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易经的智慧:易经大全会解
1396200000077

第77章 《周易》卷之三 (8)

[是故节]乾坤成列,正为寓理之具,是卦爻奇偶,《易》之形也,形而上者,动而健者,为阳之道,静而顺者,为阴之道。是乃太极本然之理,谓之道,形而下者,一而实者,为阳之形,二而虚者,为阴之形,是乃奇偶一定之迹,谓之器,至于阴阳进退之极,各有自然之化,因阳进之极而裁之,为阴;阴退之极而裁之,为阳。阴阳屡迁,谓之变。即其变处推而行之,趋吉避凶,心无疑惑,行无困穷,谓之通。立此变通之法,而措之天下,使民皆知因筮以求变,因变以求通,则何事不立,何功不成,谓之事业。此象不可以不立,而立象足以尽意也。

《大全》:问形而上下如何以形言。朱子曰:设若以有形无形言之,便是物与理相间断了,所谓栏截得分明者,只是上下之间,分别得一个界至分明,器亦道,道亦器,有分别而不相离也。绳按:即是不离乎阴阳,而亦不倚于阴阳之意。《蒙引》只把逐卦逐爻来看个上面都有一层道理,在卦爻不过其象貌耳。卦如乾道大通至正形而上,而六画皆奇,则形而下也。如初阳在下之理形而上,以初九一画象之,则形而下也。变通事业皆此道之灌注流行。朱子曰:裁也,行也,措也,都只是裁成措这个道。《演义》:首二句申设卦立象意,化裁二句,申变通尽利意,举而措之句,申鼓舞以尽神意。

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重出以起下文。

[夫象节]圣人设卦系词,无非尽意以资民用,用《易》者,贵得圣人之意也。者伏羲圣人,见天下物理之赜,莫非道也。于是拟其形容而画卦,以象其物宜,故谓之象,象立而爻生。周公圣人见天下人事之动,莫非道也。于是观会中之通,以行典礼,系词以断吉凶,故谓之爻。

《演义》上言圣人作《易》之事备矣。此言立卦系词之原,以见《易》用所由出,以起下文用《易》之事也。刘石芝曰:此节不过引起极天下节,极天下节不过引起化而裁之二句,而归重到神而明之数句。

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

卦即象也,辞即爻也。

[极天节]卦之象既因赜而立,用《易》者欲于物宜之赜,极其察识而无遗,则存乎卦而已。爻之词既因动而系,用《易》者欲于吉凶之动,鼓其趋避而不倦,则存乎辞而已。

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卦爻所以变通者,在人,人之所以能神而明之者,在德。

右第十二章

[化而节]卦爻具而蓍策兴化而裁之,固谓之变,是《易》中先有可以化裁之变也。用《易》者于方揲之时,因其自然之化而裁之,以定老少动静之象,则存圣人化裁之变。推而行之,固谓之通,是《易》中先有可以推行之通也。用《易》者于既揲之后,因变之所示,推而行之事为之间,则存乎圣人推行之通。若不假化裁推行之,劳神而明夫变通之道者,则存乎其人必也。敛机渊默而自然浑成于心,不假词说而自然孚契于心,正所谓神而明之者也。此非其人素有德行者,不能也。盖德行者,道之归也。德裕于心,洽化裁之理,行利于身,善推行之用,是圣人之德行即《易》道之充周而合一无间,此其所以诹卒之际,便有以神而明之也。《易》非圣人不能作,亦非圣人不能用也。

《大全》邱建安曰:前言变通而归之事业,推《易》道于民也。此言变通而归之德行,存《易》道于己也。《蒙引》存乎其人,明其为有德行之人了。默成二句,明其所以神明之妙,犹四体不言而喻之意,神明默成是一时事。《存疑》上曰谓之变通,此曰存乎变通,上之化裁推行作《易》也,此之化裁推行用《易》也。不信而信,是足上默而成之句,德行得于心,而见之行事,有是德行,自然默而成之,不言而信矣。

系辞下传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

成列谓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之类。象谓卦之形体也。因而重之,谓各因一卦而以八卦次第加之为六十四也。爻,六爻也,既重而后卦有六爻也。

[一章全旨]《蒙引》自八卦承列至贞夫一者也,是一大节。自夫乾至见乎词,是一大节。皆言卦爻吉凶。天地大德句,是造化圣人,大宝以下是功业。自夫乾三节,通是推本八卦成列,以下云云而释其义以见卦爻变占,一本之乾坤也。

[八卦节]《易》之作也,卦爻为体,变占为用,象何自而立乎?圣人作《易》,于四象之上,各加一奇一偶,生于太阳少阴之上者,为乾、兑、离、震,而列左。生于少阳太阴寂者,为巽、坎、艮、坤,而列右。是八卦成列也。即奇偶之纯,而二老之形体已具。即奇偶之杂,而六子之形体已具,象不在成列中乎?爻何自而立乎?由三画已成卦,各以一卦为主,而以八卦次第加之,是因而重之也,则六爻具备,而凡远近贵贱,承乘比应之属,莫不灿然于各卦之中,爻不在因重中乎?

《存疑》三画之卦,未可言爻。爻者,交也。交者,变也。六画具,始有变化。

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

刚柔相推,而卦爻之变往来交错,无不可见,圣人因其如此,而皆系之辞以命其吉凶,则占者所值,当动之,爻象亦不出乎此矣。

[刚柔节]卦爻具而蓍策兴,必有变也。蓍策所得有三,偶而六者焉。六,老阴,则变为七之少阳,是刚推夫柔,柔变为刚也。有三奇而九者焉。九,老阳,则变为八之少阴,是柔推夫刚,刚变为柔也。变已在其中矣。刚柔之变,必有动也。圣人观其变之消息当否,而系彖爻词,以明吉凶,则虽未及于动而为占。凡占者所值当动之爻象,已在系词中矣。

《大全》朱子曰:变是就刚柔交错而成卦爻上言,动是耑主当占之爻言。《存疑》:刚柔二句,即上篇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意。凡《易》中说变者,是就蓍策卦爻上说,此二条是言象、爻、变,占四者。

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

吉凶悔吝,皆辞之所命也。然必因卦爻之动而后见。

[吉凶节]动固即辞而寓,词仍须动而显,吉凶悔吝虽已备于系辞之时,然蓍未揲则卦爻无由动,而吉凶之辞亦无由见,是吉凶悔吝所值必待卦爻之动而后见也。

《存疑》此句是足上文之意。

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

一刚一柔各有定位,自此而后,变以从时。

[刚柔节]刚柔相推,变固在其中矣。然非刚柔,则变化无自而出,虽刚柔杂居,然刚自有刚之位矣。柔自有柔之位,凝然植立而不移,刚柔非立本者乎?至刚变而通于柔,柔变而通于刚,刚进之极柔推之,而其时当变,柔退之极刚推之,而其时当变,变通非趋时者乎?

《存疑》此申明上文“刚柔相推变在其中”意。《蒙引》因上文卦爻之动而原始要终言之,刚柔所以主,动之本,变通所以趋,动之时,立本以本卦言,趋时以之卦言时说宗之。

吉凶者,贞胜者也。

贞,正也,常也。物以其所正为常者也。天下之事,非吉则凶,非凶则吉,常相胜而不已也。

[吉凶节]吉凶悔吝之词,固生乎动矣。然天下之事非吉则凶,当其吉时,吉有当然,则吉为正而胜凶;当其凶时,凶有当然,则凶为正而胜吉,更无并立之理,非贞胜有乎?言吉凶,而悔吝该之矣。

《存疑》此申明上文系词“焉而命之,动在其中,吉凶悔吝,生乎动”之意。《蒙引》承上刚柔变通则吉凶见矣云云。

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

观,示也。天下之动,其变无穷。然顺理则吉,逆理则凶,则其所正而常者,亦一理而已矣。

[天地节]然吉凶所以贞胜者,又可类推矣。彼天地之消息至变也,而其正而常者,常垂象以示人,贞观者也。日月之循环互变也,而其正而常者,常临照而不息,贞明者也。天下吉凶之动,纷纭不齐,然不一者动,而至一者动之理。所以顺之则吉,逆之则凶,而吉凶以贞胜焉。

《蒙引》上言吉凶贞胜,虚说。此言贞夫一,又推原其所以然。盖天下只一个理,顺则吉,逆则凶。朱子曰:天下之动,虽有不齐,常有一个是的。盖只把此道理做个定则在那里,惟随其顺逆以为吉凶耳。《存疑》此又发明吉凶贞胜意。天地日月起下文。不甚重贞观虚说。

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坤,隤然,示人简矣。

确然,健貌。隤然,顺貌。所谓贞观者也。

[夫乾节]吾言卦爻吉凶,亦知卦爻所由立乎!夫乾,天也。其德确然而至健,凡其所为,最不费力,极是容易,示人以生物之易矣。夫坤,地也。其德隤然而至顺,凡其所为,一从乎乾,更无烦扰,示人以生物之简矣。

《蒙引》上文言卦爻吉凶,此复就乾坤说起。盖推本,卦爻所由作也。与上文贞观之意,全不相属。盖上文为吉凶说,此又为爻象说。《本义》所谓贞观者,乃因上文而论其理如此,非以此节为申贞观之意也。乾以易知,便是示人易。坤是简能,便是示人简。

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

此谓上文乾坤所示之理,爻之奇偶,卦之消息,所以效而象之。

[爻也节]乾坤示人以易简,而爻象莫能外矣。知爻效天下之动,不知爻之奇者,确然其健,效乾之易也。爻之偶者,隤然其顺,效坤之简也。人知象,以像天下之赜,不知乾坎艮震之阳卦,与乾坎艮震之为内体者,皆阳长阴消之卦,而像乾之易。巽离坤兑之阴卦,与巽离坤兑之为内体者,皆为阴长阳消之卦,而像坤之简。卦爻之体所由立也。

来注:此申言爻象所以法乾坤之理,而《易》之体立,应首节意也。

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

内谓蓍卦之中,外谓蓍卦之外。变即动乎内之变,辞即见乎外之辞。

[爻象节]有爻象之体,必有变占之用。蓍之方揲虽未成爻,而爻实于此变化。虽未成卦,而卦实于此变动,是爻象动乎揲蓍求卦之内矣。蓍之既揲,或值在卦,有卦词以断吉凶,或值在爻,有爻词以断吉凶。是吉凶见乎揲蓍求卦之外矣。爻象之动,所谓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即未见诸行事而鼓舞之极已寓,百姓日用之事业,不因变而见乎。吉凶之见,所谓系词而命之,动在其中矣。既已决其趋避,而同患之心悉传,圣人觉世之深情,不因情而见乎?变占之用所由行也。

来注:此申言变占,以见蓍策之用,而《易》之用行,应二节意也。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人。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曰人之人,今本作“仁”。吕氏从古。盖所谓非众罔守邦。

右第一章

此章言卦爻吉凶,造化功业。

[天地节]《易》有卦爻吉凶,而天地则有造化,圣人则有功业。以造化、功业言之,天地以生物为心。易以主生物之始,简以作生物之成,而生生无已。此生为天地之大德也,而全乾坤易简之能,体天地好生之德者,惟圣人。然必首出庶物而后可以遂民生,复民性,此位为圣人之大宝也。是位何以守之?曰:人而已。民为邦本也,是人何以聚之?曰:财而已。财为民命也。财以聚人,则必崇本以开财之源,节用以止财之流,而理乎财焉。然理财之后富,而教之,则申谕彰宪以正词,为先正同之后,弼教以刑,则明罚敕法,以禁民,为非为亟,三者之道安在?亦曰义而已矣。义以理财,因自然之利,而公私咸足。义以正词,因自然之性,而是非不谬。义以禁非,因自然之情,而明威正俗。凡此所以居位而安其功业者也。造化功业,与卦爻吉凶,固有相关者在也。

《大全》项平庵曰:养之教之,而后齐之。圣人不忍之政尽于此三者。理财,则易之备物致用也。正词,则易之辨物正言也。禁非,则易之断吉凶,明得失,外内使知惧也。《蒙引》:正词禁非,不必俱从理财说。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王昭素曰:与地之间,诸本多有天字。俯仰远近,所取不一。然不过以验阴阳消息两端而已。神明之德,如健顺动止之性,万物之情,如雷风山泽之象。

[二章全旨]此章自第二条以下,皆言制器尚象之事,而首节则原《易》象所由立也。然所尚者,或象、或德、或名、或义、或音,要不越神明之德,万物之情而已。总谓之象者,卦不外象,而象无不该也。圣人制器,适与《易》卦之象相合,初非先见离益诸象,而后为纲罟等器也。作结绳等,是制器。盖取诸等,是尚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