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奥格曼狄诺全能成功学
14147000000015

第15章 不朽的艺坛骄子

1.《米老鼠》——华德·狄斯耐

《米老鼠》和《猪小弟》的作者华德·狄斯耐,是美国最负盛名的人物之一。但是你知道吗?他20多岁时,还是个无名的穷小子,可是到了30多岁,已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了。全世界的人们,都热爱《米老鼠》卡通片,在阿拉斯加的某个地方,影迷甚至组织了米老鼠会在雪屋中相聚。

不错,他曾经很贫穷,可是后来却十分富有。他把多余的钱全部投资在事业上,他认为储蓄的利润,总是不及摄制影片所得的利润多。

少年时代的华德·狄斯耐,曾在美国的堪萨斯城谋生,他的志愿是要成为一个艺术家。起初他到堪萨斯明星报社应征,想替他们工作。该报主编审查过他的作品以后,认为缺少新思想而不予录用,这真使他感到万分的失望和颓丧。

后来,他终于找到了一件替教堂作画的工作。可是,报酬非常低,使他没有能力租用画室,他只好借用父亲的车库作临时办公处。当时,他认为这样的生活十分艰苦,但后来他不再这么想了,他认为充满汽油味的车库,对他的影响,至少可值100万美金。

因为,有一天,当他和往常一样在车库工作的时候,忽然看见一只老鼠在地板上跳跃。他赶紧回到家里,带了一些面包屑给它吃。渐渐地,彼此混得很熟悉,有时候,那只老鼠竟敢大胆地爬上他工作的画板,并有节奏地跳跃着。

不久,狄斯耐被介绍到好幕坞去,摄制二部以动物为主角的卡通片。不幸得很,他失败了,不但因此穷得毫无分文,并且再度失业。

正在他潦倒不堪的当儿,他突然记起了堪萨斯车库里那只爬在画板上跳跃的老鼠。他立刻画出了一只老鼠的轮廓,米老鼠卡通片就这么平凡地诞生了,谁能想到在堪萨斯城车库里那只死了很久的老鼠,倒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影片的祖宗。不但影迷写给米老鼠的捧场信较任何演员要多,就是米老鼠足迹所至的国家,也确是任何演员所望尘莫及。

在米老鼠影片中的米老鼠发音,总是由狄斯耐自己负责,同时,其他许多动物的发音,也多半由他担任,所以华德·狄斯耐,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到动物园去研究它们的发音。

狄斯耐有134位助手,帮助他管理一切,不论进行什么事宜,像画稿、字幕:音乐等等,都不用他独个儿操心。

狄斯耐尽量地利用时间研究新的计划,每逢研究有了心得便公开和助手们讨论。有一次,他向他的助手们建议。把幼年时他母亲讲给他听的《三小猪》和《大坏狼》的故事搬上银幕,但是他的助手们都不赞同这个意见。狄斯耐原想就此打消这些计划,可是“三小猪”的形象老是在他脑海里转,使他又忍不住提出了好几次,结果仍然没有得到助手们的同意。

终于,他的助手们说了:“好吧,我们不妨试试看。”这无非是他们不忍拂逆狄斯耐的诚意,而事实上,他们对这项计划根本没有信心。

本来,一部米老鼠影片的完成,总需要3个月的时间,但他们不愿意耗费那么多时间去摄制《三小猪》,他们只用了两个月的工夫就将这部影片草草杀青了。助手们没有一个认为这部影片能赚钱,没想到《三小猪》问世后,竟震惊了整个美国。接着,各地的人都在哼着“谁怕那只大坏狼,大坏狼,大坏狼,……”的新歌了,《三小猪》竟获得了无上的荣誉。

据狄斯耐告诉我,该片在某些戏院曾重映7次之多,真是自有动物卡通片以来所仅有的现象。

一般人猜测公司方面摄制该片至少可获利30万元,但狄斯耐亲口对我说,仅赚了12万5000元。

总之,狄斯耐所设计的卡通片,确实都有不朽的价值。事实告诉我们,好几十年以前摄制的米老鼠,现在还有戏院在重映呢!

最值得我们称颂的是,狄斯耐终身为动物卡通片努力,据他自己说,是由于“兴趣”,而不是为了“赚钱”。

他没有不良嗜好,喜欢每天下午打棒球或打马球。

(附注:卡耐基没有提到《白雪公主》,是因为那时候还没有摄制这部影片。)

2.“信不信由你”里波雷

你知道世界上收到信件最多的是哪一个人吗?你以为是克拉克盖博?是梅薰丝?还是普迪万里?不对,都不对!你完全猜错了。

你所过罗伯·里波雷这个名字吗?我告诉你,他每年至少收到100万封信件;而在1932年,他竟从世界各地收到了300万封信;换句话说,他平均每天可以收到8000封信,或者说,在你讲一句话的时间里,他可以收到28封信。

许多认识他或是知道他的人,都说他是世界上最大的说谎家——人们赠予他这么一个头衔,他非但不生气,还觉得很满意和光荣。

有的时候,他收到的信封上面并没有写他的名字,只是写着“寄给世界上最大的说谎者”,信不信由你,邮局会毫不迟疑地送给他。

罗伯·里波雷最擅长做一些使人惊讶的事情,他也就倚仗这一点“本领”过活。最使我惊异的是,有一次,他说要拿两封信给我看,一封是写在人皮上的,另外一封,竟是写在一根头发上的。这不是活见鬼吗?哪有一根头发上可以写信的事,我以为他又在骗人了,但他却不慌不忙地取出显微镜来——天啊,真的是一封信!信的内容和写在纸上的一样清楚,我还有什么话好说呢!

接着,他又取出一封奇怪的信,那是一粒米。他说,这是本薛尔文尼亚省阿达拉地方一位读者给他的信,虽然我们的肉眼看不清楚,但在显微镜底下就很容易看出。我亲眼瞧见,也清清楚楚地算过,这一粒米上,共写了705个单词,也就是写了2864个字母,信不信由你了。

他还对我说了许多使我惊讶的话,比如滑铁卢血战之地并不在滑铁卢;潘薛尔文尼亚并非承袭维廉潘的名字;甚至水牛比尔也并未射杀过水牛。

最后,他又说了一次更令我吃惊的话:他说要在半夜趁我不防时把我杀害,凡是知道这消息的人都在12分钟内告诉另外两个人,这么不断地传旨下去,未到天明就可使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

我觉得,罗伯·里波雷这个人正像他的讽刺画一般,有点令人不可思议。

里波雷的父亲是个木匠,所以曾警告过他,要是他想成为一个艺术家,将来一定会饿死。这位老木匠自然希望他的爱子能成为一个瓦匠或铅锡匠。

谁又想到,从来没有学过绘画的里波雷,竟会成为世界上最著名、最受欢迎的讽刺画家呢?

这位一代怪杰,连行动也有点古怪。他曾经旅行过全世界,目的是要拜访一些伟大的坟墓。可是说出来你又要不信,离他家只有3里路远的葛兰特将军之墓,他却从来没有去拜访过。

虽然他常常出远门,可是,在6年中他只去过他在纽约的办公处3次。据说他最怕处理行政业务,所以宁愿委托旁人在这方面为他操心,而他则可以独个儿在画室里静静地作画。

你要是到过他的画室,你可以看到,什么报纸、书籍、画稿啊,古玩、鲜花啊……杂乱无章地堆了一室,甚至连凋谢了的花瓣也没有清理。我相信,像这么杂乱的地方,我一天也待不下去。可是里波雷却说得有趣得很:“明明知道这房间已被堆放得不可收拾了,那我就索性不去收拾它了。”不错,他是一个艺术家,他愿意过这样的生活。他整天穿着一件衫裤工作着,全无倦容。

里波雷一直热衷运动,平生第一志愿是做一个职业棒球运动员。他曾和纽约最著名的职业棒球队签过合同,不幸在丢球时伤了手臂,因此不得不放弃了该项职业而从事绘画。他还曾写过一本关于手球和一本关于打拳的书呢!

1918年圣诞节前一星期,他默坐在画室里,用尽心力思考,想获得一个讽刺画的题材。这么冷冰冰地坐了两小时,他依然没有想出什么。这真使他失望极了。后来他想出了几件发生在运动界令人吃惊的事情作为题材,题目经过再三的修改,最后决定叫做“信不信由你”。

谁知道他在这么一个阴沉寒冷的下午,所想出的一个渺小的画题,竟是他一生幸运的转折点。从那天起,他开始向震惊世界、获得莫大荣誉的征途一步步地迈进了。

这样不断地努力了10年,他每星期画两幅“信不信由你”的讽刺画,可是并不怎么引人注目,正如里波雷有一次亲口对我说的一般“我努力地苦干了10年,哪里知道成名只需要10分钟”。

不错,这不是里波雷的夸大之辞,在1928年9月的某一天,他费了10分钟时间画了一幅讽刺画,却震惊了数百万的读者。它的震撼力比埋头10年的努力还大得多。

我愿意大略地说一说这幅面的内容。真的,这真是太使人惊讶了。他竟敢说,林白是第67个飞越过大西洋的人。人们一致抨击他说的是无稽之谈,认为他又在耍他那套说谎手段,而他却板起脸正经地指出:白郎和阿尔考克两人曾不停留地飞越过大西洋,这不是远在林白之前吗?而英国的R—34号飞机和德国的ZR—3号飞机,不也曾做过这样的试验而且成功了吗?英机曾载31人,德机也曾载33人,那么计算起来,林白不是第67个飞越过大西洋的人吗?你们批评我“无稽”,错的还不是你们自己吗?

维廉伦道夫看见了这幅画,大加叹赏称颂,于是特聘里波雷每天替他的报纸画一幅讽刺画。里波雷也就此直上青云了。

或者,有人要问他,每天要画讽刺画,题材会不会有断绝的时候。其实,倒不必替他担心。他拥有的题材,恐怕已足够他一生之用了,何况,无时无刻有许多人写信给他,告诉他许许多多奇怪的事,还怕题材会缺乏吗?所以,里波雷说他有数百万人在帮他工作。

无疑,里波雷所知道的奇怪的事比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要多,可是,信不信由你,他却不知道他自己画室的电话号码呢!

3.音乐家莫扎特

已故的俄国人李奥波阿尔是世界最著名的教授。他的学生遍及世界各国,由他提拔和训练出来的人真是不可计数。有一次,他对我说过一句不朽的话:“要是你想成为一个优秀的音乐家,那么,你生来就应该是贫穷的。”他怕我听不懂他的话,又补充道:“在贫困者心中,有一种说不出、极其神秘、最最美丽的、可以增强人们力量、思考力、同情和慈爱心的元素。”

李奥波阿尔说得对。莫扎特就是这么贫穷的人,他甚至买不起木炭来温暖他居住的破屋。在寒冷的冬天里,他只好把手插进穿在脚上的毛袜里取暖片刻,然后再继续工作。只有这样的人,才有与生俱来的音乐天才,才能创造出许多伟大的歌曲,才能永垂不朽。

饥饿、寒冷、缺乏滋养品,这些都缩短了莫扎特的寿命,使他在35岁时因肺痨而死。

莫扎特的葬礼是最简单,最经济不过了,一共花费了3.1元,起初,还有6个人跟随他那简陋的棺材送殡,中途下了一阵大雨,竟把这6个人也冲回去了,让莫扎特的灵柩孤零零地,孤零零地……

你以为莫扎特的遭遇太可怜了吗?不,许多伟大的音乐天才,有着和莫扎特差不多的身世,据山佛德告诉我,他的密友维克多赫伯特第一次到美国时,只有一件衬衣,因此不分冬夏,都须穿着它;当他妻子洗烫他那件衬衣时,他只好卧在床上等待了。但是,他不是一代大音乐家吗?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欧洲曾流行一首叫Its Iongway to Tipperar的歌曲,我们都喜欢唱它,那是一支有史以来最普遍、最受欢迎的战歌。可是,这首曲子的作者贾克·贾奇却非常贫困,白天卖鱼,晚上还在台上演戏呢!

还有一首叫“Silver Threads Among the Gold”的名歌,不是广受人们欢迎吗?作者哈特·但克斯曾将此歌献给他的妻子,并以区区15元的代价卖给出版家。后来,他和妻子因意见不合而离异了。他孤独地死在费城一间破陋的小屋中。死时的景象怪凄惨的,而他的遗嘱只有一句话,写在一张便条上,放在床边的桌子上:“年老孤独的滋味最苦。”

Humoresque也是一首最著名的歌曲,作者却是一个屠夫的儿子。更奇怪的是,这首曲子是趴在糖房和猪栏里写成的。他是德国人,名字叫做安东·都瑞克。

都瑞克初到美国时只有15岁,他厌恶纽约的繁华,看了城外一个荒僻的小村,便迁居到那里去。这小村和外界的“文明”隔绝,没有车马的喧扰。

都瑞克在一百多年前诞生于欧波希米亚的一个小村中,他没有机会接受高深的教育,有很长一段时期,跟随父亲在屠场工作,可是,他心地仁慈,心中蕴藏美妙歌曲的种子。他经过几度挣扎,终于脱离了屠场生活,到捷克东城学习音乐,去实现他的理想和志愿。不过,他那时只有几个便士,连最下级区域最破陋的小屋也租不起,幸亏他人缘不错,和另外5个穷学生住在一起,在饥寒困苦中,谱出许多世间难得的美妙歌曲。

所以像莫扎特、都瑞克这一类的人,正是因为穷困,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