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0四年六月)
一、城乡差距的表现
(一)经济增长率差距
1978—2003年的25年间,定西市城市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4.69%,农村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2.42%,城乡经济平均增长率的差距为2.27个百分点。期间的1978—1981年,城市快于农村5.27个百分点:1981—1988年。农村快于城市2.84个百分点;从1988一1995年,城乡经济发展差距迅速拉大,农村比城市慢了3.49个百分点;1995—2003年,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仍在继续拉大,农村比城市慢了4.23个百分点。从上述几个阶段看,定西市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在越拉越大。
(二)收入差距
一是收入差距在急剧拉大。1978—2003年的25年问,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61元增加到539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72元增加到1493元,绝对差距由1978年的189元增大到2003年的3906元。二是收入的增长速度也呈现出拉大趋势。最近3年,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0.07%,而农民收入年均增长只有5.60%,慢于城镇居民增长4.47个百分点。并且城镇居民的收入主要用于消费和储蓄,而农民的纯收入除了要用于消费和储蓄,还要用于再生产支出,城乡差距就更大。
(三)生活水平差距
城乡收入差距的最终反映是生活水平的差距。2002年,定西市非农业居民的消费水平为3955元,农业居民的消费水平为965元,相差4.1倍: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2.4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15元.相差3.53倍。恩格尔系数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2003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28,农村为47.04,比城镇高出10.76。从城乡居民拥有的耐用消费品数量上比较也存在巨大的差距,2002年,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洗衣机16台、影碟机6台、录放机2台,分别相当于城镇居民拥有量的17.4%、21.3%、16.7%。其他方面的耐用消费品如手机、电脑、空调、微波炉等的差距更大。
(四)财产差距
对城乡居民的财产情况目前还没有准确的统计,但是从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余额来看,城乡之间差距相当大。2003年,城乡之比为3.6:1。再从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差距大致可看出财产的差距。2003年城乡居民家庭人均财产之比为18.9:1。
(五)社会保障差距
近几年来,全市城镇逐步建立起了一个比较系统、规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网络,从少儿保险到职工的养老保险,从失业保险到最低生活保障,社会保障体系是比较完善的,特别是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使职工尤其是退休职工大病的治疗有了保障。而在广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仅有的农村合作医疗也刚刚起步,一些商业性质的保险由于农民手中无钱也不能投保。一些老龄农民有病没钱治、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六)文教卫生差距
在文化生活方面,城镇的相对繁华与农村文化生活的非常贫乏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农村的文化、娱乐设施几乎是一片空白。在教育方面,城市小学、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在75%左右,而农村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86.5%、76.5%、35%。在卫生方面,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所的床位数、业务用房面积、50万元以下的设备分别占县及县以上医院的51.57%、74.07%、36.03%。50万元以上的医疗设备全市乡级卫生院只有1件。乡及村卫生院的中级职称以上人员数只占县以上人员数的19.4%。
二、城乡差距形成的原因
(一)产业链条短,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
定西市农村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乡镇企业、第三产业比重限低,而农业产业链条很短、加工增值能力不强、农产品商品率很低,农民从种养渠道增收的潜力非常有限,而城市产业则更具扩张性。
(二)二元体制的影响
在二元经济体制下,城乡实行的两套不同的税制,加剧了城乡差距的扩大。表现在:一是广大农民除了同城市居民一样在购买商品时要负担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还要单独缴纳不作任何扣除的农业税,这无形中增加了农民的负担。二是农业税是以农产品的产出来计税,而作为城市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却把商品拿到市场上去卖才缴税。
(三)非均衡发展思路的影响
非均衡发展战略不仅使城市的产业快速发展,而且城市的各种基础设施也不断加强。近几年尽管在农村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是紧紧围绕城市而展开,城乡之间基础设施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在扩大。
(四)农村经济发展的开放程度差
全市城乡差距的扩大,不仅在物质基础上有差距,最主要的是城乡之间人口流动的限制,使城市人均的资源总量快速增加,而农村人均资源很难增长。一方面是产业不断地向城市聚集,各种物质和文化成果向城市聚集,另一方面人口向城市的聚集被严格控制,城乡之间人均经济和文化成果的占有差距就不可避免地要扩大。
(五)农村人口比重过大
占总人口89.3%的乡村人口仍然有264.5万人,这种状况造成农村人均土地资源、人均公共产品的占有率等一系列指标都会随着人口的增长而逐渐下滑,而且农村人口持续增长的局面将持续到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这种农村人数量庞大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现实,与城市相比,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造成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民增收困难、农村经济发展迟缓,必然形成城乡差距。
(六)投入力度的不同
一是教育方面。近几年来农村教育投入比城市大。但是农村教育历史“欠账”很大,基础非常薄弱,这些投资主要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且农村教育量大面宽,虽然这几年国家投资的力度加大了,还是杯水车薪,还没有解决根本问题。相对于城市长期以来教育基础设施条件,城乡差距还很大。二是文化方面。由于定西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财政比较困难,对于文化方面的投资较少,且重点以城市为主。2003年城市文化投资559.2万元,农村文化投资93.1万元,两者之比为6:1。三是环境方面。近几年定西市的环保治理投资占GDP的0.5%,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5%;对于乡镇环保投资主要以生态建设为主,而在乡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防治白色污染、农药污染等污染防治方面几乎处于空白。四是卫生方面。近年来,随着国家积极财政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全市卫生方面争取的资金相对较多,但是建设的重点在城市。从投资的区域、力度、受益的对象、人均占用的卫生资源等,以及方便性上说,这两块的差距在拉大。
三、缩小城乡差距的途径
如果城乡差距过大,就会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就不可避免地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因此,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定西实现稳定解决温饱进而向小康社会迈进的必然要求。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一是进一步推进农业及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坚持走好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路子,突出抓好马铃薯、中药材、畜牧、食用菌、花卉等优势产业链建设。二是突出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培强做大一批、引进发展一批、向外挂靠一批”的思路,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三是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要紧紧围绕主导优势产业和产品的发展,加强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和园区建设。
(二)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要紧紧抓住国家政策转向“三农”、将大力实施农村“六小”工程、“七个百万良种工程”的机遇,争取更多的项目,增加农村道路、教育、农产品储存保鲜、市场设施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另外,要围绕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对各项投资、项目进行整合,使人口适当聚集,以提高投资效益。
(三)推进农村税费改革
通过逐步完善农业税收政策、健全农业税制、加强农民负担监管、精简乡村机构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切实要减轻农民负担。为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农村稳定及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创造积极条件。
(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大力加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紧紧围绕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开发,为广大农民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五)加大劳务输出力度
要把劳务输出作为增加群众收入的重要渠道,强化政府服务,加强技能培训,以东南沿海地区企业用工为重点,加强“技术性”劳务输出工作:以新疆等地的季节性用工为重点,加大“劳力性”劳务的输出力度,使全市劳务输出人数达到40万人以上。
(六)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
重点建设一批聚集力强、功能发达的小城镇,吸引农村生产力和民间资本向小城镇集中,就近吸纳城镇剩余劳动力,走城乡一体化道路。同时要突出“一条主线”(即以推进城镇化工作为主线)。加强“三个环节”(即加强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抓好“三个重点”(即重点抓好城镇供水、垃圾处理、城镇道路建设),加快全市城镇化进程,使全市城镇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七)加强市场体系建设
要打破城乡市场壁垒,畅通市场信息渠道,建立以专业批发市场为中心、网络齐全、功能完善、交易灵活、高效统一的城乡市场体系,帮助农民树立市场意识,引导他们自觉进入市场、瞄准市场需求发展经济。通过市场带动,延伸产业链条,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益,带动千家万户。
(八)加大金融机构的支农力度
要面向优势产业、生产基地和重点产品,面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面向农户、经合组织和龙头企业,制定出台优惠措施,从而更好地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保证对支持“三农”的资金需要。
(九)搞好农村综合配套改革
要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医疗保险和大病统筹制度,重视农村贫困群体的生活。进一步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努力增加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逐步改善农村文化、教育等方面落后的局面,努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原载《定西发展》,200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