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优生保健最佳食谱
14120700000015

第15章 粮食类食物

1.玉米

玉米,被称为“黄金谷物”。在粮食作物中,玉米的脂肪含量仅次于大豆,蛋白质的含量高于大米。钙、磷、铁的含量也高于大米。玉米还含有较多的谷氨酸,谷氨酸有健脑作用,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及卵磷脂,以健脑、降脂而著称。

玉米还有较强的防癌变等方面的作用,它含有其他粮食中所少有的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可转化为能阻止细胞发生癌变的维生素A,常吃玉米可预防胃癌、食管癌的发生。据国外科技资料报道,以玉米为主食的非洲国家及意大利、西班牙、巴西等国的癌症发病率比其他国家低,究其缘由,主要是由于玉米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以抑制癌的发展,还能帮助血管舒张,加强肠壁蠕动,增加胆汁,促使机体废物的排除。中美洲印第安人几乎没有高血压病,专家研究认定,这与他们食玉米有关,玉米中所含的大量钙,有较好的降压作用。祖国医学认为,玉米性味甘平,有利尿、开胃功效,慢性。肾炎病人坚持长期食用玉米,特别是玉米糁粥,对治疗疾病、恢复健康十分有利。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玉米缺少酸,所以,最好与豆类混吃,这样可以提高营养价值。

2.黑芝麻

黑芝麻又叫黑脂麻、胡麻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种子。富有油性,嚼之有清香味。种子内含脂肪油可达60%,此外尚含芝麻素、芝麻油酸、维生素E、叶酸、蔗糖、卵磷脂、蛋白质和多种钙等有效成分。其中维生素E的含量,在食品中居于首位,是一种抗衰老作用的药物。黑芝麻既可食用,又兼入药。中医认为黑芝麻有补肝肾之功能,是中老年常备之补品。有关黑芝麻的药方很多,下面试举例几方。

(1)治高血压黑芝麻500克,绿豆500克。分别炒熟,碾成粉末,拌匀。每次服50克,每天2次。

(2)治动脉硬化黑芝麻30克,生首乌20克,槐花15克。煎服,每次1剂,每天2次。

(3)治老年性便秘及产妇奶水不足黑芝麻200克。炒熟、碾烂,每次15~30克,加蜂蜜或糖适量,用米汤或温开水冲服,每天2次。大米100克,黑芝麻30克,捣碎,加水煮粥。每天2次,可经常食用。

3.白薯

国外许多想保持苗条身材的女性,都热衷于吃白薯,原因是白薯内含有类似雌激素的物质,对保持身体健美有益。另外,白薯中的大量黏液蛋白,有促进胆固醇排泄的作用,可供给人体大量的胶原和黏液多糖类物质,它除了可以减少皮下脂肪,避免肥胖以外,对保持人体心血管壁的弹性、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症也有较好的效用。白薯所含有的丰富的淀粉和纤维素,可在肠内吸收大量水分,增加粪便体积,既可预防便秘,又能减少肠癌的发生。白薯中的维生素与不饱和脂肪酸结合,有助于防止血液中胆固醇的形成,预防冠心病。

白薯属碱性食品,可与食物中产生的过多的酸性物质中和,从而保持人体酸碱平衡,保持健康,促进长寿。我国有关专家在对百岁老人进行调查时发现许多人都喜食白薯。日本长寿村的材料也证明,其居民多以白薯为主食。

常吃白薯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吃多了烧心、吐酸水、肚子胀,这是因为白薯中含有氧化酶和粗纤维,它在胃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所致。为了防止这些不适,要注意将白薯蒸熟、煮透再吃;另外,吃白薯时,要和米面搭配,并吃点咸菜。

4.黄豆

黄豆被人们誉为“绿色的乳牛”和“植物肉”,所含蛋白质最丰富,500克黄豆相当于1000多克瘦猪肉或1500克鸡蛋或6000克米饭的蛋白质含量。黄豆含植物油也多,出油率达20%,所以黄豆既是粮,又是油,一身二任。含有A、B、C、D等多种维生素。钙、磷、铁含量高,其中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黄豆中所含的铁不但多,而且容易吸收。500克黄豆含铁质55毫克,所以大豆制品对缺铁性贫血十分有益。500克黄豆含磷2855毫克,对脑神经有很好的作用,对治疗神经衰弱有利。黄豆芽的营养价值比黄豆更高,中医还用以健脾除湿。豆腐含胆固醇少,易被消化吸收,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人的有益食品,也常配以药物制成各种药膳。中医认为黑豆有补肾益精的作用,故在药用时常用黑豆、大豆油来治肠梗阻(包括虚脱性肠梗阻)、腹绞痛。一般以豆油200克,蒸后,1次温服80~100毫升,有滑肠通便之功效,亦治肠套叠、小儿蛔虫性肠梗阻。

5.荞麦

荞麦以其独特的体态,屹立于庞大的粮食世界。它的种子是三角形的,叶子也是三角形的,素有“三角麦”之称。除了体态特殊以外,荞麦还含有其他植物所没有的物质——芦丁。芦丁具有软化血管、保护视力和预防脑血管出血的作用,常吃荞麦可预防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在目前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荞麦的这一作用,应该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

现代医学称荞麦为“消炎粮食”,它有显著的杀菌、消炎功效。有些人身出黄汗,黄汗是色汗症的一种,它与隐藏在汗腺中的细菌有关,目前还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但食荞麦面饼有止住这种异常汗液的作用。祖国医学认为,荞麦性味甘平寒,具有下气利肠、通便消积、清热解毒的功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荞麦可治“脾积泄泻”,以砂糖水调炒面服用可治痢疾。李时珍壮年时也曾患此疾2个月,多方治疗不见效,采用此法后治愈。

过去,人们不重视荞麦,认为它是粗粮中的劣质品,其实这是不公正的。荞麦的营养价值也很高。每百克荞麦中,蛋白质含量高达10.6克,比大米、小麦都高。它所含人类必需的钙、磷、铁等元素也较高,常服用有利于加强骨质密度。荞麦还是一种低糖、低脂肪产品,对冠心病和糖尿病患者更为适宜。荞麦中还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这种不能为人体吸收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的复合物,又具有吸水通便和防治肠癌的作用。

6.黑米

黑米是近年来国际市场畅销的保健食品之一。它不仅乌黑光亮,诱人食欲,而且煮时香味四溢,可谓粥食佳品。黑米原被称为“宫廷米”,又名补血糯,古称“粳谷糯”,是我国古老名贵的糯米,富含铁质和具有特殊补血功效。现代医学表明,黑米可以治头晕、目眩、贫血、白发、眼疾、腰膝酸痛等症。更为有效的是黑米中的黑色素,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肌体抗病力,故自古以来被视为米中珍品。黑米不但营养好,而且煮熟后黏稠可口,但烹煮要得法,才可使营养物质充分利用后被人体完全吸收。有些人因煮食黑米,米未黏稠而食,产生呕吐,腹泻等病症,粪便检查可发现未消化的黑米粒,这是由于烹煮黑米不得法而引起的消化不良和急性肠胃炎。那么,黑米应如何烹煮才称得法,以下方法可提供参考。一般黑米至少浸泡一夜,煮成粥时,一定要使黑米完全变烂,汤汁非常黏稠方可食用。如果用高压锅则要30分钟后,才能确保黑米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为人们所享用。否则如食用未煮烂的黑米粥,非但无补益,反而有导致胃肠不适之虞。

7.绿豆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绿豆含有蛋白质、淀粉、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素B、烟酸、钙、磷、铁等多种营养物质,对葡萄球菌及病毒有抑制作用。常用来治疗中暑、腹泻、痢疾、丹毒、疥肿、尿路感染等病,对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肾炎、慢性肝炎、糖尿病,绿豆也有较好的疗效。

绿豆汤有清热去暑的功效,其力在皮,因此煮时只宜滚十几分钟,不可过久,色泽碧绿为度,加少许白糖,温服、凉服均可。治中暑呕吐时,用绿豆50克,灶心土50克,先煮灶心土后,放置澄清,去渣再用此水煮绿豆温服,有止吐去暑的功效。

农药中毒病人洗胃后,可将生绿豆捣碎,用凉开水浸泡数分钟,加点盐过滤后饮用。

小儿消化不良,用绿豆、赤小豆、山楂片各20克,加水1000毫升,煮至豆烂,加适量红糖,服用。

小儿痱子粉:用绿豆粉二成,滑石粉一成对匀,加冰片少许,对暑月小儿痱毒有防治作用。小儿湿疹或疮毒流水,可用粉扑治。

烫伤或烧伤可用干绿豆粉30克加鸡蛋清调匀,涂患部有消肿止痛的效用。

疥肿初起,用绿豆粉炒成黄黑色,加皂荚面各等份,对匀醋调敷肿部,可消肿止痛,皮肤破者禁用。

新生儿以绿豆做枕可去胎火,清头热起到很好保健作用,高血压病人亦可用绿豆做枕,有降血压、明目的功效。

8.黑豆

黑豆,又叫乌豆、黑大豆、冬豆子,其小者名稽豆,又称马料豆,为豆科植物大豆的黑色种子。黑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及烟酸等。其性味甘平,无毒,具有补脾肾,止盗汗,调中下气,活血,利水,除风痹,明目镇心,解百药毒之功能。常用于治疗胃虚消渴,脚气,身面水肿,自汗盗汗,小儿胎热,丹毒,妇人产后烦渴,风寒湿痹,头昏目眩,疮痘烂湿及巴豆、诸鱼中毒等。《奉亲养老书》日:“夫豆有五色,各治五脏,惟黑豆属水性寒,为肾之谷,入肾功多,故能治水、消胀下气、制风热而活血解毒,所谓风气相求也。”《本草汇言》日:“黑大豆解百毒,下热气之药也。缪氏日,善解五金,八石,百草诸毒及虫毒,宜水浸,生捣作膏,自汤调服一合。又去风,利水,散热,故风痹瘫痪方中用之,黄疸水肿方用之,烦渴热结方中用之”。

9.小米

禾本科植物粟的种仁,又名粟米。每100克粟米中含蛋白质9.7克,脂肪3.5克,淀粉72.8克,钙29毫克,维生素B10.57毫克,维生素B20.12毫克,维生素PP 1.6毫克。

由上可知,小米的最大特点是营养价值高,容易消化,其中维生素B1的含量为所有粮食之最,是大米的5~6倍。

中医认为小米味咸,性微寒,功能养胃气,清胃热,止胃渴,利小便,如《本草纲目》中说:“治反胃热痢,补虚损,开肠胃”。

在我国广大地区、沿袭着妇女坐月子喝小米粥的习俗,确实是上好的营养食品,尤其不可忽视的是小米粥中的米汤。

10.糯米

糯米味甘性温,滋润黏性较强,有暖脾益胃润肺之功。其营养成分与粳米相当,因其滋糯,常被用做糖果糕点的原料,也做粥用。糯稻草、糯稻根都作药用。糯稻根须煎水服,对尿路感染,尤其是尿血有很好的疗效;还可以止盗汗,尤其是患肺结核病时出现的潮热盗汗;曾有过这样的报道:糯稻根配红枣或加槟榔可治疗丝虫病;糯稻根加白糖可治疗传染性肝炎。

11.小麦

小麦是面粉的原料,是北方人的主食,是粮中之宝。小麦加工成的面粉、淀粉、麦麸、麦糖,以及未成熟的嫩麦(浮小麦)都可食、药两用。小麦的蛋白质含量比大米高,还含有大米所缺乏的维生素E、麦芽糖酶、蛋白分解酶和淀粉酶,所以面食比米饭容易消化。北小麦性平不燥,以淮小麦为最好;南小麦偏热,餐食易上火。因此,养心安神的甘麦大枣汤是用淮小麦。淮小麦性凉,有镇静止汗的作用。麦芽多用大麦做成,有消食、舒肝、回乳的功效。至于药膳中所配的面粉、淀粉,都是小麦磨成的,取其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又能做成各种佳肴,所以药膳中用得较多。

12.锅巴

锅巴是煮米饭时锅底所结之物,经低温烘烤而成,略黄不焦,既香又脆。中医认为,焙烤成锅巴的粳米有补脾、养胃、强壮、滋养的功效。据现代科学分析,焙锅巴所用的粳米,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维生素A、维生素E、纤维素D和钙、磷、铁等矿物质,营养价值较高。在嚼锅巴时,必须细嚼慢咽,分泌大量的唾液酶可帮助消化吸收,促使肠胃蠕动,增强其功能;再则微碳化后的锅巴,能吸附肠腔里的气体、水分和细菌的毒素,以达到收敛止泻的效果。据清朝太医院脉案记载,慈禧素食膏粱厚味,除山珍海味、美味佳肴外,最喜食北京鸭。此物油腻脂重,以致长食伤及脾胃,中年即泻泄频作。为此,宫中众多太医名手煞费心机,投入各种调理脾胃的名方贵药,效果皆不佳,后来改吃锅巴方才好转。

13.粳米

粳米性味甘平,入脾、胃经。其成分为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糖类、无机盐等,而脂肪含量较少。补中气,健脾胃,养胃生津,明目益智,止渴除烦,固肠止泻。多用于体虚瘦弱,热病津伤烦渴,小便短少,眼目昏花等症。粳米是日常用的粮食,入药用陈久多年者为佳,但霉变则弃之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