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格的剖析,因其是不熟悉的题材,提出了最难接受的要求,可能隐瞒自我心理学的最初起源。如果十五年前我们就掌握了这种剖析,那时我就会提及可能只有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理解它,提出了一些必要的更正——即对解决各种最重要的问题的新的尝试。在人们开始寻求辩解的理由时,结果也同时显露了出来,一切都是不可避免的,命中注定的。我服从命运。从整个历史看来,人们对女性气质的性质这个谜一筹莫展。
当遇到一个人时,人们所做的第一个区分是:“男人或女人?”并且习惯于以毫不犹豫的确定性进行区分。在这一点上,解剖学有同样的确定性,而且并不比人们更深刻。男人的性产物,即精子及其载体是雄性的;卵巢和含有卵巢的有机体是雌性的。在两性中,绝对为性功能服务的器官形成了。它们可能起源于相同的(遗传的)性倾向,进而发展为两种不同的形式。此外,两性的其他器官、体形和组织,都显示了个体性别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稳定,而且它的程度也是可变的,这些就是所谓的第二特征。其次,科学会告诉人们某种与人们期望相悖,并且可能扰乱了人们的情感的事情。它使人们的注意力转向下述事实:男人性器官的某些部分也会在女人身体上出现,尽管是以一种发育不全的状态出现,反之也一样。这种观点把上述情况视为双性特征的表现,仿佛一个个体既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而又始终既是男人又是女人——仅仅是某一种性别比另一种性别更明显而已。然后,要求熟悉这样一种观点:个体身上男性成分与女性成分相混合的比例,具有相当大的波动性。然而,除非是在极其罕见的情况中,因为一个人身上所呈现的只能是一种性产物——或者是卵细胞,或者是精液,所以,人们会怀疑上述成分的决定性意义,并推断出构成男性气质或女性气质的东西是解剖学所无法控制的、不为人知的特征。
或许,心理学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习惯于把“男性的”和“女性的”作为心理品质来使用,并且以同样的方式把双性特征的概念引入心理生活之中。因此,我们谈到某个人时,无论是男是女,就说他在这个方面表现为男性的,而在另一个方面表现为女性的。很快就会发现,这种说法只是对解剖学或习俗的让步。不能给予“男性的”和“女性的”这两个概念以任何新的内涵,这种区别不是心理学上的区别。人们说到“男性的”时,通常引指“主动的”;而说到“女性的”时,通常意指“被动的”。这种关系确实是存在的。男人的性细胞是积极活动的,它寻找女人的性细胞,而后者即卵子则是静止的,它被动地等待着。这种基本的性生物体的行为的确是性交中性个体行为的原型。男人为了性交目的而追求女人,占有她并进入她体内。但就心理学而言,这种说法恰好把男性气质的特征变成为攻击性因素。但当人们想到,在某些动物中,例如蜘蛛,雌性更强壮而且更具有攻击性,而雄性仅在性交这一个行为中才具有主动性时,人们很可能会怀疑是否真正有权保持上述说法。甚至是那些抚育和照料幼儿的功能(我们认为这些功能是女性的优良美德),在动物中也并不总是与雌性相关。在相当高级的动物中,人们发现两性共同承担着照料幼仔的任务,或由雄性单独承担。即使在人类性生活中,也很快会看到,把男性的行为与主动性等同,把女性的行为与被动性等同是多么不完善。母亲对孩子是主动的,哺乳这一行为可以等同地说是母亲给婴儿喂奶或被婴儿吮吸。人们愈脱离狭隘的性交领域,这种“重叠性谬误”就暴露得愈明显。女人可以在不同方面显示出重大的主动性,而男人只有养成大量的被动适应性,才能与其同类相伴生活。如果现在告诉这些事实,恰好证明了心理学意义所说的男人和女人都是双性的,那么我将断定,人们心里已决定使“主动的”与“男性的”等同起来、“被动的”与“女性的”等同起来,这种见解对追求有益的目的毫无用处,也不能给我们的知识增加任何东西。
人们可能会考虑从心理学上把女性气质描述为偏爱被动性目的。当然,偏爱被动性目的与被动性不是一回事,实现被动性目的可能需要大量的被动性。情况可能是这样:对于女人来说,基于她所承担的性功能,她对被动性行为和被动性目的的爱好,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扩大到相应有限的或广泛的生活领域之中,她的性生活可作为这些领域的模型。但是,我们应该警惕在这个方面低估了社会习俗的影响力。还是这些影响力迫使妇女陷入被动状态。所有这些情况仍远未被澄清。在女性气质与本能生活之间还存在着一个不可忽视的、特别稳定的关系。妇女对攻击性的压抑是由其体格决定,并由社会强加给她们的。这种压抑有助于强力的性受虐狂冲动的形成,正如我们所知,这种压抑成功地约束了已转向内部的性欲的破坏性倾向。因此,可以说受虐狂确实是为女性所独有的,但是,就像经常发生的那样,在男人中遇到了性受虐狂,除了说这些男人显示了非常痛苦的女性特征外,还能说什么呢?
现在,心理学也不能解开女性气质之谜。无疑,这个解释要到别处去寻求,而只有在我们大致认识到活着的有机体,是怎样演变成两种性别之后,才能找到解释。我们对这个演变一无所知,而两种性别的存在是有机生命中最显著的特征,该特征明显地把有机生命与非生物自然界区分开来。然而,对于研究那些拥有女性生殖器,而具有显著的或占优势的女性特征的人类个体而言,我们已发现了很多东西。按照精神分析的特殊性质,它并不试图描写什么是女人——那将是一件它几乎无法胜任的任务——而是已着手研究女人是怎样形成的,即女人是怎样从具有双性别倾向的儿童成长起来的。幸亏有几个优秀的女精神分析家已开始研究这一问题,所以我们近来对这方面也掌握了不少知识。该问题的探讨已从两性差别中获得了特别的吸引力。对于女士们来说,只要某种比较似乎被证明为不利于她们的性别,她们就可能提出怀疑,我们这些男性的精神分析家,无法消除对女性气质所抱有的某些根深蒂固的偏见,而且这种比较正在不公正的研究中受到损害。另一方面,立足于双性特征,我们毫不困难就避免了对女士们的失礼行为。我们只要说:“这种比较不适用于你们,你们是例外,在这点上,你们所具有的男性成分多于女性成分。”
在研究妇女的性别发展中,提出了两个预测。第一,妇女只有经过反复的挣扎,她的体格才能适应其功能。第二,性别发展中的关键性转折点,在青春期以前就已做好准备或已经完成。这两个预测很快就会被证实。而且,与男孩的情况的比较告诉我们,小女孩向正常妇女的发展更加困难,也更加复杂,因为它包括两个额外的任务;而在男人的发展中并没有与之相当的任务。让我们从两种性别的起源谈起吧。男孩和女孩的生理物质无疑是各不相同的,关于这一点,不须精神分析来确定。生殖器结构的差异伴随着其他一些身体上的差异,对于后者,大家如此熟悉,在此勿须再提。差异也出现于本能气质中,从中可以看出后来所形成的妇女的性质。小女孩通常缺少攻击性、对抗性和自我满足感。她似乎更需要给予爱抚,因而显得更具依赖性和顺从性。这种顺从性的结果可能是这样:她更容易也更快学会控制排泄,尿和粪便是儿童送给其照料者的一批礼物,而且控制大小便,是儿童的本能生活所能诱导取得的第一个让步。人们还有一个印象:小女孩比同龄男孩更聪明、更活泼,她们更常走出户外接触外部世界,同时形成更强烈的对对象的精神贯注。我无法说清,女孩在发展中的这种领先是否已被精确的观察所证明,但毋庸置疑,无论在什么意义上都不能说女孩在智力上落后于男孩。然而,这些性别差异并不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可以被个性变化所超越。就我们当前目的而言,它们可以忽略不计。
两种性别似乎都以同样的方式,经历了力比多发展的早期阶段。我们的女精神分析家对儿童游戏的分析已表明,小女孩的攻击性冲动,在丰富性与猛烈性方面都完整无缺。当她们进入阳具欲阶段时,两性的差别就完全被两性的一致所掩盖了。现在,不得不承认,小女孩即是一个小男孩。正如我们所知,对于男孩而言,这个阶段的标志即下述事实:他们已学会如何从他们的小阴茎那里获取快乐感,并把其兴奋状态与他们性交的念头联系起来。小女孩则通过其更小的阴蒂做同样的事。看起来她们的一切手淫活动,都是在这种阴茎的等同物上进行的,真正的女性阴道则仍未被两性发现,一些关于阴道感觉的报告也确实存在,但是要把这些感觉同肛门(或阴道)前庭的感觉区别开来,却是不容易的,而且这些阴道感觉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起重要作用。在女孩的阳具欲期,阴蒂是主要的性感区。当然,情况不会一直如此。随着女性气质的产生,阴蒂就全部或部分地把其敏感性连同其重要性移交给了阴道。这是妇女在其发展中不得不完成的两个任务之一,而相比之下要幸运些的男人只须在其性成熟时期,继续进行那个他早先在性欲早期旺盛阶段就从事过的活动。
再说女孩在发展中肩负的第二个任务。男孩爱恋的第一个对象是他的母亲,在男孩奥狄帕斯形成时期依然如此。而且从本质上说,终生如此。对女孩而言,她的第一个对象也应该是她的母亲。儿童最初对对象的贯注,表现于对满足某些既主要又简单的基本需求的依恋中,并且照料儿童的环境对两性而言也都是相同的。但在奥狄帕斯状态中,女孩的父亲变成了她的爱恋对象,我们期望在正常的发展过程中,她将找到从亲本对象通向最后选择的对象的道路。因此,在该时期,女孩不得不改变她的性欲区和爱恋对象——而男孩则保持二者不变。于是便产生了这个问题:这种转变是怎样发生的?特别是女孩是怎样从对母亲的依恋转到对父亲的依恋的?她是怎样从男性阶段转向生理上注定的女性阶段的?
如果我们假定,从某一特定年龄开始,异性相吸这一基本力量便被儿童感觉到了,并使女孩趋向男人,而同样的法则则允许男孩继续与母亲在一起,那么,这种假设将会是一个理想的简单解释。此外我们还可以假设,在这一时期,儿童遵循着父母性偏好所给予他们的暗示,并不会这么容易地找到答案。我们几乎不知道,是否要确信这种吸引力,尽管诗人们以极大的热情赞美这种力量,而在精神分析上却无法进一步对它做出分解。通过艰辛的研究,我们已经找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答案,至少很容易地获得了答案所需的材料。人们可能知道,长大后仍然温柔地依恋亲本对象(确切地说是父亲)的女人,为数甚多。对这些女人有惊人的发现,她们对父亲的依恋程度很强,持续时间也很长,当然,在这之前女孩还有一个恋母阶段。但我们不知道,这一阶段内容如此丰富,持续时间如此之久,而且留下了如此之多的、造成固着与偏向的机会。在这一时期,女孩的父亲不过是一个令人讨厌的竞争者,而且在某些实例中,对母亲的依恋持续到十四岁以后,差不多我们后来在她与父亲关系中所发现的每一事件,都在早期的依恋中出现过,并被依次转移到父亲身上。简单地说,我们认为如果不懂这个依恋母亲的前奥狄帕斯阶段,那么就不可能理解女人。
那么,我们将乐于知道女孩与母亲的力比多关系的性质。答案是,这些关系各不相同。由于它们贯穿于幼儿性欲的全部三个阶段,也具有各个不同阶段的特征,并通过口唇的、肛门施虐的和阳具欲期的愿望表现自己。这些愿望体现了主动的和被动的冲动。如果把它们与后来呈现的两性差别联系起来——尽管应该尽可能避免这样做——我们便可把它们叫做男性的和女性的。除此以外,它们是完全相矛盾的,既具有亲切的性质,又具有敌对的和攻击性的性质。后者通常仅在被转变为焦虑观念后才明朗化。要提出对这些早期的性愿望的明确阐述总是不容易的,表达得最清晰的是让母亲怀上孩子和为她生个孩子的愿望——这两个愿望都属于阳具欲期,而相当令人吃惊的是,它们无疑都被精神分析的观察所证实了。这些研究给我们带来了令人吃惊而详细的发现,这是引人注目的。例如,我们发现,在这个前奥狄帕斯时期,被杀或被毒害的恐怖就已出现在与母亲的关系中了。又如另一个例子:当回想起精神分析研究史中的一件曾引起我许多苦恼的趣事。在那个时期,我们的主要兴趣在于发现婴儿性欲创伤,我的女病人几乎都告诉我,她们曾被自己的父亲诱奸过。但最后我被迫承认,这些报告都是失真的,因而开始明白,歇斯底里症产生于幻想而不是真实事件。只是到了后来,我才能够从被父亲诱奸的幻想中,辨认出它是女人典型的奥狄帕斯情结的表现。现在,在女孩的前奥狄帕斯阶段中,再次发现了关于被诱奸的幻想,但诱奸者通常是母亲。然而,这次的幻想涉及到了真实的领域,因为确实就是母亲,在给孩子做身体卫生保健的活动中,无可避免地激起了,而且可能是第一次激起了女孩生殖器的快感。
现在,将把兴趣转向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导致女孩对母亲的这种强烈依恋消亡的呢?这种依恋的通常命运是:它注定要让位于女孩对父亲的依恋。这里偶然发现了一个引导我们进一步研究的事实。发展中的这一步骤并不仅仅包含对象的简单变化。对母亲的疏远是伴随着敌意的,对母亲的依恋以仇恨告终。这种仇恨可能变得非常显著而且终其一生,它可能在以后得到精心的过度补偿,通常它的一部分被克服,而另一部分则被保持。儿童后来发生的事件当然对这种结果影响很大。然而,我们将仅限于研究女孩在转向父亲时对母亲的仇恨,仅限于研究这种仇恨的动机。我们听到了一长串对母亲的谴责和抱怨,这些谴责和抱怨被认为证明了孩子的敌对情感;这些谴责和抱怨的有效性有很大差异,其中一些显然是属于文饰作用的,敌对的真正根源有待于发现。如果在此了解精神分析研究的一切细节,我想都会发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