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节]上言宜日中,言当守常不至过盛,而观盛衰之理,尤见所以当守常而不至过盛也。日以中为盛,中则未有不昃矣。月以盈为盛,盈则未有不食矣。虽大而天地之发舒,昭著,其盈也,时之当息也。收敛归藏其虚也,时之当消也。盈虚之时,天地且不能违,而况于人事,范围于天地之中,鬼神运行于天地之内。其能违之而常盛乎此,王者,所以当兢兢业业保守其常而不至此过盛也。
《大全》朱子曰:丰卦许多言语,其实只在日中则昃数语上,这盛得极,常须谨保守,得日中时候方好。又曰:这处去危亡,只是一间耳。须是谦抑贬损方可保得。《蒙引》鬼神是天地之变化运动者,鬼神体物不遗,日月之中昃盈食,天地之消息盈虚,皆鬼神所为。此既另言。又当有分别,如四时寒暑,雨露风雷,山川草木,流峙荣枯之类,皆鬼神之所体也。
象曰:雷电皆至丰,君子以折狱致刑。
取其威照并行之象。
[象传]雷电皆至,威照并行,势极盛大,丰之象也。君子以是得治狱之道,非明无以照之,取电之明以折狱,而剖决其曲折之情,及狱之既折而罪有所归,又取雷之威,以致其刑,而不务为姑息之计,而衅孽自不萌于其间,亦保丰之道也。
《程传》折狱者,必照其情,实惟明克,允致刑者,以威于奸恶,惟断乃成。《蒙引》明罚敕法,以立法者言,故曰先王折狱致刑,以用法者言,故曰君子狱成然后致之刑。
初九:遇其配主,虽旬无咎,往有尚。
配主谓四旬均也,谓皆阳也。当丰之时,明动相资,故初九之遇九四,虽皆阳刚,而其占如此也。
[初九]初与四应,本是初之配主,其爻皆阳,其势均敌,宜无相应之理。然初为明之始,四为动之始,实相配以成功,其用相资,则虽其势均敌,而其占可无倾忌之咎,且以是而往,同心一德,可以佐日中之治而可嘉尚也。
象曰:虽旬无咎,过旬灾也。
戒占者不可求胜,其配亦爻辞外意。
[初象]虽旬无咎者,古今同德,相聚最怕有胜心。初之于四,在乎降己以从,若怀先己之私,有加上之意,配则不能协力以从事,而反生事端矣。是其灾也。
六二:丰其蔀,日中见斗,往得疑疾,有孚发若,吉。
六二居丰之时,为离之主,至明者也。而上应六五之柔暗,故为丰蔀见斗之象。蔀,障蔽也。大其障蔽,故日中而昏也。往而从之,则昏暗之主必反见疑,惟在积其诚意,以感发之,则吉。戒占者宜如是也。虚中有孚之象。
[六二]为离之主,至明者也。上应六五,柔暗则明为所蔽,而不得自达,有大其障蔽而日中之明反有见斗之象。占者遇此,岂可以口舌争哉?未信而谏,反见猜疑而疾恶矣。惟有孚为略心之本,而虚中有有孚之象,则积诚意以感发之,可得而转移矣。故吉。
象曰:有孚,发若信,以发志也。
[二象]二之有孚发若者,君心之蔽,虽未可以口舌争,而本心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惟在积诚信以感发君之心志可也。
九三:丰其沛,日中见沫,折其右肱,无咎。
沛,一作旆,谓幡幔也。其蔽甚于蔀矣。沫,小星也。三处明极,而应上六,虽不可用,而非咎也。故其象占如此。
[九三]三处明极,而应阴柔之上六,是亦明而受蔽者。举世昏暗,有丰大其沛而日中反见沫之象。夫贤知之才,非明君终废弃而不能有为,如右肱,最切于用而折之,然遇非其主,三何咎乎?
《大全》胡云峰曰:蔽愈大则见愈小,沛之蔽甚于蔀,故沫之见甚于斗。三刚正又明极,可以有为,上幽暗不足以有为,故有折右肱之象,然非三之咎也。
象曰:丰其沛,不可大事也。折其右肱,终不可用也。
[三象]君子遇明主,而后成大事。三曰丰其沛,人臣为君所蔽,安能济大事也?至明之德,本有用于天下,折其右肱,终弃于无用,而不能有为也。
《蒙引》君臣之事,皆大事也,非谓可小事也。
九四:丰其蔀,日中见斗,遇其夷主,吉。
象与六二同,夷,等夷也,谓初九也。其占为当丰而遇暗主,下就同德则吉也。
[九四]四以刚明之德,而比六五柔暗之君,明为所蔽而不得施,亦有丰蔀见斗之象。上无明君,幸下有同德,当下就初九之夷主,同心协力,谋断相资,匡辅柔主,而扶丰亨之治,吉。
《蒙引》:《参义》曰初称四为配主,以四在位而尊上之也。四称初为夷主,以初同德而等夷之也。下就同德,犹有匡辅之思在,不是自营己事也。与贤者协力,国家之事犹可支持,故曰吉。
象曰:丰其蔀,位不当也。日中见斗,幽不明也。遇其夷主,吉行也。
[四象]丰其蔀,所居之位,近六五之柔暗而不当也。日中见斗,己之明亦为所蔽,而不明也。遇其夷主,才须知以行,断须谋以运,以是而往,则得吉也。
六五:来章有庆誉,吉。
质虽柔暗,若能来致天下之明,则有庆誉而吉矣。盖因其柔暗而设此以开之,占者能如是,则如其占矣。
[六五]以柔暗之资,固不足以保丰而有为,然其不柔不暗之体,则有未尝息者。故周公设此以开之。谓为五计,若能虚心求贤,任用天下章明之资,则资其启沃,以开发聪明,熏陶德性,自足享丰亨豫大之福,获圣主贤臣之颂,有庆有誉而吉。
《程传》六五柔中,只取柔暗象,不复取虚中象,无虚己下贤之义。圣人设此义以为教耳。《蒙引》庆誉即是吉。
象曰:六五之吉,有庆也。
[五象]六五之所以得吉者,由其来章以开发其聪明,而有福庆之集于身也。
《蒙引》只曰有庆誉,其重言。
上六:丰其屋,蔀其家,窥其户,阒其无人,三岁不觌,凶。
以阴柔居丰极,处动终,明极而反暗者也,故为丰大其屋而反以自蔽之象。无人不觌,亦言障蔽之深,其凶甚矣。
[上六]以阴柔之资而处丰极,则尚大之心恣,居动终则躁动之心胜,自恃其明,适足以自蔽而已。而一物无所见,终身终之觉也。其自蔽之象,犹丰大其屋,而因以蔀其家也。障蔽之心深,犹窥其户,阒其无人,虽以三岁之久,而终无所见也。凶之甚矣。
《大全》程氏曰:六五以谦接物,虽九三非应而必来,上六以亢自居,虽九三正应而不为用,阒静也。《参义》虽时运之使然,亦骄盈之所致。
象曰:丰其屋,天际翔也。窥其屋,阒其无人,自藏也。
藏谓障蔽。
[上象]丰其屋在上而自高,若屋之高大,飞翔于天际也。窥其户,阒其无人,非果无人,暗不见人而自蔽也。
旅 艮下离上
旅:小亨,旅贞吉。
旅,覉旅也。山止于下,火炎于上,为去其所止而不处之象,故为旅。以六五得中于外,而顺乎上下之二阳。艮止而离丽于明,故其占可以小亨,而能守其旅之贞则吉。旅,非常居,若可苟者,然道无不在,故自有其正不可须臾离也。
[旅卦全旨]《大全》邱建安曰:处旅之道,以得中为善,一于刚,则招祸。三与上之焚次焚巢,丧仆丧牛,其以在上而高者乎?一于柔,则取辱。初之琐琐,取灾,其以最下而卑者乎?四处上之下,虽不太高太卑,亦未得中,故虽得资斧而心未快也。其惟二五得二体之中乎?卯次怀资得仆,与终有誉,命非偶然也。
彖曰: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止而丽乎明,是以小亨。旅,贞吉也。
以卦体卦德释卦辞。
旅之时义,大矣哉。
旅之时为难处。
[旅彖]艮下离上,山止于下,火炎于上,去其所居而不处,犹旅之寓于外而无定居也。故为旅。旅当亲寡,嫌隙易生。若无一可通者,以卦,依卦德之善。占者虽无大事之可言,亦可为客途之顺事也。故小亨。然旅之能小亨者,为能得处旅之正道,而卦体卦德之善,即其正道也。占者守此贞而不变,则可以保其亨而吉矣。
《大全》吴氏曰:旅非商贾之谓,凡客乎死者,皆是。其曰小亨,亦以在旅之故,即《睽》“小事吉”之意也。《蒙引》旅,覉旅也,上从四,与羁不同。羁,马络首也。故不羁之士明羁字。覉者,寄也。身寄于外而未获归也。
[彖传]旅之词曰小亨也,可否者处旅固有善道也。卦体柔得中乎外,卦而顺上下之二阳,王有柔中之德,而又能附阳刚以致其助,则不至于孤立矣。旅之所宜也,卦德艮止而离丽于明,内则安静不躁,而外又聪明晓事,则不迷于所往矣。亦旅之所宜也。处己待人,存心应事,交尽其道,是以处旅而可小亨,必守此旅道之正,而后得吉也。
[二节]夫当旅之时,使柔不中,而刚不顺,皆为取辱之由。躁于动而昧于几,亦致相凌之害,必柔得中而顺乎刚止而丽乎明,然后小亨。旅贞吉,其时义顾不大矣哉?人可以旅为小事而忽之乎?
象曰: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
慎刑如山,不留如火。
[象传]艮上离下,山止于下,火炎于上,去其所而不处,旅之象也。君子以为镇重莫如山,用刑而不以亡,则轻忽之心乘之矣。迅速莫如火,决断而不以之,则淹滞之失因之矣。是以用刑必研审轻重,谨慎出入,明慎如此,可以断决矣。而又当贷即贫,不以无罪而久淹,当惩即惩,不以有罪而姑息,随时决遣,不使留滞,夫狱焉。
《大全》朱子曰:明慎句却只是火在山上之象,又不于旅事。《存疑》惟明克允,明之谓也。服念五六日至于旬,时不蔽要囚,慎之谓也。来注:明其刑,以罪之轻重言;慎其刑,以罪之出入言,不留狱,是无敢折狱之狱,非留于狱中也。
初六:旅琐琐,斯其所取灾。
当旅之时,以阴柔居下位,故其象占如此。
[初六]当旅之时,是为旅者,阴柔则愚暗,居下位则卑琐,其处旅也,志意污下而规模局促,鄙猥琐屑无所不至,有旅琐琐之象。则召人之轻侮而自取灾,斯亦琐琐之所致,而非自外来者也。
象曰:旅琐琐,志穷,灾也。
[初象]旅之琐琐,阴柔居下,其志局促猥陋而穷,适以取灾也。
六二:旅即次,怀其资,得童仆,贞。
即次则安,怀资则裕,得其童仆之贞信,则无欺,而有赖旅之最吉者也。二有柔顺中正之德,故其象占如此。
[六二]柔顺则众与之,中正则处不失当,以是处旅,安往不亨?象即次而居安,怀资而用裕,又得童仆之贞信无欺,而有赖旅之最善者也。
《蒙引》此二句于爻初无逐句取象处,只据其柔顺中正之德而言,其旅之当得者有如此,凡旅中好事皆得也。
象曰:得童仆贞,终无尤也。
[二象]用旅之人,所赖者童仆也。得其贞信,则赖以服役,旅虽寡亲,终无尤悔也。而所以保其即次之安,怀资之裕者,皆有赖矣。
九三:旅焚其次,丧其童仆,贞厉。
过刚不中,居下之上,故其象占如此。丧其童仆则不止于失其心矣。故贞字连下句为义。
[九三]处旅以柔顺谦下为光,九三过刚则暴,不中则所处失当,居下之上,则自高,以是为旅,投佰于人,而人莫之容,焚其次也,恩不及下而下莫之附,丧其童仆也。占者如是,虽其心无邪,其势亦狼狈矣。虽正亦危也。
《大全》潘氏曰:居刚而用刚,平时且不可,况旅乎?以此与下焚次丧仆,固其宜也。
象曰:旅焚其次,亦以伤矣,以旅与下,其义丧也。
以旅之时,而与下之道如此,义当丧也。
[三象]旅焚其次,身失所安,亦已曰伤矣,况又丧其童仆乎?然当旅时,而过刚不中,与下寡恩义固当丧,未必童仆之无艮也。
九四:旅于处,得其资斧,我心不快。
以阳居阴,处上之下,用柔能下,故其象占如此,然非其正位,又上无刚阳之与,下唯阴柔之应,故其心有所不快也。
[九四]以阳居阴则用柔,而性无挪,处下之下,则能下,而人无不悦,以是处旅,亦得其地,而可处也。且得其资,身之斧命,有以自防也。然居阴非其正位,处事或失其当,上无同德,下应阴□,又无可藉之人,岂能尽得其志乎?
象曰:旅于处,未得位也,得其资斧,心未快也。
[四象]四虽不失所安而旅于处,然从阳居阴,未得正位也。位既未得志,必不能自伸,故虽得其资斧,而其心终有未快也。
《蒙引》未得位起下文,不可以非其正位,意释旅于处,然后知爻词三句,自相呼应也。
六五:射雉一矢亡,终以誉命。
雉,文明之物,离之象也。六五柔顺文明,又得中道,为离之主,故得此爻者,为射雉之象,虽不无亡矢之费,而所丧不多,终有誉命也。
[六五]柔顺文明又得中道,为离之主,雉之象也。得此爻者,为射雉之象。当观光上国,以行其志。夫射雉者,不免有亡矢之费,虽云亡矢,而终得雉,是终有誉命也。在旅而求通于君者,不犹是哉?
《蒙引》雉,文明之物,便是誉命之象。得此爻者,便是为射得雉,明其当有誉命也。得雉者未免于亡矢,得功名者未免于小丰,故曰射雉一矢亡,终以誉命,一气说下。
象曰:终以誉命,上逮也。
上逮,言其誉命闻于上也。
[五象]终以誉命者言,其声名闻于上也。
《蒙引》誉命之命,名也。是在下之名,非在上之名,故说得上逮,指君相言。
上九: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丧牛于易,凶。
上九过刚,处旅之上,离之极,骄而不顺,凶之道也。故其象占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