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世界大师思想盛宴:人生大师论哲理智慧
14142500000002

第2章 人生的意义(1)

假定有一位男子是以水车作为惟一的谋生手段。这位男子的家族从祖父时代就以水车为家族性的职业,十分了解磨面粉时所采用的水车应该如何来操作,总之,对于水车方面的技术非常了解。虽然这位男子对于机械的原理一窍不通,可是,却了解必须如何操作能使面粉磨得更快更好,而对于水车各部分的调整技术更是高明,因此,这位男子始终以水车来谋生。

可是,有一天,这位男子不知为何却开始对水车的构造发生了兴趣,开始思考有关水车的力学,也从他人口中得知一些有关水车力学的知识,从此,这位男子就注意观察着水车各部分的构造。

结果,他开始观察盛谷物的箱型漏斗,再从漏斗观察到磨粉臼,又从臼观察到回转轴,从回转轴观察到水车的翼板,然后又从翼板依序地观察堰、堤、水,最后,他终于了解水车之所以能够回转的原动力即来自堤防和河水,随着观察也加深了理解。这位男子对于这项发现很高兴,从此以后,按照过去的方法将磨出来的面粉一方面检查品质,一方面将臼擦干净或抬高,放下来调整,可是,对于这些工作和传动皮带的松紧调整工作越来越无兴趣,却开始研究河流,结果,对于河流方面的知识增加了很多。但是,对于水车的调整工作由于怠慢,当他操作水车时却往往操作得很不佳,此时,就有人向这位男子提出忠告:“你操作水车的方法是错误的!”可是,这位男子认为从祖父时代就已这样操作,因而不听他人忠告,甚至反驳他人的说法。另一方面,他对于河流方面的兴趣未减,因此,他日日都在研究河流,而与反对者经常发生争执,如此过了一段时期之后,他认为河流本身就是水车。

有些人就对这位男子说:“你对水车的观念是错误的。”可是,这位自认为水车专家的男人不但不听其忠告,甚至提出如下的反驳:“无论任何水车,倘若没有水,就无法磨面粉,所以,要了解水车时,就必须了解如何来引导水流,同时也有必要了解水的运动能量,以及明白这种能量是如何产生的。由此可见,想了解水车,就应该对于河流充分研究才是!”

这位男子的想法实际上是相当合理的,但是,理论归理论,他对于水车的错误看法却必须校正才是,而校正的惟一方法是让他知道必须充分考察水车,而且要他明白考察的步骤,同时也让他了解这种考察比思考更重要。换句话说,想要有确实的思考成就时,必须要知道首先考虑什么、第二步考虑什么、接着又考虑什么;也就是想要合理的思考时,必须知道考虑的顺序。也可以说,依其重要性的程度而有顺序地来考察。若无顺序而乱糟糟地思考,则往往不合乎道理。所以,同样地经过思考,有的很合乎道理,有的却毫无道理可言。例如这些情况就必须向这个人解释而使他明白,同时还必要忠告此人:思考时的顺序并非偶然的来决定,而是依思考的目的来决定。

也就是说,思考的目的会决定考察的顺序,而依此顺序一个又一个考察,然后从这一结果才能够进行合乎道理的思考。

倘若没有和思考的目的配合,即使合乎理论也不能算得上是合乎道理的思考。

操作水车的人的最大目的是在于磨制面粉,只要不忘记这个目的,此人要考察磨面粉的臼、水车、堤防、河流时的正当顺序与步骤就可决定。

若是忘记这个目的而来考察,那么这位水车专家的考察无论有再好的理论根据也是无用的。这种状况好像奇发·莫奇米基的考察,这个人曾假定大象若像鸟一般是蛋孵化的,则大象的蛋一定很大且蛋壳究竟会有多少厚度。依我的看法而言,现代科学对生命方面所作的考察也类似这种考察。

人生就如同这位男子要研究的水车一般。水车是磨制面粉时需要的,而人生就是想要使人活得成就辉煌所需要的。当一个人对自己的生命考虑时,如果忘记了这一方面的思考目的,则肯定会得到相应的报应。倘若忘记这种思索的目的,一个人所作的考察就无根据,就会变成毫无立场而且飘浮,此时,就恰如刚才所言的假定大象蛋壳的那位奇发·莫奇米基的考察,他曾经考虑过大象的蛋壳一定很厚,看要在这个蛋壳开个小洞,大概需要多少火药。

人对生命研究的目的本来就是要使人生更辉煌。许多人为了要使人类的知识更拓展,因而以这种态度来研究生命。所以,这些人算得上是人类的指导者,也是恩人。可是,另一方面却忘记了这种思索的目的,而完全轻视目的,仅一心一意热衷于考虑“生命自何处而来呢”、“水车何以会转动”等问题的人,过去存在着且至今仍有这种人。有些人认为水车会转动完全是靠水力,但是,也有人主张着:水车会转动的原因完全视水车之构造如何,如此,互相争论中却脱离了争论的重点而完全意气般地谈论到另一方向。

古代曾发生犹太教与基督教争执而流传下来的笑话:当时,犹太教提出一个很微妙的问题,而基督教徒在回答这一问题时就以手掌拍的一声打着犹太教徒的秃头说:“现在拍的一声发出声响,这个声音究竟是从我的手掌发出声响的呢?还是从你无头发的秃头所发出声响的?”如此一来,犹太教徒极其愤怒,因此,就与基督教徒发生激烈的争吵,原本基督教徒与犹太教徒是要考虑宗教信仰的讨论问题,结果,发生争吵之后,却成了考虑秃头发出声响或者手掌发出声响的问题。

有关人生的问题往往就是人的主要知识的中心问题,而对于人生的问题,自古也是常被人类所讨论着。

当时,人就讨论着“生命来自何方?究竟是从非物质的根源产生或者由各种物质的适当配合才产生的呢?”这种问题从古至今仍讨论不休,而且似乎毫无结论。为什么呢?由于讨论此问题时,讨论者似乎都忘记思索这个问题时的目的,也就是在与人生的目的完全无关的情况下而来讨论生命的问题,所以,才毫无结论。现在从生命这句话而言,大家容易想到的是生命的起源或随着生命会产生的现象,却很少考虑到生命本身。

一般的科学书籍不提,甚至日常生活的谈话中,一般所言的生命均非大家所知道的如下的生命。依照物理法则的偶然的游戏中所产生的部分或充满不可思议的原因中所产生的部分,才是大家乐于讨论的。

如今,生命这个词与生命的主要象征完全无关,这种象征也就是“痛苦和快乐的意义”,也可以说,“想要更幸福的欲求”,换句话说,已经成了很暧昧的莫名其妙的事物。

“生命就是抵抗死亡的作用的总体。生命也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接连地发生于有机体内部的各种现象的总体。”“生命就是机体上会同时连续性地发生的分解与结合的二重过程。也可以说,生命就是连续性地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中的一定结合。所以,生命也就是活动的有机体。也就是说生命是有机物的特殊活动。又可以说,生命是外部关系对内部关系的顺应。”

如此,各种定义虽然有些不正确的表现或有重复的表现,但是,这些定义的本质每一项都大同小异。这里所作的定义并非生命代表着所有的人能够清楚了解的事,而是随着生命或其他现象会发生的某种过程。

这种定义大部分适合于结晶作用的定义,而仅若干部分适合于发酵作用与腐败作用的定义,这一切与幸福或不幸福完全无关。在此产生于结晶体或原形质或原形质核或人体的细胞中的某种过程,即与“想要更幸福的欲求”的意义密切的连结,才被称之为“生命”。

将生命的若干条件当作生命而来考察的情况就很相似于把河流当作水车来考察。不过,这种考察也许对于某种场合还是有用。当然,这种考察与生命方面的思索目的无关,因此,这种考察所引导出来的结论总是有错误。

其实,生命很简单明了,大家都懂得其意思。由于大家都能懂得其意思,我们日常生活中就把这一句话使用于大家都了解的场合才好。对于这一句话,大家之所以都很清楚并非对于这一句话的概念能够很正确地定义,而是能够产生很多概念的基本概念的一句话。所以,要从这一概念引导出某结论时,首先要了解一般人都了解的这句话的本质意思,也就是对于这种概念要先理解。可是,讨论生命者却往往遗忘了这一重要性。对于生命的基本概念自始就没有它本质意思来理解的状况下而进行讨论,因此,讨论越进行却越脱离一般人所承认的基本本质的意思,终于完全丧失了基本的意思,甚至带有不适当的另一意思色彩。可以说,“当画一个圆圈时,却不知不觉地将圆的中心移至别处。”

结果,所讨论的是“生命存在于细胞呢?还是存在于原形质呢?或者存在于更下等的无机物?”可是,要讨论这个问题时应该自问——“我们是否有权力将生命的概念推到细胞?”

比方说,也有人认为“生命存在于细胞且细胞是活的。”可是,人的生命的基本概念和细胞中的生命的概念完全是两回事,也无法互相联系,可以说这是两种概念,而且这两种概念也互相排斥对方。“我们的身体完全由细胞形成。”当然!对于这种说法,我们是承认的。可是,对于“这些细胞皆具有与我同样的生命特性且与我同样地生存”的说法能否承认?我能够承认自己生存的理由,就把由很多细胞所形成的自己当作是一个不能分隔的生物来看待。但是,倘若“我的身体从头顶至指尖都由活的细胞所形成”,则生命的特性究竟存在于何处?是存在于细胞?或存在于我本身?倘若我承认细胞有生命,则我对于自己生命的主要象征,必须从生命的概念中去掉才可。倘若我承认我是有生命的个体,那么,对于构成我身体的细胞是否也同样的具有生命特性?对于这一问题,我就无法承认。

或者说,我自己有生命,而在里头的细胞粒子是否有生命?或者我只不过是有生命的细胞之集合?又或者我的生命意识并非生命本质而原本是一种错觉?

人的细胞中就有“活泼的因素”。可是,一般却不这么说,而叫它生命。如此,在这种场合即使用生命这个词,由于这一句话并无这种不定的概念,因此,大家都普遍地了解生命这一句话的清晰概念。具有肉体的自己本身原本就是不能分隔的单一体,这是我们本能性所知道的概念,可是,这种概念不适用于构成我们身体的细胞。

人无论进行何种研究或何种观察,若想表达自己观察的事物时,就必须采用大家能够清晰理解的一些话,不宜仅限于某些特定人物才通用,而不应采用与一般人所了解的基本概念完全格格不入的概念。倘若将生命这个词当作细胞或与细胞所形成的动物混在一起使用,那就等于把某物的特性和构成某物分子的特性混在一起使用的情况,若采用其他的也可代替混在一起使用的,则搞得更复杂。比方“无论任何思想都可采用几句话来表达,而这些话能以文字写出来,文字又以几条线表达,所以,画了几条线就可表现思想,因此,线就是思想”的说法可成立。

比如在科学界,“生命是从物理性的机械性的力量游戏中才产生”的这种主张也是我们所常见或闻听得到的。

如此,大多数的科学家难以表现的……也就是似乎意见而非意见,又似乎是好像矛盾的感觉,却又是很正确的议论,即似是而非的议论。可是,又似乎不是,似乎是俏皮话,又似乎是谜语,这些主张却成了追究的热门问题。概括起来说,“生命是从物理性的机械性的力量游戏中产生的”这种主张中的“物理性的机械性的力量”是与生命的概念相对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