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只需改变一点点
14126000000022

第22章 习惯改变一点点——顺畅实现目标的捷径(2)

人的习惯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的,是某种行为、思想、态度在脑海深处逐步成型的一个漫长的过程。因其形成不易,所以一旦某种习惯形成了,就具有很强的惯性,很难根除。它总是在潜意识里告诉你,这个事这样做,那个事那样做。在习惯的作用下,哪怕是做出了不好的事,你也会觉得是理所当然的。特别是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习惯的惯性作用就表现的更为明显。

比如说寻找借口。如果以某种借口为自己的过错和应负的责任开脱,第一次可能你会沉浸在借口为自己带来的暂时的舒适和安全之中而不自知。但是,这种借口所带来的“好处”会让你第二次、第三次为自己去寻找借口,因为在你的思想里,你已经接受了这种寻找借口的行为。不幸的是,你很可能就会形成一种寻找借口的习惯。这是一种十分可怕的消极的心理习惯,它会让你的工作变得拖沓而没有效率,会让你变得消极而最终一事无成。

然而,现在仍然有很多人学会了找借口,遇到麻烦事不是推说自己忙,就是干脆推说自己病了,不来上班,或者把本来属于自己的问题推给别的同事去处理。时间一长形成了一种习惯。在工作中,他们找借口往往体现在以下几种类型:

不愿承担责任型——我开始就没答应做这个事情,所以出了问题不是我的责任。

拖延型——这几个星期我很忙,我尽量吧。

缺乏创新精神型——我们以前从没那么做过,或这不是我们这里的做事方式。

不称职、缺少责任感型——我从没受过适当的培训来干这项工作。

悲观态度型——我们从没想赶上竞争对手,在许多方面他们都超出我们一大截。

找借口推卸责任对公司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也许有的人会说:“公司经营好坏和我有什么关系呢?我只不过是被雇佣的员工,即使公司垮了,我大不了另找一份工作,个人并没有什么损失。”其实,利用借口逃避责任,最大的受害方,并不是公司的领导者,而恰恰是那些找借口的人。要知道,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人们都不喜欢找借口的人。试想,如果你与某人约好时间见面,而他迟到了,见面张口就说:路上车太多了,或者是他在门口迷路了等,你会怎么想?生活中只有两种行动:要么努力地表现,要么就是不停地辩解。没有人会喜欢辩解的,你的老板也不例外。对于员工来说,寻找借口会把属于自己的过失掩饰掉,把应该自己承担的责任转嫁给社会或他人。这样的人,在企业中不会成为称职的员工,也不是企业可以期待和信任的员工;在社会上不是大家可信赖和尊重的人。这样的人,注定只能是一事无成的失败者。所以,经常找借口为自己辩解的员工早晚会落到被社会所淘汰的境地。

借口是一种不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了找借口的习惯,你的工作就会拖沓、没有效率。抛弃找借口的习惯,你就不会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而沮丧,甚至你可以在工作中学会很多的解决问题的技巧,这样借口就会离你越来越远,而成功离你越来越近。那么该如何改变自己喜欢找借口的习惯呢?这就需要员工培养一种新的工作方式并把它形成良好的习惯,一步一步地让自己的工作状态发生改观。下面的三种方法就值得你学习。

1.始终表现出你对公司及产品的兴趣和热情。你应该利用每一次机会,表现你对公司及其产品的兴趣和热情,不论是在工作时间,还是在下班后;不论是对同事,还是对客户及朋友。当你向别人传播你对公司的兴趣和热情时,别人也会从你身上体会到你的自信及对公司的信心。没有人喜欢与悲观厌世的人打交道,同样,公司也不愿让对公司的发展悲观失望或无动于衷的人担任重要工作。

2.自愿承担艰巨的任务。公司的每个部门和每个岗位都有自己的职责,但总有一些突发事件无法明确地划分到哪个部门或个人,而这些事情往往还都是比较紧急或重要的。如果你是一名合格的员工,就应该从维护公司利益的角度出发,积极去处理这些事情。如果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你就更应该主动去承担。不论事情成败与否,这种迎难而上的精神也会让大家对你产生认同。另外,承担艰巨的任务是锻炼自己能力的难得的机会,长此以往,你的能力和经验会迅速提升。在完成这些艰巨任务的过程中,你有时会感到很痛苦,但痛苦却会让你变得更成熟。

3.在工作时间避免闲谈。可能你的工作效率很高,也可能你现在工作很累,需要放松,但你一定要注意,不要在工作时间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这些事情中最常见的就是闲谈。在公司,并不是每个人都很清楚你当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效率,所以闲谈只能让人感觉你很懒散或很不重视工作。另外,闲谈也会影响他人的工作,引起别人的反感。你也不要做其他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如听音乐、看报纸等。如果你没有事做,可以看看本专业的相关书籍,查找一下最新专业资料等。

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你就不再会为出现的问题而沮丧,甚至可以学会大量的解决问题的技巧,这样借口就会离你越来越远,而成功离你越来越近。

把“如果”改成“下次”

当许多人面临困境的时候,往往会对前途产生怀疑,进而影响到做事的热情。这时候,他们更喜欢回忆辉煌的过去而不是考虑未来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会一遍一遍责备自己的选择或过失,一遍一遍地对自己说:

“如果当初我没有选择这家公司,而是去那家公司上班就好了。

“如果我平时多学点东西,现在也许早就当上主管了,也就不用应对这些破事了,更不用承担责任了。

“如果我当初小心一些,就不可能产生这种后果,哎,都怪自己太粗心。”

在遭遇困境时,学会反省是必要的,它可以让人从中总结失败的原因,以免以后犯同样的错误。然而,总把“如果……”挂在嘴边,则成了不思进取,它会让人沉溺于失败之中,在自我责备中沉沦。从这种意义上说,习惯于说“如果……”就意味着这个人步入了危险的边缘。

张某在一个小饭馆里等待着一位朋友。此时他感到沮丧而消沉,由于在几个地方计算的错误,使他一项相当重要的工程生意没有能够做成。就是在等待这位最亲近的朋友时,他也不能像平时一样感到振奋。张某的朋友李博士终于从街那边走了过来。他穿着一件旧大衣,光头上戴着一顶不成形的帽子,但昂首挺胸看起来像是一个精力充沛的精灵,而不像是一名了不起的精神病医生。他的诊所就在附近,那天他刚刚和最后一名病人谈完了话。李博士的年纪很大了,但是还全天工作,仍然是一家大的基金会的董事,仍然喜欢尽可能多地钻到高尔夫球场去。“怎么样,年轻人,”他不加寒暄就说,“什么事让你不痛快?”对李博士这种洞察心事的本领,张某早就不意外了,因此他就直截了当、长篇大论地告诉李博士他的烦恼事。李博士分析了整个事件中的所有错误的判断、错误的行动,然后,他邀请张某到他的诊所去。

到了诊所,李博士从一个硬纸盒里拿出一卷录音带,塞进录音机里。“在这卷录音带上,”他对张某说,“一共有三个来看我的人所说的话,当然用不着说出来他们的名字。我要你注意听他们的话,看看你能不能挑出支配了这两个案例的共同因素,只有四个字。”他微笑了一下后,打开了录音机。在张某听起来,录音带上这三个声音的共有特点是不快活。第一个是男人的声音,显示他遭到了某种生意上的损失或失败;第二个是女人的声音,说她因为有照顾寡母的责任感,以至于一直没能结婚,她辛酸地述说她错过了很多结婚的机会。第三个是一位母亲,她十几岁的儿子在警察那儿招惹上了麻烦,她一直在责备自己。李博士关掉了录音机,仰靠着他的椅子,对张某说;“在这卷录音带中,他们一共有六次用到了这四个字,而这个词儿正是不显眼的毒药。你听出来了吗?没有?好,这可能是因为你自己刚才在那家餐厅中也用了三次的关系。”他拿起装录音带的盒子,丢过来给张某。“这四个字就在这盒子的标签上,是任何语言中最令人悲哀的四个字。”

张某看到红墨水写得很清楚的四个文字:“如果,只要。”

故事中的李博士可谓眼光相当敏锐,能迅速从纷繁的头绪中找到问题的症结。他研究得出的结论同时也告诉我们,在工作中陷入低谷进而消沉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过去还抱有某种幻想,对未来没有任何信心,因此他们习惯说“如果,只要”,也正是这种“如果,只要”加剧了他们的消沉。

事实上,“如果,只要”对问题的解决没有任何意义,它不能改变既成的事实,却使我们面对着错误的方面——向后退而不是向前进,并且只是浪费时间。最后,如果你用这几个字成了习惯,那就很可能变成真正的障碍,成为不再去努力的借口。人犯错是很正常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了一些错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错误是让我们学到教训。所以,犯了错误后或面对困境的时候,我们不要沉溺于说那些无济于事的假设词,而要学会从失败中寻找光明。

要实现走出失落情绪的目标,重新获得工作上的热情,有许多补救方法。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变换几个口头语,以振奋的词句取代那些令人退缩的泄气话,用“下次”替代“如果、只要”一类的词语。“如果、只要”的态度只能使人迟钝而不能使人振奋,但是“下次”却表示对问题积极的、勇敢的出击态度。排除“如果、只要”的观念,采取“下次”的做法,你就会有把事情做得最好的能力,而且不论什么挫折都不能够妨碍你的前进。

“下次”意味着希望,意味着进取,意味着信心。当一个人学会说“下次”而不是“如果、只要”的时候,表明他已经走上了克服问题的道路,他会把懊悔的障碍推到一边,向前进,采取行动,迎取工作上的新契机,创造新的辉煌。

纵容自己=毁灭自己

人生中最大的敌人是谁?或许有很多咱答案,有些人会说是竞争对手,有的人会说是自然条件,有的人会说是金钱……其实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大的敌人就是你自己,如果你能战胜自我,那么其他和敌人就会变得微不足道了。但又有几个人能做得到呢?更多的人是在纵容自己的缺点,任它阻挠自己前进的脚步,这样最终的结局就是毁灭了自己的一生。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得了难治之症,终日为疾病所苦。为了能早日痊愈,他看过了不少医生,都不见效果。他又听人说远处有一个小镇,镇上有一种包治百病的湖水,于是就急急忙忙赶过去,跳到水里去洗澡。但洗过澡后,他的病不但没好,反而加重了。这使他更加困苦不堪。

有一天晚上,他在梦里梦见一个精灵向他走来,很关切地询问他:“所有的方法你都试过了吗?”

他答道:“试过了。”

“不,”精灵摇头说,“过来,我带你去洗一种你从来没有洗过的澡。”

精灵将这个人带到一个清澈的水池边对他说:“进水里泡一泡,你很快就会康复。”说完,就不见了。

这病人跳进了水池,泡在水中。等他从水中出来时,所有的病痛竟然真地消失了。他欣喜若狂,猛地一抬头,发现水池旁的墙上写着“抛弃”两个字。

这时他也醒了,梦中的情景让他猛然醒悟:原来自己一直以来任意纵容自己,导致自己受害,甚至让自己毁灭。于是他就此发誓,要戒除一切恶习。他履行自己的誓言,先是苦恼从他的心中消失,没过多久,他的身体也康复了。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纵容自己,就会让自己如同感染了某种恶疾一样,难以康复,甚至让自己走向毁灭。只有改变这种纵容的习惯,“抛弃”某些东西,你才能浴火重生。

纵容对于工作乃至人生来说,是如此的可怕,那么,“纵容自己”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1.纵容自己的怠惰

有人是天生怠惰,这种人没什么好说,因为他根本无“怠惰”的自觉,谈了也是白谈。有人则是属于特定条件下的怠惰,例如长久工作后休息所引起的反弹式怠惰。除了天生怠惰,任何形式、原因的怠惰都是可以理解与接受的,因为这是一种放松,一种自我治疗。但若纵容这种怠惰的情况存在,甚至沉溺于怠惰,则危机必伴之而生,除了本身的退化之外,也给外敌有可乘之机。

2.纵容自己的弱点

人都有弱点,有些弱点是先天的,无法矫正,但性格上的弱点却可以人力去矫正或戒除。例如好色、好赌等这些致命性的弱点,你如果不愿坦诚面对,尽力节制,而纵容自己在里面寻求满足,那么将予人以可乘之机,为自己带来灭亡。

3.纵容自己的安逸需要

人都是好逸恶劳的,但安逸和危机是双胞胎,如果耽于安逸而不做危机思考,或贪图安逸而逃避问题,则麻烦必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人之言,今人仍不可不信!

4.纵容自己的欲望

满足欲望是人性,但不论有无满足欲望的条件,纵容自己的欲望绝不是件好事,因为这将使你失去清醒,模糊你追求的目标,于是险诈至矣!

5.纵容自己的情绪

放纵喜怒哀乐的情绪,除了会影响别人的情绪之外,也会改变别人对你的态度。尤其是“怒”的情绪,这是一把利剑,很容易伤人。

“失去工作,我才体会到纵容自己的情绪是多么地无知。”小高常常这样说。毕业后,小高就顺利进入一家外企在广州设立的办事处,工作并不太忙,公司还派送她去学习报关和相关物流培训班充电,不菲的薪水,较大的发展空间,令很多同学羡慕不已。公司不大,人尽其才,小高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销售助理,辅助销售人员做一些货运、文档方面的工作,可以独当一面。总经理有过英国留学背景,很有“绅士风度”,在公司,总倡导大家和谐团结,保持团队的向心力和稳定性,因此很少再对外招聘人员。小高渐渐骄傲起来,对销售人员乃至部门经理安排的事情,要么是有选择性地做,要么就忘在脑后,态度甚至有点傲慢。好在小高是公司里唯一的女性,外表也时尚漂亮,有时跟同事产生矛盾,只要不关原则,总经理以“男士要有绅士风度,不要跟女孩子计较”为由,让男同事礼让小高几分。半年前,小高和四个同事一起去参加北京的展会,开展当天,由小高负责的好几个文档都遗留在家,忘记拿了,虽说事后有在广州的同事通过电子邮件补救,但也对工作小有耽搁,几个同事不满说了她几句。回广州后,小高竟赌气递上辞呈,总经理为稳定团队,挽留了她,小高因赢得“胜利”而得意洋洋。可没成想此后,递辞呈成了小高的“杀手锏”,一有不如意就赌气辞职,纵容自己的情绪。后来,总经理终于在辞职信上签名准许,看着“弄假成真”,小高叫苦不迭。“我知道很难再有上司像总经理那么宽容,是我自己没有珍惜机会,我的任性,对于总经理的宽容大度来说,也是一种伤害和辜负。”小高现在后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