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弗罗姆行为研究讲稿
14146500000038

第38章 需求热情(1)

即使最聪明的动物,也只不过具有手段性的思想,可是人却有自知、理性与想像力;这些能力使他需要一张世界地图,在这地图上有他自己的位置,而且这张地图要有一致性。人需要一张自然世界与社会世界图,没有这个,他就会错乱,他的行为会茫无头绪,会颠三倒四。他会找不到一条路来标定自己的方向,来给自己找一个定点,让他去组合向他冲来的种种印象。他可能信仰巫术和魔术,认为这是一切事物的最终解释;他可能信仰他祖先的鬼魂,认为是他们在引导他的生活与命运;他可能会相信一个全能的神,认为它会惩罚他或奖赏他,他也可能信仰科学的力量,认为它们对人类的一切问题提出答案——所有这些,都是由于他需要一个定向架构让他能够辨别自己的方向;从这个观点来看,他所信仰的种种东西尽管不同,意义并无不同。有了定向架构,世界对他来说就有意义,由于同周围的人有相同的看法,他会觉得自己的种种观念是确定的。地图即使错,却仍旧具有心理学上的功能。但这地图从没有完全错过,也从没有完全对过。它总是让人差不多可以解释种种现象,因此使人能够活下去。

使我们感触颇深的,是我们没有发现任何文化中没有这样一个定向架构。也没有一个人没有。我们往往听见某人说,他没有这种包括一切的地图,他碰到种种现象和生活中种种事件时,只是单个单个的依照自己的判断去对应。其实他只是已经把自己的哲学认为理所当然而已,这一点很容易证明出来。他把自己的哲学认为只是常识,而没有察觉到自己所有的概念都是以大家共认的参照架构为基础。当这样一个人碰到跟他完全不同的生活观点时,他会认为它“疯狂”,“没道理”,“幼稚”,而自己的观点则是惟一合理的。这种对参照架构的需要,小孩子表现得特别清楚。到了某个年龄,他们深深感到需要定向架构,常常利用自己能够得到的一些资料,很聪明的给自己编一个。

许多人都被无理的教条所吸引,不管是政治教条也好,宗教教条也好,或其他方面的也好。在一个不受这些教条影响的人看来,它们显然是没有价值的东西,可是就有那么多人趋之若狂。

这件事使许多研究人类现象的人感到困惑。可是如果我们了解到人是多么需要定向架构,这个问题便迎刃而解。这些教条所以会那么有力量,一方面是由于领袖们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人容易接受暗示。如果人不那么需要一个定向架构,恐怕就不那么容易接受暗示。一种意识形态越是装做可以解答一切问题,就越是有吸引力;有些非理性的、甚至大明大摆的疯狂思想,竟能赚取人的信仰,就是这个原因。

但要引导人的行动,只是地图还不够;还需要有一个目标,告诉他应走向何处。动物没有这种问题。它们的本能既供给了它们地图,又供给了它们目标。但是人的本能决定力太小,而头脑又太大,他会想出许多可行的方向,因为他需要有一个“最终的关怀”的目标——这借用田列区的说法;他需要有一个可以让他献身的目标,作为他一切欲求与努力的焦点,作为他一切有效的价值的基础。他需要这样一个献身的目标,原因有好几种。这样的目标会把他的力量聚合到一个方向。它会把他提起来,越过他孤独的存在状态,同时越过他的种种疑虑与不安全感,并给他生命以意义。在献身于一个他孤立的自我以外的目标时,他超越了自己,脱出了那由绝对的自我中心所筑成的牢狱。

人献身的目标差异甚大。他可以献身于一个偶像,这个偶像要他杀自己的孩子;他也可以献身于一种理想,而这个理想让他保护孩子;他可以献身于生命的成长,也可以献身于破坏生命。他可以献身于堆积财产,获取权力,献身于毁灭,或献身于爱、保护与勇敢,他可以献身于种种非常不同的目标与偶像;然而,目标的不同固然极端重要,但最重要的却是“献身”这件行为本身,这是一种存在的需要,它一定要求满足,而不管用什么方法来满足。

孩子降生的时候,便离开了子宫的安全状态,在子宫里他借着母亲的身体而生活,在那里,他仍旧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降生的那一刻,他仍旧以共生的意义跟母亲接触着,即使在生下来以后,他也会保持一段相当长的共生状态,比任何别的动物都久。他跟母亲分离得越完全,就越需要用情感的根来替代原来生物学的根。然而他仍旧深深切望不要把原来的韧带切断,或者,深深切望找到一个新的处境,是绝对安全的,可以给他绝对的保护,让他重回失去的乐园。

但是返回乐园的路却被人的生物学的结构挡住了,尤其是被他的神经生理学的结构挡住了。他只有两条路可选:坚持他后退的愿望,并为此付出代价,而象征性的依赖母亲(或象征母亲的替代品,如土、自然、神、国家、机关);另一条路便是前进,用自己的努力,在世界中找到新的根,去体验人与人的兄弟关系,把自己从往日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人由于察觉到自己的分离,因而需要找到新的韧带与他的同胞相缔结;他神智的清醒就依赖于此。如果他同世界没有坚强的情感韧带,他会感到彻骨的孤立与失落。但是,他可以有种种不同的方式与他人关连,这些方式是我们可以探知的。他可以爱别人,而这需要他有独立性,创造生产性;如果他的自由精神没有成长,他也可以用共生的方法与别人关连——就是说,变成别人的一部分,或者使别人变成他的一部分。在这种共生关系中,他欲求控制他人(虐待症),或被他人控制(被虐待症)。如果他既不能爱别人,也不能与别人共生,他可以用只同自己关连的方式(自恋)来解决这个问题,他跟别人没有关连,变成了世界,借着“爱”自己而爱世界。这是一种常见的关连方式(通常和虐待症掺合在一起),却是一种危险的方式,发展到极端,会导致某种疯狂。最后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一种恶性的办法(通常跟极端的自恋掺合在一起),这就是渴望毁灭所有的人。如果自己之外没有别人,就用不着怕别人了,也用不着跟他们有什么关连。由于把世界毁灭,我便救了自己,免得被它压碎。

人的诞生,使他产生了存在的分裂,他必须在自己之内重建合一,并且重建自己与自然界、与人类世界的合一,否则他没有办法忍受那存在的分裂。但重建合一状态,有许多不同的方式。

他可以用药品、性兴奋、禁食、跳舞和种种崇拜仪式来导致催眠或狂欢状态,以此来麻醉他的意识。他也可以把自己认同为动物,以便重获失去的和谐;许多原始宗教中便是这样。他们所崇拜的祖先是图腾动物,还有的人学习动物的行为,来使自己和动物一样,也有人戴上动物的面具,使自己跟动物相认同。另有一种办法,就是把一切能力都归向一种焚烧一切的激情,诸如破坏的激情,或争取权力、名誉或财产的激情。

这些企图都是要恢复自己内部的合一,目标是“忘掉自己”——意思是麻醉自己的理性。这是一种悲剧性的企图,因为只能获得短暂的成功(如催眠或酗酒),或者,即使永久成功,却使一个人变成了残废,变成了病人,把他同别人隔离了,并扭曲了他的判断力,使他依赖他的某种激情,像某些人严重依赖药品一样。

要达到合一而不致使人残废,只有一条道路。这就是在全世界各文明地区所产生的那一种努力——在中国、印度、埃及、巴勒斯坦、希腊都出现了。从这些文化的土壤中诞生的伟大宗教,告诉我们,人要想达到合一,解除分裂,不能用悲剧性的办法,而必须充分地发展人的爱与理性。道教、佛教、先知们的犹太教,福音书中的基督教,尽管彼此有很大的不同,却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以充分的成为人类来达到合一的体验——人与自己的合一,人与自然的合一,人与人的合一。从历史的观点看,从那时到现在这两千五百年是一段短时期,在这段时期里,在走向这些宗教的目标上人似乎没有多少进步。原因似乎有两种:一、人类在经济上与社会上发展太慢;二、选择宗教给人民去信仰的人,是那些在社会上想统治众人、操纵众人的人。然而,这新的合一概念在人的心理发展上却是伟大的革命,就像农业与工业的发明在经济发展上一样具有伟大的意义。而且这个概念也从来没有完全从人类心中丧失过;基督教的某些派别,所有宗教中的神秘主义者,约阿欣·杜·非奥尔的观念,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者们,以及马克思的哲学,都曾赋予它活鲜鲜的生命。

用后退的方法还是用前进的方法来达到拯救,不仅是一个社会的、历史的问题。每一个人都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如果他所处的社会是一个采用后退解决法的社会,则他不选择后退解决法的自由确实很小——但仍旧是有的。他必须有极大的努力,清楚的思想,并且由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们的教训来引导。

另一个解决的办法则是当前自控自导社会的特有办法:跟自己的社会角色相认同;让自己不感无觉,把自己贬成一个东西,以此丧失自己;存在的分裂便这样被掩饰起来了,因为人跟他的社会组织认同为一,忘掉自己是一个个人;用海德格的话说,他变成了一个“分子”,一个谁也不是的人。我们可以说,他是处在一种“否定性的狂欢”中;他不再是“他”,不再是一个人,而变成了一个“东西”,以此忘掉了自己。

人察觉到自己处在一个陌生的与力量庞大的世界,因此他也察觉到自己的无能,而这种无能感很容易淹没了他。如果他觉得自己纯然是一个被动的东西,他就会觉得没有了自己的意志,没有了自己的认同感。为了弥补这一点,他一定要有一种能做什么事、打动什么人、使什么东西“出毛病”的感觉,或者,用英语中最适当的字眼来说,就是要有“生效”的能力。(或译为“有影响力”)现在我们用这个字来指“有影响力”的演说者或推销员,意思是指他能产生结果。但原来的意思则是“生效”。“生效”等于是让它发生,让它完成,让它实现等等;一个生效的人是有能力去做某些事情,完成某些事情的人。能够对某些事情产生效力,就是确定自己并非无能,确定自己是一个活的、有作为的人。能够生效,意味自己是主动的,而不仅是被动的;是积极的,而不仅是消极的。分析到最后,那证明了自己是存在的。这个原则是:我生效故我在。

这一点曾有许多学者强调过。这个世纪初,格鲁斯,一位阐释游戏的专家曾说,儿童的游戏主要的动机在“欢喜于做一个起因”;孩子们喜欢把东西弄得僻啦响,把东西乱搬一通,在泥巴里玩水和类似的行为,格氏认为就是这个原因。他结论是,“我们需要知道什么事情能够生效,并要自己做这些效果的产生者。”距格氏五十年后,庇亚基特也得到相似的结论,他观察到儿童特别喜欢由他们的行动而产生效果的东西。怀特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说人的基本动机之一是“能力动机”,他建议我们采用“生效动机”,来指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而产生的动机。

这种需要也在15—18个月的婴儿口语中表现出来,他们常反复的说类似“我做一我做”之类的话,儿童在18个月以前,由于生物学的处境,必然是处在一种非常无助的状态,即使过了一岁半,他仍旧主要依靠别人对他的恩惠与善意。儿童的自然无能状态在日日改变,可是一般来说,大人对待他们的态度却改变得很慢。儿童的发脾气,哭闹,顽固,种种想同大人作战的办法,都是最明显的表现,表示他想生效,想去移动,改变,想表示他的意志。大人的力量比孩子优越得多,孩子老是被他们打败,但这失败会产生后果;它似乎会激起一种倾向,要克服这种倾向,所用的方法则是积极的去做那些原先被迫忍受的事:以前必须服从的,现在要统治;以前被打的,现在要打人;总之,原先被迫忍受的,他现在要去做,或者,去做原先禁止他去做的事。心理分析学有丰富的资料告诉我们,神经官能症的种种倾向和性方面的特殊倾向,往往就是早期的禁令所产生的后果。可以说,从消极角色变为积极,这种强迫性的转变,是一种企图,想把仍旧未愈的伤口治愈,但这种方法却不能治愈。一般人对“罪恶”感到有吸引力,想去尝试不准做的事情,原因说不定也在这里。不仅不准的事情有吸引力,而且不可能的事情也有吸引力。人似乎深深被吸引着,要走向他的存在处境中人的、社会的与自然的边界,就好像他被驱使着要去看看他狭窄的生存框架以外是什么东西。这个冲动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促成人类许多伟大的发现,也促成许多滔天罪恶。

成人也是一样,需要用能够生效来肯定自己的存在。要达到生效感,有许多不同的方法:让自己养育的婴儿现出满足的表情,让所爱的人发出一个微笑,让所爱者的产生性回应,使谈话的对象感觉兴趣;还有,投到工作里有权威压制他人,感觉到别人怕自己,杀人者注视牺牲者的痛苦表情,征服一个国家,折磨人,或把人所建设的东西摧毁。这种“生效”的需要既可以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表现出来,又可以在人与动物,人与无生物,人与观念的关系中表现出来。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基本的分别是有能力让人生爱,还是让人生怕或痛苦。人与物的关系中,基本的不同是建设与破坏。这些不同虽然绝然对立,却同样是为了满足一个相同的存在需要:生效。

从对沮丧与厌倦的研究中,有丰富的资料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感觉到自己不生效,感觉到自己完全无能,他就会觉得极端痛苦,这种经验几乎是他无法忍受的,为了克服它,他几乎什么事都肯去做——服用药物,沉迷于工作,以至于做出残忍和杀人的行为。

俄国的神经学家伊凡·西契诺夫写了一本书,叫做“头脑的反射”,说明神经系统需要“运动”——就是说,需要不得低于某种程度的兴奋状态。他是此说的第一人。李文斯顿也表示相同的原则:

神经系统不仅是行动的根源,也是整合作用的根源。头脑不仅对外来的刺激起反应,而且它是自发的、活动的……头脑细胞从胚胎时期就开始活动,对整个身体组织的发展可能都有贡献。从诞生以前到诞生以后几个月,头脑发育最快。在这段繁富的成长期之后,发育便很快的降低;然而,人的年龄不管到了多大,头脑的发育都不会停止,没有说到了哪一个年龄,头脑便失去了生病或受伤后重新组织的能力。

又说:

头脑所消耗的氧气和活动中的肌肉相似。活动中的肌肉只能短时间维持这样的氧气消耗量,神经系统却终生维持这种高比值的氧气消耗量,醒着、睡着,从生到死。

即使在实验室中组织培养的状况下,神经细胞在生物学上和电量上仍旧继续是活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