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
14231100000037

第37章 最大的愿望实现了——那烂陀寺学法

菩提树下玄奘哭,乃是积累多时的情绪总爆发,五味杂陈,百感交集。因此,他哭得天昏地暗,哭得肆无忌惮,哭得泪水滂沱。此时,恰逢夏安居结束,数百比丘僧来菩提树下礼拜圣迹。他们见玄奘悲恸不已,也跟着呜咽流泪。一时间,菩提伽耶大放悲声,哭成一片。

在佛陀觉悟的菩提场,玄奘总有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身体轻飘飘,似乎从大地深处升腾起一股气息,注入了他的心灵之中。他在这里流连了将近十天时间,一一礼拜那些圣迹。

到第十天,依依不舍的玄奘刚要向摩羯陀国的故都王舍城走去,被四位法相庄严的高僧拦住了去路。

这四位大德来自那烂陀寺。自从进入印度境内,玄奘参拜寺院,寻访高僧,探讨学术,以其虔诚的佛教信仰、丰富的佛学知识、谦逊的求学态度,很快就传遍了印度佛教界。随着他的游学范围越来越广,名声也越来越大,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曾多次言明,自己此行的目的是到那烂陀寺取经学法。因而,那烂陀寺也早已知道了他的来意,并关注着他的行踪。菩提伽耶距离那烂陀寺只有几十里路程,因此,当玄奘来到菩提树下的消息传回之后,那烂陀寺立刻派出四位德高望重的名僧,前去迎接玄奘。

本来,玄奘计划游历王舍城,参拜竹林精舍、灵鹫山等佛陀圣迹之后,再到那烂陀寺求学。现在那烂陀寺既然派人前来相迎,他便改变行程,向他三年多来朝思暮想的圣地进发。

那烂陀寺位于中印度摩羯陀国王舍城北方,是全印度的最高学府。全寺分为八大院,僧徒常达万人。这里是唯识学派的中心,所以大乘有宗的著名论师都曾先后在此讲学,或担任本寺住持。很多著名的印度佛教大师都在这里学习过,如龙树菩萨、无著、世亲等。

玄奘到达印度的时候,那烂陀寺正处在全盛时期。在长达几百年的时间内,这里不仅是佛学中心,而且是全印度的学术中心、文化中心。寺内藏书十分丰富,有三座大型图书馆,分别叫宝云、宝海、宝洋,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其藏书的丰富程度。除佛教经典之外,还有许多天文、地理、医药、技艺等各方面的书籍,可以说是应有尽有。而且,这里学风极其开放,无论是何种学派,只要你有真才实学,都能在这里找到一席之地。教学的内容并不局限于佛教大乘、小乘之学,因此很多非佛教徒也在这里学习,数量甚至比僧人更加庞大。

摩揭陀国国王为了保障那烂陀寺的物资供应,拨出一百多个村镇的收入,作为这座寺院的日常费用。另外,由两百多个村镇供给僧人们饮食,所以,这里的学人衣食无忧,尽可安心学习。

现在,这座享誉全印度的最高学府,为了一个来自东土大唐的僧人,居然派人专程到几十里之外的地方迎接,这是何等的礼遇啊!可见玄奘在印度已经赢得了崇高的声誉。

第二天,玄奘到达里迦村,这是目犍连尊者的故乡。玄奘在目犍连舍利塔院暂歇时,有两百多名僧人、一千多名信众,手持香花、幢幡、宝盖,组成庞大的欢迎队伍前来迎请。他们围绕着玄奘施礼赞叹,散花供养。随后,他们浩浩荡荡地簇拥着他,前往那烂陀寺。

在那烂陀寺门前,一个更正式、更盛大的欢迎仪式在等待着他。此时,寺里僧众集合列队,在山门前等候欢迎。四位高僧把玄奘引见给寺中的主要知事,随后一行人在花雨缤纷中把臂而行,相随入寺。寺方在寺主的座位旁,特别安置了一个庄严的法座,请玄奘升座。玄奘入座后,众人才依次坐下。

从这一刻起,三十二岁的大唐僧人玄奘成为那烂陀寺的一员。此乃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十月的一天。

接下来,玄奘梦寐以求、盼望多年的时刻到来了——

那烂陀寺选拔出二十位年纪与玄奘相仿、精通经律、长相端庄、仪表威严的高僧,陪同他前去拜见正法藏——戒贤大师。戒贤乃当时全印度最著名的高僧、那烂陀寺的住持、瑜伽宗的宗主。玄奘到来时,他老人家已经一百零六岁高龄了,大家出于由衷的尊重,从不直呼其名,但号为“正法藏”。

戒贤,对玄奘来说如雷贯耳,仰慕已久。远在中国之时,他就不止一次听那些从印度到长安的梵僧说起过他。就是为了向他老人家求法,玄奘才不远万里、九死一生地来到这里。玄奘最大的愿望,就是从戒贤大师修学佛法,以解开那些困扰中国佛学界的难题。现在,有缘晋见,梦想成真,他自然是百感交集。

玄奘依照印度拜见和尚的大礼,膝行肘步,头面礼足,问候赞叹。行弟子之礼已毕,戒贤大师令人广设床座,让玄奘以及陪同他前来的众僧就座。随即,大师问玄奘从哪里来,玄奘合掌恭敬答道:“从大唐来,欲依师学《瑜伽论》。”

没想到,这样一句很正常的回话,却让戒贤这位饱经沧桑的百岁老人突然流下了滚滚热泪!究竟是什么缘故,让戒贤这样一位法相庄严的得道高僧,当众潸然泪下?

过了好一会儿,心潮起伏的戒贤大师才平静下来,招招手,将亲随弟子觉贤叫来,吩咐他说:“你可以当着大家的面,将我三年前患病的经过略说一遍。”

觉贤是大师的俗家侄子,如今也已七十多岁,善于辞令,博通经论。这觉贤老和尚也是未语泪先流,一边擦眼泪,一边述说了一段神奇的因缘。

原来,戒贤法师一直患有风湿病痛,每次发作都会手脚抽搐,关节像火烧刀割一样疼痛。用药只能缓解症状,不能根除,过一阵子就会重新发作。这疾病折磨了他二十多年。三年多前病情加重,其痛苦已经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已经年过百岁的戒贤大师因此对人生感到厌倦了,打算用绝食来了结生命。

就在戒贤大师开始绝食的当天晚上,他在似梦非梦中看到三位菩萨出现在了床前。一位黄金色,一位琉璃色,一位银白色,他们相貌端正庄严,雍穆非凡。那黄金色的人说:“你想舍弃自己的生命吗?佛经上只有说身是苦本,却从来没有教人自绝。你在过去世中曾经当过国王,使国内的人民遭受了许多痛苦,所以今生才会招感这样的苦报。比丘自杀,是犯戒行为,不但不能消除旧业,反而会增加恶因。现在,你应该反思自己宿世的罪业,诚心忏悔,才能减轻痛苦。你甘心忍受,广宣经论,罪业自然会消灭。”

戒贤听了,赶紧下床礼拜。那黄金色的人指着琉璃色的人说:“你认识他吗?这是观世音菩萨。”然后又指着银白色的人说:“这位是弥勒菩萨。”

戒贤大师一生所精研的《瑜伽师地论》,正是弥勒菩萨所口授的,所以他当即跪倒在弥勒菩萨面前,表示想往生到兜率天菩萨身边,不知将来能不能实现这个愿望。弥勒菩萨回答道:“只要你广传正法,就一定能达成这个愿望。”

黄金色的人自我介绍说:“我是文殊师利菩萨。我们因你不是为利益众生舍身,而是作无谓的牺牲,特地来劝你。现在应该听从我们的劝告,把《瑜伽师地论》广泛传播,发扬光大,你的病自然会好起来。三年之后,将有一位从大唐来的僧人,因爱乐大法,不远万里前来拜你为师。你一定要安心等待他前来,传授他佛法。”

戒贤一边感激允诺,一边再次顶礼三位菩萨。然而,等他再抬起头时,菩萨早已不见了。他猛然一惊,醒了过来,才知道是一场大梦。

从此以后,他的病慢慢好起来了,现在早已痊愈。

觉贤法师讲完,在座僧众欷歔不已,也惊叹不已。玄奘更是悲喜交集,连忙再度顶礼戒贤大师,说道:“果真如此,弟子当尽最大的努力学习,请大师慈悲摄受,严格教诲。”

戒贤大师非常高兴地答应了玄奘的请求。老和尚想了想,又问玄奘在路上走了几年时间。玄奘回答说三年多。如此,正与戒贤大师三年多前的梦境相符。

那情景,真的是梦吗?

不管如何,戒贤大师明白,玄奘就是他一直在等待的大唐僧人。

为了让这位来自大唐的僧人在寺中安心学习,那烂陀寺在各个方面都给予玄奘方便。

玄奘没有入住普通的僧舍,而是直接被安排到戒日王院的四楼,也就是觉贤法师的楼上。一般来说,住在楼上要比住在楼下尊贵。玄奘一来就能住在觉贤的楼上,可见那烂陀寺对他的重视。并且,仅仅过了七天,玄奘初步显露的才学让那烂陀寺对他进一步刮目相看,于是又把他安排到了戒贤大师的老师——法护菩萨故居北面的精舍里。

这里每日的供养更加丰盛,并派了四个仆人照顾他的起居。如果玄奘要离开寺院外出游历,会特地提供给他大象代步。在印度,只有最尊贵的人才能乘坐大象。这样的优遇,在那烂陀寺主客僧一万人中,连玄奘在内,一共也只有十人而已。玄奘之所以能在那烂陀寺得到最高规格的待遇,并非因为他是来自遥远外国的客僧,而是凭着真才实学。在那烂陀寺一万名僧人中,精通经论十二部者,有千余人;精通三十部者,有百余人;精通五十部者,包括玄奘,只有十人。也就是说,玄奘这个来自大唐的僧人,从进入那烂陀寺之门开始,就已经位居十大高僧之列。要知道,那烂陀寺道风高峻、学术气氛浓厚,寺内高僧大师无数,几乎云集了世界各地顶尖的佛学研究者。想在这里出类拔萃,谈何容易!甚至,想作为一个普通学僧进入那烂陀寺,都非常艰难。这里连看守寺门的僧人都经过了多年的学习,他们随便提几个问题,就能把大多数慕名而来的学人打发回去。所有前来求学的人,通过初选后,还要经受老师们严格的面试,百分之八九十的人最终会被淘汰出去。自然,有幸留在寺中深造的人,都是学识渊博、悟性很高的人。玄奘在那烂陀寺安顿下来之后,先到王舍城以及那烂陀寺附近观礼圣迹。一一朝礼之后,玄奘回到寺中,准备开始修学受业。他万万没有想到,就在他离开那烂陀寺外出朝礼期间,那烂陀寺住持、当今世界最杰出的一代佛学宗师、一百零六岁的戒贤老和尚,已然在备课,准备亲自为他这位来自大唐的学生授课。授课的主要内容,当然是玄奘梦寐以求的佛学巨著——《瑜伽师地论》。刚刚听到这个消息,玄奘有些不敢相信。他知道,因为年老体弱,戒贤大师已很久没有亲自讲经了。甚至连像位列十大高僧的师子光,也仅仅听老和尚讲过半部《瑜伽师地论》。他原本想,自己遇到疑难之处,能得到老人家解疑,就心满意足了。现在,他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感激之情,所能做的只有聚精会神、用全部的身心去领会戒贤大师的教诲。正法藏戒贤大师重新开坛,亲释巨著,对于那烂陀寺来说,也是几十年未遇的殊胜因缘。对于其他僧人,更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他老人家升座那天,前来听讲的人多达数千。或许是大讲堂里十分安静,没有一丝杂音;或许是大家专心致志地听讲,舍不得分心;或许是百年修为的戒贤大师,狮子吼(① 佛教徒比喻佛祖讲经,如雷震天地。)的说法功夫炉火纯青,他苍老沙哑的声音并不高,然而,不论远近,都能清晰地传到每一个人的耳中。

戒贤大师倾百年功力,把一部《瑜伽师地论》讲得十分透彻,也非常详细,第一遍整整讲了十五个月之久。此后,玄奘在那烂陀寺一住五年,共听《瑜伽师地论》三遍,《顺正理论》、《显扬对法论》各一遍,《因明》、《声明》、《集量》等论各两遍,《中论》、《百论》各三遍。其他如《俱舍论》、《婆娑》、《六足》、《阿毗昙》等诸论,因在西行途中已经听过,所以在这里就只是找出原来的疑难,请大师解惑答疑而已。

应该说,那烂陀寺更像一座开放性的综合大学。因此,玄奘在这里接触到的不光是佛教经典,还有其他教派的学说以及艺术、建筑、天文、数术、水利等世间的学问。这些庞杂的学说著作,不但拓宽了玄奘的知识面,也让他更加透彻深入地了解了印度文化,全面掌握了其风俗民情。

玄奘有着异乎寻常的语言天赋,每到一地,很快就能学会、掌握当地的语言。能顺畅地与形形色色的人物沟通,也是玄奘的巨大魅力之一。在那烂陀寺,他的梵文造诣突飞猛进。这使得他与印度学者沟通交流、钻研古今文献,没有任何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