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一堂北大哲学课
14231800000024

第24章 【星期六】人生是一场漫长的修行(1)

——北大修行课:你心里能装下多少人多少事,你的修行就有多远

俗话说得好:“宰相肚子能撑船。”更多的人没有如此胸怀,也因此和“宰相”无缘。雨果曾说过:“世界上最宽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其实,所有世间人和世间事都不会完全如我们所愿,我们必须学会拥有开阔的心胸,方能把不间断的烦恼和困扰统统化解,方能让自己的内心深处永远阳光明媚。

忍人所不能忍,练就你的气量

现在我们中国人的容忍水平,看了真让人气短。在公共汽车上,挤挤碰碰是常见的现象。如果碰了或者踩了别人,连忙说一声:“对不起!”就能够化干戈为玉帛,然而有不少人连“对不起”都不会说了。于是就相吵相骂,甚至于扭打,甚至打得头破血流。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怎么竟变成了这个样子!我在自己心中暗暗祝愿:容忍兮,归来!

这段话是季羡林先生在《容忍》一文中一段描述。看得出,他老人家在感叹世风日下的同时,也呼唤着“容忍”的回归。

实际上,一个人处在家庭和社会中,有时候的确需要讲点容忍的。我们都知道郑板桥的那句名言“吃亏是福”,在一定程度上,容忍也算是吃亏的一种形式,因此可以说“容忍,也是福”。

古往今来,所有成大业、立大德的圣人或豪杰,多是因为能忍而成功,不能忍而失败。困在夏台的成汤,囚于羑里的文王,居东的周公,厄于陈国的孔子……哪一个不是能够容忍的表率?勾践、刘邦、苏秦、韩信这些人同样是因“忍”而成大气候者。可以说,容忍是一种胸怀,是一种能力,当你忍他人所不能忍,那么你的气量就会增强,而这种胸怀与能力会为人创造收获,带来福气。

一天,佛陀把弟子们叫到跟前,给他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开典当铺的尤翁,一年年底,他听到店铺门口有喧闹声,出来一看,原来是一个穷邻居正和自己的伙计拉拉扯扯,纠缠不清。

站柜台的伙计愤愤不平地对尤翁说:“这个人将衣物押了钱,现在却空手来取,我不给他,他就破口大骂。您说,有这样不讲理的人吗?”门外那个穷邻居仍然是气势汹汹,不仅不肯离开,反而坐在当铺门口。

尤翁见此情景,从容地对那个穷邻居说:“我明白你的意图,不过是为了渡年关。这种小事,值得争得这样面红耳赤吗?”于是,他命令店员找出那位邻居的几件典当物。尤翁指着其中的一件棉袄说:“这件衣服御寒不能少。”又指着外袍说:“这件给你拜年用,其他的东西不急用,还是先留在这里,等你有钱再来取。”那位穷邻居拿到两件衣服,不好意思再闹下去,只好离开了。

令人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传出穷汉在前夜死在别人家里的消息。原来,穷汉和别人打了一年多的官司,因为负债太多了,没法活下去了。但是,死后他的妻儿就将无依无靠,于是他就想了个损招。自己先服了毒药,然后去有钱的人家故意寻衅闹事。他知道尤翁家富有,想敲诈一笔安家费,结果没想到尤翁以圆融的手法化解了,没有成为他的发泄对象。于是他就转移到了另外一户人家那里——和他打官司的那家。最后,这户人家只有自认倒霉,出面为他发落丧葬事宜,并赔了一笔“道义赔偿金”。

事后,有人问尤翁,难道是事先知情才这么容忍他的吗?尤翁回答说:“凡是无理挑衅的人,一定有所倚仗。如果在小事上不能容忍,那么灾祸就会立刻到来了。”最后,佛陀说:“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容忍。”

看完这个故事,不得不为尤翁深感庆幸,可我们再细细琢磨,他的荣幸不正是靠自己的无限容忍所得来的吗!

实际上,很多时候灾祸的产生往往都是由一点点小事引发的。如果在小事上不能容忍他人,斤斤计较,那么灾祸就会立刻到来;如果在小事上能够容忍他人,像故事中的尤翁一样,不计利益得失,灾祸自然找不上门来。

此外,我们还要清楚,我们每个人对自己过错的审视,往往不如看待他人所犯的过错那么严重。正如德国神学家肯比斯所言:“我们很少用同样的天平去衡量邻居。”所以,为了能够拥有一个和谐的生存环境,能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开阔、豁达,我们既要容忍自己,又要容忍他人。容忍不见得吃亏,而且有可能为给我们带来意外的福气。何乐而不为呢?

话虽说起来容易,但现实中的我们却往往难以做到对他人的容忍。在面对他人的过错或者非难的时候,我们会用另外一副眼光品评他们,往往使旁人体无完肤,一点情面也不留。

当然,这也不难理解,因为人性中本来就掺杂着伟大与渺小、善与恶、崇高与卑微。我们彼此都差不多。也许有些人性格较强,机会较多,因此可以更自由地表现天性,但在骨子里,人性是相似的。如果把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每一个举动,以及脑海中的每一个意念都记录下来,我们一定会惊讶地发现每一个人都是堕落败坏的魔鬼了。明白了以上道理,或许更容易让我们懂得容忍他人,就如同容忍自己一样。

对于有着日本“推销之神”称谓的原一平我们都不陌生,至少是听过这样一个名字,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他是靠怎样的毅力才成就了自己这一无冕殊荣。

当初,在原一平刚进入保险公司时,他接受了一项在别人看来都非常困难的任务,就是去一家大型汽车公司推销企业保险。之所以说艰难,是因为那家公司一直以不参加企业保险为原则,无论哪个销售人员,都没能打动公司总务部长的心。

尽管原一平知道这一情况,但他还是决定试一试,而且不管遇到多大困难,自己都要想办法把客户“拿下”。于是,原一平连续两个月去拜访这位总务部长,从没有间断过。最终总务部长被原一平的这种精神打动了,决定见他一面,但要看一下他的销售方案。没想到他只看了一半,就对原一平说:“这种方案,绝对不行!”原一平回去后对方案进行了反复的修改。

第二天,他又去拜访总务部长。可是,这位部长却冷淡地说:“这样的方案,无论你制订多少都没用,因为我们公司有不参加保险的原则。”

原一平气往上冲,对方说昨天的方案不行,自己熬夜重新制订方案,可现在又说拿多少来都没用,这不是在戏弄人吗?但是,他转念一想,我的目的是推销保险,对方有所需,自己的保险对其有百利而无一害,这单生意完全有可能成交。

于是,原一平冷静下来,说了声“再见”就告辞了。从此以后,他仍坚持游说这位部长,一天又一天,一次又一次……终于,原一平凭着自己的忍耐力,促使对方签订了企业保险合同。

看了故事,我们不由得为原一平的“功夫”深感钦佩。通常来讲,当销售人员在与客户交往时,需要具有一种自控、忍让的能力和观念,但这决不意味着放弃和退缩。要做到既忍让又不失原则,就必须做到反应灵敏,事先多制订几个方案,做到有备无患。原一平的忍看似是退,实则是一步一步向目标靠近。

我们不能不说,忍耐是一种风格,更是一种风度。善于忍耐的人好比是金子,炼除心中的渣滓更加明智;不善忍耐的人,结果正好相反。

有人说:“忍这个字,从心从刃,心上有刃,有难言的痛苦。”这样的说法恐怕是“忍”的最好解释了。

总而言之,虽然人各有志,志各不同,但若拥有一份容忍的心态,便能风物长宜放眼量。为他人留下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也为自己留下了回旋的余地。如此看来,忍常人所不能忍,实在是一种宏大气量的体现和以退为进的绝妙智慧。

懂得低头,才能少走弯路

有人问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既然您是大家公认的天下最有学问的人,那么请问您知道天与地的距离是多少呢?”听完这个问题,苏格拉底毫无为难之色,立马回道:“三尺。”提问的人顿时笑了:“先生,除了尚未长大的孩子,我们成年人大多五六尺高,如果天和地的距离只有三尺的话,那岂不是把苍穹都戳出洞来。”苏格拉底听完也跟着笑了,他说道:“是呀,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如果想立于天地间,就得学会低下头来。”

著名流体力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曾担任北京大学校长的周培源先生有一次参加由爱因斯坦主持的相对论研讨班,一年后研讨班结束,他特意到大师家中话别,并拍照留念。他的女儿曾问过他:“当时你为什么不跟爱因斯坦合个影呢?”周培源答道:“他是那么伟大的人,我怎么可以随便和他拍照?”

不管是苏格拉底,还是周培源,学识如此之高的他们却都用“低头”来诠释自己的人生观念,着实令人佩服。

在我们民间也有这样的俗语:“饱满的谷穗总是低着头。”而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也告诉我们:“三人行必有我师。”凡此种种,无不是要我们学会低头去向他人学习。

尽管如此,但是更多的人还是更为注重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毅力,认为有了这些品格,就能够跨越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走向成功了。可实际上,这固然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但却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懂得低头。低头同样是一种勇气,一种智慧。当我们学会了低头,我们就能够使自己迷途知返,就会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从而摘得胜利的果实。

慧净和空尘两名僧人同在一个庙里修行,并且都是师父得意的徒弟。

由于师父年事已高,便寻思着找一个得力的接班人。一天,他把慧净和空尘叫到身边,对他们俩说:“你们二人,谁若是能凭自己之力,从寺院之后的悬崖底下爬上来,谁就有资格接下一任的主持。”

慧净和空尘一同来到悬崖之下,抬头一看,只见悬崖陡峭而险峻,令人望而生畏。

身强体健的慧净二话不说,立马振奋精神,开始攀登。但是,刚爬上去一点,他就滑了下来。慧净爬起,再接再厉,这一次,他格外地小心谨慎。但悬崖实在陡滑,他还是从上面滚落了下来。就这样,一次接着一次。尽管摔得鼻青脸肿,慧净还是不放弃……

虽然功夫深,铁杵还是没能磨成针。最后一次,慧净拼劲了全力,都抵达半山腰了,但终因气竭,又无处安歇,而重重摔了下来,当场昏迷,不省人事。众僧连忙手忙脚乱地把慧净抬回寺院去抢救。

慧净淘汰后,便轮到空尘了。一开始,他跟慧净一样,不管如何努力攀爬,总是跌下山坡。当空尘紧抓绳索,站在一个山石上,准备再试一次时,不经意地低头向下看了一眼。突然,他松开了绳索,跳下山石,拍了拍一身的尘土,整了整凌乱的衣衫,一声不吭扭头便向山下走去。

围观的众僧都万分不解,难道空尘想就此放弃了吗?对此,众僧议论纷纷。只有高僧一人站立一旁,默默地看着空尘远去的背影。

空尘到了山下,便开始沿着一条潺潺的小溪顺流而上,一路穿过森林,越过峡谷……最后,轻而易举地登上了崖顶。

当空尘重新出现在众僧面前时,所有人都认为他会被高僧狠狠痛骂一通,甚至逐出寺门,因为他贪生怕死,临阵退缩。谁知,高僧却微微一笑,大声宣布:“由空尘担当新一任主持!”

众僧面面相觑,对此难以置信。

这时,空尘向同门师兄弟们解释道:“此悬崖陡峭险峻,非人力所能攀爬。但是,只要站于山腰,低头向下看,便能发现玄机:一条通上悬崖的山路。”

高僧点了点头,满意地说道:“若为名利所驱,心中便只有眼前的悬崖峭壁,若自己在心中设下牢笼,轻者苦恼伤神,重者伤筋损肢,更甚者粉身碎骨。”说完,高僧便把衣钵和锡杖交到空尘手中,并意味深长地对众僧说:“进退取舍,乃圣人之道。攀爬悬崖,不过是在考验你们的心境,能学会低头,心中无阻,顺天而行者,便是我中意之人。”

这个佛家故事给我们深刻的启迪。现实中,执著于勇气和信念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坚定不移地往前使劲冲,却不懂得“低头”审视,往往结果就如慧净一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仍无法达到心中向往之地,落下个满身伤痕,又一无所获的下场。

其实,在本想成功的目标面前,有时我们缺少的并非勇气,而是一份“低头看”的从容和淡定。低头,并非意味着对信念的放弃和迟疑,而是为了令自己拥有更多选择的机会和回旋的余地。

低头,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胜利。一个成熟的人,应该灵活圆滑,懂得适时低头,心里要明白何时该进,何时该退。

富兰克林年轻的时候,跟大多数人一样年轻气盛。有一次,他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他抬头挺胸,迈着大步,就这样,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向老前辈家。在进门时,他高昂的头狠狠撞上了门楣,疼得一边不住用手揉搓额头,一边气恼地看向那低矮的门楣。

这时,老前辈恰巧出来迎接他,看到了他的狼狈样,便笑着说:“很疼吧!不过,你不应该气恼,因为这是你今天拜访我的最大收获。”见富兰克林不解地看着他,老前辈解释道,“一个人若想太平无事地活在这个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低头。不低头,只能被撞得头破血流。这就是我要告诉你的人生规则。”

富兰克林把这件小插曲铭记于心,在以后的为人处世中,他变得谦虚谨慎,并将“学会低头”当成自己人生的进退准则之一,并从中获益匪浅,终成一代伟人。

确如故事中的老前辈所言,我们在进入一扇门的时候,都得顺应一下门楣,如果只顾着抬高了头雄赳赳气昂昂地进去,很可能就会像富兰克林一样碰得头疼。换句话说,我们要登上高峰,就免不了低头弯腰。因此可以说,低头实际上是人生必须要遵循的一个进退法则。

虽说在我们的传统意识里,提倡做人要铮铮铁骨,但做事却没必要总是昂着高贵的头。一个真正优秀的人,就应该懂得适时调整自己的步调、节奏和策略,就应该“见风使舵”,而不是不知变通地横冲直撞。要知道,低头也是一种胜利。

说到底,低头其实是为人处世中一种退让的艺术,而掌握这种高超的艺术,是现代人交际生活中的必备素质。人活一生,要经历千坎万坷。前方洞开的大门,不一定能完全容下你的身躯,甚至还会让你遭遇额外的阻碍,迫使你不得不碰壁或伏地而行。如果我们一味地钻牛角尖,不但会被命运拒之门外,甚至需要付出更为惨痛的代价。因此说来,学会低头,才能巧妙越过层层荆棘,少走不必要的弯路,早日到达成功的终点。

得理能让三分,让人看到你的大气之美

作为我国当代传统文化的倡导者和传播者,经济与文化学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美国国家大学客座教授的翟鸿燊先生在谈到情绪对人的影响时说过这样一句话:“强者让行为控制情绪,弱者让情绪控制行为。”

或许很多人也都知道,情绪对我们的影响何其重大。好的情绪有利于我们开展良好的局面,而坏的情绪则恰恰相反,而且具有很强的破坏力。如果留意一下,我们不难听到周围常有这样一些口舌之辩:

“说谁呢你?嘴上有把门的吗?”

“别仗着自己是村长小舅子的二妹夫就不知道姓啥,你错了就是错了,不道歉就走,门都没有!”

“你什么意思啊,把话说清楚!”