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为什么总是别人吃肉我喝汤
14116000000013

第13章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1)

1.压力是人进步的原动力

自人类诞生开始,压力就随之而来,几百万年从没消失。没有压力的社会只在陶渊明为我们描述的世外桃源里,在“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理想田园牧歌的社会里。除此之外,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压力。也正是压力在迫使人类进步,成为人类进步的原动力。

在非洲辽阔的草原上,每个清晨,当太阳刚刚升起,晨雾尚未完全消散时,动物们为了生存,就开始了一天的奔跑。

最先起跑的是羚羊,它们迈着矫健的步伐,成群结队地穿越平缓的山坡,遇到水源休整片刻后,又开始新的奔跑。如果不这样做,它们很快就会被那些肉食动物的尖牙利爪消灭掉。

在距离羚羊不远处的草丛里,饥肠辘辘的非洲土狼们也睁开了蒙眬的睡眼。它们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竭尽全力地奔跑。因为它们深知,如果自己跑不过羚羊,这一整天就必须忍饥挨饿,而家族中那些瘦弱的、嗷嗷待哺的小土狼就再也看不到第二天清晨的阳光了。

非洲土狼们开始奔跑之后,狮子也必须尽快出发,而且奔跑得更加迅速。它们必须赶在土狼之前寻觅到早餐,否则这些大家伙同样会受到饥饿的煎熬。

非洲大草原每天都在上演着这样的一幕,不管是机警的羚羊、残暴的土狼,还是凶猛的狮子……每天都要进行这样的奔跑“比赛”。

羚羊、土狼、狮子因为生存的需要每天都在全力奔跑,它们不懂得自然界优胜劣汰的规律,它们只知道:如果不奔跑,就要面临死亡。这就是自然界的生存压力。正是这种压力使得自然界的生物不断优化。人类也是在压力的推动下才得以不断进步,取得辉煌。毛泽东曾说:“人没有压力是不会进步的!”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岛屿与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从前有一个国王,特别喜欢周游列国,而且每次都会从不同的地方带回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回到王宫,他便锁上门独自欣赏。在百姓看来,国家由这样一个不学无术、整天游玩不顾子民、没有一点忧患意识的人统治,早晚都会灭亡。

有一次,某国准备入侵,事先派遣一个大臣以“友好”的方式来谈判,顺便刺探国情。当大臣走进偌大的王宫时,看到的是一片祥和,根本就没有临战的紧张气氛。大臣心想,这次我国必胜无疑,这个国家的国王必然是一个荒淫无度的人。当他来到王宫里面的时候,赫然发现有一尊龙头大炮,他十分惊讶,因为这尊大炮是自己国家研究出来的,根本就没有外传过,而且眼前这尊大炮明显是经过改装的,威力更加强大。而该国的国王正坐在一个软式躺椅上,很悠闲地逗着旁边茶几上的笼中鸟儿。大臣没有多说什么,很快就回去了。

回到自己的国家后,大臣把看到的情况说了一下,国王听后,赶紧让大臣收兵并说道:“我们千万别被假象给蒙骗了,他看起来无所谓,实际上通过游历各个国家,早已探清楚了我们的国况,还顺带用珠宝从我们的商人手中换取了一些新的技术和武器的制作方法回去。”

敌人收兵的事情很快就传到这个国家的子民耳中,大家都很惊讶,原来认为自己的国王是一个只知享乐的人,没想到,他居然也懂得“居安思危”。国王听到子民的谈论后,微笑着说:“如果我整日这样游玩下去,我们的国家肯定会衰落。如果不给自己施加压力,就不会有让别人不来进犯的本事。”

在这个故事里,国王早已料到邻国会侵犯自己的国家。这种压力迫使他不断学习先进科学文化,增强本国力量。这位国王凭借忧患意识,把压力变成动力的行为给我们很大的启发。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存在着压力。我们要学会把压力转化为前进的原动力,以便取得长足的发展。

我们生活在变化无常的世界里,无休止的竞争必然会让我们拥有一个充满压力的人生。但只要我们承认它的存在,并愿意积极地去面对它,就一定能在合理的自我调适中前进。

2.乞丐也为下顿饭操心

在一次盛大的音乐宴会上,有一位著名的小提琴家刚刚开始演奏,弦丝就断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况,所有在场的人都为他捏了一把冷汗。然而,他却用剩下的几根琴弦,拉出了美妙的旋律,令在场的人都感觉不可思议。宴会结束后,有人问他是如何做到的,小提琴家这样回答:“这种情况出现之前,我就已经想到了这一点,并想好了如何补救的方法。”其实,早在春秋时期,晋国的魏绛就曾经提出过“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的理论。

墙上的时钟不知疲惫地走着,每一个“滴答声”似乎都在警告我们,压力就在附近。如果你能听懂时钟的告诫,并且可以勇敢地顶住压力不断前行,你自然而然地就会随着时钟的摆动而不断成长。如果你无视时钟的滴答声,也不愿意付出,你只会一无所获,眼睁睁地看着周围的人成功。

我们必须意识到压力时时刻刻都真实地存在着,我们更应该作好充足的准备去迎接它。假如不能正视压力,只是一味地埋怨、躲避,一旦危机真的来临,我们很可能会因为措手不及而导致自己失去更多。

从地图上看日本,就会发现它是由多个岛屿构成的岛国。由于地壳不稳,这里是火山和地震等灾难常常光顾的地方。面对现实,日本人有着很强烈的危机意识。即使地震、火山并不是频繁发生,他们还是会用一种警备的心态去看待。这样的压力伴随着日本世世代代的人民。

为了预防火山爆发和地震,他们建成了世界上最先进的预警系统,接受最早期的防灾教育。尽管日本近年来发生了几次严重灾害,但并无重大伤亡。在中国的云南,也有类似情况,因地处热带,雨多洪涝灾害也多。当地人将地基筑得很高,即使在如今洪涝鲜见的境况下,仍沿用旧习。这样一来,若真有大水,损失也会大大减轻。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可能因为暂时的安逸而丧失了忧患意识。殊不知,暴风雨来临前的海岸,往往会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风平浪静,这带给人们一种错觉,而这种平静下的低气压,则总是隐藏在不容易被人们察觉的地方。如果一个人平时没有丝毫危机意识,当灾难真的降临时,肯定会因为身心毫无准备,而被突如其来的压力逼得喘不过气来。

路边以乞讨为生的乞丐,也不是天天躺在那里就能获得施舍的。即使落魄如斯,他们依然需要不停地思考下一餐究竟该在哪里解决。如若不然,或许下一顿真的就会饿肚子。“馒头”不会天天都有,肚子却会天天饿。试想,就连流落街头的乞丐都有“危机意识”,每天都要面对生存的最基本要求,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具备足够的忧患意识呢?

海尔的迅猛发展,奠定了它在国内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它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成功的企业。按说,应该是内无远虑,外无近忧。然而,一位跟踪报道海尔多年的记者却说,在他接触到的诸多企业中,海尔的“忧患意识”是最强的。

一个企业在创业初期,必然要顶着多重压力,不仅要面对行业的竞争,还要面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一个平均年增长速度达81.6%、年销售额突破400亿元、在国内国外都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仍能保持这样的危机意识,的确值得我们深思。

海尔在国内的战略非常简单:赢家通吃。海尔的理想目标就是不给对手留有一点儿市场。实事求是地正视挑战的严峻性,充分估计到竞争对手的力量,向最坏处设想,向最好处挺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安危相易,祸福相生”,这是自然界的基本法则,是历史辩证发展形成的基本规律。在社会上曾经流行过一种“青蛙效应”,说的是先将青蛙置于常温水中,随后一点点地注入热水,青蛙只顾着享受,便会在不知不觉中被烫死。这个实验结果向我们证明了一个道理:任何生物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下都容易麻痹大意。同时,也向我们道出了“居安思危则存,贪图安逸则亡”的道理。

自然基本生存法则如此,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同样如此。由此可见,如若一个人活得太过安逸,往往就不可能有创新、有发展。所以,学会怎样面对压力,正是我们眼前最重要的任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中找到真正的“安乐”。

3.战胜你的恐惧感

伏尔泰曾说过:“人生布满了荆棘,我们想出的唯一办法就是从那些荆棘上迅速跨过去。”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社会竞争压力不断加大。有时候,我们会对自己的能力表示怀疑,对失败产生深深的恐惧感。

挫折和失败是我们无法避免的,就像人生路上遍布的荆棘一样。我们应该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与其身陷逆境而束手无措,或是在失败后悲观绝望,倒不如干脆把人生看做是一种磨炼、一种考验,一种战胜挫折和走出逆境的过程,努力去克服恐惧。

从前,有一个盲人、一个聋子和一个正常人前往同一个目的地。其间,他们必须穿越一处地势险要的山谷,而那里唯一的桥就是光秃秃、颤悠悠的铁索。

盲人什么也看不见,他心想:反正自己也看不见山高桥险,像平时一样就行了。于是,他心平气和地很快就过了桥。而聋人想:反正我的耳朵什么也听不见,只要不往下看就行了。于是,他紧跟着盲人过了桥。最后,轮到正常人了。这个人耳聪目明,却被此处的险象和声响吓得魂飞魄散,竟掉下山谷,葬送了性命。

由此可见,在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对生活或工作产生恐惧,担心自己没有能力将其完成,并非因为我们势单力薄,而常常是由于自身的恐惧,使自己的心态失去了平衡,乱了方寸。就像故事中唯一的那个正常人一样,难道他自身的能力还比不上盲人和聋子吗?假如穿越的是普通马路,他一定是最快最机灵的一个。归根结底,是他内心深处的恐惧将他推入深谷。

其实,恐惧也好,担忧也罢,不过是我们的假想敌罢了。有人说,很多恐惧是无法消除的,单凭我们的力量根本控制不了。事实也的确如此,但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来看。“恐惧”之所以强大、不受控制,是因为其本身也包含了一种能量,而这种能量自然是我们无法摧毁的。

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家的主要代表。艺术上以妙趣横生的幽默、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气氛的有机结合而著称。马克思把他和萨克雷等誉为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

狄更斯出生于英国的一个普通家庭,他自幼体弱多病,不能过于劳累。他的童年不是在游戏中度过的,而是在读书中度过。10岁那年,他的父亲因负债被关进监狱。为了维持破落的家庭,狄更斯不得不设法谋生,当了一名学徒。那时,他不仅要以惊人的意志承受弱小身体所无法承受的劳累与折磨,还要以顽强的毅力忍受稚嫩心灵所难以忍受的冷漠与侮辱。

然而,即便是顶着这样巨大的压力,狄更斯也没有减退对知识的渴望。一有空闲,他就拼命地阅读所能找到的任何书籍。丰富的书本知识和人生阅历为狄更斯后来的文学生涯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另一方面,少年的苦难也磨炼了他的顽强毅力。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没有被压力吓倒,反而带着其特有的刚毅走上文学的道路,最终攀上了文学事业的高峰。

在奔向成功的路途中,我们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如果我们退缩,就不会成功。害怕失败很容易让我们产生悲观情绪,继而产生巨大的压力。倘若我们不怀着一种勇敢者的心态去战胜它,就只能永远匍匐在它的脚下。

不知道你有没有细心观察过?当一个人处于恐惧之中,往往能拥有比平常多几倍的能量。就像人愤怒的时候一样,只不过它们是能量骤增现象的两个方面:愤怒带有侵略性,而恐惧则是来自于自我保护的意识。恐惧是负面状态的愤怒,愤怒是正面状态的恐惧。感觉愤怒的时候,你有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变化:你可以轻松举起一块平常抱不动的大石头;你的力量也会比平时增大三四倍;你还会做出一些在心平气和时做不到的事情。

而当你感觉恐惧的时候也是一样。你会发现原来自己也可以快速奔跑,那速度几乎能让田径选手产生嫉妒。你会发现原来自己也可以击败很多强大的对手,因为恐惧可以产生巨大的能量。或者说,“恐惧”本身就是一种能量。

森林里住着一只威武的狮子,经常欺负其他弱小动物。虽然大家都十分讨厌它,但由于狮子太强大,小动物们都心生畏惧,只好忍气吞声,谁也不敢站出来主持公道。

有一次,兔子实在忍无可忍。狮子每次经过兔子家,总会让兔子给它准备很多食物。兔子因为个子小,吃的东西并不多。这样一来,兔子一周的口粮都送入狮子的口中。于是,兔子终于鼓起勇气去找狮子。

狮子很傲慢地说:“有什么事?”兔子说:“大王,我发现森林里还有一只特别威武的狮子,自称比您还要强大,还说要打败您。”狮子听后,怒不可遏,立刻让兔子带路,它要去找那只狮子决斗。

兔子带它来到池塘边,装作十分害怕的样子对狮子说:“大王,您往下看,那家伙就在那里。”狮子低头一看,水里果然还有一只威武强壮的狮子。可是,不管它怎么大吼,对方都不肯上岸。于是,狮子奋力扑进水里,在池塘中挣扎了几下,就没了踪影。

兔子看到狮子淹死了,高高兴兴地把这个好消息带给森林中的小动物们,大家都为兔子的勇敢而骄傲。从此以后,大家又能快乐地在森林里面生活了。

我们一生下来,就注定要同困难和压力打交道。不是困难吓倒懦夫,就是英雄征服困难。因此,也就有了“压力像弹簧,你弱它就强”的说法。只要我们向前走,就免不了会遭遇困难。过多的压力会使我们产生恐惧,恐惧又会萌生力量。但不管多大的力量,都无法摧毁任何东西。所以,我们只能改变其存在的形态。我们没有办法毁灭一滴水,只可以将它变成冰,或者将它蒸发成气体。然而,它依然会存在,会停留在某处,不会离开。

为此,我们必须振作起来,勇敢而理智地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战胜这些由压力产生的恐惧,利用恐惧带给我们的能量,去扫清成功路上的障碍,向着未来,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4.把外在压力化为激发自己的动力

一位英国游客在旅途中遇到了地震,被深埋在土石之中。他一改往日的懦弱,求生本能使他将半吨重的石块移开,从而保全了自己的生命。由此可见,在某些特定的时候,人完全可以将压力转化为激发潜能的动力,而这种动力可以发挥出巨大的力量,促使我们去获得成功。

现代人的压力很大,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常常让人们不堪重负。转化压力,同时享受压力,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来面对压力,才能让压力成为动力。

二战期间,西迪斯每天都要花很长时间,在收发室里整理战争中死伤和失踪者的最新名录,任务繁重而又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