞黄腾达的人,可不能仅仅指望那些见多识广的同侪的敬重,而必须要迎合骄横愚昧的上司们稀奇古怪的偏爱。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德才兼备之士不如溜须拍马、坑蒙拐骗之徒更受重视。在和平年代或是大乱未至之时,倡优弄臣们阿谀奉承,拿一幅国泰民安的盛世景象迎合帝王,而帝王们也乐得把治理国家造福百姓的责任一股脑推给这些所谓的“忠臣”,而自己整日沉迷于纸醉金迷的生活。在上流社会的社交生活中,那些故作姿态的仪表风度和小聪明,比战士、政治家、哲人或者议员的真正男子汉气概更受人待见。也就是因为这样,那些粗俗卑鄙的溜须拍马之徒才能够在卑鄙地掌握权势之后,肆意地污蔑和践踏一切令人肃然起敬的美德,而这些美德无论是在朝堂之上还是在乡野之间都是十分重要的。

据说时尚也是来源于人们对上层人物亦步亦趋的模仿。于是,无论是上流社会的衣着打扮、交际言谈,还是他们的举止风度,甚至他们的罪恶和愚蠢,都变成了一种时髦的东西。大多数人以模仿他们为荣,殊不知正是这些东西玷污和贬低了他们自己。虽然他们自己也不一定觉得这样的装束有多么好看,但爱慕虚荣的人还是会以上流社会的人为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衣着打扮。虽然他们不一定认为某种行为算是美德,但是他们还是会依葫芦画瓢照着干,仅仅因为那些贵族们都是这样的。更令人感到羞愧的乃是穷人对贵族们的派头的模仿,他们有限的财力根本无力承担这些开销却还是打肿脸充胖子,到最后只能让自己陷入更加困窘的绝境。

追逐名利与追求美德是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有时候,这两种不同的追求会发生激烈的冲突。但是那些野心勃勃的人总觉得,只要一旦爬上了权力的巅峰,自然是随心所欲无所羁绊,到那时候再表现得风度翩翩、优雅得体也不迟。他们以为,胜利的光环完全可以遮住他为了向上爬而使用的种种卑鄙手段,人们把他看作成功者,没有人还会注意他的过去。那些觊觎着政权的人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们丝毫不把法律放在眼里,为了登上日思夜想的宝座,他们不惜采取任何手段。因此,他们将尔虞我诈、阴谋诡计和结党营私当作家常便饭,甚至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采用谋杀、行刺、叛乱、战争等方式,将通向权力顶峰之路上的障碍一一清除。但是他们之中失败者远远多于成功者,弄权者的结果最后往往是罪有应得、身败名裂。

既然胜利的诱惑如此巨大,按理说那些实现了自己毕生梦想的人应该感到心满意足。其实不然,一旦野心家们得到了自己追求的东西,心情总是无比失望。因为野心勃勃的人真正追求的并不是舒适和快乐,而是荣誉的光环(虽然往往是对荣誉极度的扭曲)能让他们满足。然而不幸的是,无论是在他自己还是别人的眼中,他爬上高位后所得到的荣耀,在他此前为了达到目的而使用的卑劣伎俩的对比下,早已黯然失色。虽然通过大肆挥霍、声色犬马的放纵(堕落的人常常用这种可怜的办法打发时光)、日理万机的忙碌、惊心动魄的征战,他会尽力让别人逐渐淡忘他的所作所为,但是在历史和良心的审判席上,他依然只能是被告。他寻求着能够使人丧失记忆的魔法,却总是徒劳无功。一旦他想起所犯的罪恶,他就知道别人也会记得这些事情。他可以举办所有极尽豪奢的盛大仪式,可以从权臣和学者那里收买令人作呕的谄佞献媚,可以得到愚民大众发自内心的欢呼,可以在一切征服和胜利之后品尝志得意满的滋味,但是他却无法摆脱那如影随形的羞愧之情的猛烈报复。当所有荣耀集于一身之时,他却无时无刻不在承受着千古骂名的重负。伟大的恺撒大帝气度不凡地解散卫队,却依然不能打消自己的疑心。他可以赦免自己的敌人,却无法得到人们的友情、消除他们的敌意,以及在同侪的尊敬和爱戴之中安享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