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3~12个月的孩子,已有能力用全身的力量反抗以抵制服药,并会有意从口腔吐出药物,因此,家长应该避免任何强制性服药方法,采用注射器连接橡皮导管喂药则是切实可行,非常必要的。可将橡皮管一端接装已备好药液的注射器,一端轻轻放在孩子牙龈与颊黏膜之间,然后将药液徐徐注入颊区,该区以及相邻的舌根部味觉不敏感,有利于孩子咽下。
总之,对待孩子服药一定要特别耐心,切不可操之过急。诱导得力则行之有效,强制实行必然适得其反。此外,祖国医学认为,初生小儿,脏腑娇嫩,气血未充,如“水上之泡,草头之露”,不仅哺乳、衣着等慎于鞠养,而且服药施针,更当审慎,如《幼幼集成》中说:“凡有微疾,不用匆忙,但令乳母戒油腻荤酒,能得乳汁清和,一二日间,不药自愈。”可见,即使微有小疾,也无须药治,调乳自安,何况有些本来是正常现象,而母亲出于初生的母爱,整日观察其表情、形态变化,把一些正常现象也误认为病态,匆忙看医,医再不究其因,要施药治,此对初生小儿贻害甚大。
(五)母乳喂养的不足
一般认为人乳中含有婴儿发育最需要、最适宜的各种营养成分,是婴儿最理想的食品,但学者们发现母乳哺婴亦有不足之处。
一是人乳中维生素D含量很低,因此,要时常让孩子在室外晒晒太阳;
二是一些妇女乳汁中锌元素的含量不足,所以乳母要多吃并及时为孩子添加含锌多的辅食,如牡蛎、鲱鱼、蛋等;
三是用母乳喂养的孩子,可从母体获得免疫,但这种保持作用只能维持到婴儿出世后的第3个月,因此,应注意按儿童计划免疫程序,及时给婴幼儿预防接种。
(六)早产儿的喂养
在生后24小时,开始先喂10%糖水2~5毫升,如吃得好下次可改为奶,奶应少量多次,每2~3小时喂1次。
喂奶后一定要仔细观察,使之侧卧,防止因呛奶而窒息死亡。无力吸奶的可用滴管慢慢挤入口中,奶容器应放在热水中保暖,边温边喂,先从5毫升开始喂,以后根据吞咽及吸吮情况逐渐增加到10、15、20毫升等。
(七)要高度警惕婴儿缺水
一个正常人,其体重的60 9/6左右是水分,对于婴幼儿来说,其体内的含水量所占比例就更大。水分布在人体各个器官、组织和体液中。若婴儿体内水分不足可产生以下一些症状。
轻者:精神欠佳、烦躁不安、尿量减少、睡眠不足、皮肤干燥、缺乏弹性、哭闹不宁。
重者:昏睡、高热、虚脱、眼窝前囟凹陷、尿少或无尿,抢救不及时可因此死亡。
由此看来,家长们要注意防止婴儿体内缺水,由于婴儿幼小,即使口渴了,也不会向家长要水喝。加之,孩子缺水还常得不到众人的重视。此外,婴儿期因肾脏机能尚未健全,对原尿中水分重吸收的功能较差,而新陈代谢过程中应排出体外的废物需靠足够的水分来溶解稀释方能完成排泄。因此,水分的补充尤为重要。还有,孩子出汗较多,所以在日常生活过程中,一旦忽视了给婴儿补充水分或延误了补充水分的时机,常会很快地造成孩子缺水,以致给生命带来很大影响。那么如何防止孩子缺水呢?
一是每天应有规律地给婴儿定时定量饮3~4次白开水,每次喂30~40毫升。
二是在喂养孩子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尿液的排出量,倘若在24小时内排尿次数及排尿量偏少,就应及时给孩子酌情补充水分,并以少量多次为宜;周岁内孩子按每天每千克体重约100~150毫升予以补充,在夏天的时候,尤要注意为孩子补充水分。
三是若发生孩子严重缺水,应立即送孩子去医院诊治。
(八)1岁前的婴儿应注意选择饮料
由于婴幼儿胃肠功能弱,身体抵抗力差,因此,在选择饮品上,既要注意营养,又要注意卫生和容易消化。
对于完全以母乳喂养的孩子,在6个月以前,一般不需要增加什么饮品;但对于喝牛奶及奶粉的孩子,以及4~6个月以后添加了辅食的孩子,则要适当增加饮品,以满足身体的需要。那么,喝什么饮品好呢?
一是白开水。其味道缓和,对胃肠无不良影响,孩子可常饮;
二是果汁及蔬菜汁。可给孩子提供一定量的维生素及矿物质;
三是豆浆。能提供一定量的植物蛋白,增加钙元素的补充。
以上饮品,可供家长们选择,但无论什么饮料,在饮用前皆要加热煮沸,尤其是豆浆,其生食对孩子不利;此外,饮品不宜浓,以免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由于婴儿味觉器官未发育完全,味道缓和些并不妨碍他们饮用。
(九)婴儿不宜食炼乳
所谓炼乳,是一种牛奶制品。它是将鲜牛奶蒸发至原容量的2/5,再加入40%的蔗糖装罐制成的,一些家长喜欢用炼乳喂养婴儿是不妥的。
原因是炼乳太甜,必须加5~8倍左右的水来稀释,以使糖的浓度和甜味下降;而当甜味符合要求时,蛋白质和脂肪的浓度就比鲜牛奶少一半,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若少加水,使其蛋白质和脂肪的浓度接近鲜牛奶水平,则糖的含量又会偏高,用这样的甜炼乳喂养孩子又会常常引起腹泻。而且过甜会使孩子胃口不好。
(十)婴儿吃母乳会引起的几种“病”
尽管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但是种种因素致使母乳中某些成分发生改变或出现有毒物质时,婴儿吃了这种母乳就会产生不适,甚至引起疾病,这不能不引起家长们的警惕。
一是母乳性腹泻。因吃母乳引起的腹泻称为母乳性腹泻,原因与母乳中的前列腺素E2过高有关,它对婴儿肠道刺激引起肠蠕动增加,使水和电解质排泄增加而发生腹泻。症状特点为:多发生在出生6个月以内的孩子,大便次数每天以2~3次到8~9次不等,为糊状,无特殊臭味。对于此种腹泻不必换奶,因为这种腹泻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一般随着孩子的长大,消化功能的健全,到添加粥、鱼泥、菜泥等辅食后,大便即转为正常。
二是母乳性黄疸:原因可能与母乳中含有一种名叫3a~20b孕二醇的激素有关。这种激素可竞争性抑制婴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加上新生儿肝脏酶系统本身发育不完善,以致血液中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皮肤和巩膜出现黄染。孩子除黄疸外,其他情况正常。
孩子因吃母乳出现黄疸,家长不必紧张,一般不必停喂母乳,只是在黄疸较重时可暂停母乳喂养,用牛奶代替。
三是母乳性酒精中毒:哺乳的母亲在一些场合喝点酒,酒精亦可通过乳汁排出,孩子吃了含有高浓度乙醇的母乳会发生中毒,此即为母乳性酒精中毒,主要症状为:皮肤潮红口干、烦躁不安、心率和脉搏加快,一旦产生上述症状,应立即停喂母乳并给孩子多饮开水,以加速乙醇的排泄,大多会很快康复。
四是母乳性青紫:原因是哺乳的母亲饮食不卫生,吃了大量不新鲜的蔬菜或没有腌透的腌菜和泡菜。而这些食物中亚硝酸盐的浓度较高,进食后体内亚硝酸盐含量急骤增加,但尚未达到出现症状的水平,而乳汁中亚硝酸盐含量亦增加,由于婴儿肠黏膜通透性强,加上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吃了含有亚硝酸盐的母乳后,经肠道把亚硝酸盐吸收入血。在血液中亚硝酸盐可使正常人红细胞内血红蛋白中的二价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使血红蛋白转变为高铁血红蛋白,这种高铁血红蛋白没有携带氧气的能力,当体内20%以上的血红蛋白转变为高铁血红蛋白时,机体组织便会发生缺氧,表现为指、趾端以及口唇黏膜的青紫,并有头晕、气急、恶心和呕吐等症状,甚至死亡,故对母乳性青紫症应高度重视,一旦发生,立即停喂母乳,并送孩子去医院抢救。
以上事实说明,食物中的有毒成分和药物均可通过乳汁排出,因此,乳母在饮食选择和药物使用等方面应非常慎重。
(十一)唇裂、腭裂孩子的喂养
唇裂和腭裂不仅造成外观上的缺陷,而且给喂养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必须讲究喂养技巧。
若是用母乳喂养的,要提供和坚持洁乳喂养。轻度的唇裂,母亲只要做到仔细地、慢慢地喂,孩子一般能够成功的吸吮;较重的唇裂,母亲在哺乳时应将乳房紧贴唇裂的裂口处,这样可以减少漏气,有助于孩子吸吮乳汁。如果是腭裂,轻者哺乳时,将婴儿竖抱着喂奶就容易些,严重者须用吸奶器将奶汁吸出,然后,用小匙贴在孩子的口角处或用带细软胶管的滴管沿颊黏膜慢慢地喂入,一般不会再呛奶了。
若是用人工喂养的,必须注意的是:用奶瓶喂养时应该将奶头孔开得略大一些,将孩子竖抱,奶嘴紧贴口角的一侧,随着孩子的吸吮动作,乳汁会顺着口角慢慢流到咽部再咽下,腭裂严重的孩子,要在专科医院给患儿腭部装上一块塑料托板,这样有利于喂奶。3个月以上的孩子,可在牛奶中加入一些奶糕,做成稠浓的奶糊,用小匙一口口慢慢地喂,就能减少孩子发生呛奶等意外。
孩子为何拒吮奶?
用嘴吸吮乳汁,是出生后婴儿的天性,但一些孩子有时厌吮,表现出厌烦、不愿吮奶的情绪或乍吮又止,甚至哭闹。原因何在呢?
(1)奶头不适:如人工喂奶,奶瓶上的奶头质地太硬,或上面的吸孔太小,吮乳费力,从而使孩子厌吮。
(2)疾病:孩子在患一些疾病,如消化道疾病面颊硬肿时,均有不同程度地出现厌吮。
(3)鼻塞:因为孩子鼻塞后,就得用嘴呼吸。如果吮乳,必然妨碍呼吸,往往乍吮又止。
(4)生理缺陷:如兔唇、腭裂等生理缺陷,其吸吮困难,也会出现拒吮现象。
(5)口腔感染:因疼痛而害怕吮乳,原因是婴儿口腔黏膜柔嫩,分泌唾液少,口腔比较干燥,再加上不适当地给婴儿擦拭口腔或饮料过热,常使婴儿的口腔发生感染,口腔感染后,吮奶时即可产生疼痛,从而出现拒吮。
(6)早产儿:原因是其身体尚未发育完善,吸吮功能低下,故常表现出口含奶头不吮或稍吮即止的现象。
由上可知,孩子拒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必须仔细分析,辨证治疗。若属口腔感染的,可用温水清洗口腔,然后涂些紫药水。鼻腔堵塞时,要动作轻巧地取出异物;属生理缺陷或疾病所致拒吮的,应去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