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
14231100000032

第32章 大雪山迷路

不多久,玄奘一行就到达了缚喝罗国。小王舍城果然名不虚传,寺宇繁多,佛教极盛:共有寺院一百多座,僧侣三千多人。在这座古老而又宽敞的城郭之中,到处可见巍巍佛塔,高高的塔尖饰以黄金,在灿烂的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华彩夺目。

城外西南有一座纳缚寺,最为壮丽,以存有佛澡罐、佛牙和佛扫帚三件传世珍宝著称。纳缚寺的西南方向是一座精舍,几百年来,在这里修成正果的僧人不计其数,仅留下的舍利塔就有几百座之多。

玄奘此行最大的收获并非参访寺院、礼拜佛迹,而是有缘结识了一位精通部派佛教的青年高僧——般若羯罗,汉译为慧性。

慧性法师是北天竺人,自幼出家,天资聪明,博学多才,对小乘教义无不通晓。他不但与玄奘年纪相仿,修学经历也十分相似,年纪轻轻就成为享誉全国的一代名僧。他也是因仰慕小王舍城的佛教圣迹而前来朝拜的。

机缘巧合,两位杰出的佛学天才在纳缚寺相逢相遇了。不同的是,来自中国的玄奘宗仰大乘,而天竺的慧性法师研修的是小乘三藏。相谈之下,很是投机,两人互相钦敬。从慧性身上,玄奘感受到了部派佛教的优良之处:他们修行刻苦,学问扎实,持戒严谨,身上有一种让人肃然起敬的高贵气质。而与此同时,慧性也通过玄奘看到了中国大乘僧人的风采:心胸开阔,灵明睿智,慈悲和蔼,让人倍感亲切。

玄奘提出一些俱舍、婆沙诸论的问题,慧性酬对得完美、圆融而透彻,与玄奘在国内参拜的那些高僧相比,别是一番风采。于是,玄奘就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与慧性共同研究佛法。

缚喝罗国的西南方,有锐利陀和胡实健两个小国,他们的国王听说玄奘从大唐远道而来,渴望瞻仰风范,双双派大臣前来迎请。玄奘不愿延搁旅途,再三谦辞。但使者反复恳求,只好前去说法。两个国王非常欢喜,将许多金银宝物赠给他。但玄奘西行的目的是求法,对于身外之物,一概婉拒。

玄奘回到缚喝罗国,开始打点行装,准备南行。

纳缚寺的高僧法爱、法性依依不舍,说从这里前往天竺,必须翻越大雪山(今兴都库什山)。山中不仅有千年寒冰、万年积雪,而且道路艰险,野兽出没,还有鬼魅迷惑神魂,强盗杀人越货,所以劝玄奘不要冒险。慧性法师也说:“奘师,你们师徒三人,人生地不熟,没有军士护送,又没有向导,如何翻越那杳无人迹的千里雪原?”

玄奘笑道:“贫僧能够独自一人穿越八百里沙漠,一座雪山又岂能让我半途而废?至于什么鬼魅、劫匪,我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又有什么可怕的?”

玄奘的万丈豪情感染了慧性法师,于是他甘愿冒着生命危险,送他们师徒过大雪山。因有挚友慧性法师做伴,玄奘的行程增添了许多欢笑。他们南行到了揭职国,停留了一天时间,购置御寒用品以及准备干粮、柴草。

巍然耸立的大雪山,已经示威似的横亘在他们面前。它横空出世,高入云际,雪峰交错,沟壑绵延。悟净、玄觉因此想起命丧天山的悟明、悟清,很是有些胆寒。两个半大孩子悄悄看看师父,再看看慧性法师,两个大人神态依旧,从容不迫。这让两个小沙弥胆气壮了很多。想想也是,那么危险的天山都闯过来了,这座雪山有什么好怕的!

可是,他们哪里知道,大雪山的艰险程度远远大于天山。一座座雪峰高插云天,一道道幽谷深不见底。山路就像一根在风中摇摆不定的飘带,而且积满了冰雪,稍不留神,就会滑落深渊……

山中云起雪飞,积雪最深处可达数丈,人踩上去就是灭顶之灾。好在慧性法师前不久刚从这里走过,熟悉道路,玄奘他们师徒放心了许多。那日,他们正在埋头走路,忽然听到一阵从地心深处传来的声音,随即,脚下的小路真的抖动了几下——

“呜——轰隆隆……”

一阵天崩地裂的巨响过后,他们左前方的那座山峰岩崖崩塌下来!成千上万、大大小小的石块顺着陡峭的山脊滚滚而下,形成了一条石头瀑布。若是处在那黑色的瀑流之下,任是铜头铁臂,也会被砸扁!

慧性法师道:“当地百姓说,这座大山是有生命的,所以它经常会动动腰身、晃晃脑袋——只要它稍有动静,就会发生山崩。”

悟净吐了吐舌头,说道:“这山也是,你又不是人,身上不会发痒,你闲着没事乱动什么?”

玄奘认真想了想,说:“这座山可能真是活的。经常发生山崩,说明它在继续长高,上面的山体不稳,导致了塌方。”

晚上,他们害怕山崖上的积雪崩塌,只能在较为平坦的山坳中露营。寒风凛冽,雪片飞舞,只能等到被冻得大脑迟钝之时,才能迷迷糊糊地睡着觉。黎明时分,玄奘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突然醒了。他睁开眼睛,豁然看到了两只贼亮贼亮的绿色灯笼!

与一般灯笼不同的是,它们放射的幽幽冷光,让人不寒而栗!它们在缓缓移动,越来越近……

天哪,那是两只眼睛,两只野兽的眼睛!

玄奘发现自己以及同伴身上落满了雪,所以他没有动,也没有发声,只是悄悄打量着它。那是一只似虎非虎的动物,脑袋圆而小,尾巴却很长很长,甚至比身子还长。它周身长着细软厚密的白毛,布满黑斑。头部的黑斑小而密,背部、体侧及四肢外缘则有不规则的黑环,越往体后黑环越大,显得格外神秘,也格外美丽。它的身影轻灵而诡秘,似乎随时都准备消失得毫无踪迹。

它似乎也在悄悄打量着这几个冒冒失失闯入雪山的不速之客。不知为什么,玄奘感到,它对他们并没有恶意,并不想伤害他们,只是好奇而已。

一片雪花落进了玄奘眼里,他使劲眨巴了几下。然而,等他再睁开眼睛时,那神秘的生灵像雪山幽魂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

第二天,他向慧性说起时,慧性说那是雪豹。慧性还说,雪豹是雪原之王,是高山的精魂,人们只是知道它们的存在,却几乎没有人看见过它的活动。

玄奘一行四人历尽艰辛,经过六百多里跋涉,总算到了梵衍那国(今阿富汗巴米扬)。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高山之国,国都罗兰城北倚巍峨的大雪山。梵衍那国王听说大唐高僧翻过雪山而来,赶紧率领群臣与当地高僧们到城外迎接,并在王宫举行国宴,为玄奘与慧性接风。

接下来几天,梵衍那国的两位高僧带着玄奘到处参观,殷勤招待。

玄奘巡礼一遍后,即起身前往迦毕试国。他们从此向东南行两百余里,在即将走完大雪山时,遭遇了漫天大雪。原野披银装,唯余莽莽;山峰涌雪浪,汹涌澎湃;大地沉思不语,冷凝寂寥苍苍;天空玉龙狂舞,撒下鳞甲片片……

大雪依然在纷纷扬扬地下着,将漫山遍野都抹成了银色世界,看不清山中道路,东西南北莫辨——玄奘他们迷失了道路。慧性法师走在最前面,玄奘牵着白龙马与两个小沙弥随后,他们在大雪中摸索前进。

雪还是下个不停。天色将晚,突然,他们在雪地上发现了一行新鲜的脚印。然而,不等他们欢呼,却发现那是他们自己走过的痕迹——鬼打墙,他们在雪野里奔波了半天,不过是在围着一个地方转圈圈!玄奘明白,再这样走下去,他们就算累死也很难找到正确的路径。于是,他们露宿在一处山坳中,等待天亮。

第二天天色微明,雪已经停了,但四野一片白茫茫,依然找不到方向。天无绝人之路,这时,他们在大地上发现了一条黑线——那是一条小溪。顺着小溪走了半天,总算遇到了一个猎人。慧性一打听,才知道他们误打误撞,居然已经走出了大雪山。

他们又走了半个月,终于进入了迦毕试国境。迦毕试国是天竺西北一个古老的国家,背靠大雪山,周围黑岭环抱,是中亚通向天竺的要冲之地。王城之内,有百余所寺庙,六千多名僧人,而且大多数僧人都信奉大乘佛教。

大唐高僧的到来,受到了国王与全体僧人的热情欢迎,甚至还发生了各个寺院“争夺”玄奘的盛况——大家都想邀请玄奘到自己的寺院去挂单。正当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相持不下之时,一位老僧说道:“我们寺院本是汉朝王子建造的,现在法师既然从中国来,应该住在我们寺里才是。”

此言一出,其他僧人都不再言语,而玄奘却大吃一惊——迦毕试国地处中亚和天竺交界之处,距离中原万里之遥,怎么会有一位汉代的王子在这里修建寺院?他是哪一位帝王之后?为何来到迦毕试国?为什么要建造这座寺院?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

玄奘带着满腹的疑惑,跟随他来到城外三四里远的寺院。当地人都称这座寺院为“质子伽蓝”。质子,顾名思义,就是人质。这说明,那位王子是来当人质的。更让玄奘惊诧的是,这座寺院的正式名字叫“沙洛迦”,若是翻译成汉语,居然是“洛阳”!

一重山了一重云,行尽天涯倍苦辛。

万里到来洛阳寺,他国子规故乡音。

万里他乡遇故人,恰似久旱逢甘霖。洛阳是玄奘故乡,是他出家、学法、成长的地方,那里有他童年的幻想,有他青春的梦,融注着他太多的感情,寄托着他无限的遐思。而今,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突然看到一座以故乡命名的寺院,怎不叫他心潮澎湃、激动万分!

寺院的各处墙壁上,都描绘了王子的画像。玄奘细细观摩壁画上所绘的中国王子,王子的外貌虽然不大像中国汉人,可身上穿戴的确实是汉代衣冠。在询问过老住持后,玄奘认为这位王子很有可能是西域人。也就是说,他是西域某个归附中原汉朝的国家所派遣的质子。老住持还说,这座沙洛迦寺,就是王子夏季住在这里时所创建的。

一日,老住持前来拜会,对玄奘合十鞠躬说:“打扰法师了,老衲有一事相求。”

玄奘道:“大和尚不用这么客气,只要贫僧能做到的,一定会倾力相助。”

老住持说:“能,你一定能。也只有你能做到。”

说着,他带领玄奘来到寺院的东门南面,指着一尊高大威猛的大神王像说:“当年,中国王子在造寺的时候,将许多金银财宝埋在了这座大神王像的右脚下,以备将来维修寺院之用。法师您也看到了,现在的沙洛迦寺已经年久失修,所以老衲想请您帮我们将财宝取出来,以修缮寺院。”

玄奘奇怪地问:“需要维修寺院,你们直接把财宝拿出来就好,为什么非要贫僧来取?”

住持长老说:“大唐高僧有所不知。中国王子当年埋藏那批财宝时,塑造了这尊大神王像,并以秘密神咒赋予它不可思议的神力,让它守护在这里。几百年前,有一位贪婪的边王听说这里埋藏着珍宝,就将寺院的僧人都驱逐出去,来盗掘宝藏。谁知,他们刚刚动手,大神王帽子上的鹦鹉就开始振翅,发出凄厉恐怖的鸣叫。于是大地震动,一下子就把边王与他的士兵掀翻在地。他们狼狈不堪地逃走了。后来,寺院里一座宝塔朽坏了,本寺僧人想取出珍宝来修缮。同样,刚刚动土大地就发出吓人的怒吼,而且强烈地震动起来。从此,再也没有人敢打这些宝藏的主意。”

玄奘看了看眼前的大神王像,虽然样子很威猛,却并不见什么异常。没想到,它居然有如此大的威慑力,护持宝藏六百年平安无事。

住持长老恳请玄奘说:“大唐高僧能跨越万水千山来到这里,一定有不可思议的神通。而且,您与建造我们寺院的王子都是来自中国,与沙洛迦寺一定有甚深因缘,所以,只有您有能力将宝藏取出,以便我们维修寺院。”

连本寺的僧人都不知道如何解除禁咒,玄奘当然更不知道。而且,他并不擅长咒术,也没有什么广大神通。但他沉思片刻,毅然答应了长老的请求。他已经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明白“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道理。只要发心正直无私,无论什么诅咒都无咎!

玄奘在大神王像前焚香祈祷说:“王子殿下,您当初秘密埋藏这些财宝,原本就是为了留给后人维护寺院的。现在沙洛迦寺年久失修,取出宝藏维修寺院正当其时。所以,请您解除禁咒。贫僧打开窖藏之后,会亲自称量财宝的价值,然后交给寺院物尽其用,绝不靡费。”

礼毕,玄奘站在一旁,让僧人们开始挖宝。也许是他的真诚祈祷感动了质子的在天之灵,也许是他真的与沙洛迦寺有缘,这批埋藏了六百多年的珍宝,就是在等待着他的到来。四周风平浪静,没有出现任何异常状况,大神王头顶上的那只鹦鹉没有振翅,更不曾叫唤。挖到七八尺深的时候,地下果然发现了一个大铜箱子,里面装有很多黄金和数十颗明珠。

时逢三个月的夏安居,他们就在沙洛迦寺结夏。僧人夏安居期间,正是佛法交流的最佳时期。

迦毕试国王信奉大乘佛教,时常请高僧说法。国王派人请玄奘和慧性法师到大乘寺,与本国的高僧共同主持讲经大法会。国王及都城的僧众都来听讲。玄奘对大小乘佛教经典都有深入研究,而且融会贯通,横洞百家,所以随人发问,对答如流,众人心悦诚服。国王欢天喜地,供养玄奘五匹异常珍贵的织锦作为敬礼。玄奘难以谢绝,就随手转赠给了沙洛迦寺。

在此期间,缚喝罗国王派遣使臣追踪而来,说慧性法师离开之后,国王昼思夜想,所以派专使来请他回小王舍城,以慰国王的思念之情。本来,慧性法师计划一直将玄奘送到中天竺,但现在不得不提前与玄奘作别。

迦毕试国王派遣人手,送玄奘东进天竺。迦毕试都城地处群山腹地,进出都十分困难,玄奘离开的时候还要穿越冰雪覆盖的黑岭。东行六百多里,终于进入北天竺境内。

灵山在尔,佛国匪遥。这时,乃是大唐贞观二年初秋,距离玄奘离开长安已经一年时间,他终于用双脚量完了从长安到印度的征程。屈指算来,玄奘途经了包括高昌在内的二十四个西域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