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创新思维的来源
14068500000027

第27章 常规有时是一种陷阱

其实,思维定势、心理定势在人类社会进步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一般来说,思维定势有利于常规思考。它使思考者在思考同类或相似问题的时候,能省去许多摸索和试探的步骤,能不走或少走弯路,这样就既可以缩短思考的时间,减少精力的耗费,又可以提高思考的质量和成功率。再就思考者的感受方面来说,还能起到一种使思考者在思考过程中感到驾轻就熟、轻松愉快的作用。

思维定势的这种有利作用,特别明显地表现在各个领域里的许多专家身上。他们常常能很快就找到解决本专业问题的有效办法,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的头脑中已形成了关于本专业问题的大量的“一定之规”。

举例来说:机械装置要自动化,需要能源来提供装置运行所需的动力,现在人们普遍使用电动机,这早已成为机电专业方面的常识。这一常识,在众多机电专业人员的头脑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有了这样的常识和思维定势,使科技人员在设计各种自动化机械时,对于如何解决它们的动力问题,就不需要再费时费力地去逐一探索、试验,很快就能明确:需有电动机来驱动。这显然对设计自动化机械能起到提高效率的作用。

但是,这种“一定之规”,却使人们在遇到有些问题时百思不得其解。有这样一个例子:

为满足市场需要,日本一家公司的科技人员开始设计一种新的小型自动聚焦相机。

所谓自动聚焦,就是相机要根据拍摄的对像,自动测量距离,然后镜头作相应的调整,自动定好焦距。设计这种相机有几个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小巧轻便,容易操作,而且要成本低廉。

按照当时的技术水平和条件,在相机里装进电动机以后,体积就小不了,重量就轻不了,成本也很难降下来。如果要为它再去特别设计一种专用的超小型电动机,时间又很难保证。

设计人员为此大伤脑筋,想了很多办法都行不通,设计工作长时间裹足不前。后来一个不是学电机专业的技术人员想到:自动聚焦需要的动力很小,而且距离很短,不用电动机,用弹簧行不行呢?这个突破了“必须用电动机驱动”这“一定之规”的新设想提出以后,设计人员们沿着新的思路不断进行探索和试验,没过多久,就相继设计制成了一种又一种小型和超小型的自动聚焦相机。对这种给人们带来了很大方便,连傻瓜也能使用的“傻瓜相机”,科技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它代表了产品开发的一个新的重要方向——傻瓜化,即“功能简单化”、“易操作化”,同时也是“高智能化”、“高科技化’。“一定之规”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它可以使我们高速度、高质量地解决各个方面的大量问题。举个小例子,你每天回家,有了一定之规,你就不必每天都去摇头晃脑地思考一番回家的路线,家里的门牌号码。

“一定之规”却不利于创新思考。

无论是思考如何解决碰到的新问题,还是对己熟悉的问题寻求新的解决方案,一般都需要在多途径地探索、尝试的基础上,先提出多种新的设想,最后再筛选出最佳方案。而基于反复思考一类问题所形成的“一定之规”,对这样的创新思考则常常会起一种妨碍和束缚的作用。它会使人陷在旧的思维模式的无形框框中,难以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因而也就难以产生新的设想。

一个长期习惯于按“一定之规”考虑问题,很少进行创新

思考的人,久而久之,往往会把很多本来大不相同的问题,也因为它们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而看成是同一类问题,用相同的办法去解决。这样,自然就会白费精力。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只会使用锤子的人,总是把一切问题都看成是钉子。”就好像卓别林主演的《摩登时代》里的那个可笑的工人那样,由于成天到晚拧螺丝帽,一切圆的东西,包括衣服上的纽扣和圆形图案,在他眼里都成了螺丝帽,他都会用扳手去拧。

人形成思维定势是人类心理活动的普遍现象。

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而要摆脱和突破一种思维定势的束缚,常常都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无论是在创新思考的开始,还是在其他某个环节上,当我们的创新思考活动遇到了障碍,陷人了某种困境,难以再继续想下去的时候,往往都有必要认真检查一下:我们的头脑中是否有了某种思维定势在起束缚作用?我们是否被某种思维定势捆住了手脚?

所以说,“一定之规”是提高效率的保证,破除“一定之规”是进一步提高效率的保证。这就是“稳定”与“变革”的辨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